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丁

吳亞丁

吳亞丁,當代小說家,編劇。現居深圳,原籍南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學術委員會會員。

現任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羅湖區作家協會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亞丁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南昌
  • 職業:當代小說家,編劇
  • 代表作品:《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序
  • 擔任職務:深圳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等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
廣東文學院第四屆簽約作家,深圳市重點文學創作工程簽約作家。
2005年,首次出版長篇小說《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作家出版社,2005年8月版)。其後,陸續發表中、短篇小說《一九七五年的大雪》、《柴火》、《一頭豬的私奔》、《眺望英格蘭》和《書香門第》等若干篇。《我們應該選擇怎樣活著》獲中國散文年會2007年度優秀百篇散文獎。《讀雪》、《油坊往事》、《鄉村記憶》(三部曲)和《花開的聲音》等曾獲中國電視金鷹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廣東省廣播電視文藝獎一等獎、中國百家電視台電視文藝節目將第四至八屆(連續五屆)金、銀、銅獎。
2010年,獲“2010年中國南派優秀紀錄片獎”和“最佳攝影獎”兩個獎項。
2010年,獲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天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優秀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獎。
2010年,獲廣東省新聞獎一等獎。
2012年4月,獲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第22屆“星光獎”)·電視紀錄片提名榮譽獎。
2013年1月,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
主要著作
處女作簡介:《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長篇小說,作家出版社,2005年8月,18萬字。)
作家出版社 2005年8月版作家出版社 2005年8月版
《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是一部描述當代中國最大移民城市——深圳城市新移民生活的長篇小說。
青藏高原旅行回到深圳,岩桐多次邂逅在日喀則相識的她她。與此同時,跟女友鹿兒缺乏激情的平淡交往,讓他陷入兩難境地。後來,鹿兒吸毒的前男友出獄南下找尋她並意外死亡。悲痛之餘,家境貧寒、對愛情失望的鹿兒竟也走上不歸路。岩桐深感人生無常,愛情虛妄。幸虧好友兼大學同學但是總在困難時刻陪伴他。然而,但是視人生若遊戲的態度和生活本身的撲朔迷離,都令他困惑,悵惘,百感交集。在這座源源不斷匯集全國各地新移民的霓虹閃爍的南方城市,在每一個紛雜、寂寥和喧譁的海風之夜,是不是總有一些難以遏止的生之重負和打擊櫻漿葛記,絡繹而至?是不是總有某種潛入心髓的靈之虛無與幻滅,揮之難去?
小說文筆明麗優雅,情調唯美感傷,敘述真切動人。作者善於設定懸念,將新移民命運狼迎腿沉浮與人生際遇密集地交織在一起,撩開城市生活厚重的一幕,深沉地揭示了現代人在當今快節奏的物質世界裡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是一部真誠中顯現內蘊、感性擔企里暗藏哲理的高遠之作。
《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
吳亞丁
我寫這部書用了四個月時間。那是一個春天。是在周末。夕陽斜照的黃昏。寫累了,約了位朋友驅車來到紅樹林濱海公園一棵翠綠的樹下看海。就是在那時,無意中我紙祖凝承讀到一篇短文《全球十大獵艷勝地》。
那篇文章意味深長地詢問:有多少人是抱著獵艷之心踏上旅途的?1000個人對獵艷有1000種想像……
那一瞬間,在我的想像里,立刻閃現的是,我的書中哪些地方符合這樣的條件?西藏?還是日喀則?不,不像。那么北京?也不像。我們心目中的浪漫獵艷之地,好像應該是這樣一些地方:泰國芭堤雅煮束棕、巴西里約熱內盧沙灘、美國拉斯維加斯賭場、夏威夷和越南湄公河……或者,至少是羅馬、巴黎、紐約、倫敦這樣異域風情的國際性大都市……深圳?不,深圳不行——但保不準喔!一切都在成長……誰能肯定,這座才25年建城史、全球最年輕的千萬人口企享嫌大城市,為何就不可能成為世界獵艷第十一勝地呢?
