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是位於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的省屬綜合性大學,現有專任教師900餘人,在校各類學生2.8萬餘人,本科專業51個,碩士點19個,涵蓋除軍事學以外的11大學科門類。醫學教育是吉首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50年的辦學歷史。為了適應21世紀醫學人才培養的需要,吉首大學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心在教學改革中應運而生,中心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堅持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為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培養了一批理論基礎紮實、工作踏實肯乾、實際工作和動手能力強、思想素質過硬的醫學畢業生。回顧中心創建發展歷程,大致經歷了分散建設、整合擴建、最佳化發展三個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首大學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心
- 現有專任教師:900餘人
- 在校各類學生:2.8萬餘人
- 辦學歷史:50年
初步建設,中期發展,未來規劃,教學宗旨,
初步建設
2000年-2004年醫學院剛剛組建之時,實驗室建設由各系部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依託所屬課程分散進行管理和建設,二級學科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配置重複,而各學科的設備台套數量卻顯不足,教學人員相對分散,部分實驗項目重複,不利於實驗教學管理與發展。實驗室的教學項目主要是常規的臨床驗證項目和動物手術訓練,臨床模擬技術套用非常局限,而且大多數模型處於低科技模擬形態,學生臨床技能的訓練缺乏完整性與系統性。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需要,針對臨床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大力引進、開發和利用模擬技術進行臨床輔助教學日益受到重視,建設臨床技能訓練中心,改革傳統的臨床技能訓練模式,已被列入改革日程。
中期發展
2004年-2006年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學校和學院經過積極研究和探索,根據區域性價值取向和服務基層的人才定位原則,將打造套用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體系的著力點,做到突出綜合能力培養,突出實踐精神培養,突出動手能力培養,使學生獲得嫻熟的操作技能,使學生在操作技能和操作技術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中心申報的課題《湘、鄂、渝、黔四省邊區社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得湖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醫學生基本技能強化訓練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得吉首大學教學成果三等獎。中心還結合“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實驗室”建設項目對原有實踐教學體系進行逐步改革。如手術室視頻傳輸系統、局部功能模型等,加強了運用模擬技術進行臨床教學的力度,但臨床模擬教學改革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形成規模。為克服分立實驗室的種種弊端,經過充分論證和準備,根據學科課程的特點,在資源共享的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對原有的臨床技能實踐教學課程進行了科學的最佳化整合,成立吉首大學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心,構建了外科技能、診斷技能、護理技能和針灸推拿技能四個臨床技能實踐教學平台。中心不再隸屬教研室,而直屬醫學院管理,實行主任負責制,人、財、物相對獨立。
未來規劃
2006年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得優秀以後,學校進一步理清思路,將長期教學實踐探索出來的理論成果積極套用到臨床實踐教學中,對實踐教學中心的發展重新定位。打破了以往以學科為中心的分離的臨床思維和技能的訓練方式,重新組合臨床技能訓練內容,將模擬教學方法整合套用到醫學生的臨床技能培訓中,增添了新的教學內容,提高了實踐教學水平,使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集體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制定了長遠建設規劃,建立了最佳化發展的長效機制,將中心建設與執業醫師資格技能考核接軌,將院校醫學教育、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三個階段有機銜接;不斷拓展中心功能,積極開展各類農村衛生人員的各種在職培訓,使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心成為了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區重要的醫學實踐教學平台。中心於2008年建立了吉首大學臨床技能教學網,《臨床技能學》和《護理學基礎》被評為吉首大學校級精品課程。
教學宗旨
總之,吉首大學臨床技能實踐中心在學校的統一規劃下,依託“中央與地方共建特色優勢學科專業實驗室”項目建設,已初步達到了階段性建設目標,建立了一個以學生為中心、多學科共享的臨床技能訓練平台;中心還積極推進臨床教學改革,構建了以培養學生臨床基本技能為主要內容,分階段、分層次、開放式、逐步提高的臨床技能教學體系,形成了以提高學生臨床技能、臨床思維和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臨床技能教學新模式;中心還積極為農村培養、培訓各類衛生技術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在學校創建湖南省屬高水平大學的過程中,隨著辦學實力的進一步提升,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優勢也將進一步凸顯,臨床技能實踐教學中心的建設也將伴隨醫學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而邁上又一個新的台階,為民族地區的醫學人才培養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