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之勷

吳之勷(1754年-1828年),字翊臣,號淦崖,山東省濟南府海豐縣(今山東無棣)人。江蘇巡撫吳壇之子,吏部侍郎吳紹詩之孫。由教習授知縣,赴直隸署武邑、東安,補昌黎,調清苑,再改任天津河防同知,後升任湖北黃州知府,轉武昌知府,誥授中憲大夫。嘉慶二十四年(1819),抵襄陽任安襄鄖荊兵備道。他督領各州府修建堤壩,修葺學堂,整頓鹽道,政績顯赫,民眾擁戴。道光二年(1822)奉旨入朝覲見。同年致仕,歸里以養,幾年後去逝。留有《葉夢樓詩勝》。

世家門第,為官經歷,

世家門第

明朝永樂二年(1404年),“海豐吳氏”始祖吳士安攜妻張氏,帶子吳高治,從直隸省永平府遷安縣(今河北省遷安市)南門裡千里迢迢來到山東省濟南府海豐縣(今濱州市無棣縣)東南關村,“以文教興家、以科舉入仕”,自清順治至宣統,歷十朝,計260餘年間,“海豐吳氏”出了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5人、五品官18人、六品以下62人,以及翰林3名,進士9名,被稱為“賢官世家”“進士門第”“儒林翰院”。

為官經歷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夏,位於華北平原的直隸武邑(今河北省武邑縣)全境洪水泛濫,道路被毀、橋樑中斷、農田被淹、民房倒塌,五百多個村的十餘萬百姓無家可歸。
時任武邑知縣的吳之勷攜吏胥僕從4人,一連十幾天,整日跋涉在泥沼中,遇大水則乘小舟,無舟則製作木筏,跑遍了轄區內的500多個村莊,細查災情,撫慰災民,常常是風餐露宿,卻毫無倦怠,沿著境內的滏陽河、索魯河、清涼江等百里河道進行巡查。每到一處,他時刻關注汛情和水位漲落情況,組織百姓及時排除險情。
當時,直隸巡撫僅撥付給武邑災銀300兩、糧300石,還責令吳之勷酌情減少受災戶數和人口。吳之勷雖據實力爭卻最終無果。為了百姓生計,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購買了600石米糧,在重災區設定粥棚,讓吃不上飯的災民不至於因飢餓致死。
吳之勷的精神感動了當地的鄉紳商賈和大戶人家,他們爭相捐米1000餘石,保證了全縣災民沒有一個人餓死。次年二月,吳之勷調離武邑任職東安時,武邑全縣父老鄉親們不約而同地齊聚武邑縣衙門前,哭聲一片,感天動地。他與災民風雨同舟抗洪搶險、重建家園的事,也被傳為千古佳話。
嘉慶五年(1800年)夏,吳之勷任天津河防同知時,正逢京津地區連日暴雨,北京昆明湖決口,淹沒了周圍十幾個州縣,天津南運河決口,大堤外的村莊倏忽不見了蹤影,大批難民蜂擁進城,露宿城頭避難。
吳之勷心急如焚,忙命僕役購置蘆席,讓百姓遮體。此時城西南水深已達兩丈,水大浪急,天津唯一的一條芥園堤也多次發生險情。吳之勷組織數百名民眾奮力堵塞,在堤岸增土石10多萬石。又連日暴雨,上游洪水下瀉,水沒了大堤,萬民恐慌,一些衙役兵弁也欲逃生。吳之勷立在堤上,巋然不動,沉著地指揮民眾繼續救險,使人們的情緒漸漸安定下來,繼續搶運土石,誓與大堤共存亡。連續苦戰三晝夜,大水始退。連續30多天,吳之勷奮戰在大堤上,指揮若定,與民同甘共苦,令天津民眾百年詠唱。
吳之勷又到青縣、靜海督修堤壩數十處。直到10月,各地修堵之事才告完結。是年大計,吳之勷以“卓異”之績擢升署理保定府。嘉慶八年(1803年),吳之勷又以“卓異”被保舉為黃州知府。
在黃州,吳之勷設立了重大情況報告制;在一些江塘要處設定救生船,確保沿江區域民眾安全;加派巡查的警力,嚴厲處置奸佞之徒;裁減衙門冗員,推行廉潔辦公;增建書院,聘請名師任教。幾年間,黃州境內氣象更新,胥吏辦事有章,舉學興盛,考取功名的人越來越多。吳之勷還帶頭捐俸,帶頭籌集款項,修砌了城牆,整修了一些廢敗的廟宇、佛堂,並根據百姓意見,召集民工修砌了一條直通江岸的堤路,路兩邊盡栽楊柳,成為當地的盛景,人稱“吳公堤”。吳之勷在黃州任職16年,再任武昌知府,誥授中憲大夫。
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吳之勷抵襄陽,出職安襄鄖荊兵備道。他督領各州府修建堤壩,修葺學堂,整頓鹽道,政績顯赫,民眾擁戴。道光二年(1822年)正月,吳之勷奉旨入朝覲見。5月,蒙恩原品休致,歸里以養。後,吳之勷以嫡孫吳式芬官,晉贈光祿大夫,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