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遼市第一高級中學

雙遼市第一高級中學

雙遼市第一中學位於雙遼市鄭家屯東北隅。它北望環城鐵路,南鄰雙遼市幼稚園,東西兩側牆外均為居民住宅。學校占地8.3公頃,總建築面積為1.2萬平方米,是雙遼市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所學校。經歷了東北軍、日偽滿、國民黨、新中國四個歷史階段,至今已有91年的歷史。其間,更換校名15次,歷任校長26人。1982年被省教委確定為“第二批辦好的重點高級中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雙遼市第一高級中學
  • 創辦時間:1920年7月
  • 類別:公立中學
  • 知名校友:吳俊升
  • 所屬地區:中國吉林省
  • 地點:雙遼市遼北街
歷史沿革,校園建設,教育思想,機構設定,師資隊伍,教學班及學生,知名校友,教學格局,硬體條件,食宿條件,辦學特色,助學與獎勵工程,教育碩果,校訓,校風,教 風,學 風,校歌,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1920年7月,奉天省立第六師範學校在鄭家屯建立,是東北軍將領吳俊升墊資興建的。校址在石公館道南。校長那雲鵬。招生1個班,學生50人,均為高小畢業生。修業期限為5年。
雙遼一中雙遼一中
1923年,由洮昌道北部7個縣份(洮南、開通、遼源等)聯合辦學,籌集16萬元,在鄭家屯鎮東北購得土地4.554公頃為新校址,由第二任校長陳國慶著手籌集建新校舍。共建教室93間,建築面積1980平方米。1924年,省立第六師範學校遷入新校園(即一中現址)。同年,更名為“奉天省立第四高級中學校”。1925-1927年,校長分別是孫爾昌、關錫廉、林利仁。1929年3月1日,校名改稱“遼寧省立第四高級中學校”,校長林利仁。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東北地區,省立第四高中被迫停辦。1933年5月1日,學校更名為“奉天省立第七師範”,范開始複課。1934年元月,奉天省立第七師範學校區教育聯合總會成立。1935年,學校更名為“奉天省立遼源師範學校”,學制三年。1936年,奉天省立遼源師範學校與四平師範學校合併,改校名為“奉天省立遼源農業學校”,校長為日本人柴為次郎,副校長為李翰玉(華人)。1938年,偽滿洲國文教部頒發新學制,規定中學改為國民高等學校或女子國民高等學校,修業四年。根據新學制,學校更名為“遼源國民高等學校”。校長為日本人一室利鄉。1941年,學校更名為“四平省立鄭家屯國民高等學校”。1946年2月26日,因戰亂第二次停課的學校複課,校名為“遼北省遼源聯合中學”,校長梁詠時。同年5月,解放軍進行戰略轉移,雙遼被國民黨接管。7月,學校改名為“遼源中學”(農科)和“鄭家屯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獸科)。1個學校掛兩塊牌子,校長王堯貴。1947年雙遼解放不久,縣長兼校長的艾文與副校長姚周杰開始著手重建學校,建房兩棟30間。同年9月18日,校長楊山徑與教務主任趙天等6名同志接管了這所學校,校名改為“遼北四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當時學制規定為初、高中各3年。1950年,遼北四中校長由縣長徐步雲兼任。1951年,學校更名為“遼西省雙遼中學”,校長為屈申,校領導與教職員皆由教育局任命與健全,由縣委代管。1956年,學校更名為“吉林省雙遼縣第一中學學校”。校長崔文、李國棟;教導主任寶英奎、張治。1957年,學校黨支部書記為王恆君,校長李國棟。1960年,校黨支部書記為時天榮,校長花奎文,副校長李國棟。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1968年3月,學校複課,7月,教育局派桂鳳義任革命委員會主任。1973年,校革委會主任劉慕仁,副主任汪孔清。1975年,桂鳳義任黨支部書記兼革委會主任,汪孔清仍任副主任。1976年10月到1977年間,黨中央發出了“安定團結,撥亂反正”的偉大號召,學校隨即掀起了清算江青反革命集團倒行逆施反革命罪行的高潮。