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十載,增刪數次,洋洋三十餘萬言,只為吟詠一條不為人所知的河,以及河流兩岸的那方天地、歲月、人。這樣的作家在當下是少見的。而對於這本忠實於大地的長篇散文集子,無疑它的文本包蘊豐富,既有作家在伊犁大地河流兩岸獨特的住居體驗、民俗風情、又有對生態主義、家園意識、土地情結的思考體悟。
在吉爾尕朗河兩岸,作者以長達十年的時間和廣袤的新疆伊犁的空間,描繪了一幅幅個人視野下的西北風情連環畫。
2014年3月,《吉爾尕朗河兩岸》參評“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同年6月,該書強力入圍“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類。
基本介紹
- 書名:吉爾尕朗河兩岸
- 作者:梁曉陽
- ISBN:978-7-5515-4944-8
- 頁數:472
- 定價:45
-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責任編輯:周英儆
- 書籍設計:李鯤
內容簡介,目錄,編輯推薦,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一條靜靜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爾尕朗河為背景,通過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親身體驗,以細膩浪漫的筆調和田園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地描繪了吉爾尕朗河兩岸廣闊的牧場、田園、林區、山脈等四季變幻的迷人風景,並對生活在此的遊牧民族的獨特文化、風俗、節慶、民歌等做了深入詳實的了解與記錄。全書充溢著作者對這片遠離都市喧囂的原生態土地上山川風物的熱愛與眷戀,對現代工業文明弊端的清醒與重返健康田園生活的提倡,以及對生態文明的現狀和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關注與反思。作者在書中表述了自己對於伊犁這片土地的複雜情感,筆調中飽含著濃郁的家園情懷,以及現代人對於生命和故鄉的思索以及感悟。作者文筆優美,觀察細膩,對於當地景致風物描寫鮮活生動,對於當地生活歷程的尋訪真實樸素,對於當地發展與保護的前景表述了個人的憂慮及思考。其自身生活經歷豐富,但渴求和嚮往簡單安靜的生活氛圍,在伊犁吉爾尕朗河流域尋求並有了很可貴的收穫,全書自始至終有一種純淨的人文情愫。
目錄
第一章 老馬場的冬天
霧凇
冬居
冰河
冬日的聲音
銀白雪原
第二章 雪花引回來的春天
陽光和雨水到來,冰河融化了
三月了,雪花還是漫天飛舞
所有的生命都動起來
第三章 從春末到秋深的勞動
自辟一個菜園
古拉的理想
在野地上閒逛
勞動使我們的家漸漸興旺
第四章 回家與新家
那些年渴望一個家
最早的家
一院老房子
我的牡丹汗
白楊樹下建新家
享有美食的生活
認這個地方做老窩
第五章 名叫大平灘的地方
飛紅巾
草原上的因緣際會
大平灘上的歌唱
草原盛會
現代化來到的草原
第六章 天山長風吹過大平灘
春濃的時候
與海拉提交談
閱讀
沐浴
戀愛
把春天帶到去過的地方
第七章 在高高的加烏爾山
清晨的剪影
從彤紅的傍晚到沾滿露珠的清晨
呱啦雞的叫聲與黑山羊的注視
雄鷹與哈薩克
向著雄鷹飛翔的方向
草場上的宗教
第八章 草場邊是流淌的河水
拉索纜車
月夜
奶茶歌
鋼索木板橋
第九章 老人與歌聲
鄉戀之歌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春天的歌聲
第十章 河流守望者
吉爾尕朗河之歌
閱歷豐富的河流
樸素的美文
第十一章 清涼的台地
