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鈣質結核砂質泥岩(Calcareous Nodular Sandy Mudstone)是採集於百色市田陽區賴華1井的岩石標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鈣質結核砂質泥岩
- 外文名:Calcareous Nodular Sandy Mudstone
- 產地:百色市田陽區賴華1井
- 保存單位: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含鈣質結核砂質泥岩(Calcareous Nodular Sandy Mudstone)是採集於百色市田陽區賴華1井的岩石標本。
含鈣質結核砂質泥岩(Calcareous Nodular Sandy Mudstone)是採集於百色市田陽區賴華1井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淺綠色,泥質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粘土礦物,石英,方解石,長石。1主要用途...
四方台組(Sifangtai Fm)曾稱四方台層。時代屬晚白堊世中期,主要分布於松遼盆地中部和西部,東部大多數被剝蝕或無沉積。簡介 命名地點在黑龍江綏化四方台,為一套淺湖、濱湖相雜色砂泥岩組合,下部以褐紅色塊狀砂岩、棕紅或灰綠色塊狀泥岩為主,夾粉砂岩及泥礫;上部為褐紅或灰綠色塊狀砂質泥岩,含鈣質結核;底部...
由灰白、灰色砂礫岩、砂岩夾紫色砂質泥岩、泥岩組成,頂部為紫紅、灰色砂質泥岩夾砂礫岩凸鏡體,含鈣質結核;具交錯層和斜層理。產哺乳動物化石:有Pyrodon xinjiangensis和 Coryphodon dabuensis兩種哺乳動物。這一層位大致可與歐洲早始新世的伊普雷斯階(Ypresian) 和北美早始新世華沙溪階(Wasatchian)相對比。與...
沙拉木倫組,下部為灰綠色粉砂質泥岩、泥岩、含鈣質結核及石膏晶屑。時代 E2 命名 美國自然博物館中亞考察團伯爾凱(Berkey,C.P.)和葛蘭吉爾(Granger W.)等,1923年命名;1927年伯爾凱(Berkey,C.P.)和莫里斯(Morris,F.K.)介紹。特徵 下部為灰綠色粉砂質泥岩、泥岩、含鈣質結核及石膏晶屑。產脊椎動物...
為灰白色石英粗砂岩、砂岩、礫岩夾棕色與棕黃色砂質泥岩、含鈣質結核。產介形蟲: Talicypridea amoena,Cypridea cavernosa,Candona longireniformis;雙殼類: Pseudohyria zhungarica,P.sangequanensis,Cuneopsis vjalovi,C. hongsaquanensis;輪藻:Aclistochara mundula,Maedlerisphaeria nana;腹足類:Meso...
自下而上為灰白色中粗粒長石石英砂岩、粉細砂岩、砂質泥岩、泥岩,含鈣質結核,其間存在層間侵蝕面。含脊椎動物化石:計有10多個種:Gobiolagus andrewsi,Desmatolagus vetustus,Ardynomys sp.,Anagale gobiensis,Mongolestes hadrodens,Metatitan primus,Embolotherium loucksii,E. Andrewsi和 Cadurcodon sp...
鄜縣組為紫紅色粉砂質泥岩,夾黃綠色細砂岩、粉砂岩,泥岩中含鈣質結核。含葉肢介:Eosolimnadiopsis gushanensis等;雙殼類:Ferganoconcha subcentralis等及孢粉、植物等。與下伏瓦窯堡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厚2-165米以上。年代 J1 命名 李德生,1951年手稿命名鄜縣層,命名於陝西富(鄜)縣縣城附近;中國地質學...
山陽組,1987年薛祥煦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特徵 以棕紅色、磚紅色、褐紅色砂質泥岩與礫岩、砂礫岩互層為主要特徵。泥岩中含密集的鈣質結核。含爬行動物(恐龍等)、恐龍蛋等化石。上與覆囫圇山組、李家廟組或更新的鬆散砂礫石層;下與東河群或更老地層之間均為不整合接觸。厚1000米以上。同物異名 樊溝組。
大廟組[2],內蒙古第一區域地質測量大隊,1975年命名。時代 N1 命名 內蒙古第一區域地質測量大隊,1975年命名。特徵 為黃褐色砂質泥岩、含礫粗砂岩和棕紅微黃色泥岩、含鈣質結核。含哺乳類Miotapirus hungerensis和鹿等化石。屬一套河湖相沉積。底部不整合在花崗閃長岩之上;與上覆寶格達烏拉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厚...
特徵:位於湞水組和濃山組之間的一套紫紅、暗紫紅色粉砂質泥岩和泥質粉砂岩不等厚互層,夾薄層含礫砂岩、砂岩。富含鈣質結核和哺乳類化石。與上覆濃山組、下伏湞水組均為整合接觸。。含哺乳類: Astigale nanxiongensis、Linnania lofoensis、Pappictidops acies、Yantanglestes feiganensis、Lofochaius brachyodus...
桃樹園子組 頂部為咖啡色泥岩、泥質粉砂岩夾砂質礫岩及白色石膏;中部咖啡色鈣質泥岩、砂質泥岩夾白色石膏;底部棕紅色、褐黃色礫岩含鈣質結核。命名 夏公君,1956年手稿命名;高振家、王愛民,1981(1977)年介紹。特徵 含脊椎動物、介形類等化石。除底部產有早漸新世的阿爾丁卡地犀外,發現的絕大部分哺乳類化石均...
內蒙古自治區水文地質隊,1964年命名;內蒙古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78年介紹。時代 N1 命名 內蒙古自治區水文地質隊,1964年命名;內蒙古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78年介紹。特徵 為磚紅色砂質泥岩、砂岩、含礫粗砂岩、砂礫岩,局部含鈣質結核及淡水泥灰岩。含三趾馬等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化石:Hipparion plocodus,Chilothe...
油坪組是地質學術語,由雷奕振、張清如、孫全英等於1987年命名。命名 雷奕振、關紹增、張清如、孫全英,1987年命名。特徵 下部為褐色巨厚層至厚層狀礫岩夾砂礫岩和砂岩凸鏡體;中、上部為褐紅色中厚層狀礫岩與粉砂質泥岩互層。夾黃褐色細砂岩、咖啡色泥岩和灰綠色砂礫岩,泥岩中富含鈣質結核。含哺乳動物等化石:...
黑獐溝組,雷奕振、張清如、孫合英,是一款灰褐色礫岩。命名 雷奕振、張清如、孫合英,1979年手稿命名;1987年發表。特徵 下部為灰褐色礫岩、砂礫岩與淺棕色含鈣質結核的鈣質粉砂岩及粉砂質泥岩互層,夾米黃色、灰白色及淡紅色灰岩;上部為淡紅、黃褐色泥岩、泥灰岩夾灰白色砂岩。含哺乳動物等,在下部採得兩棲犀...
下部:淺灰綠、黃綠色泥岩、含粉砂質泥岩,夾薄層泥灰岩,下部泥岩中局部含鈣質結核或似瘤狀灰岩。底部為厚約1cm的黃色泥岩。厚22.76m。產:蛇菊石Ophiceras sp.,馳蛇菊石Lytophiceras sp.,克氏蛤Claraia sp.,海浪蛤Posidonia sp.以及牙形刺、近鄂刺Anchignathodus sp.等。近底部20cm的黃綠色鈣質泥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