廣大教師重新樹立了學校必須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學校工作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1978年,學校黨支部書記桂鳳儀,副書記汪孔清,校長李國棟,副校長汪孔清、李春榮。全校教職員工109人,其中教師86人、職工23人。教學班31個,其中一年級4個、二年級8個、三年級8個、四年級7個、五年級4個,學生總數1971人。1979年,黨支部書記張文金,校長李國棟,副校長李春榮。1980年,學校更名為“雙遼縣實驗中學”。下半年,黨支部書記許永慶,增設副校長李有和。1982年,雙遼縣實驗中學被確定為吉林省第二批辦好的重點高中,不再招收國中班。改為高中後,黨支部書記許永慶;校長李國棟,副校長李有和、吳寶林、金萬福。1983年,學校開始興建雙遼縣第一幢教學大樓。總計4層,建築面積為3200平方米。1985年竣工啟用。1984年,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有和,副校長金萬福、吳寶林、董化天,校長助理王大一。1985年,李有和校長調局任教育局長,金萬福繼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副校長王大一、吳寶林,黨支部副書記牛玉春。本年度高考取得優異成績,本、專科總計104人,中專生82人,首次突破100人大關。1986年,學校重新改名為“雙遼縣第一中學”共22個教學班(其中複習班4個在校學生1350人。本年度升入大、專院校的學生110人。1988年,首次教師職稱評聘工作結束,14名被評為中教高級教師,41名被評為中教一級教師,35名被評為中教二級教師,7人被評為中教三級教師。同年,考入本科的有104人,其中重點院校40人、大學專科73人。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校辦工廠年產值逐年增加。3個校辦工廠,每年產值100萬元,利潤20萬元,上繳學校8萬元,為學校逐年提供了資金,補充教育經費的不足,改善了辦學條件。1992年初夏,金萬福林病休,王大一接任校長。1994年5月,學校籌建的雙遼縣教育系統第一幢教師住宅樓破土勸工,建築面積為3819平方米。1995年9月初,部分教師在教師節前喜遷新居。同年高考,升入高等院校學生313人,突破了300人大關,升學率65%。其中體育考生31人,創歷史最高紀錄。1996年7月,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王大一,副校長朱偉臣、朱長河、李凱,工會副主席張大羽。春季開化以後,學校開始了大規模整治、美化校園的工作。校內埋設了地下電纜、電放線近千米;砌築了近500米的樹壇,將中央在道兩側近50年樹齡的榆樹砌起圍欄,樹壇用白瓷磚貼面;新教學樓門前廣場、中央大道進行了路面硬化。在此基礎上,對新教學樓的主體及周邊環境進行了改造。在新樓南端砌就1排壇,立起1排路燈,將樓前廣場分成綠花區和硬化區。在樓東修起了1個南北走向、琉璃瓦頂的畫廊,飾以浮繪、壁畫。在樓前立起1座高達6米的漢白玉雕像,雕像名為“騰飛”,象徵著雙遼學子昂揚向上的精神,孜孜以求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造福鄉、振興祖國的美好願望。像座飾以淺紅色大理石,四周刻有校領導的題詞。同時廢了原校門,在中央在道南端建起1座電動式自動不鏽鋼新校門。東側門墩牆上刻有朱偉臣校長手書“雙遼市第一中學”的校名,門墩上是一雙巨手向上托起初升太陽的水泥雕塑,象徵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們正在努力托起祖國明天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7月,校內程控電話安裝完畢。2000年高考前,校園的改建工程基本竣工。至2000年,雙遼一中校園占地8.3公頃,校舍從幾棟平房發展到兩樓一館(圖書館);藏書從百餘冊增至2萬餘冊;實驗室從無到有;教學手段從“老三室”發展到微機室、語音室、電教室俱全。有學生近2000人,教師180餘人,教學班30個。2000年1月10日,第二幢教學樓啟用,第一教學樓實施改造。
