吳南軒(1893-1980)江蘇儀征人,心理學家,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國立復旦大學校長。
1949年去台,次年受聘為麻省國際學院教授。1966年任台灣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著有《兒童心理衛生》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南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儀征
- 出生日期:1893年
- 逝世日期:1980年
- 職業:教育家、心理學家
- 畢業院校:復旦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
- 代表作品:《兒童心理衛生》
- 原名:吳冕
人物生平,人物故事,清華校長,遭受抨擊,復旦校長,整頓學校,復旦任教,國外講學,兩個身份,個人著作,
人物生平
1931.4~1931.6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僅過月余,由於任用私人為教務長、秘書長,拒不承認由教授會選舉院長的慣例等引發師生驅吳風潮。教授會通過決議致電教育部要求另薦賢能。吳5月29日離校,在北平使館區利通飯店設立"國立清華大學臨時辦事處",後被迫於6月5日離平南下辭職。
1940.5~1943.2 吳南軒任國立復旦大學校長。
1942年,任國民黨監察院監察委員、國民黨監察委員。1975年退休。
1980年,因病醫治無效在台北去世,終年87歲。
人物故事
清華校長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之交,蔣介石利用奉系軍閥驅散了汪精衛和閻錫山的北平“國民政府”,重新穩定了他對北方的統治。這時清華大學校長一職,屢起風波,在羅家倫掌校不受歡迎後,閻錫山所派的喬萬選又為師生所拒之時,1931年由南京政府發表正式命令,任命時為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副教務主任的吳南軒為新任清華大學校長,而他上任的背景,則是因為他是親自兼任教育部長蔣介石的親信,這種背景注定了吳南軒在清華將要走一條政治路線,而不是學術路線。吳聲稱“奉黨國命”要“恪遵蔣主席整頓學風的意旨,長治清華”。他下車伊始,即不顧清華教授治校傳統,獨斷專權,遭到全校師生一致反對。
由於他“大權獨攬、不圖發展學術、蔑視教授人格、視教授為雇員”,在教授會的帶動下,學生自治會召開全體學生大會,表示堅決支持教授會決議,要求“撤換吳南軒,並由全體同學整隊至校長室,請其即時離校”。頓時,驅吳風潮風起雲湧,逼得吳南軒於5月30日揣著清華大印和若干重要檔案,逃到東交民巷外國人勢力範圍內去“避難”,並且居然在利通飯店掛起了“國立清華大學臨時辦公處”的牌子,進行“遙控辦公”。他被趕出校園後,一方面斷絕了清華的經費來源,一方面歪曲事實真相,污衊教授會“唆使學生”脅迫校長,給教授們扣上一頂“反動分子違抗部令”的帽子,進行政治恫嚇,並且暗中夥同陳立夫等人策劃用武力解散清華的陰謀。這樣愈發引起清華師生的憤慨,更加堅定了他們要求撤換吳南軒的決心。
遭受抨擊
吳南軒在清華的所作所為受到輿論及報紙的抨擊,斥他玷污學界清白,有損國家尊嚴。南京政府派教育部次長錢昌照前往調查,擬讓吳先返校,再辭職,也為學生會所拒絕。在學生會和教授會的共同努力下,吳南軒於6月25日離開北平南下。7月7日,南京教育部以吳南軒“暑病時侵,亟宜調養”為託詞,批准其離校“調攝病體”。託辭有病,呈請辭職,這本是為了顧全面子而找的藉口,但他原來任職的中央政治學校區黨部卻大掃他的面子,發出快郵代電,指責他“身為黨員,竟入東交民巷,寄跡帝國主義治下,傷國辱黨,莫此為甚。”