寂寞的河谷
狂潮般的林場
在台地上遊走
第十二章 小巴扎
一條大街
阿娜爾
烤肉攤子
開店的人
黑眼睛
在岸邊等候答案
第十三章 載歌載舞的村莊
到村莊做客
鄉村麥西來甫
白楊樹下的歌舞
第十四章 鄉野的色彩
一種熱愛
四月的杏林
斑斕的鄉野
田野的鄰居
記憶里的村莊
鄉野文明的閃光
第十五章 林區之路
山間公路
不算艱難的抉擇
黃金季節
第十六章 庫爾德寧歲月
草原之夜
阿克圖麗迪
提克喀拉尕依林海
雪水河邊的棲居
河谷的人們
夜鶯在草原上縱情唱歌
靜與鬧的辯證
十月,金紅色
十二月,厚雪淹沒河谷
後記
感恩與感謝
編輯推薦
一個異鄉人“一輩子都不想從這裡走開”,一個地方“必將耗盡燦爛的青春和鮮活的生命”
與作者梁曉陽結緣於第二批“新疆民族文學原創和民漢互譯作品工程”的出版項目散文集《吉爾尕朗河兩岸》,那是在2012年底。時至2014年2月,當我們決定對此書進行再版時,我便與作者有了進一步溝通。在我們的往來暢聊中,作者給我的印象是平順謙和的,他對自己的文字極為小心翼翼,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恨不得把普天下的美好都給予她,並且迫切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認可與推崇。
美玉終歸是美玉,是金子總會發光。看似一部普普通通的散文集子,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深切情意!我驚異於一個外地人,如何能把新疆伊犁的一個無名之地寫得如此大美,後來我明白了只因為作者太愛伊犁,太愛一個叫作庫爾德寧的地方,太愛一條叫作吉爾尕朗河的河流及其兩岸的風土人情,這種強烈的驅使感迫使作者十年間每年不顧勞頓之苦,從遙遠的廣西來到新疆,用心仔細體味這裡的一切,作者將滿盆衣缽的真情幻化為筆尖的一行行文字,成就了《吉爾尕朗河兩岸》。
作者自認為是一個“對事物感覺很遲鈍的人”,他說他對伊犁的其他縣寫不出啥有力度的東西。在我看來,只有當一個人真正融入令他魂牽夢繫的地方,只有當他真正把這個地方當作他的精神家園,當作他今生的依靠,他才能傾其所有,投入他全部的感情和精力為此而奮鬥。
在吉爾尕朗河兩岸,作者以長達十年的時間和廣袤的新疆伊犁的空間,描繪了一幅幅個人視野下的西北風情連環畫。作者的敘事風格舒緩而內斂、沉靜而奔放,只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平靜地傾述於筆端,以一種在場的姿態與一種欣喜和發現對話,不誇張賣弄,也不做作粉飾。書中文字柔軟、細膩,但很令人動容。新源馬場的舊居與新房的對比、加烏爾山牧場的清晨和傍晚的變幻、天山長風吹過大平灘的四季美景、雪山河谷台地林區鄉野村莊的地域特色……如幻燈片在讀者眼前一一呈現。既有歷史的底色作為敘事的背景,也有時代的風雲升騰於字裡行間;既有讚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濃墨重彩,也有觀察中的質疑和深思中的警醒。在這裡,草原既給人一種靜美脫俗的薰染,同時也給人一種宗教氛圍的感化;仰望和崇拜雄鷹的姿勢與勇敢,同時也看到草原的博大神奇後面還有蒼涼的羈絆和原始的冷落;期待心靈的平靜和潔淨,同時也渴望現代文明的富庶和繁華……這些客觀辯證的思考與揭示,也就走出了片面主觀的窠臼束縛,讓散文的記憶打上了一種感性與理性有機結合的烙印。
我相信《吉爾尕朗河兩岸》能夠喚醒許多新疆人沉睡的記憶,激發更多外地人對新疆大美的嚮往。可以說,這本書承載著我重重的信賴和感激,我相信書中的文字,因為它們都是真實的、真切的,同時感謝作者將吉爾尕朗河兩岸的人、物、風情還有寂寞自適的人們,輕輕地帶回讀者的身邊,使我們在煩囂的生活中暫時找到得以讓心靈休憩的一片靜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