2月,校領導班子調整,朱偉臣任第二十五任校長,實行幹部、教師聘任制。
3月,第一教學樓改作宿舍樓與實驗樓工程完工;王大一任雙遼一中黨總支書記。
4月,啟動徹底淨化、美化校園工程,清除周邊淤土,硬化樓前廣場、中央大道;修樹壇、花壇;立漢白玉雕像一座於樓門前,建琉璃瓦頂畫廊一條於樓東。至7月初,全部竣工,校園面貌徹底改觀。
7月,校內程控電話開通,至此,校內凡有辦公之所皆有內線電話;高考成績發表,文理科本科進線考生270人,其中文科劉瀅以574分的成績名列全省第28名,理科邊慶傑以605分成績名列全省第94名。本年共升入上級院校本專科合計526人,其中本科289人。
2001年,學校團委被團中央組織部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
6月15日,集學習、觀賞、遊樂、休息於一體的“翰馨亭”落成。
7月,朱長河校長被評為省特級教師。
設立信息電教處,孫智勇任主任
學校安裝兩套先進的教學硬體設備。
①31個教學班安裝了29英寸電視機,建成雙向閉路系統(多媒體教室)。
②建立一個擁有60台電腦的微機室。
高考成績發表,本科進線考生350人,其中重點本科101人,重本進線率13.74%,普本249人,普本進線率33.88%,本年升入上級院校672人。周永冠考入清華大學,填補了我校四十多年歷史的空白。
9月,朱長河校長被評為國家級骨幹教師。
2002年3月,學校被吉林省環保局、教育廳命名為第二批“省級綠色學校”;學校被評為“省級電化教育示範校”。
6月,第三幢教學樓破土動工,於11月竣工。
7月,第三幢教師住宅樓破土動工。
10月,朱長河校長被省教育科學院命名為“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長”。
高考成績發表:本科進線考生603人,其中重本73人,進線率8.5%,普本530人,進線率61.7%,本年共升入上級院校850人,錄取率98.95%。
2003年3月,學校建成教師電子備課室,12台電腦投入使用。
6月,3號樓樓前廣場,建成“奮進”雕塑一尊。
8月,第三幢教師住宅樓竣工使用。第三幢教學樓投入使用;本年高考成績:本科進線考生超過453人,其中重點本科105人,進線率13.53%,張崇同學以高考總分642分,全省第54名的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普本348人,進線率44.85,本專合計850人,錄取率98.45%。
2004年4月,李肖毛主任為高中副校級。
7月,高考本科進線考生453人,其中重點本科108人,進線率16%,普本309人,進線率45.85%,本專合計670人,進線率99.4%。
8月,領導班子換屆選舉,朱長河任第二十六任校長,朱偉臣任黨總支書記。
9月,崔君強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10月,張寶玉任舍務負責人。賀亮任食堂負責人。
為緩解學校教師緊缺,市教育局從其他學校調入14名骨幹教師,從市進修學校借調2名教研員。
11月,高殿武、崔君強任副校長,馮海波任黨總支副書記。辛東明任高二年部負責人;高玉波任高三年年部負責人;趙志偉任團委負責人。
12月,在1號樓建立一個現代化、功能齊全的小型多媒體報告廳。
2005年1月,學校被國家環保總局、教育部評為“國家級綠色學校”。
2月,構建並實施實驗班、常規班和特長班三種班型教學模式。
2月24日,朱長河兼任學校黨總支書記。
為27個教室安裝了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
3月6日,新的學校辦學思想形成。核心理念是育人至上、教學至上。
4月30日,市委、市政府本著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的原則,認真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積極創造條件,不斷改善教學環境,將原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共同整理的收儲土地劃歸教育用地,用於我校整體規劃建設。
5月高占國任招生辦負責人。
一座現代雕塑“凌虛御風”巍然矗立於本校區。
