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轉移模式用來統一描述通信網中的傳輸、復用和交換這3個部分,可以分為同步轉移模式(STM)和
異步轉移模式(ATM)兩類。
套用
1.在SDH中,STM是用於支持SDH中段層連線的一種信息結構,它由信息淨荷、
段開銷(SOH)和AU指針構成,組織成一種塊狀的幀結構,重複周期為125μs。這種信息適宜在所選擇的媒質上以與網路同步的速率串列傳輸。STM基本模組信號的速率為155520kbit/s,定義為STM-1。更高階的STM-N模組信號是以該基本速率N倍的速率構成的,N=4,16,64的STM速率已作了規定,更大N值的速率待定。STM-N信號的幀結構符合ITU-T建議G.707。
2.當STM信息淨荷為PDH
虛容器時,這種傳遞方式主要用於
電路交換,目前仍在N-ISDN中使用。在這種方式中,整個通信連線期間始終有一條電路被建立,並按照時分交換(TDM)原理從一個節點傳遞到另一個節點,在交換節點內部,以空間交換、時間交換或二者的組合來實現。一個連線(即一條電路)在會話期間始終使用幀中的同一
時隙,如目前的電話業務在呼叫建立後通話雙方占用一對固定的64kbit/s時隙。
3.當STM信息淨荷為ATM信元或IP包時,這種傳遞方式用於分組交換的物理承載層。
缺陷
信道利用率
SDH的STM復用數字型系中,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同群路信號是靠參考時鐘對信道進行分割復用,利用固定的時隙分配,同一連線的通路在每一幀中的位置是確定的,已用於電路交換和時分復用,其基本交換單元是
時隙,來自確定信道的信息被分插進幀中的確定位置,分配給該信道的時隙,不能轉用於其他信道,因而導致信道利用率不高。
分組方式
在現代通信網中,信道中數位訊號的復用方式不僅要便於高效傳輸,還要便於交換,若要將傳送的信息按一定長度進行分組,並按一定的格式,在其前面加上地址信息碼和其他控制信息碼,就可以以分組數據包的方式傳輸,並在節點上進行交換,這中信號傳送與復用方式稱為分組方式,這種交換稱為
分組交換。分組數據包傳送亦是一種TDM方式,其長度是可變的,且分組打包與傳輸同步進行,允許對任意比特率信號分組,信道利用率較高。但分組方式的協定比較複雜,需靠硬體處理,因此對高比特套用比較困難。
STM與ATM對比
同步轉移模式(STM)是指傳統的電路傳送模式,也就是電路交換模式+時分復用傳輸;異步轉移模式(ATM)是一種建立在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基礎上,面向連線、並為支持寬頻綜合業務網而專門開發的新的交換技術。
同步轉移模式在信道利用率和分組方式方面都存在缺陷,即在信號傳輸、復用與交換方式方面的缺陷。1990年後,國際上提出了另一種信號傳輸復用與交換方式,稱為異步轉移模式。異步轉移模式(ATM)基於快速分組交換的傳送技術,具有分組交換和對任意速率的適應性。ATM將信息流按固定長度分成一個個
數據包或稱信元,每個信元長53B,其中48B稱為信息欄位並承載信息,信元開頭的5B稱為信元,載有信元的地址信息和一些其他控制信息。ATM雖然也是用TDM方式復用,但與同步數字轉移模式STM不同,ATM的信道分割不是靠參考時鐘,而是靠信頭區分。分配給同一連線的信元是按實際需要分配的,因而其出現位置是不規則的,在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中,信號傳遞、復用和交換都比較靈活和方便。
發展趨勢
相對同步轉移模式在信號傳輸、復用與交換方式方面的缺陷來說,異步轉移模式在這兩方面上占優勢。另一方面ATM網路既能支持實時業務,又能支持非實時業務;既能支持恆定比特率業務,又能支持可變比特率業務;既能支持窄帶業務,又能支持寬頻業務。我國的電信技術目前正處於一個高需求以及高發展的階段,相對於同步轉移模式來說,異步轉移模式必然是構成我國電信網的支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