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當普

吉當普

吉當普 ,一名吉達布,蒙古族,元朝官員。

元順帝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出任僉四川肅政廉訪司事,在任時主持重修都江堰。他第一個將堰體由竹籠結構改為鐵石結構,對後世治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基本介紹

  • 本名:吉當普
  • 別名:吉達布
  • 所處時代:元朝
  • 民族族群:蒙古人
  • 主要成就:主持重修都江堰
元順帝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吉當普出任僉四川肅政廉訪司事,請罷鹽運司,正鹽法,撫流寓,使安耕鑿。
吉當普發現,在元代以前,都江堰都是以砂石築堤,年年修治,耗費巨大,民役沉重。到了元代,都江堰已經毀壞嚴重,不僅不能造福於百姓,反而屢屢對百姓造成傷害,而且每年都有多達132處的堤防要進行治理,所需兵役多則萬人,少則千人。吉當普進行了一番考察後意識到,倘若繼續這樣進行修治,每年勞民傷財之後,其結果還是“水失其道,民失其利,吏乘其弊”。
為了改變“富屈於貨,貪屈於力,上下交病”這種苦於歲修負擔的狀況,他試圖尋找“一勞永逸”的辦法,吉當普經過研究後,大膽地決定將132處堤防縮減為32個要害堤防,而對於要害之處則集中人力物力進行重點治理。隨後,吉當普又說服灌州(今四川都江堰市通判張宏出資,建小堰進行試驗獲得成功。
至元元年(公元1335年)年底,在吉當普的主持下,都江堰修治工程正式開始。由於都江堰位居大江中流,以往各代用砂石竹木所砌築的堤壩經不起水流的衝擊而屢建屢塌。對此,吉當普創造性地提出了“以鐵制堰”、“甃石護堤”的綜合治理方案,“在要害的江段,兩岸都砌築鵝卵石,中間加鐵筋連固,表江石以護之,上植楊柳,旁種蔓荊,櫛比鱗次,賴以為固”的辦法予以治理,就是用條石安砌,條石之間,用鐵錠相互扣聯,用桐油麻刀拌以石灰堵塞漏縫,沿堤植樹“數以百萬計”。這種方法至今仍然廣泛套用於農田水利、河流渠道、鐵路公路沿線等各個方面。寶瓶口以下引水口,則用條石包砌,並做石門,啟閉方便。
每次大修,最突出的工程是鑄大鐵龜作為內外二江的分水魚嘴。吉當普認為分水魚嘴位居河中,頂衝激流,最容易破壞,為了堅作魚嘴,他用了16000斤鐵澆鑄成一隻巨大的鐵龜作魚嘴,並在魚嘴前埋鐵樁,以抵抗水流的衝擊,防止水運木材與木筏對魚嘴的碰撞造成的損壞。吉當普鑄鐵龜開創了堅作治水的嘗試。全部工程共動員了石工和鐵匠各700人,木工250人,壯工3900人,耗用糧食1000餘石,開山取石百餘萬方,用去石灰60000多斤,桐油30000多斤,鐵65000斤,麻5000斤,人工和材料費用總計49000多緡,工程之浩大,都江堰水利史上極其罕見。
都江堰經過吉當普的治理後,徹底改變了以往那種修治後數月就無法使用的情況,使都江堰水利工程維持了將近四十年無大修的局面,對川西平原貢獻甚巨。吉當普勤政於都江堰水利不僅令川人銘記,同時也感動了元順帝,他命令時任史官的元代著名大學者揭傒斯為吉當普立碑記功,碑文中這樣稱讚吉當普的勤政廉潔:“惟吉當普才大而德敏,愛深而知遠,不枉其道,不屈其志,臨難忘身,為國忘家,安於命而勇於義,而知所先務,故事可立而功可建。”
吉當普的功績不僅被記入了清代編撰的《歷代都江堰功臣小傳》中,還在清朝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被列入建在二王廟的堰功祠中,享受後人的祭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