6月,建成2個停車棚,解決了師生存放車輛難的問題。
7月,高考600分以上24人。二類名校考取的人數多:禹靜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李猛、葛永輝考入北京理工大學;馮濤、趙昊考入北京交通大學;王光中考入首都醫藥大學;謝振林、潘野考入同濟大學;孫大為考入吉大生命科學院(全省最高分669分);孫超考入天津大學;張健考入武漢大學;邵長亭考入東南大學;馬雲龍考入國防科技大學;李大偉,劉佳帥考入山東大學;吳猛考入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張海燕考入中國藥科大學;楊海蛟、馬軼楠考入中國地質大學等。
8月,學校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評為“德育科研先進實驗校”。
派出10名教師赴北京師範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培訓。
9月,一幢面積為9061平方米綜合大樓在東校區破土動工,面積為1500多平方米的餐飲中心和洗浴中心樓在校本部北端破土動工。
10月,東校區師生廁所、水房及供水設施和門衛竣工。
10月,高殿武副校長被評為“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先進個人”。
11月,朱長河再次被評為“吉林省教育科研名校長”。
12月,按照市政府作出的決策,從應屆師範院校大學畢業生中公開選拔優秀學生充實我校教師隊伍,10名教師如期上崗。
2006年1月至6月,一體化校園超市、餐飲中心、洗浴中心相繼掛牌並投入使用,從根本上改善了師生的生活條件。
2月,派出8名教師赴北京師範大學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培訓。
3月,啟動“十一五”5419課題研究,國家級5項,省級4項,四平市級1項,雙遼市級9項。
劉東曉任副校長,榮忠哲任高二年部負責人。
朱長河主持的課題“高中英語學習策略教學初探”被評為吉林省第二屆省級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獎。
4月,安裝校園智慧型廣播系統,校園報正式變為校報。為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由校長兼黨總支書記朱長河任總編,副校長劉東曉任副總編,王新明任編輯部負責人。
學校被評為國家教師基金“十五”計畫重點課題“全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實驗校。
5月,首屆保送生70人於15日報到上課。
破土動工興建貫通校本部和東校區的“通慧橋”,更換了2號樓微機60台。
6月1日,校園超市開業。
舉辦我校第二屆藝術節暨匯報演出,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7月,第二批從往屆和應屆師範院校大學畢業生中公開招聘12名大學生到崗工作,師資緊張狀況得到了緩解。
新建一個記憶體有25萬冊圖書的電子閱覽室。師生查閱資料方便高效快捷。
始建於1985年的1號樓教學樓,修繕一新。將所有陳舊鋼窗更換成塑鋼窗,該樓外牆粉刷彩色塗料,面貌煥然一新。
高考獲得了大面積豐收。高考報考人數908人,超過600分的人數理科25人,文科1人,計26人;超500分的人數332人(理268人,文64人);最高分(理)679分。進入重本線人數(理)59人,(文)14人,計73人;進入普通本科線470人。(理357人,文113人)。
高一新生889名,創歷史最好水平。
8月,新校區建成,綜合大樓竣工並投入使用。
國有民辦性質的鵬雁中學在東校區掛牌成立,招生近400人。學校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雙遼人民日益增長的子女接受高中優質教育的迫切需要。與此同時,學校校內布局調整,學生的學習條件、住宿條件發生了重大變化。
9月,貫通校本部和東校區的“通慧橋”建成,極大地方便了師生安全地通行於兩校區之間,並成為市內獨一無二的一道風景線。
安裝多媒體微機室1個,多媒體報告廳2個。
