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典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造出奇蹟,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基本介紹
- 書名:名著典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 譯者:周露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236210
- 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443頁
- 開本:16
- 品牌:光明日報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奧斯特洛夫斯基,蘇聯作家,堅強的布爾什維克戰士、著名的無產階級作家。他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30年代蘇聯無產階級革命文學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周露,生於1965年,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教師,俄羅斯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從事俄羅斯語言文學教學工作多年。譯作:《間諜之死》、《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二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序言
戰火的硝煙早已散去,保爾不惜犧牲生命為之奮鬥的政權也已不復存在,可是由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創作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依然在我國熱銷。僅改革開放以來,該書的各種簡譯本、全譯本就不下十種,而且全都銷勢良好。是什麼使《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超越了時空、超越了國界,在人類已邁入21世紀的今天依然受到大眾的喜愛?在再次研讀完本書之後,筆者更加明確了一個想法:是作者塑造的保爾·柯察金這一個性鮮明、獨特的藝術形象,是以保爾·柯察金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黨人不畏艱難、前赴後繼、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奮鬥精神征服了廣大讀者,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共鳴,從而也使《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在俄蘇經典文學中獲得了一席之地。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作家的生活經歷。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於烏克蘭的一個工人家庭。早在國內戰爭時期,少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就與小夥伴們一起完成地下黨委派的危險任務。1919年春,當蘇維埃政權在故鄉舍彼托夫卡市確立之後,15歲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成為該市最早的五名共青團員之一。同年8月,他悄悄告別親人,奔赴前線,加入第一騎兵團,立下了赫赫戰功。1920年8月,他在攻克里沃夫城的戰鬥中身負重傷,右眼幾乎失明,只得轉業。
傷痛毀壞了未來作家的健康,但是他離不開火熱的鬥爭生活。192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加入共產黨,忘我地投入到共青團工作中。他曾經參加過肅反委員會的工作,在鐵路總廠擔任電工助理,併兼任團支部書記;也曾在嚴寒的冬天參加修築鐵路支線的工作,在即將竣工時不幸身患傷寒,被送回老家,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才挺過這一關。他先後擔任過團區委書記、全民軍訓營政委、地區團委委員、團省委候補委員,並一度擔任團省委書記。不幸的是,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從1927年起嚴重的進行性疾病(漸近式關節僵化)使他臥病在床,雙目失明。到1930年他已全身癱瘓,只有肘關節以上的雙手還能活動。但是正是在遭受疾病折磨之時,他決定利用文藝武器重返戰鬥崗位。1928年首次嘗試根據戰鬥回憶撰寫中篇小說,可惜唯一的手稿在外地戰友閱讀後寄回途中丟失了。
經歷了短暫的懊喪之後,他重新投入到創作中。1932年開始創作為他帶來世界聲譽的長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雙目失明、後期只能憑藉口述的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於1935年完成了這項偉大的創作。小說一經問世,便引起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讀者的巨大反響。作家重返戰鬥崗位的願望終於實現了。1935年10月1日,由於這部小說奧斯特洛夫斯基被授予列寧勳章。1936年12月22日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與世長辭,年僅32歲。高爾基對他作了高度評價:“這個人的一生是精神戰勝肉體的生動寫照。”
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簡歷不難看出,作家的經歷與小說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經歷何其相似,很難將兩者劃分開來。但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並不是一部自傳,而是作者採用現實主義手法成功創作的一部藝術作品。它既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通過對保爾·柯察金成長曆程的描述,從中折射出特定時代的戰鬥烽火、建設場景、社會生活風貌,具有獨特的認識作用與教育價值。
保爾出生於一個貧苦的鐵路工人家庭,從小調皮搗蛋,富有強烈的抗爭意識。在地下黨員朱赫來的幫助下,保爾逐漸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奮不顧身地從匪兵手下救出朱赫來,自己因此被捕,受到嚴刑拷打,但未吐露隻言片語。上前線後奮勇作戰,數次立功,數次受傷,最後不得不因右眼失明離開前線。在地方上,保爾繼續奮戰在建設第一線,不顧傷病,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在天寒地凍的築路工地上,保爾與共青團員們一起與寒冷、飢餓、疾病和匪幫的偷襲作鬥爭。即使雙腳凍壞、發高燒仍然不下火線,直到昏倒在工地上,因身患傷寒差點不治身亡。在遭受雙目失明、癱瘓在床的沉重打擊之後,保爾考慮的不是自己生命的長短,而是如何儘快重返戰鬥崗位。終於他找到了以筆代刀的戰鬥途徑,實現了日思夜盼的重新歸隊的理想。
綜觀全書,處處洋溢的是保爾堅定的革命性,對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無私奉獻的奮鬥精神。保爾並不是天生的英雄,也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與錯誤。正是在黨的教育培養下,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幫助下,他才逐漸鍛鍊成一名堅強的革命戰士。崇高的理想與不屈的意志幫助保爾戰勝了對於一名戰士來說最可怕的悲劇——掉隊。如今對許多讀者而言,保爾已經成為道德的楷模。他對理想的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剛強的性格,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都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為美好的理想而奮鬥。
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不僅描寫了烽火連天的戰爭歲月、熾熱的革命熱情,同時也描寫了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其中少年保爾與冬妮亞純真的初戀之情、青年保爾與麗達之間朦朧的戀情以及保爾與達雅的夫妻之情的描寫都非常引人入勝,特別是保爾與冬妮亞之間那段純美的青春之情曾引起過多少少男少女美好的聯想。當然保爾的愛情抉擇都是以革命事業為基礎的。他與冬妮亞之間雖然有純真的感情,但是當他發現冬妮亞不能與工人階級站在一起時,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分手。也許有人會說保爾不近人情,但是如果我們深入了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保爾的革命情懷,那么保爾的選擇也就不難理解了。
本譯本根據蘇聯青年近衛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新版三卷本《奧斯特洛夫斯基文集》中的原文譯出。新《文集》的編者認為,這個校正過的版本是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作品原貌的,可以作為今後再版的依據。為了方便讀者閱讀,保持閱讀的連貫性,我們將原文中的附註直接植入作品中。新增加的內容中有一部分是因為歷史原因被刪去的。在新譯本中,保爾的形象將更加豐滿,他也曾信過教,也曾參加過工人反對派。在新譯本中,讀者也能讀到一些後來被清洗的蘇共早期領導人的名字。因此可以說該譯本在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名著的本來面目,有助於讀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創作思路。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蘇聯國內外均擁有眾多的讀者,先後被譯成二十種文字,在二十六個國家出版。我國團中央早在1989年就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列為給青年人樹立“人生的路標”十本必讀書目中的第一本。許多學校、單位在選定青少年必讀書目時,該書都成為其首選書目。因此,在培養青少年人生理想方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確實是一部值得推薦、值得一讀的藝術精品。
謹以此書獻給我國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
周露
於浙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