且來看看:——毫無疑問,這座城市有美女,也有俊男。這座城市很年輕,平均年齡才26歲。這座城市不缺乏香艷,也不缺乏曖昧。……在這海風吹拂的亞熱帶城市的星空下,你說還有什麼奇妙的事兒不會發生?在這壓抑不住青春衝動的都市裡,你難道就不曾猜想,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寫給他兒子的一封信中說到一個寓言。他這樣寫道:在古老的歐洲,有一個人在他死的時候,發現自己來到一個美妙而又能享櫃承嬸受一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麼需要嗎?在這裡您可以擁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娛樂以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都可以讓您盡情享用。……出人意料的是,這則寓言裡的這位先生,享盡歡愉之後,卻寧願去地獄,而不想繼續呆在這個好地方。他不滿意此地沒工作可以給他做。
我在第一次讀到這些文字時,不無驚訝:這可不就是深圳嗎?寓言中提到的那些,深圳全有呢:美味佳肴啊,可能的娛樂啊,各式各樣的消遣啊,還有妙齡美女啊……至於工作,在深圳只怕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若以工作狂洛克菲勒的眼光來看,深圳什麼都有——幾乎就是一片樂土。
只是,你不覺得么?即使如此,這個城市似乎仍然缺少點什麼。
何止這個城市?對於人來說,這個世界總是缺少點什麼。
2005年6月16日
《出租之城》(長篇小說 花城出版社2010年7月版,33萬字。責任編輯:林宋瑜)
花城出版社 2010年7月版花城出版社 2010年7月版
這是一部以深圳為背景、以來自全國不同地方、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圳新移民為題材和形象群體的當代長篇小說。可以說,是關於一個城的故事。它通過一個空難事件,將一群倖存者放進一個共同的人際圈裡,敘述他們各自獨特的人生經歷、情感經歷以及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從而顯示他們不同的地域氣質,不同的命運遭際和不同的人生追求。構成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城市的特色、活力和時代形象。在一個外來流動人口超過1200萬、房價高居全國榜首的新興城市,居住於斯的人們,其喜怒哀樂的情感、奮鬥成敗的經歷與故事,生動呈現了一個國家天翻地覆的變化和發展歷程。它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城市小說,也是一部包含理想與追求的作品。在深圳成立特區三十周年之際,這部作品無疑具有其文化價值和時代意義。作者很能講故事,環環相扣,頗有懸念。人物形象也很生動,語感結實,有力量。
名家評論
亞丁的《出租之城》其實是一份漂泊者的情感生活記錄,不僅指涉深圳,也指涉所有都市的芸芸眾生。
——著名作家蘇童
《出租之城》既有當代生活的質感,又有巧妙的敘事探索,它所敞開的情感和人性的側面,照亮的是現代人的心靈喑角,而它對一種城市生活的微妙把握,又讓我們對工業社會中的人生充滿警覺。或許,碎片才是這個時代真正值得信任的形式,但吳亞丁卻依然在自己的作品裡苦苦追索著某種整體性,並在故事的講述中體現出了美學和趣味的有效結合。他的寫作既嚴肅又富有深度,在保持較強可讀性的同時,也洋溢著一種孤寂的品質。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有順
充滿日常話語之趣味、粗糲而鮮活地呈現當下生活的質感、而又深深浸透著智性的文學敘述。這是一群在深圳——這曾經陌生並不斷顯現著新的陌生的城市——自身的成長中,將自己從被命運“空降”於斯、過著“租來的生活”的寄居者,轉化成為在這個新興之地安居的公民的故事……
一篇好讀的、開放的、趣味橫生的小說。然而,作者顯然並不滿足於簡單呈現生活現象“毛茸茸的”表面——在似乎糾結著濃濃“草根情結”的故事中,吳亞丁書寫了一部規避了“宏大敘事”,卻無疑有著史詩氣質的、開放而多層次的”野心勃勃”的作品。
——大型文學雙月刊《大家》副主編韓旭
媒體書評