現代雕塑“志在九天”巍然矗立於東校區園裡。
9月19日,成功舉辦建校86周年校慶暨新校區建成典禮以及校秋季田徑運動會,該系列活動是展示風采、振奮精神、鼓舞鬥志、凝聚人心的盛會。市委書記劉樹毅帶領五大班子領導親臨盛會,為我校題詞“辦好讓家鄉人民滿意的高中”,激勵我校全體教職員工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10月23日,成功舉辦電教開放日活動,9位青年教師做了9節電教觀摩課,最佳化了課堂教學,展示了我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取得的豐碩成果。有來自市教師進修學校、市第二中學、實驗中學的100餘名領導、教師參加了教研活動。
11月9日,召開了高一、高二兩個年部以《家校攜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為主題的家長會。家校坦誠交流,溝通了相關信息,增進了相互了解,強化了我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實效。
12月,學校被評為“雙遼市先進黨組織”、“四平市五一勞模集體”、“吉林人民滿意的金牌形象使者”、“全國德育科研先進實驗校”、“全國基礎教育名校”。
2007年1月,學校從應往屆畢業生中擇優招聘了12名大學生。
3月,朱長河被評為“四平市市管優秀專家”。
4月,學校出台並實施校本培訓六項制度:骨幹教師導師制、骨幹教師教學督導制、青年教師教學演練制、青年教師周作業制、教師全員過關考試製和骨幹教師講座制。
5月,完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活動育人、影視育人、讀書育人“五位一體”學校德育工作格局。
學校被批准為“十一五”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立項課題“整體構建學校社會家庭和諧德育體系實驗研究”實驗學校。
5月,第二屆保送生於20日報到上課。
7月,新建了4個多媒體教室(1號樓),實現了一、二年級班班都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願望(計31個多媒體教室)。
高考成績發表,我校高考創“八個歷史新高”。
600分以上56人,增長了115個百分點;重本134人,增長了84個百分點;500分以上644人,增長了94個百分點;體育、藝術本科53人;本科以上785人;8名體育考生考入全國重點大學,體育高考成績創全省最好記錄;2名藝術考生以優異成績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其中一名考生的成績名列全國第一,另一名考生成績名列全國第十。
8月,多方爭取省財政廳資助項目,免費共享東北師大附中教學資源庫。
9月,在原有2個多媒體微機室的基礎上,又新裝備了1個多媒體微機室,和3 個多媒體報告廳等等。
女生宿舍調整圓滿結束,每個房間生活設施完備,環境優美,學生的住宿條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按照市政府的統一要求,對東校區進行了綠化,同時也進行了美化。第一期校園綠化美化工程已圓滿結束,受到了市政府的表彰。
建立了一個功能齊全的網站,擴大了宣傳學校的渠道。
裝備了1個大型學習室,改善了住宿學生的學習條件,等等。
朱長河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10月,在校園四個關鍵場所安裝了四個監控設備,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全程監控並同步錄像,為學校的安全保了駕護了航。
修繕了1號樓並更換了陳舊過期的門窗和電線。
修繕了體育館,充實了體育器材和設施,室內設有桌球室、籃球場地,使師生在雨雪天氣里仍然能夠進行室內體育鍛鍊。
11月,東校區安裝廣播系統。
2008年5月,學校修建三個籃球場、兩個排球場,一個多功能硬化場地,至此,兩校區已有體育館1個,籃球場7個、排球場3個,多功能硬化場地1個,標準化的足球場地1個,小型足球場地1個,必備的體育設施應有盡有。
20日,111名保送生入學上課。
