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來朝 字義庵,世稱封君。萊蕪西港村人。約生於明正德末年。可惜其文集已散失不傳,僅留下《吳氏族譜》《重修萊蕪縣誌序》《忠賢祠記》《義庵公族田》等零散文章、碑記。
基本介紹
- 本名:吳來朝
- 別稱:封君
- 字號:義庵
- 主要作品:《吳氏族譜》《重修萊蕪縣誌序》《忠賢祠記》《義庵公族田》
個人經歷,後世評價,相關文章,
個人經歷
公元1575年(萬曆三年)以歲貢任山西榮河縣知縣。榮河為山西西南部的邊遠小縣,瀕臨黃河,偏僻落後,田園荒蕪,多數土地為茅草荊棘覆蓋。他到任後即號召百姓墾荒種田,並採用以工代賑、官府出錢收購茅草的辦法,激發了百姓開荒的熱情。在茅草荊棘挖盡後他又手把手教百姓耕種,使一縣化為良田。為此,朝廷曾給他兩次擢升,他都堅辭不受。與榮河民眾一起,興辦學校,修橋鋪路,興利除弊,使榮河縣民安居樂業。20年後,吳來朝告老還鄉,臨行前,縣民雲集話別,竟三日不能成行。還以萬民傘與匾額相贈,在萊城建“吳公生祠”,並用榮河土為其塑像,在祠內牆壁上彩繪壁畫記述其政績:過秤收茅、揚鞭耕地、執尺間苗、汲水澆田、養蠶繅絲、紡線織布、巡視農桑、拜賢訪老、講經課士、攀轅送行,祠堂門上高懸題有“榮河遺愛”的匾額。回歸故里後,吳來朝將先人遺產400畝作為義田贍養貧窮族人,自己卻過著儉樸的生活。他博覽群書,精通經史,善於寫作,據縣誌記載:“萊邑為古文者,始於吳來朝”。
後世評價
吳來朝出身耕讀世家,曾祖父吳江為天順舉人,會試副榜,任鹽山教諭,人稱吳夫子。告老後把家產分給貧窮的族人,晚年在城東廂設立義塾,教授生徒。祖父吳夢弼為廩生。父親吳繼善三歲喪父,歷經磨難卻讀書不輟,學識淵博,人稱東岩居士。吳來朝生性敦厚樸實,且天資聰穎,勤奮耕讀,為官勤政清廉,教育有方。長子鴻漸,萬曆五年以選貢任直隸盧州通判。次子鴻洙、三子鴻功、孫子吳暐皆中進士。鄉里有“一門三進士,父子五登科”的美譽。由於其子孫顯貴,誥封中憲大夫、浙江按察司副使、憲副等。因屢受封典,鄉人稱頌為“吳封君”,萬曆末年去世後葬於陳盤龍吳家林。
相關文章
毛澤東稱吳來朝為古代勞動模範
鐵名
一九六六年前,山東舊城萊蕪東門外六十米處的東關街西首,坐落著一座古色古香的吳氏家廟,廟門上方懸掛著兩塊蘭底金字大匾,一塊書有“榮河遺愛”,另一塊書著“吳氏家廟”。祠堂的正廳內供奉著一代先賢吳來朝的塑像。塑像為泥塑坐姿,高約兩米,右手托握著大印,表情平易近人慈祥可敬,塑工精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廳內繪有壁畫,運用了獨特的民間彩繪技法,以生動傳神的精湛藝術畫面,歌頌了知縣吳來朝及其夫人段氏在山西榮河縣推廣耕種技術、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愛民圖,其主題體現了教民間苗、收購茅草和植桑紡織等內容。
祠堂成了萊蕪吳氏議事和供祭的重要場所,也是吳氏駐萊蕪城的辦事處。春節,吳氏子孫在這裡擺供、熬五更、祭拜,供桌透花木版牌位上豎寫一行金色大字——“大明吳公諱七世祖來朝字義庵原任榮河縣知縣累贈中憲大夫封君府之神位”。每逢正月十五晚上,大門兩側,一對大紅宮燈籠高高掛,門旁廂石上紅燭林立,燭光燈光把門匾金字輝映得閃閃發光。成群結隊的政要名流和吳氏家人親友,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前來拜望和瞻仰。悠悠家祠,歷經三百七十年風霜雪雨,令人敬仰;輝煌政績,世遠年湮,千秋萬代,令人頌揚。