《出租之城》這部小說延續簡約而富有張力的語言風格,情節敘述很快、分外緊湊跳躍,作者的表達方式很新鮮,風格分明具有高度可辨性,因此從第一句起便覺得這筆觸是我習慣且熟悉的味道,輕易沉湎其中,語言不動聲色的流暢並且意蘊豐富,讓每一句話都有一種力量去自然的帶動下一句話,於是我躺著讀坐著讀在車上讀在馬桶上讀,因為有“必須一氣讀完的氣場”——作者的意圖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主題隱藏在細節之中,像一部電影的進行,畫面抽絲剝繭般一幅幅一層層在面前按照作者設定的節奏韻律呈現,這絕對是一本可以一氣讀到底的小說,讀完之後你卻有一種淋漓之感的舒服。
——《新快報》
《出租之城》是一位深圳作家描寫一群倖存者在深圳這個移民城市中的奮鬥史。作者別出心裁地將人物設計成劫後餘生的倖存者,通過這一特定的人群,對生活中關於生命、前途、命運、金錢、名利、愛情、友誼的思考,為我們展示了一幅作為一個人應當如何生活的場景。通過主人公葉蟬這一位倖存者敏銳的感受力和視野,這些場景都是活生生的圖景,令我們看到了自己置身其中的這一個城市中的方方面面,好與壞,天與地,過去與未來,沉淪與進取,精神與物質,愛情與背叛,外在與內涵,熱血與虛偽,聖潔與褻瀆等等。
——《深圳晚報》
小說的整體布局就像一個巨大的寓言:主人公葉蟬的起落浮沉,總似蘊含著一絲宿命的意味,無論從他的品性來說,還是從他在這部小說中的寓言性來說,葉蟬的破產與敗落不無某種必然性。作者在書中曾借小說主人公的思考發出感慨:“生而在深圳,不能沒有夢想。有時候,一座城市賦予人慵懶,譬如成都。有時候,一座城市賦予人市井氣,譬如廣州。有沒有一座城市賦予人夢想?如果有,那可能就是深圳了。”因此我把這個寓言置於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深圳作為一座新興都市,正是在一個舊時代的破滅和斷裂中應運而生的,它的崛起便是我們這個社會與時代重生的希望之所在。同樣,對於這群倖存者而言,飛機事故難道不是他們的一次死亡與重生的經歷嗎?這場事故使他們對於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讓我們看到人在命運和自然中的微不足道,惟其如此,生的希望才更顯得彌足珍貴。因此我想,葉蟬的破產,他感情的破滅,並不足以摧毀他的內心,相反,這樣的“一無所有”,未必不是一種重新上路、“失而復得”的契機。小說最後,作為歸來者的葉蟬,讓我們驚訝地看到了他歷經生活磨礪後的曠達與超脫,他歷經困頓與苦悶之後的豁然開朗,以及對未來和希望所抱有的堅定執著的信念。
——《深圳特區報》
吳亞丁說,這是一本關於深圳夢想的書,旨在展現一群人與一座城市的精神風貌和夢想氣質。在他看來,生活存在著各種可能性,每個人遇到的事情、選擇不同,成功與失敗也各不一樣,但現代社會,個人在強大物質力量面前的渺小、無奈、迷惘與抗爭卻是共通的。本質上講,《出租之城》是一部關於青春、關於成長、關於活著、關於奮鬥、關於精神和關於生命思考之書。在作者滿腔激情的字裡行間,我們不僅能體會到成長的快樂和憂傷,以及活著的愜意與艱辛,還能體會到奮鬥的豪情和困苦,以及生命的可貴與無常。
——《晶報》
《天下客家》(5集·高畫質電視紀錄片,總撰稿人)
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全球發行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全球發行
深圳作家吳亞丁擔任總撰稿、廣東河源電視台拍攝製作的長篇電視紀錄片《天下客家》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客家人千年發展歷程的長篇高畫質電視紀錄片。全片共分5集,生動地記錄了客家人自先秦以來的六次大遷徙,全方位描繪了客家族群在苦難中成長、在探索中融合、在奮進中開拓未來的悲壯經歷,是一部客家人精勇奮發、成長壯大、走向成功的輝煌史詩。在11月29日於廣東河源召開的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上,《天下客家》作為該大會的獻禮片推出。
在2010年國際紀錄片大會暨廣東日活動中,《天下客家》獲得“2010年中國南派優秀紀錄片獎”和“最佳攝影獎”兩個獎項。
2010年,又獲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天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優秀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獎。
