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含洭縣
- 別名:浛洭縣、浛光縣
- 治所:廣東省英德市西北浛洸鎮
- 存在於地區:廣東省清遠市
含洭縣,是漢朝至元朝一個存在於廣東省清遠市的縣。簡介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以境內有洭水得名,當時屬桂陽郡。治所在廣東省英德市西北浛洸鎮。歷屬桂陽郡、始興郡、南海郡、廣州、英州、英德府。《元和志》卷三十四浛洭縣:“...
東南過含洭縣南。出洭浦關為桂水。按前志南海中宿縣有洭浦關。酈注亦云尒。今志文關作官。桂陽下洭作匯。皆譌字也。今洭水出連山縣。東南流。經連州、英德縣、淸遠縣。合湞水。經三水縣至廣州府城西。入西江以入海。班所謂入...
。陽山郡轄陽山縣、桂陽縣、含洭縣、湞陽縣、廣德縣(今連山,置縣於506年,後改稱廣澤)等縣。梁大同元年(535年),衡州分作東、西二衡州,陽山郡屬西衡州,轄含洭、陽山、桂陽、廣德4縣。隋開皇十年(590)廢。
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析含洭縣桃鄉復置陽山縣。南朝梁天監六年(507年),分湘州、廣州2州置衡州,並同時置陽山郡,衡州、陽山郡治所均在今浛洸鎮區。南朝陳嘉年間,改衡州為西衡州,州治所在今浛洸鎮區。唐武德五年(622年...
西漢,漢高祖析長沙郡南部設桂陽郡,置陽山縣,屬荊州桂陽郡。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孫權取桂陽郡地,遂屬孫權。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入含洭縣。吳甘露元年(265年),析桂陽郡置始興郡,仍屬荊州,以含洭縣之桃鄉置陽山...
衡州轄陽山郡(轄含洭縣、陽山縣、桂陽縣、廣德縣四縣)、始興郡,在中宿縣地置清遠郡,轄中宿縣(清城區、清新區)、威正縣、廉平縣、恩洽縣、浮護縣(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中南部)五縣(威正縣、廉平縣、恩洽縣、浮護縣縣治...
南朝時粵北行政版圖又幾經改易,梁天嘉年間(560-566)設東衡州、西衡州,東衡州約相當於今韶關,西衡州(治含洭縣,今英德)約相當於今清遠。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衡州為韶州,以州北有韶石得名。隋開皇十年(590年),韶州...
始興郡來屬,七區縣:曲江區、湞陽縣(今英德東)、翁源縣、南野縣(今南雄縣)、梁化縣(今仁化縣)、斜價縣(今始興縣)、含洭縣(今英德西)。唐朝為循州總管府轄域 唐滅隋之後,派李存恭、李靖統兵進入嶺南。據《舊唐書》...
南朝梁天監五年(506年),梁武帝析桂陽縣地,在縣境內新置廣德縣(一作廣惠縣)。梁天監六年(507年),梁武帝在含洭縣地(今浛洸鎮) 設立衡州和陽山郡,衡州轄陽山郡、始興郡(今韶關市境),陽山郡轄陽山、桂陽、含洭、湞陽...
西衡州 西衡州,南朝梁時期行政區域劃分,南朝梁改衡州置,治含洭縣(今廣東英德市西北浛洸)。轄境相當今廣東省英德、清遠、佛岡一帶。隋開皇九年(589年)改為洭州。
467年(劉宋泰始三年),改湞陽縣為貞陽縣,仍屬始興郡。479年(南齊建元元年),貞陽縣復名湞陽縣,屬始興郡不變。589年(隋開皇九年),湞陽縣屬韶州。十年,含洭縣屬洭州,改湞陽縣為貞陽縣,改屬循州。599年(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