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類相動

同類相動是中國古代美學用語。指藝術欣賞,創作中對象與主體內外相應的關係.《樂記》首先提出:“萬物之理,各以類相動也。”《樂象篇》)認為“凡奸聲感人,而逆氣應之;逆氣成象,而淫樂興焉。正氣感人,而順氣應之,順氣成象,而和樂興焉。”(同上)人因其不同氣質,會對不同的藝術作品產生共鳴。

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同人的情感之間,存在著“以類相動”的現象,“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和順積中而莫華發外”(同上),藝術風格同藝術家個性是一致的,“聲歌各有宜”,“寬而靜、柔而正者宜歌《頌》,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靜,廉而謙者宜歌《風》”(《樂記·師乙》)。漢董仲舒從天人感應的哲學出發解釋同類相動的美學現象,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褶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陰陽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