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企明

吳企明

吳企明,男,1933年生,江蘇吳縣市人。大學本科畢業。現任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唐音質疑錄》、《歷代題山水畫詩鑑賞大觀》、《須溪詞校注》、《長吉詩考論》等。

基本介紹

  • :吳
  • :企明
  • 出生:1933年
  • 職務:蘇州大學中文系教師
  • 代表作:唐音質疑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江蘇吳縣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觀點,

人物生平

吳企明,1933年生,江蘇吳縣市人。大學本科畢業。現任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唐音質疑錄》、《歷代題山水畫詩鑑賞大觀》、《須溪詞校注》、《長吉詩考論》等。

主要成就

他的另一部著作《唐音質疑錄》,則考定了許多《全唐詩》的誤收情況,如考訂杜牧集《補遺》,大部分都是許渾詩誤收,廣宣《紅樓院》等二詩誤入沈佺期集中,並考訂錢起集中混入了不少錢珝詩誤入等,為填補學術空白作出了突出貢獻。

人物觀點

詩中有畫與畫中有詩(吳企明)
文學和藝術,總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鑑中發展,這是藝術思維發展的根本法則,是文藝創作的基本運動規律。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國藝術發展史都充分證實這個問題。文學與藝術的融通和滲透,涉及的領域極廣。詩畫融通,則是文學與藝術的融通中最為活躍、成果也最顯著的一種審美活動和創作實踐。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做著詩畫融通的嘗試。後漢劉褒,依據《詩經》的詩意,畫出了《北風》和《雲漢》圖。晉人顧愷之以嵇康詩作畫,並認為“‘手揮五弦’易,‘目送飛鴻’難”(見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殆至唐代,乃“詩畫融通”的大覺醒時代,王維身體力行,融通詩畫,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至境。杜甫開一代風氣,寫下了大量題畫詩。到兩宋時代,詩畫融通已邁進自覺的時代,從蘇軾“詩畫本一律”美學主張的提出,到宋徽宗趙佶“三自”舉措成功,即自畫、自己作詩、自己題寫於畫面上,開創了我國題畫詩史的新紀元,這都說明宋代人已經自覺地融通詩畫藝術。元人在畫學鼎盛的基礎上,有力地推進詩畫藝術結合、融通的歷史進程,元代畫家錢選、趙孟頫、高克恭、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人,多才多藝,能詩善畫,他們常於畫上題詩,甚至像倪瓚那樣,“每作畫,必題一詩”(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卷二三)。
詩畫藝術的異同,為詩畫融通提供了先決條件。詩與畫,畢竟是兩門不同門類的藝術,它們有著明顯的差異。首先,繪畫是造型藝術,它的構成要素是線條、色彩、物象、明暗、布局等,繪畫靠著眾多的物象構成畫面,給人以直接感受,是視覺的藝術,一種“有形”的、“無聲”的藝術。詩歌是語言藝術,它的構成要素是文字、辭彙、詩行,它並不給人以直接感覺,不能給人以物象和視覺形象,卻要通過讀者的視覺器官,將文字元號輸入大腦,轉換成詩歌意象,並由若干意象組合成詩歌意境,供人欣賞。語言文字供人閱讀、朗誦,有韻律節奏,具有音樂美,因此,詩成為一種“有聲”的、“無形”的藝術。中外哲人很早就認識到這種差異,古希臘詩人西摩尼德斯說:“畫為不語詩,詩是能言畫。”(艾德門茨《希臘抒情詩》引)宋代畫論家郭熙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林泉高致》)中外哲人從詩畫的兩個不同側面論說它們的差異。其次,繪畫通過畫面表現生活中的一個斷面,一瞬間的人和物的形象,表現靜態中的美。而詩歌可以超越生活斷面、延伸時空間的限制,化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