同年,榮獲廣東省新聞獎一等獎。
2012年4月,獲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第22屆“星光獎”)·電視紀錄片提名榮譽獎。
2013年1月,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
《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吳亞丁短篇小說集》(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責任編輯:張春曉)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4年1月版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本書系吳亞丁的短篇小說選集,收錄了作者近年寫作的10個短篇。這些作品題材獨特,敘述角度新,時間跨度大,簡潔而多層面地描摹了當代中國城市與鄉村的世俗生活圖景,通過揭示小說人物的經歷與成長,力圖呈現一個較大跨度下社會生存狀態的不同側面。簡樸動人的故事,凝聚了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各自際遇和命運。
本書視野開闊,語言樸素優雅,故事構想別開生面,是當代中國小說的一道獨特風景。
《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吳亞丁短篇小說集》自序
寫這本書里的每一篇小說,差不多都傾注了當時的某個幻覺,某種好奇,某些特定的境況與情緒,以及某種異想。其中的大部分篇什,幾乎集中在一年內寫完。因此,讀它們,可能不至於有太多突兀之處。它們的跳躍、連貫與順遂,也是我認可的。
很多人提到短篇小說,說它們是現實生活的記錄,我不這么看。我更多認為,好的小說,是寫現實喚起的某種東西。來自現實,卻又徘徊於現實之上,若即若離,是某種靈動飄逸的東西。我相信,一篇優秀的小說,在它的“頭頂”,一定有一種類似古代的五彩祥雲般的東西存在。
收錄在這部集中里的作品,就其視野而言,跨度頗大。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學生,乃至中年及暮年,幾乎涵蓋了整個人生。這些東西,寫得自由,代表了我寫作它們的那一年裡(以及後面的日子裡),我的“東張西望”,“偶有所及”,“若有所思”。倘若讀完它們,不知道能否構成對一個已然逝去了的時代,以及正在經歷的年代某些富有情致的回望與遐想?
我出生在江西南昌。唐宋以來,那裡就是一個富庶繁榮的好地方。南昌境內,眾多天然潔淨的大大小小明珠似的湖泊,構成我童年世界裡最深最美的記憶。少時,我經常與小夥伴們結伴步行去到贛江之畔觀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絢爛景致。當然,在這部小說集中,我沒有寫到它們。但是,我得承認,那些隱藏在中國南方一座著名古城裡的汨汨水泊和一江勝景,影響了我的文學觀念。我喜歡的文字,與故鄉有關,更與湖與江河有關。
這部書中三篇稍長的小說,都是寫深圳的。來深圳近二十年,深圳已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最初的一部長篇小說《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以及後來的長篇小說《出租之城》,寫的都是深圳,是這座毗鄰香港的現代之城。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可以有限地自由遷徙的時代,比之過去的禁錮,是大大的進步了。而自由的遷徙,對一個作家來說,乃是長途跋涉中的驛站,是生命過程所經歷的華彩轉換,是宛如水一般流動的生活之路。深圳這地方,因改革開放而建,是在國家檔案指導下催生的一座城市。這裡,於極短的歷史,匯合了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城市規模不斷膨脹,擴大。又因其持續領銜全國的經濟影響力,而成為當代中國的重要一隅。用文學來表達對這座城市的關注,成為我的重要方向。我希望,讀者在我的作品中所讀到的深圳,是有別於報章雜誌之外的深圳,是被文學光束點亮的深圳,也是更接近歷史底色的深圳。
