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峪溝》是由鄭光旭於2013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規格為60×70cm。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吐峪溝
- 作者:鄭光旭
- 創作年代:2013
《吐峪溝》是由鄭光旭於2013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規格為60×70cm。
吐峪溝,位於鄯善縣境內,東距吐魯番市約55公里。吐峪溝千佛洞:從勝金口沿火焰山南麓東行15公里,便到了吐峪溝千佛洞。這裡共有94個洞窟,現存45個,溝東 21個,溝西24個。概況吐峪溝大峽谷是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是世...
吐峪溝大峽谷,是中國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有開鑿於西晉、十六國時代的吐峪溝千佛洞;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大寺;有藏傳佛教大寺院遺址;有保存完好的{民俗活化石}之稱的古老維吾爾族村落;是世界兩大著名宗教文化交匯地;是佛教傳入中國最重要的驛站;是世界伊斯蘭教七大聖地之一、中國第一大伊斯蘭教聖地,史...
吐峪溝石窟,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部善縣西約40千米吐峪溝內,始建於公元5—7世紀。吐峪潤石窟是中國新疆地區的佛教石窟寺,也是吐魯番地區年代較早的石窟,最晚的建造年代約在回鶻高昌時期。現存有編號洞46個,有上下兩層,可分東南與西北兩區,大部分已坍毀。195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吐峪溝石窟為...
吐峪溝古村落,是位於大峽谷南出口溝谷中的一個古老寧靜的維吾爾族村落,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是迄今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它分布在綠塔聳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約有二百餘戶人家。這個村莊,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人們常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用古老的維吾爾語交際,穿著最具民族特色...
吐峪溝石窟是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佛教石窟。據發掘與調查,吐峪溝兩側山坡上分布著許多地面佛寺遺址,是集洞窟與地面寺院於一體的大型石窟寺院遺址群。遺址內發現了兩座繪有壁畫的早期中心柱窟(約5世紀前後)、附漢文榜題的早期壁畫和一處僧房窟後壁滿壁墨書的回鶻文,還發現了由溝底通向溝東、溝西北部兩區...
吐峪溝鄉,隸屬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地處鄯善縣西北部,東與魯克沁鎮、連木沁鎮、達朗坎鄉相連,南與達朗坎鄉相連,西、北與吐魯番市勝金鄉、二堡鄉、三堡鄉接壤,2018年,區域面積187.44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7898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為魯克沁區的三個村。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為惠悟...
吐峪溝霍加木麻扎是遊客進入南谷口見到的第一個的古代宗教遺蹟。據說已有1300多年歷史。吐峪溝霍加木麻扎,傳說公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創立了伊斯蘭教後,其弟子、古葉門國傳教士葉木乃哈帶5名弟子最早來中國傳教,歷盡艱辛,終於東行來到吐峪溝。在攜犬的當地牧羊人的幫助下,葉木乃哈等6人便長住此地繼續傳教,...
位於新疆吐魯番東南約55公里,屬鄯善縣吐峪溝鄉。原有洞窟94個,全部開鑿在吐峪溝溝口兩旁的高山峭壁上,現大部分洞窟已塌毀,僅有8個洞窟尚殘存部分壁畫。這裡曾發現不少三,五,六世紀時期的寫經。發展歷史 吐峪溝東南區的第四號窟是吐魯番地區早期石窟之一,窟內壁畫上的漢文榜題的字型與五世紀末六世紀初的...
《吐峪溝石窟壁畫與禪觀》是200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宮治昭 。本書附收的《犍陀羅的初期佛像》、《宇宙主釋迦佛》、《半跏思惟像的演變形式》、《中亞涅桀圖的圖像學的考察》四篇論文,闡述了西域佛教美術的重要命題,也折射了作者貫通中亞的學術構架。作者簡介 宮治昭,日本國原名古屋大學文學部...
吐峪溝學校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065縣道南100米。學校介紹 吐峪溝學校是1990年建設的,是一所民漢雙語學校。現在有的學生是接近於1000,教師是100名。課外活動 吐峪溝學校舉辦諾魯孜節活動 為了迎接諾魯孜節的到來,我校於2013年3月21舉辦諾魯孜節系列活動,給在校的師生過一個愉快而又有意義的諾...
吐峪溝遺韻 《吐峪溝遺韻》是莫合德爾·亞森(新疆)創作的一幅油畫作品。重要展覽 2014年,該油畫作品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並展出。
《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①:吐峪溝石窟》是201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吐魯番學研究院、吐魯番博物館。內容簡介 本書由吐魯番學研究院、吐魯番博物館合作編著,由吐魯番學研究院技術保護研究所相關人員繪製,吐峪溝石窟壁畫線描圖集為高昌石窟壁畫線描集的第一本,另有勝金口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伯西哈爾石窟...