祠堂始建於吳來朝在任期間,即明朝萬曆四十三年,破坏於一九五八年“大躍進”和一九六O年“破四舊”時期,塑像和廟宇均毀於一九六六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解放前,祠堂的院牆已被拆除,吳氏族人以鐵絲網圍之,曾有人想把塑像推倒,被一位在萊蕪為官的山西人制止了。他說,吳來朝是位政績突出的清官,不僅萊蕪人民塑像紀念他,山西也有他的塑像。解放初期,全國展開破除迷信運動,各地的家祠廟宇等古建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而在萊蕪城內,惟獨吳氏祠堂安然無恙。可見,吳來朝及其輝煌政績,經過歷代人的遞接口傳,在百姓中樹立了“人民公僕”的地位和形象,人們不情願推倒一位勤政為民的清官。
然而,到了一九六六年,吳氏祠堂的劫難也未倖免,還是被拆除了。著名萊蕪籍教育家、散文家吳伯蕭得知祠堂拆除的訊息後,便報請毛澤東主席想再行重建。毛澤東說:吳來朝的確是古代的一位傑出的勞動模範,不應該推倒他的塑像,推倒了感到惋惜;但既已拆除,就不要再建了。
毛澤東把吳來朝稱為勞動模範並不為過,吳來朝的德政美名,在萊蕪及周圍縣市家喻戶曉,津津樂道。筆者小時候就聽過他在山西做官的故事。
吳來朝,字義庵,號奉君,山東萊蕪市鋼城區東港村人,生於明朝嘉靖年間,於萬曆三年(1575年)三十六歲時選貢,任山西榮河縣知縣,由於德政顯著,誥封中憲大夫。
吳來朝任知縣之初,榮河人民吃不飽、穿不暖、住房簡陋,生活十分困難。他便走遍了全縣的山山水水,訪問了鄉村千家萬戶,體察民情,了解民意,終於找到了貧窮落後的主要根源。此縣人口不算多,土地寬廣而肥沃,在那以地為本的年代,應該滿足生活之需。但由於遍地茅草叢生,爭了莊稼的養分,加之高粱、穀子不間苗,耕作技術落後,致使糧食產量十分低下,有年年種糧不打糧的景象。鑒於此,吳來朝施政的第一要務,是在全縣持久地展開刨挖茅草的運動。
令雖下,但由於傳統的生產方式作怪,百姓刨挖茅草的積極性不高,行動遲緩,遵令者了了無幾。 吳來朝為此而非常著急,坐臥不安,經過反覆考慮,便出一計,定出價格,縣衙支付現款收購茅草根。於是貼出告示,廣泛發動百姓挖賣茅草根。縣衙確定了幾組司秤官和帳錢官,長期專門做收購茅草的工作。開始,老百姓信不過縣衙的這一決策,懷疑拿錢買草是假象,不知道縣大老爺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麼藥。有的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刨一點去賣,結果按斤付了現錢。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賣茅草根者越來越多,迅速在全縣掀起刨挖茅草的高潮。到縣城賣茅草根者肩挑人抬小車推,熙熙攘攘,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絡繹不絕,呈現出空前的賣草景象。司秤結算的官員由幾組增加到十幾組。隨著時間的持續,地里的茅草日漸稀少,於是以縣衙加價收購來調動農民刨挖茅草的積極性,收購價格年年遞增。就這樣,歷時五個春秋,地里的茅草瀕臨斷子絕孫,使長期板結的土壤全部得到了深翻,土地由硬變松,地力得到了開發,莊稼茁壯生長,糧食產量增加了幾倍,出現了空前豐收,農民的生活也隨之好轉。百姓飽食不忘知縣,對吳來朝萬分感激十分信服,讚揚吳來朝是親民愛民安民的父母官。吳來朝在百姓中的威望迅速提升,從此打下了堅實的民眾基礎,受到百姓的真誠擁戴。
