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居天津》是2005年5月1日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書懷。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天津市名人故居方面的知識。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居天津
- 作者:書懷
- ISBN:9787530943700
- 定價:25.0
-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05-01
創作背景
天津早期的民居是建在舊城及其周圍地區的四合院。這些四合院一般由正房、廂房,以及倒座房屋構成封閉式的院落。在講究的四合院中,大門一般設計成虎座門樓,門樓一側有門房,另一側相連的房屋俗稱“倒座”,走進大門迎面設有“照壁”,由前院經垂花門進中院,中院四周建有走廊連通,兩側各三間廂房、正房或過廳作為客廳或書房使用。後院東西兩側廂房、正房及耳房是眷屬住房。有些住宅還有戲樓、祠堂、佛堂、花園等。老城廂內外當時有大量這樣的四合院存在。如今,這些房屋由於舊房改造,道路拓寬,以及住戶的私搭亂蓋,多數已經不復存在或面目全非了。
解放前,下層人民是無法住進租界的,只能生活在租界外設施簡陋、環境衛生惡劣的窩鋪區及“三級跳坑”的簡陋房屋裡。窩鋪區主要分布在何興村、萬德莊、謙德莊等地。窩鋪是在地上先挖一個坑,在上面用木棍或高梁秸作成架子,圍上蘆席外面抹上泥蓋成的。窩鋪一般高一米左右。人們進出必須貓腰,夜晚睡覺伸不開腿,下雨漏水掉泥。解放後,人民政府於1953年開始對窩鋪區進行成片改造,到50年代末窩鋪區才被拆除。
“三級跳坑”是指房內地面比院子低,院子比胡同低,胡同又比馬路低的低洼簡易平房。這是由於舊社會天津城市建設畸形發展而形成的特有居住方式。這些房屋都很低矮簡陋,“跳坑”深度一般為70厘米,最深達1.5米,站在馬路上伸手就能摸到屋頂。下雨時,室內積水沒膝,冬天陰冷潮濕。“跳坑”房屋面積在10平方米左右。當時在市內各區有大量這樣的房屋。1985年,天津市基本消除“三級跳坑”。
解放後,第一批工人新村始建於1952年,當時建的都是葦箔草泥青灰頂、硬山木檁的平房,主要分布在靠近工廠集中的中山門、西南樓、佟樓、吳家窯、丁字沽、王串場、唐家口等處。這些房屋多是南北朝向,10間或12間為一排,每排之間留適當間距作為庭院。院裡北房住人,南房較矮作廚房和貯藏用。1953年以後陸續興建的工人新村出現了三層、五層磚木結構樓房。樓房裡的結構被稱為“大通道”。走廊兩邊每個家庭一間房,做飯就在走廊里。以後一些工人新村陸續安上自來水,並增建公共廚房和廁所。70年代,有些職工分得兩間房,一間住人,一間做廚房,當時這種條件就已經很令人羨慕了。
在建設工人新村的同時,大多數人還住在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大雜院裡。大雜院少則住五、六戶,多者十幾戶。每家一間十幾平米的房間,沒有專門的廚房,做飯都在門口搭的小棚子裡。一個大雜院中只有一個水龍頭,幾個胡同才有一個公共廁所。儘管大雜院裡破爛不堪,但也有大雜院的好處。鄰里之間關係融洽,一家有事,大夥幫忙。而如今的人們住在單元房裡,鄰居之間很少來往,有的在一個樓里住了幾年也叫不上名字。
文革期間,住房建設速度緩慢,家庭住房極其緊張,子女結婚無房成了大難題。人們只好想辦法買舊磚,到處蓋小房。電影《沒事偷著樂》中的把大樹蓋在屋裡的事,在當時是很常見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本市大部分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地震後人們住在臨時搭建的防震棚里,有的防震棚是把床的四角捆上竹桿,圍上床單、塑膠布;有的是用木棍、竹桿架起小棚子,蓋上塑膠布、油氈紙。災後重建時出現大批臨建房,主要分布在大學校園、空場地、馬路邊。最明顯的是南京路上到處都是“臨建”。1981年,臨建棚被全部拆除。
