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夏商屬“群舒之國”。
春秋戰國屬舒國。
秦屬九江郡。
西漢初,先後屬淮南國、廬江國、廬江郡,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屬舒縣(今廬江縣)。
東漢初,屬合肥侯國。
三國時,屬吳魏拉鋸地帶。
西晉時,分屬淮南郡合肥縣和廬江郡舒縣。
南北朝時,先後為
南朝宋、齊、梁、陳屬地,屬廬江郡。
隋朝屬廬江郡合肥、廬江共有。
唐朝、五代屬廬州合肥、廬江縣。
宋初,屬廬州的合肥縣和無為軍的廬江縣。
元初至元十四年(1277),屬準西道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屬河南江北行省。
明初屬直隸中書省。永樂十八年(1420),屬直隸廬州府轄的合肥、廬江。
清順治二年(1645)屬江南布政使司廬州府的合肥、廬江縣,順治十八年(1661)屬江南左布政司廬州府的合肥、廬江縣,康熙六年(1667)屬安徽布政使司安廬滁和道廬州府合肥、廬江縣。
民國初直隸
安徽省合肥縣、廬江縣,1914—1928年,屬安慶道合肥、廬江縣。1928年廢道仍直屬安徽省的合肥、廬江縣。1932年10月,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的廬江縣和第三行政督察區的合肥縣。1938年,屬皖北行署第三專區的合肥縣和五區、三區的廬江縣。1940年,屬一區的廬江縣和三區的合肥縣。1949年4月,屬皖北行署區。1949年7月,屬廬江縣白山區。
1952年分別屬石頭區、同大區。
1955年十二月,屬白山區。
1958年十一月至1960年四月,屬同大人民公社和新渡人民公社。
1962年,屬白山區。
1984年,轄新河鄉、黃道鄉、南閘鄉、北閘鄉、古圩鄉、新渡鄉、常豐鄉。
1992年初撤區並鄉,新河、黃道、南閘、北閘四鄉合併成同大鄉。常豐、古圩、新渡三鄉合併成新渡鄉。
2002年8月,撤銷同大鄉,建立同大鎮。
2005年7月,同大鎮和新渡鄉合併成同大鎮。
行政區劃
同大鎮轄20個村:
二龍村
| 魏盪村
| 靈台村
| 連河村
|
紫荊村
| 南閘村
| 施豐村
| 西灣村
|
紅埂村
| 北閘村
| 臨聖村
| 永安村
|
古圩村
| 東灣村
| 劉墩村
| 新河村
|
馬河村
| 薛家圩村
| 永興村
| 常豐村
|
行政駐地:廬江縣同大鎮二龍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
廬江縣位於北緯30°57′~31°33′,東經117°01′~117°34′,
地處皖中,周邊與巢湖市、無為縣、樅陽縣、桐城市、
舒城縣、肥西縣毗連。
地形
縣域南北兩端相距62千米,東西最大間隔52千米。境內有低山、丘陵、圩區和湖泊(黃陂湖23.4平方千米),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素有“東丘、南崗、西山、北圩”之稱。沿湖平原圩區海拔為6-10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16.7%;東南西部低山丘陵區
海拔100-595米,約占全縣總面積的18%;中部丘陵地區,起伏和緩,圩、崗、畈錯雜分布,約占全縣總面積的54.3%;水域約占11%。大體是“山、圩各兩分,一水五丘陵”。
氣候
廬江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明顯。2011年至2013年平均氣溫為16.4℃,較常年(16.2℃)偏高0.2℃,極端最高氣溫39.3℃(2013年8月10日),極端最低氣溫-7.4℃(2011年1月16日)。年均降水量為1009.2毫米,較常年(1262.9毫米)少253.7毫米,年均
蒸發量1648.9毫米,年均日照1760.1小時,無霜期253天。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銀、金、釩
非金屬礦產有硫鐵礦、明礬石、(硬)石膏、螢石、磷、耐火粘土、冶金用白雲岩、重晶石、石墨、長石、鉀長石、鈉長石、絹雲母、地開石、高嶺土、膨潤土、黑曜石、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建築石料用安山岩、建築石料用閃長岩、建築石料用紫砂岩、飾面用花崗岩、綠松石、磚瓦粘土等36種(含亞種)。查明儲量的23種礦產,其中:地熱主要分布在廬江縣湯池鎮,湧水量5000噸以上/晝夜,水溫63℃;另一處在廬城鎮的夾山村,湧水量700噸以上/晝夜,水溫32℃;鐵礦、銅礦、
硫鐵礦、明礬石、水泥用灰岩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7.4億噸、120萬噸(銅金屬量)、43282.14萬噸;石膏、高嶺土、建築用石料累計查明資源儲量分別為1.03億噸、828.81萬噸、2906.23萬立方米;鉛、鋅2013年保有金屬量為別為12.31萬噸、27.01萬噸。保有資源量中鉛、鋅、硫鐵礦、明礬石等4個礦種居全省首位,銅礦居全省第二位,鐵礦居全省第三位。