榮河縣城五年收購的茅草根堆積如山,人稱茅草山。茅草山成了吳來朝功德的見證,受到歷任知縣的保護。他們用黃草編織苫子,每年覆蓋一層。吳來朝告老還鄉後,為防止苫子腐爛致使茅草山透雨,便將苫子沾了桐油覆蓋,後來用小瓦起頂以瓦頂覆蓋了。茅草山上的瓦縫裡自生的一棵榆樹,歷經風雨四百年,成長為古老的大樹。二OO四年榮河縣政府因修公路要推掉茅草山,曾給萊蕪吳家寫信,要去看一下,吳家人也沒去,不知那茅草山還存在否。如果榮河人民還記得吳來朝,那茅草山不會因公路的修築而毀滅。茅草山是紀念吳來朝的豐碑,同時也是榮河人民改革耕作方式的歷史見證。
吳來朝改變榮河縣貧困面貌,改善田間管理的另一項重大舉措是教農民“間苗”。吳來朝在察看民情時發現,農民春播出苗後,對稠密的穀子、高粱苗子從不間隔梳理,苗子斷壟也不知道補載,任其自然生長。莊稼不施肥,地里的雜草也不知道鏟鋤。秋天的谷穗長得似花生米那么大。產量十分低下。吳來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下令教農民疏苗,苗稠苗稀務求合理,提倡穀苗要“七寸八寸遠、四棵五棵留”。即苗子的株距要達到七寸或八寸,每墩苗的株數在四棵或五棵之間,其餘全部鋤掉,同時在所留的苗子周圍鬆土鋤草。縣衙號召間苗,農民不認識,甚至有牴觸情緒,閒言碎語接踵而至,說什麼“縣裡來了個糊塗大老爺,苗子稠了打得糧食還不多,如今幾乎把苗子挖光了,還靠什麼吃飯。”在長時間反覆引導的情況下,竟然沒人接受間苗改革,吳來朝只好每村劃定一塊實驗示範田,他頭頂烈日,揮汗如雨,親自在苗田裡示範指導。為了讓農民掌握株距,便給他們製作七八寸長的木棒作為尺棒,一手拿尺棒,一手握小鋤,手把手地教。這村教會了再教那村,不厭其煩,反覆操作。縣城周圍的村莊幾乎都留下了他辛勞的腳印。
凡是間苗的地塊,苗肥苗壯,油綠旺盛。加之合理施肥,風調雨順。谷穗又粗又長,顆粒飽滿,穗頭沉甸甸的,十分喜人。秋收時節到了,穀子收打後,農民皆大歡喜,產量一穗頂十穗,一年頂十年。間苗的人家糧滿頓,谷滿倉。間了苗子的人家打穀場的時候,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參觀的人群,“間苗多打糧”的驚人訊息,迅速家喻戶曉。次年不用宣傳發動,農民都自發地學習間苗施肥了。全縣在正常年景,實現了糧食年年大豐收,人民開始安居樂業。
吳來朝設法增加農民收入的還一條措施是開荒擴種。一天,他騎馬視察來到距城十多里的地方,發現一片廣闊的夜潮地,水草茫茫,紫泥油亮。他下馬彎腰細看那腐熟的爛草,一股股臭味撲鼻而來,因此而激發了他開發的靈感。他想,這片夜潮地足有三四百畝,若將它築埂排水,耕翻整平後,種上高粱等耐澇作物,不用施肥澆水即可豐產豐收。於是,他制定開發政策,積極引導附近農民開發夜潮地。縣衙進行了統一規劃,劃片治理,制定了“誰開發,誰所有”的措施。