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蕩蕩

君子坦蕩蕩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

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

基本介紹

出處,原文,注釋,評析,譯文,讀解,論語,全面解讀,

出處

論語·述而》
2內容釋義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書法

原文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注釋

盪:清除,洗滌。
坦蕩蕩:心胸寬廣、開闊、容忍。
戚:在古代的意思形聲。從戉,從尗,尗亦聲。戉(yuè),斧子。第一個戚是指的斧子,第二個戚是指的斧別人,攻擊別人,小人不是修自身的,是修別人的。
長戚戚:經常憂愁、煩惱的樣子。

評析

君子走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當以修身為要,修身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把自己修的像一塊海綿一樣的可以容下一切困難,阻力,障礙。這就是君子之道了。容忍的力越高,所修的道也就越高;容納的力越強,修持的境界也越強。

譯文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通過以上的對比,我們知道了君子與小人的習性剛好是兩個極端。那些總喜歡對別人指指點點,挑三揀四的人就是小人的某一特性。所以這種人根本聽不進去長者的教誨,本身已是滿身成見,任何勸勉也聽不進去,只裝了一肚子垃圾,還自以為是的不懂裝懂,你說這種人怎么去培養他的君子之道呢。
知道怎么去鑑別君子,小人呢?把握住以下要點,君子志於修身之己道,遠小人之道。

讀解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自古以來人們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許多人常常將此寫成條幅,懸於室中,以激勵自己。孔子認為,作為君子,應當有寬廣的胸懷,可以容忍別人,容納各種事件,不計個人利害得失。心胸狹窄,與人為難、與己為難,時常憂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為君子。[1]: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

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編撰。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全面解讀

正解
有人解釋《論語》之“小人長戚戚”,是小人常常憂愁驚懼,我認為是錯解。
翻一翻朱夫子《論語集注》,小人役於物固多憂戚。豈僅役於常人所謂“物”哉?此物乃欲,小人常常逆理而行,多尋蹊徑,為名為利為欲牽行,所謂行險僥倖,患得患失耳,此乃小人之憂戚也。
君子處世以道義而行,決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狀矣,此所謂君子之坦蕩蕩也。
若如些許人解“小人常常憂戚恐懼”,而君子常常憂戚於道之不行,恐懼於社稷之不保,哀憫於民生之艱虞,豈非是君子常戚戚耶?
行險僥倖,患得患失,才是小人之戚戚!
倒是一些惡霸,或者是大佬,肆無忌憚,氣勢如虹,一副舒泰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