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級

君主級

1892年,英國人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採用中軸線縱列方式布置主炮炮塔的全鋼質戰列艦“君主”號(HMS Royal Sovereign,也譯成“君權”號或“皇權”號),該艦隨後成為各國近代戰列艦設計的樣板。加上馬漢海權論的影響,掀起了海軍技術革命。海戰交戰雙方又回到了排成縱隊的戰列線,進行舷側方向火炮對射,只不過交戰距離比風帆時代要遠得多,火炮的破壞力要大得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君主級
  • 全名君權級戰列艦
  • 服役時間:1892年
  • 也譯成:“君權”號或“皇權”號
技術特點,火炮,裝甲,意義,

技術特點

英國皇家海軍1889年通過擴軍案,開始建造君權級戰列艦(Royal Sovereign級),並於1892年服役。此級戰列艦與過去的戰列艦相比,有很多重要的技術進步。航海性能增加:主甲板離海平面達到5.5m,相當於7級浪高。戰艦不再容易受到波浪影響,船身穩定性提高。高速航行性能提高,航速突破15節。惡劣海況下作戰性能的提高,可以保證主炮在多數氣候狀態下,不受海浪的影響,均能有效使用。4門雙聯裝主炮也安裝在艦身縱向縱軸上,艦體前後各配置一個炮塔。火力安置與分配合理,使得主炮射角能涵蓋360°,能將所有火力集中於側舷,炮口爆風不至於對艦身上層結構產生不良影響。增加副炮的數量及射角分配,副炮在戰時也能發揮較高的作用。採用新型鎳鋼複合裝甲取代鐵板與木板的三明治裝甲。457mm厚的鎳鋼板,防禦力相當於Inflexible級的1041mm三明治裝甲,但重量與安裝維修複雜性大大降低。裝甲安裝與防禦力設計進行合理分配,不至於因裝甲安裝範圍太廣,所占重量過大導致吃水過深;或是因裝甲安裝範圍太窄,導致吃水稍有增加,裝甲帶便沒入水中而喪失防禦力。還在艦體內部利用儲煤艙用於水下防禦。君權級戰列艦實現單一艦型大量生產,使得性能諸元相同的軍艦可以一起編組,有利於戰術上的運用,也可以減低成本,增加海軍擴張的速度。

火炮

君權級戰列艦的4門13.5英寸口徑火炮,以雙聯裝沿艦身中心軸線上分裝於艏艉,為了避免重心升高而采開放炮塔設計,這成為防禦上的一個缺點,也是後來唯一未被繼續採用的設計;但本級第8艘Hood號加裝炮塔裝甲以後,主炮炮口離海平面僅剩5.2m,降低惡劣天候作戰能力。而主炮之所以選擇雙聯裝,是因為多聯裝炮塔比火炮門數相同的多個單裝炮塔較輕,可節省重量;三聯裝炮塔對當時的戰艦技術而言並不現實。

裝甲

裝甲在此時也開始進步。過去裝甲艦的裝甲面對19世紀晚期穿甲彈,顯得越來越難應付。因此,君權級開始採用經過表面硬化處理的鎳鋼板,大幅增加防禦力。從此時開始,接下來Majestic級229mm厚的碳鋼板、Canopus級的152mm厚的克魯伯(Krupp)鋼板,戰艦裝甲的厚度與重量一直降低,但防禦力卻有進無退,使得一時間軍艦的防禦力強弱,看的不是裝甲厚度,而是裝甲種類。在這個材料學不斷進步的時代,裝甲材料不斷的進步。這個進化的趨勢一直延續到1900年代左右。日後戰列艦的裝甲技術,雖然還有演化,但也不再有像這個時代般的高速進化。

意義

在君權級戰列艦之前建造的軍艦,受到造船技術的限制,在火力、裝甲、速度、惡劣海況適應能力這四個條件,無法均衡集中於一艘船上。通常巡洋艦重視速度與惡劣海況適應能力;鐵甲艦重視火力裝甲。君權級戰列艦的出現,讓戰列艦的規格有了一個定義的標準,也重寫了軍艦分類的方式。戰列艦被定義為排水量一萬到一萬五千噸間、速度15~20kt內、裝備4門大口徑主炮與數量更多的副炮,能在惡劣海況環境下遠洋作戰的船隻;主炮必須能於一定距離內擊穿敵艦裝甲帶,射速必須在1~2分鐘一發左右的水準,副炮則足以摧毀敵艦裝甲帶以外部份且具比較高的射速,水線及炮塔裝甲至少要能在想定海戰距離上抵擋敵主炮射擊,保障整艘船的作戰能力。雖然以火力與防禦力來說,君權級戰列艦在當時並不算頂尖,但整體設計思想相當領先,因此除了主炮缺乏裝甲防禦這一點外,君權級成為後來各國戰列艦設計的效仿的對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