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鹽石質土

含鹽石質土是深受母岩岩性影響的初育土。各種母岩的礦物組成不同,風化的物的性狀各異,直接影響土壤性質也各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鹽石質土
  • 性質:礦物質
成土環境,形態特徵,理化性質,利用與改良,

成土環境

石質土是深受母岩岩性影響的初育土。各種母岩的礦物組成不同,風化的物的性狀各異,直接影響土壤性質也各異。在土被裸露的情況下,由於水流和風力等的作用,常引起地面強烈侵蝕導致土壤不斷砂礫化或石質化。

形態特徵

石質土剖面由腐殖質層和基岩層組成。

理化性質

石質土由於處在不同的生物氣候地帶以及由不同岩性的母岩風化物形成因而理化性狀差異較大。總的說,石質土無明顯的元素遷移特徵,一般,生物富集作用弱,有機質含量多在1克每千克,左右,全氮在1克每千克以下,磷、鉀含量變異很大。礫石含量高是石質土的共同特點。據各地典型剖面分析,大於2毫米的礫石含量達到30%-50%,土壤通透性強,粘結力強,容易發生水蝕和重力崩塌。隨區域成土母岩性質及溫濕狀況不同,土壤可呈酸性、中性及石灰性不等,酸鹼度變幅大,pH4.5到8.5。陽離於交換量和鹽基飽和度均有一定的區域變異。

利用與改良

石質土多分布山丘頂部陡坡,地勢陡峻,水蝕風蝕嚴重,地表岩石裸露,土層淺薄,含岩石碎屑砂粒多,保水保肥力差,無農業利用價值。應以封山為主,嚴禁樵採,過度放牧,盲目採石等,以恢復和保護自然植被,休養生機,減少徑流,涵蓄水源,固土保水,控制砂化,石質化,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土壤發育,保護周圍農田。在利用上應納入水土保持統一規劃,綜合治理。營造水土保持林,應根據不同生物;氣候條件,選擇速生,覆蓋面大,淺根性,耐早耐瘠的適生樹種,沿等高線挖魚鱗坑等的栽植方法,在土層逐年增厚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適當培植經濟林木,發展適生的的名優特產。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還可採取保護措施,有組織的開設採石場,支援國家經濟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