其實,小說不在乎寫哪裡,寫這座城,還是寫那座城。寫出生命的氣息,寫得有洞察力,有力量,才有價值,才重要。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眼睛。日常生活中,人們喜歡自己親自去觀察、觸摸、聞嗅、傾聽,品味和感知這個複雜的世界。而小說,儘管是虛構文體,卻相對獨立和完整地提供了來自他人的一個正式視角。我期待,我在這裡所提供的,能夠給您帶來新鮮和驚奇,帶來點別的什麼。
吳亞丁 深圳
2013年冬天
且來看看:——毫無疑問,這座城市有美女,也有俊男。這座城市很年輕,平均年齡才26歲。這座城市不缺乏香艷,也不缺乏曖昧。……在這海風吹拂的亞熱帶城市的星空下,你說還有什麼奇妙的事兒不會發生?在這壓抑不住青春衝動的都市裡,你難道就不曾猜想,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寫給他兒子的一封信中說到一個寓言。他這樣寫道:在古老的歐洲,有一個人在他死的時候,發現自己來到一個美妙而又能享受一切的地方。他剛踏進那片樂土,就有個看似侍者模樣的人走過來問他:先生,您有什麼需要嗎?在這裡您可以擁有一切您想要的:所有的美味佳肴,所有可能的娛樂以及各式各樣的消遣,其中不乏妙齡美女,都可以讓您盡情享用。……出人意料的是,這則寓言裡的這位先生,享盡歡愉之後,卻寧願去地獄,而不想繼續呆在這個好地方。他不滿意此地沒工作可以給他做。
我在第一次讀到這些文字時,不無驚訝:這可不就是深圳嗎?寓言中提到的那些,深圳全有呢:美味佳肴啊,可能的娛樂啊,各式各樣的消遣啊,還有妙齡美女啊……至於工作,在深圳只怕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
若以工作狂洛克菲勒的眼光來看,深圳什麼都有——幾乎就是一片樂土。
只是,你不覺得么?即使如此,這個城市似乎仍然缺少點什麼。
何止這個城市?對於人來說,這個世界總是缺少點什麼。
2005年6月16日
《出租之城》(長篇小說 花城出版社2010年7月版,33萬字。責任編輯:林宋瑜)
花城出版社 2010年7月版花城出版社 2010年7月版
這是一部以深圳為背景、以來自全國不同地方、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深圳新移民為題材和形象群體的當代長篇小說。可以說,是關於一個城的故事。它通過一個空難事件,將一群倖存者放進一個共同的人際圈裡,敘述他們各自獨特的人生經歷、情感經歷以及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從而顯示他們不同的地域氣質,不同的命運遭際和不同的人生追求。構成一個新興的現代化城市的特色、活力和時代形象。在一個外來流動人口超過1200萬、房價高居全國榜首的新興城市,居住於斯的人們,其喜怒哀樂的情感、奮鬥成敗的經歷與故事,生動呈現了一個國家天翻地覆的變化和發展歷程。它是一部有代表性的城市小說,也是一部包含理想與追求的作品。在深圳成立特區三十周年之際,這部作品無疑具有其文化價值和時代意義。作者很能講故事,環環相扣,頗有懸念。人物形象也很生動,語感結實,有力量。
名家評論
亞丁的《出租之城》其實是一份漂泊者的情感生活記錄,不僅指涉深圳,也指涉所有都市的芸芸眾生。
——著名作家蘇童
《出租之城》既有當代生活的質感,又有巧妙的敘事探索,它所敞開的情感和人性的側面,照亮的是現代人的心靈喑角,而它對一種城市生活的微妙把握,又讓我們對工業社會中的人生充滿警覺。或許,碎片才是這個時代真正值得信任的形式,但吳亞丁卻依然在自己的作品裡苦苦追索著某種整體性,並在故事的講述中體現出了美學和趣味的有效結合。他的寫作既嚴肅又富有深度,在保持較強可讀性的同時,也洋溢著一種孤寂的品質。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謝有順
充滿日常話語之趣味、粗糲而鮮活地呈現當下生活的質感、而又深深浸透著智性的文學敘述。這是一群在深圳——這曾經陌生並不斷顯現著新的陌生的城市——自身的成長中,將自己從被命運“空降”於斯、過著“租來的生活”的寄居者,轉化成為在這個新興之地安居的公民的故事……
一篇好讀的、開放的、趣味橫生的小說。然而,作者顯然並不滿足於簡單呈現生活現象“毛茸茸的”表面——在似乎糾結著濃濃“草根情結”的故事中,吳亞丁書寫了一部規避了“宏大敘事”,卻無疑有著史詩氣質的、開放而多層次的”野心勃勃”的作品。
——大型文學雙月刊《大家》副主編韓旭
媒體書評