水資源
2013年水資源總量9.08億立方米,用水量6.80億立方米,其中農業5.80億立方米,林牧漁畜業0.33億立方米,工業0.25億立方米,城鎮公共用水0.09億立方米,居民生活用水0.33億
立方米。
植物資源
2013年全縣林業用地43300.7公頃(其中有林地36814公頃,疏林地178.1公頃,
灌木林地2537.7公頃,未成林地1834.5公頃,苗圃地27.8公頃,無立木林地519.2公頃,宜林地1295.6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208.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6.68%,林木
綠化率27.75%。全縣有竹林面積3萬畝,立竹總株數約700萬根。
人口民族
人口
廬江縣2013年總戶數389982戶;總人口1193081人,其中男616283人占51.65%、女574798人占48.35%,非農業人口165172人占13.84%、農業人口1027909人占86.16%。當年出生人口14421人,人口出生率12.10‰。
44849人(2017年)。
民族
2013年,全縣有回、苗、壯、彝、滿、布依、土家、藏、維吾爾、蒙、瑤、侗、哈尼、白、仡佬、羌、傣、畲、朝、傈僳、毛南、佤、黎、土、拉祜、水、景頗、仫佬、布朗、錫伯、阿昌、怒等3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戶籍人口1365人,常住人口1776人,其中回民人數最多,占70%。
經濟概況
第一產業
同大農業經濟已形成2萬畝葡萄、1萬畝蔬菜。先後榮獲安徽省汽配產業集群專業鎮、安徽省生態鎮、合肥市第三屆文明村鎮等稱號。2014年,實現財政收入5610萬元。
同大鎮是國家商品
油料生產、無公害水稻生產、優質水稻制種基地。占地5000畝省級科技示範園、生態農業園座落該鎮。圩內土壤肥沃,水網密布,水產資源豐富;系世行一二期農業加灌、漁業致富、社會服務體系項目區,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綠色食品”中華絨螯蟹、巢湖銀魚、蝦仁、紫荊村韭菜、崗頭村胡蘿蔔等農產品暢銷全國。“京亞、藤稔、巨峰”等早中遲熟葡萄適銷各大中型城市。已形成水產、水果、蔬菜、棉花、優質稻等五大農業支柱產業。興隆食品公司、同鑫水產食品公司、同大棉業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正悄然興起。
同大鎮種植葡萄有近20年歷史。2000年,該基地葡萄獲得國家“
綠色產品”認證,2001年獲得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2002年獲安徽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全鎮種植葡萄面積達萬畝,品種主要引自美國美人指、美國提子、奧古思特等以及國內巨峰、京亞、藤稔等優質品種,年產量3.2萬噸。葡萄產品主銷合肥等大中城市市場,8-9月為採摘旺季。
占地5000畝省級
科技示範園、國家農業部單季稻1.6萬畝高產創建示範項目落戶廬江縣同大鎮。該示範項目全部種植“秀水134”、“祥糊301”等優質粳稻新品種,採用旱育稀植、機插秧和機植播高效集成技術,通過測土配方、精確定量施肥、濕潤節水灌溉和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等科學措施,畝產量可望達到700公斤以上,比常規水稻畝產提高15%
第二產業
安徽潔爾美(華東星火計畫成果獎獲得者)、江淮車身附屬檔案、同利汽車零部件、同創機械、同心體育用品、同興亞衛生物、安徽華翔等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紛紛安家落戶同大工業園區。工業園區占地100公頃,實現“水、路、電、廣播、電話、
有線電視”六通工程。截至2015年,全鎮擁有鄉鎮企業106個,其中工業企業79個,高新技術企業6個,出口型企業5個,企業從業人員7820人。到2013年底,全鎮財政收入4520萬元,工業企業總產值147500萬元,工業企業總利潤8850萬元,稅收總額4450萬元。同大工業已形成汽配、羽絨加工兩大產業。
2008年請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對工業集中區進行了詳細規劃,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中累計投入5000多萬元,硬化路面,清淤、護坡園區主渠道,修建下水道,同時還實行了園區亮化、綠化工程。園區水、電、路、有線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功能完善。2010年新上汽配項目7個,其中兆鑫改裝車、里德汽車新材料、華瑞汽車零部件三個項目投資均在億元以上。全鎮汽配企業2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4家,龍頭企業1家。主要從事中卡、重卡、輕卡等車身附屬檔案以及底盤、底板總成、汽車輪轂、汽車內飾件、密縫件等,為江汽、上汽集團等提供產品
