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秩是漢語詞語,讀音是lì zhì,意思為官吏的俸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吏秩
- 拼音:lì zhì
- 釋義:官吏的俸祿
- 出處:《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吏秩是漢語詞語,讀音是lì zhì,意思為官吏的俸祿。
吏秩 吏秩是漢語詞語,讀音是lì zhì,意思為官吏的俸祿。解釋 官吏的俸祿。出處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
’” 唐 柳宗元 《湘源二妃廟碑》:“ 唐 命秩祀,茲邑攸主。” 明 許宗魯 《東嶽》詩:“秩祀嚴東土,明禋冠五宗。” 清 姚鼐 《宋雙忠祠碑文》:“今天子褒禮忠節,雖親與聖朝為敵難而殞者,皆隆崇諡號,俾吏秩祀。
《以色列與啟示:秩序與歷史(卷1)》是2010年譯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埃里克·沃格林。內容簡介 《以色列與啟示:秩序與歷史(卷1)》作者以古代近東文明為背景,探討了以色列社會中建立秩序的歷史軌跡,並討論了宗教信仰在...
《國學視野下的歷史秩序》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國史研究室。內容簡介 《國學視野下的歷史秩序》是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國史教研室編纂的論文集,共收錄九位學者的二十四篇論文,是國史教研室...
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知道于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了于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于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
升遷(shēng qiān),是指職位的提升與調動。也指地位、身分的提高。 出自:漢·王充 《論衡·治期》:“長吏秩貴,當階平安以升遷,或命賤不任,當由危亂以貶詘也。” 中文名 升遷 外文名 promotion,promote 拼音 shēng qiān ...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 [1] 釋義 編輯 白銀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綬帶。 秦漢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以後用作高級階官名號。《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 ...
《漢書·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僕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
州縣吏秩滿當遷,預備糧有未足,不聽離任。仍令風憲官以時稽察。”詔行之。河南近河處,時有衝決。謙令厚築堤障,計里置亭,亭有長,責以督率修繕。並令種樹鑿井,榆柳夾路,道無渴者。大同孤懸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別...
建武二十六年(50),光武帝劉秀下詔,令有司增加百官秩俸。千石以上的官員,秩俸仍低於西漢舊制;六百石以下的官吏秩俸,比西漢時略有增加。歷史紀事 始置使匈奴中郎將 建武二十六年(50),光武帝劉秀派遺中郎將段彬等授南...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僕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成帝陽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綏和元年,長、相皆...
靈台丞 秩俸二百石 銅印黃綬 掌守靈台 靈台侍詔 分掌星,日,天象,鐘律之事 太樂屬官 太樂令 秩俸六百石 銅印黑綬 凡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之事 太樂丞 秩俸四百石 銅印黑綬 太樂令助手 員吏 秩俸百石 太樂丞手下...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釋文為:申徒公主、李公主、榮公主、傅公【主】家丞,秩各三百石。(四七二) 在“傅公【主】家丞”下,整理小組又有注釋:“據文例‘家’前脫‘主’字。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公主,均不...
"上曰:"朕既任崇以庶政,事之大者當白奏,朕與之共決;如郎署吏秩甚卑,崇獨不能決,而重煩吾耶?"崇至中書,方悸不自安,會力士宣事,因為言上意,崇且解且喜。朝廷聞者,皆以上有人君之大度,得任人之道焉。魏知古起...
二、秦漢簡牘具名吏員秩次、職守與分工 第二節 秦漢簡牘書手背景、身份考察 一、里耶秦簡具名及書手 二、西北漢簡具名書手舉例 三、尹灣漢簡中的師饒名謁 四、五一廣場簡牘中的書手 五、東牌樓簡牘中的書手 六、走馬樓簡牘...
中二千石,是漢代官吏秩祿等級,中即為在中央任職的意思,中二千石即為中央實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歲凡得二千一百六十斛。內容簡介 中二千石是漢代官吏的秩祿等級,中即為在中央任職(皇帝身邊)的意思,中二千石即為中央...
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1),光祿大夫無(2)。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墨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3)。其僕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4)。成帝陽朔二年除八百石、五百石秩。綏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