吳南軒的失策是自恃奉“黨國命”,揚言要恪遵蔣介石意旨來整頓清華。對民主氣氛濃厚的清華,打這樣的官腔,先不必行動,就會引起師生的反感。他如能通過教授會,共商校務,是完全可以達到和衷共濟的。尤其失當的是,不顧國格,竟跑到東交民巷去掛牌辦公,致遭輿論和中央政校區黨部指責。
他雖見拒於清華師生,卻見許於國民黨當局,故返寧後,仍得任中央政治會議特務秘書、中央大學教授、中央政治學校講師等職。
復旦校長
1936年,吳南軒開始兼任復旦大學代理校長。相對於在清華那段人人詬病的經歷,在復旦,吳南軒的口碑要明顯好很多。
彼時的復旦,與其他眾多高校一樣,也處於在戰火紛飛中尋找安全棲身之處的境遇。1937年“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日軍進攻上海,復旦大學校舍多處被炸,9月,因淞滬戰事激烈,復旦大學暫借復旦中學開學。不久,復旦與大夏大學組成聯合大學,以復旦為主稱聯大第一部,遷校址於江西廬山。以大夏為主稱聯大第二部,遷校址於貴陽。
當時,復旦的重要檔案、檔案、部分貴重儀器、圖書和設備,裝成了10個大木箱,從淞滬鐵路江灣火車站出發。吳南軒帶領百餘名學生,直奔南京,浩浩蕩蕩向江西方向出發。10月,聯大第一部借廬山普仁醫院為校址,租胡金芳旅社等處為宿舍,師生800餘人開始上課。12月,南京失守,江西戰事吃緊,復旦師生繼續內遷。
此時學校已囊盡糧絕,恰巧國家教育文化救助組陳立夫組長路過廬山,吳聞訊後,連夜在嚴冬皚皚的白雪中,由工友提著燈籠,邊跌邊走,終於見到陳,雪中求炭,借得一萬元回寓所,馬上傳令第二天下山奔赴武漢。後經復旦領導層幾次研究,認為武漢地處華中要地,交通、住所一定很緊張,開支較大,最終選擇先到宜昌,再由宜昌遷至重慶。
數天后,從宜昌乘船駛往四川重慶。剛到重慶千廝門碼頭,復旦大學師生就受到了聞訊趕來的復旦中學師生的熱烈歡迎,復旦中學董事長康新之先生還將復旦大學師生安排在菜園壩中住宿,在這裡,復旦大學還利用間隙補上了上學期未盡課程。
吳在渝廣得校友的援手,在四川省政府會議中獲得10萬元的建校經費,慨然把其中5萬元分贈給復旦中學,以償入川初的“人情債”。在覓址建校上,也深得各方謙讓、諒解,覓得北碚對岸夏壩數百畝土地為校址,先在夏壩東邊黃桷鎮,用了一座國小的校舍、一座古廟、一處煤炭坪和王家花園一幢別墅,作為辦公室和部分教授宿舍。
整頓學校
稍事安頓後,吳南軒即著手整頓教師陣容,添置儀器。為籌辦學經費,親自到市區借錢或募捐,沿途不無省吃儉用,曾因飲食不潔而染上了傷寒,所幸醫治及時而得以痊癒。
1938年2月,復旦在重慶複課,師生精神振奮,教學認真,生活儉樸,頗有一番新興氣象。同時,復旦與大夏之“臨時聯合”正式宣告解體。該年復旦大學重慶部有60多名畢業生。1938年秋,復旦渝校陸續增設史地系、數理系、統計系、農墾專修科、園藝系、農場、茶葉組、農藝系等。
在復旦由私立改國立的過程中,吳南軒是絕對的主角。1938年4月,吳因經費困難,第一次向時任復旦大學校長的李登輝提出改私立為國立的想法,但李校長以 “政治影響,易長糾紛”為由否決了;1939年3月17日吳再次提起國立之事,最終以教育部增加補助費15萬元而再次將國立案擱置;1941年9月17 日,吳南軒第三次謀改國立,並通過邀集在渝校董開會,造成既成事實。 1941年11月,復旦大學的由私立改國立案終獲通過,吳南軒也由代理校長轉為正式校長。
