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精華本:培根作品

名家名作精華本:培根作品

基本介紹

  • 書名:名家名作精華本:培根作品
  • 譯者:張和聲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473646
  • 作者:弗朗西斯·培根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201頁
  • 開本:16
  • 品牌:長江文藝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最新著作權威譯本,教育部語文新課標必讀推薦叢書!英國隨筆的開山鼻祖,一代智者、哲人的人生智慧結晶;羅素、黑格爾、雪萊等大師傾情推薦的傳世經典。

作者簡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裡,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著作有:《隨筆集》、《新工具》、《學術的進步》、《新大西島》 、《亨利七世本紀》等。

媒體推薦

1、“知識就是力量。”這是培根千百年來最膾炙人口的一句格言。培根作品精華本,可以帶你領略這位古代哲人精深的思想和做人的智慧,是人生不可不讀的一本書。
2、古今中外好評如潮:
他擁有高度的閱歷、豐富的想像,有力的機智、透徹的智慧。他把這種智慧用在一切對象中最有趣的那個對象,即通常所說的人世上。在我們看來。這是培根的特色。
——黑格爾評培根
他的語言有一種甜美而莊嚴的節奏,這滿足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滿足智力那樣;他的文章的調子,波瀾壯闊,衝擊你心靈的局限,帶著你的心一齊傾瀉,湧向它永遠與之共鳴的宇宙萬象。
——雪萊評培根
培根是寫作隨筆的高手,文章不受個人感情支配,具有公正超脫的格調。他與讀者的思想建立直接聯繫超過了他以前的十五代人。他的思想從來都不是抽象的,而永遠是具體的活的東西。他的隨筆,篇篇言簡意賅,富於變化,每次捧讀,都使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文章中充滿靈感的常理,迄今仍然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現代人實用智慧的豐碑之一,理解了它可以用來改造世界。
—— 魯賓斯坦

圖書目錄

哲學篇
論真理·3
論迷信·6
論美·8
論宗教統一·10
論無神論·16
論科學的偉大復興·20
論人慾勝天,必先順天·25
論四種假象·27
論意願和情感阻礙人的理智·30
論洞穴假象影響人的理解力·31
論學問的尊嚴·34
人性篇
論人的天性·41
論善與性善·43
論復仇·46
論嫉妒·48
論遲鈍·52
論狡猾·53
論自私·57
論假聰明·59
論野心·61
論虛榮·63
論榮譽·65
論憤怒·68
政治篇
論高位·73
論文治武功·76
論學問與治國·78
論謀反和動亂·80
論貴族·86
論王權·88
論忠告·93
論革新·97
論強國之道·99
論殖民地·106
論黨派·109
論預言·111
論談判·114
論司法·116
論謠言·120
論世道滄桑·122
情趣篇
論學習·129
論旅遊·131
論假面劇和競技·133
論建築·135
論園藝·138
社交篇
論逆境·145
論大膽·147
論快捷·149
論猜疑·151
論言談·153
論友情·155
論隨從與朋友·161
論請託者·163
論禮貌·165
論讚揚·167