伙單現象是在震後重建和平房改造的過程中出現的。伙單分兩種,一種是一個單元房分給兩家居住,共用一個廚房、一個廁所,生活非常不方便,另一種是幾家共用一個大廚房,廚房裡每家一個灶,共用一個水池子。八十年代中期,平房改造又出現小二樓,小二樓壽命不長,很快就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被逐漸拆除而消亡了。
解放前,下層人民是無法住進租界的,只能生活在租界外設施簡陋、環境衛生惡劣的窩鋪區及“三級跳坑”的簡陋房屋裡。窩鋪區主要分布在何興村、萬德莊、謙德莊等地。窩鋪是在地上先挖一個坑,在上面用木棍或高梁秸作成架子,圍上蘆席外面抹上泥蓋成的。窩鋪一般高一米左右。人們進出必須貓腰,夜晚睡覺伸不開腿,下雨漏水掉泥。解放後,人民政府於1953年開始對窩鋪區進行成片改造,到50年代末窩鋪區才被拆除。
“三級跳坑”是指房內地面比院子低,院子比胡同低,胡同又比馬路低的低洼簡易平房。這是由於舊社會天津城市建設畸形發展而形成的特有居住方式。這些房屋都很低矮簡陋,“跳坑”深度一般為70厘米,最深達1.5米,站在馬路上伸手就能摸到屋頂。下雨時,室內積水沒膝,冬天陰冷潮濕。“跳坑”房屋面積在10平方米左右。當時在市內各區有大量這樣的房屋。1985年,天津市基本消除“三級跳坑”。
解放後,第一批工人新村始建於1952年,當時建的都是葦箔草泥青灰頂、硬山木檁的平房,主要分布在靠近工廠集中的中山門、西南樓、佟樓、吳家窯、丁字沽、王串場、唐家口等處。這些房屋多是南北朝向,10間或12間為一排,每排之間留適當間距作為庭院。院裡北房住人,南房較矮作廚房和貯藏用。1953年以後陸續興建的工人新村出現了三層、五層磚木結構樓房。樓房裡的結構被稱為“大通道”。走廊兩邊每個家庭一間房,做飯就在走廊里。以後一些工人新村陸續安上自來水,並增建公共廚房和廁所。70年代,有些職工分得兩間房,一間住人,一間做廚房,當時這種條件就已經很令人羨慕了。
在建設工人新村的同時,大多數人還住在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大雜院裡。大雜院少則住五、六戶,多者十幾戶。每家一間十幾平米的房間,沒有專門的廚房,做飯都在門口搭的小棚子裡。一個大雜院中只有一個水龍頭,幾個胡同才有一個公共廁所。儘管大雜院裡破爛不堪,但也有大雜院的好處。鄰里之間關係融洽,一家有事,大夥幫忙。而如今的人們住在單元房裡,鄰居之間很少來往,有的在一個樓里住了幾年也叫不上名字。
文革期間,住房建設速度緩慢,家庭住房極其緊張,子女結婚無房成了大難題。人們只好想辦法買舊磚,到處蓋小房。電影《沒事偷著樂》中的把大樹蓋在屋裡的事,在當時是很常見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本市大部分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地震後人們住在臨時搭建的防震棚里,有的防震棚是把床的四角捆上竹桿,圍上床單、塑膠布;有的是用木棍、竹桿架起小棚子,蓋上塑膠布、油氈紙。災後重建時出現大批臨建房,主要分布在大學校園、空場地、馬路邊。最明顯的是南京路上到處都是“臨建”。1981年,臨建棚被全部拆除。
伙單現象是在震後重建和平房改造的過程中出現的。伙單分兩種,一種是一個單元房分給兩家居住,共用一個廚房、一個廁所,生活非常不方便,另一種是幾家共用一個大廚房,廚房裡每家一個灶,共用一個水池子。八十年代中期,平房改造又出現小二樓,小二樓壽命不長,很快就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被逐漸拆除而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