在開發施工的兩個多月里,他每天堅持到現場,指導農民建台田、修田埂、挖水溝和平整地面。經過艱苦改造,終於使荒灘變良田。當年播種高粱,當年獲得了豐收。農民增收不忘縣大老爺,於是自發地湊了兩袋高粱,敲鑼打鼓到縣衙報喜。吳來朝不知道他們的來意,便迎上前來不解地問道:“這是為何?”他們回答說:“今年咱開的夜潮地成功了,來報喜了!”吳來朝又問:“報喜怎么還帶高粱啊?”答曰:“是大老爺騎馬發現了這片撂荒的夜潮地,不光您辛苦,您的馬也很辛苦啊。豐收了,讓馬也分享一點我們的勞動果實。”吳來朝聞聽,堅辭不收送來的高粱,好說歹說,他們也不帶回。吳來朝無奈之下便說:“本縣餵馬的糧草費用由縣糧庫支付,你們的高粱既然不肯運回,照價付款。”付款後,吳來朝親自做陪熱情招待了前來報喜的農民。
吳來朝不僅自己身先士卒,主動想方設法開發農業資源潛力,改革耕種技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而且責成夫人段氏發揮在老家植桑養蠶紡線織布的技術特長,親手指導幫助農婦植桑養蠶、紡線織布。解決了當初人們穿衣難問題,實現了做衣布料的自給自足。段氏的舉動也成為美談,流傳至今。
吳來朝勤政廉潔,愛民如子,為榮河縣人民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與人民結下了魚水之情。全縣政通人和,林茂糧豐,成為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吳來朝執政有方,德政突出,受到皇帝的賞識,於是下旨讓他進京輔佐朝政。但連續三次提升,由於百姓跪阻挽留,都未能成行。每次接旨進京赴任時,縣衙府院裡都擺上香案,舉行簡單的辭行儀式。可舉行完儀式將要啟程時,許許多多官吏、縣紳、鄉紳和黎民百姓便紛紛從四面八方趕來。男男女女,扶老攜幼,熙熙攘攘,浩浩蕩蕩,從縣衙大院一直到大街小巷,跪著一片片黑壓壓的人群。“跪阻”民眾達十幾里,苦苦阻攔和挽留,哀求聲不絕於耳:“您不能走啊大老爺啊!留下來吧大老爺啊!我們信任您依賴您,您不能走啊!”有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哆哆嗦嗦在那裡長跪不起。吳來朝看到這驚人場面,感動得熱淚盈眶。心想,人民視自己如父母,這樣堅決挽留,如果強行進京就任,深感慚愧與不安,不能辜負人民對自己的信任和期望;如此民心,的確難得,再大的官也不做了,決心留下來。他對大家說:“我吳來朝不走了,久任榮河一輩子,榮河就是我的家。我金口玉言,一言為定,決不悔改!”說完,眾官民連連扣頭拜謝,拱手告辭。
吳來朝應允“久任榮河”不再進京就任,但必須進京復旨,遞交奏章,奏明聖上。萬曆皇帝閱完奏章後,方知吳來朝不能前來京城奉君,輔佐朝政,願與榮河同甘共苦,長期造福於榮河人民。皇帝不禁為吳來朝卓著的德政所感動,贊道:“來朝乃真君子也!”隨即封其為中憲大夫。念其功德無量,便加封為“封君”之位。同時贈與晉級朝服一套。
榮河人民為感恩吳來朝的大恩大德,“千里建祠”于山東萊蕪,以愛心搭成了榮河與萊蕪的友誼金橋。榮河人民在為吳來朝修建祠堂時,感到在萊蕪就地取材難以表達深濃之情,於是不遠千里從榮河運來木石磚瓦等主料,加用萊蕪的水土,用心血鑄就了輝煌的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