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同王浚賢良賦龜得升字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王安石
  • 作品出處:《王臨川集》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世傳一尾龜百齡,此龜逮見隋唐興。
雖然天倖免焦灼,想屢縮頸愁嚴凝。
前年赴滿不量力,欲替鰲負三崚嶒。
番禺使君邂逅見,知困簸蕩因嗟矜。
疾呼余且設網取,以組系首龜穿繩。
北歸與俱度大庾,兩夫贔屭苦不勝。
艤船秦淮擔送我,雲此一可當十朋。
昔人寶龜謂神物,奉事稿骨尤兢兢。
殘民滅國遞爭奪,有此乃敢司黎烝。
於時睹甲別貴賤,太卜藏法傳昆仍。
豈如元君須見夢,初知歡喜得未曾。
自從九江罷納錫,眾漁賤棄秋不登。
卜人官廢亦已久,果獵誰復知殊稱。
今君此寶世莫識,我亦坐視心瞢瞢。
搘床才堪比瓦礫,當粟孰肯捐斗升。
糝頭腥臊何足嗜,曳尾污穢適可憎。
盛溲除聾豈必驗,蹈背出險安敢憑。
刳腸以占幸無事,卷殼而食病未能。
如聞翕息可視效,乃往有墮崖千層。
仰窺朝陽俯引氣,亦得難老如岡陵。
諒能學此真壽類,世論妄以蟲疑冰。
嗟余老矣倦呼吸,起晏光景難瞻承。
但知故人所玩惜,每戒異物相侵陵。
唯憂盜賊今好卜,夜半劫請無威懲。
復恐嚵夫負之走,並竊老木為薪蒸。
淺樊荒圃不可保,守視且寄锺山僧。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慶曆二年(1042年)進士。嘉祐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及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