《出租之城》這部小說延續簡約而富有張力的語言風格,情節敘述很快、分外緊湊跳躍,作者的表達方式很新鮮,風格分明具有高度可辨性,因此從第一句起便覺得這筆觸是我習慣且熟悉的味道,輕易沉湎其中,語言不動聲色的流暢並且意蘊豐富,讓每一句話都有一種力量去自然的帶動下一句話,於是我躺著讀坐著讀在車上讀在馬桶上讀,因為有“必須一氣讀完的氣場”——作者的意圖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主題隱藏在細節之中,像一部電影的進行,畫面抽絲剝繭般一幅幅一層層在面前按照作者設定的節奏韻律呈現,這絕對是一本可以一氣讀到底的小說,讀完之後你卻有一種淋漓之感的舒服。
——《新快報》
《出租之城》是一位深圳作家描寫一群倖存者在深圳這個移民城市中的奮鬥史。作者別出心裁地將人物設計成劫後餘生的倖存者,通過這一特定的人群,對生活中關於生命、前途、命運、金錢、名利、愛情、友誼的思考,為我們展示了一幅作為一個人應當如何生活的場景。通過主人公葉蟬這一位倖存者敏銳的感受力和視野,這些場景都是活生生的圖景,令我們看到了自己置身其中的這一個城市中的方方面面,好與壞,天與地,過去與未來,沉淪與進取,精神與物質,愛情與背叛,外在與內涵,熱血與虛偽,聖潔與褻瀆等等。
——《深圳晚報》
小說的整體布局就像一個巨大的寓言:主人公葉蟬的起落浮沉,總似蘊含著一絲宿命的意味,無論從他的品性來說,還是從他在這部小說中的寓言性來說,葉蟬的破產與敗落不無某種必然性。作者在書中曾借小說主人公的思考發出感慨:“生而在深圳,不能沒有夢想。有時候,一座城市賦予人慵懶,譬如成都。有時候,一座城市賦予人市井氣,譬如廣州。有沒有一座城市賦予人夢想?如果有,那可能就是深圳了。”因此我把這個寓言置於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深圳作為一座新興都市,正是在一個舊時代的破滅和斷裂中應運而生的,它的崛起便是我們這個社會與時代重生的希望之所在。同樣,對於這群倖存者而言,飛機事故難道不是他們的一次死亡與重生的經歷嗎?這場事故使他們對於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讓我們看到人在命運和自然中的微不足道,惟其如此,生的希望才更顯得彌足珍貴。因此我想,葉蟬的破產,他感情的破滅,並不足以摧毀他的內心,相反,這樣的“一無所有”,未必不是一種重新上路、“失而復得”的契機。小說最後,作為歸來者的葉蟬,讓我們驚訝地看到了他歷經生活磨礪後的曠達與超脫,他歷經困頓與苦悶之後的豁然開朗,以及對未來和希望所抱有的堅定執著的信念。
——《深圳特區報》
吳亞丁說,這是一本關於深圳夢想的書,旨在展現一群人與一座城市的精神風貌和夢想氣質。在他看來,生活存在著各種可能性,每個人遇到的事情、選擇不同,成功與失敗也各不一樣,但現代社會,個人在強大物質力量面前的渺小、無奈、迷惘與抗爭卻是共通的。本質上講,《出租之城》是一部關於青春、關於成長、關於活著、關於奮鬥、關於精神和關於生命思考之書。在作者滿腔激情的字裡行間,我們不僅能體會到成長的快樂和憂傷,以及活著的愜意與艱辛,還能體會到奮鬥的豪情和困苦,以及生命的可貴與無常。
——《晶報》
《天下客家》(5集·高畫質電視紀錄片,總撰稿人)
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全球發行由中國唱片總公司全球發行
深圳作家吳亞丁擔任總撰稿、廣東河源電視台拍攝製作的長篇電視紀錄片《天下客家》是一部全景式反映客家人千年發展歷程的長篇高畫質電視紀錄片。全片共分5集,生動地記錄了客家人自先秦以來的六次大遷徙,全方位描繪了客家族群在苦難中成長、在探索中融合、在奮進中開拓未來的悲壯經歷,是一部客家人精勇奮發、成長壯大、走向成功的輝煌史詩。在11月29日於廣東河源召開的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上,《天下客家》作為該大會的獻禮片推出。
在2010年國際紀錄片大會暨廣東日活動中,《天下客家》獲得“2010年中國南派優秀紀錄片獎”和“最佳攝影獎”兩個獎項。
2010年,又獲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天津市委宣傳部主辦的中國優秀紀錄片系列片好作品獎。
同年,榮獲廣東省新聞獎一等獎。
2012年4月,獲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第22屆“星光獎”)·電視紀錄片提名榮譽獎。
2013年1月,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藝獎