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師生飲水安全得到保證。
6月,在1號樓和2號樓之間修建體育健身場地一個。1號樓正廳安裝電子大螢幕。
7月,學校從往屆畢業生中擇優招聘了9名大學生,其中化學研究生和物理研究生各1人,同時聘任2名大學生,其中物理1人,生物研究生1人。
高考成績發表,我校高考再創歷史新高。600分以上人數共87人,重本進線人數301人,普本進線人數612人,普本重本進線人數共915人,藝術體育進本科線27人。
8月,高一招生人數又獲大豐收,統招生招收433人(保送生114人,統招生171人,指標生127人,特長生21人),擇校生552人,總計926人,再創歷史新高。
新課程學分認定管理辦法與認定細則出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方案與評價指標細目出台;學生準軍事化管理條例出台。
9月,李淑芳老師評為“吉林省優秀教師”。
學生風紀建設督察組成立,對學生的著裝、儀容、行為習慣等實施全方位檢查與指導。
10月-12月,進一步完善學校辦學思想體系。
2009年3月,進一步完善學校辦學理念,並輯錄學校重要檔案匯粹。
把老食堂改造為學校保衛值班室,成立校園書店。
高三理科成立由16人組成的尖子班,學校全力打造精品。
4月,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建立了通用技術實驗室。
5月,在校園內安裝了15個校園燈。新校訓等宣傳內容上樓上牆。本校區安裝18套健身器材。維修學校大門。東校園安裝6套健身器材。
7月,參加高考考生936人中,重本進線158人,其中理科137人,文科21人。重本進線率為16%,遠遠高於全省平均數。普本進線562人,其中理科419人,文科143人。另有體育15人、藝術考生18人,合計33人進入本科線。我校合計進入本科進線753人,本科進線率高達80%。
理科考生最高分為638分,高出2008年重本線99分,折抵計算,較2007年理科最高分高出15分。
保送生理科實驗班進本率達到100%,其中重本進線33人,普本進線27人,最高分為638分,為雙遼市理科第一名。統招生理科實驗A班進本率為92%,其中重本進線22人,普本進線29人。統招生文科實驗班本科進線率78%,重本進線8人,普本進線33人。
9月,朱長河被評為“吉林省勞動模範”。
在全校教師中開展“作課、聽課、說課、評課和寫論文”五位一體,融“教研、科研和課堂教學”為一爐的教科研活動。
10月,組織教師參加“八項”教學基本功大賽,即教學設計的基本功;確定重要問題組或問題鏈的基本功;引導和啟發學生解決所設計問題的基本功;文字書寫及板書設計的基本功;朗讀基本功;語言表述的基本功;收集信息的基本功;運用多媒體有效輔助課堂教學的基本功。教學演練課總計87節。
11月,市委書記劉樹毅、宣傳部長鄭俊輝和政府副市長趙樹和在市教育局林兆輝局長的陪同下視察我校。
2010年3月,婦女節前夕,開展了“十佳女教工”評比活動,學校從教師德能勤績等方面以部門為單位採取票決和推薦、先民主後集中等方法選出了於淑芹等十佳女教工,通過評選活動調動廣大女教師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積極性。
4月,帶領教師實施教育科研“2816”工程,即兩項國家級課題、八項省級課題、一項四平市級課題和六項本市級課題。
5月,“五四”青年節之際召開了學生業餘黨校成立大會,業餘黨校的成立和開班,是我校學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這給學校帶來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新鮮空氣。
面積為17000多平方米的塑膠體育運動場於“五一”前正式開工。
6月,教學樓走廊、男生宿舍走廊、大門衛、操場等關鍵部位和區域都安裝了監控,實行一天24個小時全天候監控並同步錄像,總計113個點,其中學校自己安裝41個點,確保了學校的安全管理。
7月份,在黨員和全體教師中開展“一幫三”愛心活動,每個黨員幫助一名“學困生”,幫助他們補習功課,查漏補缺,儘快趕上去;幫扶一名“貧困生”,讓他們不能因貧困而中途輟學,順利地完成學業;幫扶一名“問題生”,主動、積極協調科任教師和家長等各方力量,做好心理、行為或品質上有問題的學生的轉化工作,讓他們健康地成長。
