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雙遼市第一高級中學

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兩層近千平米的水沖洗廁所竣工,極大地改善了師生的生活條件;學校大禮堂整修一新;一號教學樓內部修繕一新。 學校軟體建設凸顯強勁拉動功能。師德師能建設再上新台階。青年教師培養導師制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演練工作步入常態化。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工作步入常態化。業務領導骨幹教師課堂教學聽課導“三位一體”的教科研活動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教師全員理論培訓工作又辟新路徑,教師的教育觀念進一步更新。 學校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建立。“以人為本,揚長發展”的主體辦學理念、“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核心精神和“充分發展,藝體見長”的育人目標日益深入人心並有效落實。 學校大力實施“‘四教’統籌施教,發現和發展智慧型,讓學生充分發展”的辦學模式,積極推進“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高效提問,貫穿學教”的教學模式,不斷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教學質量逐年攀升。高考又取得了新的成績。重本進線人數126人,高達12%;本科以上進線826人,本科進線率高達83%,遠遠超出了全省平均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遼市第一高級中學
  • 創辦時間:1920年7月
  • 所屬地區:吉林省雙遼市
  • 類別: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追求卓越,共創輝煌
  • 學校屬性:吉林省重點高中
雙遼市第一高級中學 1、 歷史沿革  建於1920年7月,當時校名為“奉天省立第六師範學校”,是東北軍將領吳俊升墊資興建的。經歷了東北軍、日偽滿、國民黨、新中國四個歷史階段,至今已有87年的歷史。其間,更換校名15次,歷任校長26人。1982年被省教委確定為“第二批辦好的重點高級中學”。  2、校園建設  學校地處鄭家屯東北角,遠離鬧市,環境幽靜。整個校區占地近100,000平方米,一座天橋---通慧橋連線東西兩校區。6幢大樓鱗次櫛比,樓廊亭榭,錯落有致;翠榆交蓋,綠柳含煙,彩繪雋永,群雕別致玲瓏。學校因校園綠化優美,被家鄉人民譽為“花園式的學校”,先後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和“國家級綠色學校”。  學校現有教學樓4幢,學生公寓樓2幢,體育館1個,總建築面積為26,255平方米。  校園內有標準400米8條跑道的運動場1個,標準化排球場3個,籃球場4個,標準足球場1個。  3、教育思想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追求卓越,共創輝煌。  辦學思想:讓每一個人充分享受成人、成才、成功、成名的幸福與快樂。  辦學目標:創一流名校,育一流人才。  4、機構設定  學校設有教務處、政教處和總務處,此外根據實際設有電教處、辦公室、團委、教科研室、  實驗室、保衛科、舍務辦、廠辦等職能部門。學校實行以年部為單位的辦公體制。  5、師資隊伍  教職員工221人;專任教師198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9人,中教一級教師7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0 人;四平市名師、  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2人;雙遼市級骨幹教師  18人。  教師隊伍老中青搭配合理,德藝雙馨。  6、教學班及學生  49個教學班,其中8個實驗班,學生總數約2,700人。  7、教學格局  實驗班、常規班、基礎輔導班、學科提高班、  特長班和奧塞班輔導班。對學生因材施教,動態分層次教學。  8、硬體條件  標準化的理化生實驗室各1個,語音室、美術室各1個,鋼琴室2個,圖書館和閱覽室各1個;現代化主控室1個,電子備課室1個,多媒體微機室3個,大中小型多媒體報告廳4個,27個教學班安裝了微機、雙向閉路電視等多媒體系統;辦公室有微機,校內辦公實現了網路化。  9、食宿條件  學生公寓全面實行賓館化管理,設施、設備齊全,每間可供6-8人居住。每個公寓樓內均設有學習室,既方便學生的學習,又保證學生的安全。  校內有餐飲中心、超市和水房。  10、辦學特色  校體訓隊具有悠久的歷史,對體育特長生進行早期選拔與培養,科學訓練,每年向上級學校輸送的體育人才數量多且規格高,在全地區名列前茅。近三年來,共有134人考入體育院校(系);美術特長輔導班開設素描、水粉和美術設計等課程,美術特長生高考加試合格率達100%,近三年來有90多人考入本科院校;音樂特長輔導班開設聲樂、器樂兩門課程。音樂特長生高考加試合格率達100%,高校升學率達100%。  11、助學與獎勵工程  大力實施“獻愛心捐款”、“扶貧濟困助學捐款”及每一名領導幹部和教職工“一幫一,一助一”助學等工程,以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每年學校都投入20多萬元人民幣以減、免等方式資助特困學生,設立了“獎勵基金會”,對“雙特生”(學習成績特別優秀、家庭經濟特別困難)予以獎勵。  12、教育碩果  普本率和重本率逐年提升,本科進線率已高達72%,本專科進線率高達100%;考入國家名校學生數量年年增加。近年來,共有50人考入清華大學、中國人大、北師大、南開等名牌大學;並且每年都有考生的成績達到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奧賽成績卓著。2005年以來,獲國家、省、市級獎項累計達40多人次,其中12人獲省賽區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