詩與畫的異同,是詩畫融通的前提,這兩種藝術互有短長,通過融合、滲透,可以取長補短,起著互補作用。宋人蔡絛《西清詩話》說:“丹青、吟詠,妙處相資。”“相資”兩字,說得很透徹。吳龍翰《野趣有聲畫序》:“畫難畫之景,以詩湊成;吟難吟之詩,以畫補足。”清代方薰也說:“高情逸思,畫之不足,題以發之。”(《山靜居畫論》)這些言論,正是詩畫融通的理論基礎。
詩畫融通的研究,我們的祖先早已作出過很多努力,現當代學者對這個問題亦很關注。錢鐘書先生非常重視詩畫融通,他有許多闡發詩畫融通的論文,或則論文中帶到詩畫融通的內容,如《讀〈拉奧孔〉》、《通感》、《中國詩與中國畫》等。錢仲聯先生《夢苕盦詩話》論述清代詩人時,每每徵引他們的題畫詩,加以評騭。他講論清詩,指示學生要研究畫論,說:“姚燮很推崇黎簡,黎簡既是詩人,又是畫家。姚燮於戲曲、小說、畫皆通,有共同點。戲曲、小說、畫,有相通之處。對各種藝術要有研究,對創作研究有好處。特別是畫論與詩論有相通之處。畫派別有南宋北宋,詩論中有許多是從畫論裡面來的。”(魏中林整理《錢仲聯講論清詩》)
詩美,畫也美,詩畫融通後,藝術家將帶領大家進入更為精妙的審美世界中去。
詩畫融通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態。蘇軾《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在這裡,東坡論述了“詩中有畫”與“畫中有詩”這兩種詩畫融通的表現形態。
我們先說說“詩中有畫”的問題。詩人用畫家的眼睛,觀察自然景物,攝取其中富有畫意的美感,用詩句表現出來。工於描寫景物的詩人,常常能做到這一點。《宣和畫譜》論王維詩云:“觀其思致高遠,初未見於丹青,時時詩篇中已自有畫意。”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終南山》),杜甫的“遠水兼天淨,孤城隱霧深”(《野望》),都是極富畫意的詩句。宋代郭熙《林泉高致·畫意》中附有其子郭思的記載:“思因記先子常所誦道古人清篇秀句,有發於佳思而可畫者。”例如“女兒山頭春雪消,路傍仙杏發柔條”(羊土諤《望女兒山》),“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都是可以入畫的詩句。這種例證,在唐詩中是舉不勝舉的,像常建《三日尋李九莊》:“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盪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蘇州人黃叔燦《唐詩箋注》評曰:“讀之如身入圖畫。此等真率語,非學步所能,興趣筆墨,脫盡凡俗矣。”郎士元《柏林寺南望》:“溪上遙聞精舍鐘,泊舟微徑度深松。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西南四五峰。”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評曰:“讀此詩如展秋山曉霽圖。”明人黃鳳池曾經匯集唐人絕句若干首,請人書寫、繪畫,編成《唐詩五言畫譜》《唐詩七言畫譜》《唐詩六言畫沿譜》,總稱《唐詩畫譜》。黃鳳池便以“詩中有畫”的美學觀點作為遴選詩篇的標準。
其次談談“畫中有詩”的問題。朱景雲《唐朝名畫錄》論王維:“《輞川圖》,山谷鬱郁盤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出筆端。”就是說畫裡富有詩意,是畫中有詩。董其昌《畫旨》說,“畫中詩”惟王維得之,到了元代,黃公望得之,因題六言詩,曰:“詩在大痴畫前,畫在大痴詩外。恰要三百餘年,翻身出世作怪。”惲向甚至認為,元人畫往往畫中有詩意,他說:“元人之畫,不論是某家某家,不論意多於象,展卷便可令人作妙詩。”(此語載陳夔麟《寶迂閣書畫錄》)拈出倪瓚、王蒙、吳鎮諸人畫驗之,其言不誣。唐人舒元輿作《桃源圖記》:“煙嵐草木,如帶香氣,熟視詳玩,自覺骨戛青玉,身入境中。”李贄《焚書·詩畫》論唐人這幅《桃源圖》,“此畫中詩也,絕藝入神矣。”畫幅富有意蘊、情韻,意境深遂高遠,耐人尋味,俗語說很有“書卷氣”,便是“畫中有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