序言

知識的力量何在?
窮人喜歡談錢,更喜歡聽富人談錢。涉世不深的毛頭小子愛談人生,飽經風霜的世故老人談得更好。英國大學者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就是這樣一個世故老人,他的作品五百年來廣為流傳,給正在人生道路上跌打滾爬的後生以種種啟迪。
培根的一生宦海沉浮,曾經拜官授爵,春風得意;幾度官場失意,受辱豪門;甚至身陷囹圄,飽嘗世態炎涼。他的學問受到後人的推崇,他的人品常遭後世的非議。講哲學,揭人性,論政治,抒情趣,他的作品讀來別有一番滋味。
培根出身名門,偏偏少年喪父。他父親曾被封為男爵,出任掌璽大臣。但作為幼子,培根沒有得到任何家產,還屢屢受到親戚的冷眼。他靠個人奮鬥在法律界嶄露頭角,成為格雷法學院高級講師。這在當時堪稱殊榮,但出身世家的培根更渴望在政治上出人頭地,為謀取官位,他不惜奔走權門。一封封言辭卑下的請託信,給這位大學者的人格塗上一層層難以抹去的灰色。“為了高位,身心俱累;付出辛苦,招來痛苦;為求當官的尊貴,不惜捨棄為人的尊嚴。”(《隨筆·論高位》)一席話道盡官場的悲辛。
培根也曾指望依靠自己的政治才幹獲得晉升,在國會中提議案,作講演,為英王的內外政策進行辯護。但他的滔滔頌詞沒能贏得女王的歡心,他的一句非議卻觸犯了女王的逆鱗。培根曾對一個徵稅計畫提出異議,認為與民爭利未必與國有利。女王極為惱怒,對他大加貶斥,原本有望得到的高位也被政敵捷足先登。
培根轉而投靠艾塞克斯伯爵,也頗受器重。不料伯爵起兵叛亂,旋即兵敗入獄。培根再次押錯政治賭注,好在他沒有參與謀反。女王頗為弔詭,故意讓培根起草審判書,參與陪審。為了擺脫干係,培根只得對昔日之友反戈相向。落井下石之舉使培根逃過一劫,忘恩負義的醜名也令他百口莫辯。
詹姆斯一世繼位後,培根官運亨通,先後被封為男爵和子爵,歷任副檢察長,總檢察長、掌璽大臣、大法官、上議院議長。官位之高,聲名之隆超過了他的生父。人一得意,難免忘形,這位大法官居然接受賄賂。政敵抓住把柄群起而攻之,培根被判罰金四萬鎊,並被逐出宮廷,淪為倫敦塔中的階下囚,結婚多年的妻子也離他而去。“位高易傾,輕則官場失意,重則身敗名裂。”(《隨筆·論高位》)這話就像他自作的讖言。
培根為後人留下了不少格言,最有名要數“知識就是力量”了,Knowledge itself is power.有意思的是power一詞也未嘗不可譯為“權力”,培根的一生是追求知識的一生,更是追求權力的一生。權力向他閉上了大門,但知識仍在向他招手。丟官後的培根一心著書,5個月內便完成了《亨利七世時期的英國史》。他把這部書獻給英國王太if-查理,可見這位棄官還是身在江湖,心存魏闕。1623年,《學術的進展》的拉丁文增譯本刊行,哲理小說《新大西島》問世。1625年,《隨筆集》修訂本出版。1626年4月9日,培根因病去世。病因是他在大雪天突發奇想,出外挖雪,填入雞的腹腔內,以便觀察冷凍的防腐作用。受涼後一病不起,終於倒在探索求知的征途中。後來馬克思將他譽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
培根追求權力的一生是如此失敗,培根追求知識的一生又何等輝煌。權力能左右榮辱於一時,思想的餘輝則能澤及萬世。“知識就是力量”,培根的人生經歷和思想遺產為此作了最好的注釋。
培根是個多產的學者,作品涉及面甚廣,《學術的進步》、《新工具》等著作足以奠定他在學術史上的偉大地位,最為人稱道的卻是那本薄薄的《隨筆集》。《隨筆集》最早發表於1597年,後來幾易其稿,多所增刪,直到作者去世,仍未定稿。五十多篇隨筆是培根一生的經驗總匯,雖然篇幅不大,但內涵豐富,稱得上是一部人生小百科。 人是複雜的,作為一個兼哲學家、文學家、法官和政治家於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尤其複雜,人們不難從他的作品中發現面目各異的培根。
《論真理》、《論死亡》、《論善與性善》、《論人的天性》……從這些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
他崇尚真理,認為:“人生至樂莫過於高踞清新純靜的真理之巔,俯瞰谷底種種謬誤迷惘,雲遮霧障。……如果所思所念能以仁慈為主宰,以天道為歸宿,以真理為樞紐,那簡直是身居塵世樂比天堂。”
他參透生死:“復仇之欲壓倒死亡,愛戀之情蔑視死亡,榮譽之尊高於死亡,悲傷之極嚮往死亡,畏懼之心期待死亡。……死亡開啟榮譽之門,熄滅嫉妒之心。”
他直指人性:“德以善為首,此乃上帝的特性。若無這種品性,人將淪為蠅營狗苟,惹是生非,無可救藥的賤貨。”
