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陳養晦兵後過邑

《同陳養晦兵後過邑》是宋代詩人戴表元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前三聯記敘了家鄉兵燹之後的悲慘景象:萬物皆毀,惟餘春草,屋破沙飛,百姓憔悴,美妙的楊梅塢不復存在,櫸柳潭邊亦無家釀酒;尾聯寫自己本不該“兵後”返鄉睹此慘景,該如當年庾信一樣哀賦故國。這首詩引用典故,感情真摯,沉痛之情令人悽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同陳養晦兵後過邑
  • 作者:戴表元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出處:《戴表元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同陳養晦兵後過邑
搜山馬退余春草,避世人歸起夏蠶。
破屋煙沙飛颯颯,遺民須鬢雪毿毿。
青山幾處楊梅塢,白酒誰家櫸柳潭。
休學丁仙返遼左,聊同庾老賦江南。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陳養晦:人名。履歷未詳。
  2. 兵後過邑:至元十三年(1276)正月宋室奉表投降,三月元軍下江南搜括軍器,於作者家鄉大肆掠奪。
  3. 夏蠶:夏季養蠶,又叫二蠶。夏蠶收益不及春蠶。
  4. 遺民:劫後殘留的人民。
  5. 毿毿(sān):形容毛髮細長貌。
  6. 櫸(jǔ)柳:楓楊。
  7. 丁仙:指丁令威。《搜神後記》:“丁令威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回。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
  8. 庾老:指庾信。原為南朝梁元帝官員,出使北朝西魏被扣留。寫有《哀江南賦》,悲懷故國。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經過兵亂搜刮,兵馬退去後百姓家幾乎空無一物,逃難的百姓回歸後夏季開始養蠶。
房屋殘破,煙和沙塵在風中颯颯作響,劫後殘留的人民頭,發鬍鬚都已經很長了。
青山如故,幾處樹木依舊,竟然還有人在楓楊下釀出白酒。
我決不會如丁令威那樣逃避現實,而要像庾信一樣做《哀江南賦》,寫出自己的哀思。

創作背景

元兵占領臨安後,很快席捲東南,作者家鄉奉化亦遭兵亂。至元十三年(1277年),宋宗室奉表投降,三月間元軍收括江南州郡兵器,宋福王趙與芮也自浙東到臨安,向元軍請降。寫此詩時作者尚未出任元朝信州教授,此詩是為反映戰亂後光景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首聯的“余春草”是傷心語,套用司馬光《續詩話》評杜甫《春望》詩的話,這三字“明無餘物矣”,戰亂後的百姓家幾乎空無一物。“避世人”寫逃難的百姓,他們在亂後即回來重整家園,恢復生產,體現了多么頑強的生活信念。頷聯和頸聯沿這一線索作進一步的描寫,青山如故,樹木依舊,而房屋殘破,雖經極大破壞,連劫後餘生的老人都在頑強地生活,還有人在柳下釀出白酒。戴表元親歷喪亂,有生活實感,從而能發現普通百姓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仍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由於有感於人民的這種精神,最後詩人連用兩個典故抒寫懷抱,表示決不會如丁令威那樣逃避現實。而要像庾信一樣,寫出自己的哀思,抒發對故國的懷念深情,戴氏的詩印證了他“賦江南”的態度。清人顧嗣立指出:“帥初詩多傷時憫亂,悲憂感憤之詞。”這首詩詩便是他的“悲憂感憤”之作。
全詩感慨遙深,沉鬱蒼勁;引用典故使淡淡的哀愁悄然流露,沉痛之情令人悽然。

名家點評

遼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大葆《弦歌遼陽》:此詩感慨遙深、沉鬱蒼勁,引入丁令威成仙化鶴的故事,使淡淡的哀愁悄然流露,工力實在不淺。

作者簡介

戴表元(1244~1310年),宋末元初文學家,被稱為“東南文章大家”。字帥初,一字曾伯,號剡源,慶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屬浙江班溪鎮榆林村)人。宋鹹淳七年(1271年)進士,元大德八年(1304年),被薦為信州教授。再調婺州,因病辭歸。論詩主張宗唐得古,詩風清深雅潔,類多傷時憫亂、悲憂感憤之辭。著有《剡源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