配套。2010年全鎮財政收入突破2000萬元。
汽配產業園新增汽配企業4家,引資10億元,其中江汽投資5億元新建中輕卡組裝車項目,華啟公司投資3.2億元生產汽車零配件,現總計發展汽配企業2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家。羽絨產業園新增鴻昌、雅軒等羽絨企業3家,現總計發展羽絨企業11家。
兩個
園區現已實現年產值15000萬元,利潤1400萬元,上交稅金5610萬元。
第三產業
汽配
產業園建成面積2平方公里。園內現有汽配企業32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個,龍頭企業2個。主要從事中卡、重卡、輕卡等車身附屬檔案以及塗噴、底盤、底板總成、汽車輪轂、汽車內飾件、密縫件等的生產和加工,為江汽、上汽集團等提供產品配套。2013年底,廬江縣同大江淮車身附屬檔案有限公司實現產值23000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
同大學校總數有1個,同大鎮學校是1997年與同大鎮陳灣國小、黃道國小合併,原為廬江縣同大鎮後灣國小。學校
服務半徑5千米,覆蓋人口12000人。學校現有學生793人,教職工38人,專任教師32人。學校占地面積17700平方米,現有校舍面積3827平方米,體育場地7000平方米,主要
建築物有教學樓3幢,綜合樓1幢,教工宿舍1棟,食堂1棟,廁所2棟。
醫療衛生
同大鎮衛生院在人口稠密、交流便捷的東沙、南閘、農林、新河等地新建了8個門診部,使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形成網路,幅射全鎮。
社會保障
同大鎮中心衛生院以三項措施惠及農村老人。一是搭建農村老人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了農村60歲以上老人健康檔案,並做到半年一更新。二是建立送醫進村機制,免費為農村60歲以上老人進行健康體檢。今年以來,已組織十多名專業醫生進入了魏盪、二龍等村,免費為800多位60歲以上老人進行了
血壓、血糖、血脂、心電圖、B超等項目檢查。三是設立“老人病房”,為孤寡老人提供特殊護理。今年已有60多位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和鎮內散居的孤寡老人先後住進了“老人病房”,都已享受到免費治療和專人管護。
風俗民情
8月2日,正逢中國傳統”七夕”情人節,廬江縣第七屆同大葡萄節正式拉開了大幕。與往屆葡萄節截然不同的是,這屆葡萄節沒有開節慶典,沒有領導講話,沒有彩旗招展,沒有標語橫幅,只有如水的車流,如潮的人流。人們自由自在徜徉在葡萄長廊,深入田間地頭,流連在葡萄園裡,觀田園風光,賞水鄉美景,品美味葡萄,體驗親身採摘的無窮
樂趣。當葡萄節遭遇“七夕”情人節,給葡萄田園帶來了更多的遊人,增添了更多的觀賞、遊玩、採摘、購買的樂趣。
風景名勝
慶復禪寺
慶復禪寺地處新河古鎮以南五百米,距離三河鎮9公里,九華山百歲宮方丈、安徽省佛教協會第一副會長釋慧慶所建,是安徽僧尼學院培訓基地。
清光緒年間,當時的曹庵廟遷址曹家墩,原名佛元庵。建國後因新河國小擴建,曹庵廟被占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落實了宗教政策,經廬江縣人民政府批示,準許易地重建曹庵廟並更名為慶復禪寺。為建造慶復禪寺,九華山百歲宮住持釋慧慶大和尚弘揚
佛法,廣結善緣集資、籌化,並得到了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整個禪寺建設,歷時六年。1994年春破土奠基,費資數千萬元,占地二萬多平方米,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為慶復禪寺寺名題字。慶復禪寺均為仿古建築,背東面西,以放生池、拱橋為中軸線,依次建成天王殿、大雄寶殿、臥佛殿、方丈閣、五百羅漢堂、眼光娘娘殿等。其中臥佛殿中的玉佛為江北之最。慶復禪寺是人們放鬆心情、遠離塵囂的好地方。
明清古建築
胡氏宗祠位於西灣村,為明清建築風格,是廬江縣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屬縣級保護文物。祠堂座東朝西,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由前、中、後三進大堂及廂房組成。中間有天井院,門廳敞闊,氣勢恢宏。正堂七間九檁,柱樑及藻井上遍施彩繪。大堂和每間穿廊都有
雕樑畫棟,設天花藻井。胡氏宗祠有34排過梁和146根柱子,分別代表胡氏34個支系和146個房份。文革期間,部分雕樑畫棟和彩繪被視為“四舊”,慘遭毀壞。現主體尚存,胡氏族人自發捐款近百萬元進行修復。此祠堂是了解
明清建築特點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