8月,市委副書記王忠源,宣傳部長鄭軍輝在市教育局林兆輝局長的陪同下視察我校。
聞中寶積極回響黨的號召支援新疆,學校研究決定,任聞中寶為學校團委副書記。
9月26日,塑膠體育運動場竣工投付使用。
10月6日,學校裝備標準化理化實驗室各1個、多媒體教室17個。
10月中旬開始,組織廣大教師積極探索“60+30”的課堂教學模式,落實“學後導,學定導”教學方式方法,
11月6日-12日,開展“同課異構”觀摩研討課活動,教師作課12節。
11月14日,結合“敬業共勉”主題實踐活動學校召開了“敬業、愛生、奉獻”為主題的師德交流會。廣大教師圍繞座談主題談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談教書育人的體會,共同交流探討如何做到敬業、愛生、奉獻。
11月20日,結合創先爭優活動圓滿地開了兩個會:即一個是圍繞“基層黨組織怎樣做到五個好”的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一個是以支部為單位開展了一次“優秀黨員怎樣做到五帶頭”的專題座談會,使廣大黨員幹部從思想上認真進行了反思,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為創先爭優活動開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12月,截止30日,學校共舉辦了26次教師座談會。內容為教學三大鐵律 :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先教後學——以教導學;“溫故知新”——學會了才有興趣。廣大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又發生了變化。
2011年2月26日,在新學期教工大會上,朱長河校長要求並號召全校教職員工“爭做‘十種人’”:爭做身心健康的人;爭做工作態度好踏實肯乾的人;爭做有高度責任感的人;爭做勇挑重擔的人;爭做工作質量高的人;爭做敢於和善於管理的人;爭做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人;爭做讓學生受益大的人;爭做時刻播灑“大愛”的人;爭做有“絕活”的人。
3月20日,領導班子調整。馮海波為副校長,趙志偉為黨總支副書記,張玉琴為工會主席。原工會主席張大羽同志為教育局高中(正校級)督學。部分中層領導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政教處副主任王文娣為團委書記。
4月,我校認真落實國家助學金政策。上級撥付的各種助學金全部發放給貧困學生。本次共資助貧困學生794人,占在校學生總人數的近30%。
另外,學校從公用經費中拿出不少於10%的費用以減、免等方式資助貧困學生,總計202人,占在校學生總人數的近6%。
5月1日,塑膠運動場北和頤馨苑之間硬化和綠化完畢。6米寬的路建成,兩側綠化。
6日,民主產生76名教工代表,醞釀召開第七屆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6月8日,高考圓滿結束。考風考紀曆年最好。
17日,學校召開第七屆第一次教代會。會議主要議程:一、聽取工作報告:1、校長工作報告; 2、校務公開工作報告;3、提案處理工作報告; 二、民主評議中層以上領導幹部 ;三、分組討論和審議工作報告 ;四、公布評議結果和通過報告決議 :1、公布中層以上領導幹部評議結果。 2、通過大會的有關決議。
18日,女生宿舍一樓和二樓維修完畢,所有大房間均改為小房間,每間住8人。學生的住宿條件有得到了徹底的改善。
19日,李淑芳、榮忠澤被評為雙遼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標兵,朱長河、辛東明、於德元、王文娣、高玉波被評為雙遼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學校黨總支被評為雙遼市優秀基層黨組織。
22日,高考成績發表。重本103人,普本以上516人,三本以上826人。成績顯著,令人振奮。 23日,學校為學生食堂安裝了三台立式空調。