《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吳亞丁短篇小說集》(四川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責任編輯:張春曉)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4年1月版四川文藝出版社 2014年1月版
本書系吳亞丁的短篇小說選集,收錄了作者近年寫作的10個短篇。這些作品題材獨特,敘述角度新,時間跨度大,簡潔而多層面地描摹了當代中國城市與鄉村的世俗生活圖景,通過揭示小說人物的經歷與成長,力圖呈現一個較大跨度下社會生存狀態的不同側面。簡樸動人的故事,凝聚了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各自際遇和命運。
本書視野開闊,語言樸素優雅,故事構想別開生面,是當代中國小說的一道獨特風景。
《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吳亞丁短篇小說集》自序
寫這本書里的每一篇小說,差不多都傾注了當時的某個幻覺,某種好奇,某些特定的境況與情緒,以及某種異想。其中的大部分篇什,幾乎集中在一年內寫完。因此,讀它們,可能不至於有太多突兀之處。它們的跳躍、連貫與順遂,也是我認可的。
很多人提到短篇小說,說它們是現實生活的記錄,我不這么看。我更多認為,好的小說,是寫現實喚起的某種東西。來自現實,卻又徘徊於現實之上,若即若離,是某種靈動飄逸的東西。我相信,一篇優秀的小說,在它的“頭頂”,一定有一種類似古代的五彩祥雲般的東西存在。
收錄在這部集中里的作品,就其視野而言,跨度頗大。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學生,乃至中年及暮年,幾乎涵蓋了整個人生。這些東西,寫得自由,代表了我寫作它們的那一年裡(以及後面的日子裡),我的“東張西望”,“偶有所及”,“若有所思”。倘若讀完它們,不知道能否構成對一個已然逝去了的時代,以及正在經歷的年代某些富有情致的回望與遐想?
我出生在江西南昌。唐宋以來,那裡就是一個富庶繁榮的好地方。南昌境內,眾多天然潔淨的大大小小明珠似的湖泊,構成我童年世界裡最深最美的記憶。少時,我經常與小夥伴們結伴步行去到贛江之畔觀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絢爛景致。當然,在這部小說集中,我沒有寫到它們。但是,我得承認,那些隱藏在中國南方一座著名古城裡的汨汨水泊和一江勝景,影響了我的文學觀念。我喜歡的文字,與故鄉有關,更與湖與江河有關。
這部書中三篇稍長的小說,都是寫深圳的。來深圳近二十年,深圳已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最初的一部長篇小說《誰在黑夜敲打你的窗》,以及後來的長篇小說《出租之城》,寫的都是深圳,是這座毗鄰香港的現代之城。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可以有限地自由遷徙的時代,比之過去的禁錮,是大大的進步了。而自由的遷徙,對一個作家來說,乃是長途跋涉中的驛站,是生命過程所經歷的華彩轉換,是宛如水一般流動的生活之路。深圳這地方,因改革開放而建,是在國家檔案指導下催生的一座城市。這裡,於極短的歷史,匯合了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城市規模不斷膨脹,擴大。又因其持續領銜全國的經濟影響力,而成為當代中國的重要一隅。用文學來表達對這座城市的關注,成為我的重要方向。我希望,讀者在我的作品中所讀到的深圳,是有別於報章雜誌之外的深圳,是被文學光束點亮的深圳,也是更接近歷史底色的深圳。
其實,小說不在乎寫哪裡,寫這座城,還是寫那座城。寫出生命的氣息,寫得有洞察力,有力量,才有價值,才重要。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眼睛。日常生活中,人們喜歡自己親自去觀察、觸摸、聞嗅、傾聽,品味和感知這個複雜的世界。而小說,儘管是虛構文體,卻相對獨立和完整地提供了來自他人的一個正式視角。我期待,我在這裡所提供的,能夠給您帶來新鮮和驚奇,帶來點別的什麼。
吳亞丁 深圳
2013年冬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