吳南軒於1943年2月調離復旦,在復旦供職6年,在任時正值抗戰、備嘗遷徙辦學之苦的最艱難時期。1975年5月,在台灣的復旦校友舉行母校建校70周年紀念活動時,吳南軒專門寫了一篇題為《七十年來復旦立校特出的傳統精神》的文章,從四個方面,論述復旦的傳統精神,即由無變有的精神,向前開路的精神,國家至上民族至上的精神和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在吳南軒的眼裡,復旦精神是一種堅韌不拔的創造精神,一種圖存圖強、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
客觀地說,吳南軒在復旦任職期間,還是有不少政治色彩的存在,唯國民黨指令馬首是瞻的行為時有出現,比如1936年未能很好的保護請願的復旦愛國學生,導致請願學生被殺害;後來的復旦由私立改國立這件事,他未嘗未受到國民政府的指使,也因為這些事,吳南軒在復旦的名望遠不如前任校長李登輝來得高。但在回顧復旦的發展史時,吳南軒為復旦的發展所做的貢獻還是得到了該校的肯定,在復旦的校史里,對他所做的努力都予以了正面的記錄。現在復旦西南角的燕園里,有一別墅名為“南軒”,既是因為此軒在校南,也是吳南軒之後的繼任校長章益為紀念吳南軒而命名的雙關之名,此名一直沿用之今。現該處所一部分用作新聞館,一部分用作經濟研究所。
復旦任教
1943年2月20日,國民政府行政院教育部任命章益為復旦大學校長。原來教育部擬調吳南軒為中央大學校長,以章益繼任復旦校長。中央大學師生以吳南軒資望不高為名,拒其前往。教育部遂改調吳南軒為國立英士大學校長。但英士大學遠在浙江鄉間,吳南軒因病後體弱不願前往,遂留在復旦任教育系教授,並任監察院監察委員,後改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
國外講學
1949年吳南軒隨國民黨撤退至台灣。1950年應聘為美國麻省國際學院教授,後在伊利諾斯國際大學講學10年。
兩個身份
吳南軒有兩個身份,其一是著名的心理學家。20世紀30年代,吳南軒博士在《中大教育叢刊》上發表文章:“除我國外,日光照臨之地,幾乎無處不有心理健康運動的蹤跡”,大力呼籲加強我國的心理健康工作。
作為一名心理學家,吳南軒博士無疑是頗有成就的,在業界是被普遍認可的,但他的另一個身份——校長,卻因為時代的烙印而沒有這么高的認知度了。解放前吳南軒先生先後擔任過清華大學校長和復旦大學校長,而清華大學校長這一身份,不像是他的一個榮譽,更像是時代濺在他身上的一個污點。
1930年前後,他首先在中央大學心理系開設了心理健康選修課,為當時國內大學心理系課程中最新穎的課目。爾後,他又在中央大學《旁觀》雜誌上發刊《心理健康專號》,這是中國心理健康運動的萌芽。吳南軒回國後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編審,並奉命往美國各州考察中國小教材審定業務。在國民政府教育部任職期間,先後擔任中國政治學校教務副主任、中央黨部訓練部測驗科主任、考試委員會專門委員、中央派遣留學管理委員會委員等職。
個人著作
吳南軒博士著有
《國際心理衛生運動史》、
《兒童心理衛生》、
《戰時精神病》、
《心理衛生及實施新趨向》等著作,
在其著作中,吳南軒博士提出十項衡量個人心理健康的標準:①樂觀;②正視或面對現實;③有理想;④不懷疑——自信信人;⑤自尊尊人;⑥自助助人;⑦控制和發泄情緒;⑧協調態度或要求;⑨富有幽默感;⑩對於一切事物有相當興趣,覺得一切人都有可取可喜之處。這十項標準,即便是放到今天,仍具有相當的可參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