校園建設

學校地處鄭家屯東北角,遠離鬧市,環境幽靜。整個校區占地近100,000平方米,一座天橋---通慧橋連線東西兩校區。6幢大樓鱗次櫛比,樓廊亭榭,錯落有致;翠榆交蓋,綠柳含煙,彩繪雋永,群雕別致玲瓏。學校因校園綠化優美,被家鄉人民譽為“花園式的學校”,先後被評為“省級綠色學校”和“國家級綠色學校”。學校現有教學樓4幢,學生公寓樓2幢,體育館1個,總建築面積為26,255平方米。校園內有標準400米8條跑道的運動場1個,標準化排球場3個,籃球場4個,標準足球場1個。

教育思想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追求卓越,共創輝煌。辦學思想:讓每一個人充分享受成人、成才、成功、成名的幸福與快樂。辦學目標:創一流名校,育一流人才。

機構設定

學校設有教務處、政教處和總務處,此外根據實際設有電教處、辦公室、團委、教科研室、實驗室、保衛科、舍務辦、廠辦等職能部門。學校實行以年部為單位的辦公體制。

師資隊伍

教職員工221人;專任教師198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29人,中教一級教師75人;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0 人;四平市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32人;雙遼市級骨幹教師18人。教師隊伍老中青搭配合理,德藝雙馨。

教學班及學生

49個教學班,其中8個實驗班,學生總數約2,700人。

知名校友

王化文:吉林省副省長
蔡鳳蘭:黨的十一大、十二大代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政協副主席
馬兆鑫:恆泰科技集團董事長、恆泰物聯網研究中心主任、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青年領袖、微益中國愛心大使
趙萬東:松原市副市長
高申天:解放軍81832部隊訓練大隊教研室主任、大校

教學格局

實驗班、常規班、基礎輔導班、學科提高班、特長班和奧賽班輔導班。對學生因材施教,動態分層次教學。

硬體條件

標準化的理化生實驗室各1個,語音室、美術室各1個,鋼琴室2個,圖書館和閱覽室各1個;現代化主控室1個,電子備課室1個,多媒體微機室3個,大中小型多媒體報告廳4個,27個教學班安裝了微機、雙向閉路電視等多媒體系統;辦公室有微機,校內辦公實現了網路化。

食宿條件

學生公寓全面實行賓館化管理,設施、設備齊全,每間可供6-8人居住。每個公寓樓內均設有學習室,既方便學生的學習,又保證學生的安全。校內有餐飲中心、超市和水房。

辦學特色

校體訓隊具有悠久的歷史,對體育特長生進行早期選拔與培養,科學訓練,每年向上級學校輸送的體育人才數量多且規格高,在全地區名列前茅。近三年來,共有134人考入體育院校(系);美術特長輔導班開設素描、水粉和美術設計等課程,美術特長生高考加試合格率達100%,近三年來有90多人考入本科院校;音樂特長輔導班開設聲樂、器樂兩門課程。音樂特長生高考加試合格率達100%,高校升學率達100%。

助學與獎勵工程

大力實施“獻愛心捐款”、“扶貧濟困助學捐款”及每一名領導幹部和教職工“一幫一,一助一”助學等工程,以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每年學校都投入20多萬元人民幣以減、免等方式資助特困學生,設立了“獎勵基金會”,對“雙特生”(學習成績特別優秀、家庭經濟特別困難)予以獎勵。

教育碩果

普本率和重本率逐年提升,本科進線率已高達72%,本專科進線率高達100%;考入國家名校學生數量年年增加。近年來,共有50人考入清華大學、中國人大、北師大、南開等名牌大學;並且每年都有考生的成績達到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奧賽成績卓著。2005年以來,獲國家、省、市級獎項累計達40多人次,其中12人獲省賽區一等獎。

校訓

修身篤學 厚德至賢

校風

嚴謹 求是 創新 進取

教 風

樂教愛生 誨人不倦

學 風

尊師重道 學而不厭

校歌

遼水西畔,古鎮東隅,風吹桃李吐芬芳。在這花園般的學府里,雙遼的好青年薈萃一堂。勤奮刻苦,嚴謹治學,實事求是,銳意進取,是我們的校訓,砥礪情操,豐富學養,獻身祖國,造福家鄉,是我們的理想。我們將從這裡起飛,海闊天高任翱翔。緊隨時代的潮流,奏響時代的樂章。啊,雙遼一中,啊,雙遼一中!松遼平原上的明珠,你永遠在我們心中閃光。

地圖信息

位置: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北郊路699號教育局北側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