《論高官》、《論謀反與動亂》、《論王權》、《論野心》、《論強國之道》……從這些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
他深知民為國之本,國家要想強大,關鍵要有驍勇善戰之民,不可竭澤而漁:“負重的驢子難以成為好鬥的幼獅,賦役深重的百姓難以成為驍勇尚武的國民。”為政既不可得罪巨室,也不可視百姓為草芥,因為“肚子造反,後果最慘。如果上層的破產和下層的赤貧同時發生,那就更是危在旦夕。民怨之於政體,猶如氣血之於人體,鬱積不暢,必然遭殃。”
他對官場的險惡體會尤深,雖然也曾吃盡苦頭,還是津津有味地大談官場運作之道。君子不黨,但要想官場得意,不妨先做小人:“地位低下的人要想升遷,就不得不依附黨派。……躋身高位如攀援曲折的樓梯,路遇派系之爭,中途不妨有所依傍,位居高官後則宜中立求穩為上。”
《論父母與兒女》、《論婚姻與獨身》、《論愛情》、《論友情》……從這些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從這些篇章中,人們可能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
《論作偽與掩飾》、《論嫉妒》、《論野心》、《論狡猾》、《論言談》……從這些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工於心計,老於世故的培根。
你可以將培根的作品視為生活交友的教科書,也可以把它看成混跡官場的厚黑學。按照培根的說法,“有些書可淺嘗輒止,有些書可囫圇吞食,個別的書則須細嚼慢咽,充分消化。”他的論述雖然還談不上字字珠璣,畢竟稱得上琳琅滿目,令人有目不暇接之感,值得讀者細嚼慢咽。至於見仁見智,只能是因人而異了。
就拿“知識就是力量”來說,有的人讀了幾本書,就不知天高地厚,有組織無紀律,對朝廷大政腹誹巷議,對上司的言行說三道四,結果那點知識反成了毀滅自身的“力量”。有入指出,培根之所以垮台,書生氣未儘是一大原因,他拿了人家的錢,卻不肯枉法,自然要遭暗算。自恃才學過人,目無民眾,也難免遭人嫉恨。其實當時英國政壇貪腐風行,比他更黑的官員車載斗量,卻大多安然無恙。當然,這樣曲為之辯好像是五十步笑百步,不過,古往今來,百步笑五十步的怪事不也所在多有嗎?
有的人則善於將知識作為謀取權力的手段,將知識視為與權力相輔相成的玩意。如通過讀書,跳入龍門,混一頂烏紗帽,博導院士之類的頭銜不請自來。爭得個學術承包“帶頭人”,著作等身亦是等閒之舉。“學而優則仕”進化到“仕而優則學”,“知識就是力量”蛻變為“權力就是知識”,這倒是培根所始料不及的,他老先生當年雖官居高位。但字字句句都是長夜青燈下心血鑄成。古人厚道,今入聰明,人類在進步。
培根強調“知識就是力量”,但他也明白知識不能包打天下。他還說過“人慾勝天,必先順天”。(Nature is Only commanded by obeying her·錢鐘書先生譯為:“非服從自然,則不能使令自然。”)套用這句格言,是不是可以說“人慾處世,必先順世”呢?如何才算“順世”?是世人皆醉我亦醉,還是世人皆黑我更黑?培根沒有這么直說,不過在《論狡猾》《論嫉妒》等篇什中作者詳述了一些不那么光彩的處世伎倆,儘管講得頭頭是道,他的命運多蹇恰恰證明了書生玩不過流氓,除非比流氓更流氓。
強者不言勇,富者不談錢。培根的人生畢竟不那么圓滿,縱然著作等身,但官場失意,心猶未甘,所以他要反反覆覆地大談政治,大談人生。他談得不錯,也不妨一讀,但不必太當真。
熟讀《孫子兵法》不會成為百戰百勝的元帥,熟讀巴菲特也成不了日入千金的股神,熟讀《厚黑學》還是玩不過真正的官場厚黑,更不要指望培根的論述能讓讀者時來運轉。但我們畢竟勘不透人生的榮辱得失,靜夜思人生,相聚道人生,想想自己的人生,聽聽別人談人生,人生也就這樣悄然而去了,莫非這就是人生的宿命?
人生一場戲。作為觀眾,盡可欣賞人間喜劇的醜態怪狀。作為演員,不得不咽下人世悲劇的辛酸苦辣。“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禽獸;但不幸就在於想表現為天使的人卻表現為禽獸。”(帕斯卡爾《思想錄》)
日換星移,人性不易。今日的名利場還像四百年前一樣喧囂,今人的欲望比四百年前更為熾烈,今天徘徊於歧路的心靈依舊渴望智者的點撥。“知識就是力量”也好,“知識就是權力”也罷,作品的廣為流傳是培根的幸運,也未嘗不是世人的悲哀。
張和聲
2014年6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