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百年卓越工程教育圖史》是2000年01月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家倫。
基本介紹
- 外文名: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entenni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Tongji University
- 書名:同濟大學百年卓越工程教育圖史
- 作者:周家倫
- 頁數:295頁
- 開本:16
- 定價:298.00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840710
- 出版時間:2000年01月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同濟工科是同舟共濟的一百年,是協同創新的—百年,也是竭心盡力培養卓越工程師的一百年。同濟大學培養的—代又—代卓越工程師們,為祖國規劃和建設了一條條隧道、一片片園林、—道道長橋、—輛輛汽車甚至—艘艘艦船和一座座城市,以其嚴謹性、實用性、專業性、創造性、國際性和服務性,譜寫了一曲曲“同心同德同舟楫,濟人濟事濟天下”的同濟之歌。
周家倫主編的《同濟大學百年卓越工程教育圖史》按照時間順序,分上下篇六個階段,將同濟百年工學的輝煌一一展現在你的面前。
周家倫主編的《同濟大學百年卓越工程教育圖史》按照時間順序,分上下篇六個階段,將同濟百年工學的輝煌一一展現在你的面前。
圖書目錄
前言
上篇 1912—1952:乘扁舟而濟
第一章 1912.6-1 927.7中西同舟,德國模式
一九一二,工科始創
德國師資,德國模式
學子六名,學制四年
三科鼎立,各有所長
一戰影響,華人接辦
建新校舍,派新教師
實習工廠,設備一流
校長出訪,升格大學
奔赴各地,考察實業
東遊考工,西行問新
創辦刊物,交流學術
學有所長,造福社會
第二章 1927.8-1937.6蓬勃十年,漸成傳統
國立同濟,附設高職
校長掌校,規範管理
中外師資,陣容強大
廣泛合作,保障生源
改工學院,設測量系
籌兵工系,增造船組
日軍轟炸,重傷吳淞
學術創新,以助實業
五館一廠,領先全國
學以致用,求嚴求實
三十而立,國家盛事
鍛鍊體質,全面發展
工科學歷,德國認可
幼樹成材,支撐兩岸
亦文亦武,保家衛國
第三章 1937.7-1952.5輾轉顛簸,越挫越勇
日軍侵華,吳淞被毀
六次遷校,教育長征
跋山涉水,千里八步
蟄居昆明,滿城工學
四系一組,工科壯大
畢業高原,工程骨幹
落戶李莊,魁星閃耀
五系一科,擴充職校
名師薈萃,教授從軍
櫛風沐雨,一心向學
兵工棟樑,科技抗戰
回遷上海,恢復建設
師生協力,教學相長
交流合作,社會歡迎
上海解放,同濟新生
建設祖國,多方貢獻
參加治淮,建功立業
下篇 1952—2012:粹大道而動
第四章 1952.6-1976.9土建單科,局部發展
院系調整,單科大學
名師薈萃,兼容並包
學習蘇聯,邦交東德
勞動建校,設計先鋒
百廢待興,熱睛高漲
廣開學路,多方探索
整合設備,專人專管
師生互動,交流學術
教育革命,摸索前進
文革十年,逆水行舟
多才多藝,積極樂觀
烈火年代,百鍊成鋼
第五章 1976.10-1991.12兩個轉變,承前啟後
撥亂反正,兩個轉變
庚續傳統,對德交流
走向多科,綜合發展
老驥伏櫪,新帥出征
固本培元,教材建設
學位教育,步入正軌
函授夜大,朝氣蓬勃
建章立制,分散實習
實驗教學,牢固基礎
科研改革,推陳出新
科技產業,學科交叉
多向交流,世界視野
第六章 1992.1-2012.5百年輝煌,繼往開來
兩大工程,加快振興
三次並校,優勢增強
嘉定新區,產學連結
學科協同,規模效應
院士領銜,濟濟一堂
三位一體,複合培養
創新計畫,加大投入
創業教育,帶動就業
社會實踐,增長才幹
科研成果,與時俱進
校園節能,高校典範
重大工程,同濟品牌
科技園區,產業孵化
國內合作,層層推進
國際交流,縱深發展
中外基地,合作辦學
教育反哺,對口支援
服務世博,為國爭光
抗震救災,專業支援
卓越工程,卓越聯盟
後記
上篇 1912—1952:乘扁舟而濟
第一章 1912.6-1 927.7中西同舟,德國模式
一九一二,工科始創
德國師資,德國模式
學子六名,學制四年
三科鼎立,各有所長
一戰影響,華人接辦
建新校舍,派新教師
實習工廠,設備一流
校長出訪,升格大學
奔赴各地,考察實業
東遊考工,西行問新
創辦刊物,交流學術
學有所長,造福社會
第二章 1927.8-1937.6蓬勃十年,漸成傳統
國立同濟,附設高職
校長掌校,規範管理
中外師資,陣容強大
廣泛合作,保障生源
改工學院,設測量系
籌兵工系,增造船組
日軍轟炸,重傷吳淞
學術創新,以助實業
五館一廠,領先全國
學以致用,求嚴求實
三十而立,國家盛事
鍛鍊體質,全面發展
工科學歷,德國認可
幼樹成材,支撐兩岸
亦文亦武,保家衛國
第三章 1937.7-1952.5輾轉顛簸,越挫越勇
日軍侵華,吳淞被毀
六次遷校,教育長征
跋山涉水,千里八步
蟄居昆明,滿城工學
四系一組,工科壯大
畢業高原,工程骨幹
落戶李莊,魁星閃耀
五系一科,擴充職校
名師薈萃,教授從軍
櫛風沐雨,一心向學
兵工棟樑,科技抗戰
回遷上海,恢復建設
師生協力,教學相長
交流合作,社會歡迎
上海解放,同濟新生
建設祖國,多方貢獻
參加治淮,建功立業
下篇 1952—2012:粹大道而動
第四章 1952.6-1976.9土建單科,局部發展
院系調整,單科大學
名師薈萃,兼容並包
學習蘇聯,邦交東德
勞動建校,設計先鋒
百廢待興,熱睛高漲
廣開學路,多方探索
整合設備,專人專管
師生互動,交流學術
教育革命,摸索前進
文革十年,逆水行舟
多才多藝,積極樂觀
烈火年代,百鍊成鋼
第五章 1976.10-1991.12兩個轉變,承前啟後
撥亂反正,兩個轉變
庚續傳統,對德交流
走向多科,綜合發展
老驥伏櫪,新帥出征
固本培元,教材建設
學位教育,步入正軌
函授夜大,朝氣蓬勃
建章立制,分散實習
實驗教學,牢固基礎
科研改革,推陳出新
科技產業,學科交叉
多向交流,世界視野
第六章 1992.1-2012.5百年輝煌,繼往開來
兩大工程,加快振興
三次並校,優勢增強
嘉定新區,產學連結
學科協同,規模效應
院士領銜,濟濟一堂
三位一體,複合培養
創新計畫,加大投入
創業教育,帶動就業
社會實踐,增長才幹
科研成果,與時俱進
校園節能,高校典範
重大工程,同濟品牌
科技園區,產業孵化
國內合作,層層推進
國際交流,縱深發展
中外基地,合作辦學
教育反哺,對口支援
服務世博,為國爭光
抗震救災,專業支援
卓越工程,卓越聯盟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