鄯善縣吐峪溝鄉潘家坎兒孜村村民委員會 鄯善縣吐峪溝鄉潘家坎兒孜村村民委員會,2021年5月,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 體榮譽稱號。所獲榮譽 2021年5月,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集 體榮譽稱號。
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中心學校(國小部)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中心學校(國小部),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所獲榮譽 2020年9月25日,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排球特色學校。
吐峪溝麻扎村,位於吐峪溝大峽谷南溝谷,是新疆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它分布在綠塔聳立的清真大寺四周,約有百十戶人家。這個村莊,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維吾爾族傳統和民俗風情。麻扎村的先民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黃黏土造房,並採用了砌、壘、挖、掏、拱、糊、...
洋海古墓群位於新疆鄯善縣吐峪溝鄉洋海夏村西北、火焰山南麓的戈壁沙漠地帶,是一片總面積約為5.4萬平方米的古墓群。2003年3月,新疆文物考古部門對鄯善縣洋海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考古隊經過發掘,鄯善洋海古墓群的神秘面紗被逐漸揭開,這些墓葬分三塊台地有序排列,古墓里出土的文物也隨著發掘工作的進展不斷...
麻扎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下轄自然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火焰山南麓吐峪溝南溝口,村域面積12平方千米。麻扎村屬於火焰山以南氣候區,是一座融合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佛教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歷史文化古村,已有2600多年歷史,是反映新疆東部伊斯蘭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態的典型代表,展現出“古村、...
中國的鈉硝石礦床產在新疆吐魯番盆地鄯善縣的吐峪溝一賽爾蓋普一小草湖一帶及青海西寧、甘肅等地。新疆鄯善吐峪溝鈉硝石礦床位於吐魯番盆地火焰山中段南緣。礦體產於第四系坡積礫石層和洪積砂土層中,呈脈狀、似層狀。礦石脈狀、犬牙狀構造,粒狀結構,鈉硝石多為他形或半自形粒狀與石鹽呈次文象結構,伴生有...
《麻扎村志》是2017年12月方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吐峪溝鄉麻扎村志編纂委員會。內容簡介 麻扎村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吐峪溝鄉,是吐魯番盆地早期人類的一個聚集地,更是吐魯番古車師國的發祥地,是歷史上一個多民族共融、多文化並存的地方。無論是村南的洋海古墓,村北的吐...
如吐魯番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勝金口寺院遺址、雅爾湖石窟及蘇公塔;鄯善的吐峪溝石窟;還有火焰山、艾丁湖等自然風光和坎兒井。乾旱和風沙是重大災害,20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營造防護林和加強灌溉管理,風沙已初步控制,生態環境有所改善。奇特的坎兒井:吐魯番獨特的自然條件,迫使生活在這裡的勤勞...
主要石窟有吐峪溝石窟和柏孜克里克石窟。吐峪溝早期石窟約開鑿在5世紀。柏孜克里克主要石窟是9世紀以後回鶻高昌時期的遺蹟,最晚的洞窟有可能遲到13世紀。新疆石窟多塔廟窟、大像窟和僧房窟、禪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組成的洞窟組合,也有少量的禪窟群。5世紀以後,方形佛殿窟數量增多,出現了佛壇窟。焉耆、吐魯番一帶...
吐峪溝大峽谷 神仙灣 高山草場 坎兒井 天山深處的岩畫 綠洲根脈 文化廣場 葡萄乾晾房 吐哈(鄯善)油田 天造地設風蝕城 木卡姆民俗街 蒲昌村 樓蘭帝王大廈 我的田園 名勝古蹟 拓厥關 赤亭 美人谷 柯柯亞古堡 大馬營 東大寺 烽燧台 魯克沁(柳中)雙塔清真寺 達浪坎沙郡王夏府 其那爾巴格的母子古樹 洋海遺址...
鄯善縣,隸屬新疆吐魯番市,位於天山東部南麓的吐魯番盆地東側,北與木壘縣、奇台縣為鄰,東經七克台鎮連線哈密市七角井鄉,西部吐峪溝蘇巴什村與吐魯番市勝金鄉接壤,南部經南湖戈壁至覺羅塔格與若羌縣、尉犁縣為界。鄯善縣境域面積約占新疆總面積的2.5%。鄯善縣轄7個鎮、2個鄉、1個民族鄉,鄯善油田是中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