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人文學院

吉首大學人文學院

吉首大學人文學院辦有歷史學(師範)專業和哲學專業以及民族學、中國史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生態扶貧博士項目、民族學科學研究博士後流動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首大學人文學院
  • 現任領導暨愛民 
  • 本科專業:歷史學(師範)、哲學 
  • 碩士點:民族學、中國史
辦學歷史,學術研究,辦學條件,學科設定,科研條件,師資隊伍,

辦學歷史

1982年,創設民族研究所,1986年建政史系,開辦歷史專業(專科),1998年歷史專業升格為本科。
1997年,設立倫理學研究所;民族研究所改立為民族學研究所,掛靠政史系。
1999年,成立政法學院,下設歷史系;同年歷史學(師範)專業升級為本科。
2001年,民族學研究獲批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003年,民族學、哲學獲碩士學位授予點,為吉首大學首批碩士學位點。
2004年,民族學、倫理學碩士點招生;2005年系所合一,成立歷史與文化學院;2006年,專門史、馬克思主義哲學碩士點招生;2010年,民族學、中國史、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招生。
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生態扶貧”項目博士點,2015年獲批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
2022年,歷史與文化學院改制為人文學院,哲學研究中心併入人文學院,人文學院由民族學、歷史學、哲學三個學科組成,同年獲批哲學本科專業,於2023年正式招生。

學術研究

近來年,學院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0餘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重點項目4項,冷門絕學專項1項,省部級縱向項目10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35部;在《民族研究》《中國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多篇為《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4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民委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2項,湖南省優秀社科成果一等獎2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1項,其中國家民委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辦學條件

學科設定

辦有歷史學(師範)專業和哲學專業以及民族學、中國史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生態扶貧博士項目、民族學科學研究博士後流動站。民族學學科先後入選湖南省重點學科、優勢特色重點學科、“雙一流”培育學科,哲學學科曾入選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歷史教育專業入選湖南省一流專業。

科研條件

學院設有國家民委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生態民族學研究基地”和“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湖南省民族學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基地”,湖南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 “武陵山區生態文化與居民健康促進實驗室”,湖南省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武陵山區民族生態文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湖南省民宗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和“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基地”等省級平台。

師資隊伍

學院有教職員工32人,其中教授11人(其中二級教授5人),副教授9人,有博士學位的21人;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1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3人,湖南省芙蓉學者2人。2019年獲湖南省高等學校“武陵山區民族生態文化創新與套用”科技創新團隊。(2023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