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發布
各市(州)人民政府,長白山管委會,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管委會,各縣(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辦、各直屬機構,駐吉中直有關部門、單位:
《吉林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2022—2030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11月25日
通知內容
新能源產業是全球具有戰略性和先導性的新興產業,代表著未來技術變革和能源發展的方向。高質量發展新能源產業,對於我省培育打造 “六新產業”新動能、深化實施 “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實現振興突破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紮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力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內在要求。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更好引領和支撐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 《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國辦函 〔2022〕39號)、《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全面實施 “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決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吉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國家、省能源發展相關規劃等,編制 《吉林省新能源產業高 質量發展戰略規劃 (2022—2030年)》 (以下簡稱 《規劃》)。 《規劃》涵蓋風能、太陽能、氫能、新能源汽車、生物質能、地熱能、新型儲能等重點領域,貫穿技術研發、裝備製造、資源開發、套用服務等完整產業鏈,明確了“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支撐工程和實施機制,是指導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 《規劃》基期年為2021年,近期目標年為2025年,遠期至2030年。
第一章 發展基礎
第一節 發展優勢資源富集有潛力。我省是全國少數新能源資源種類較為齊全和豐富的省份之一,風能潛在開發量約2億千瓦,可裝機容量約6900萬千瓦。太陽能潛在開發量約9600萬千瓦,可裝機容量約4600萬千瓦。農林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等生物質資源年產出量超過6000萬噸,可能源化利用量約2000萬噸。水能和地熱資源在中東部地區也比較豐富。土地廣闊有空間。我省西部地區人口稀少、地勢平坦,草原、濕地、鹽鹼地、沼澤地等未利用土地較多,可開發風電、光伏發電的土地面積達9230平方公里以上,且相對集中,非常有利於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化建設。產業配套有基礎。我省工業體系完備,裝備製造能力突出,已吸納一批風電裝備龍頭企業集中落位,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以一汽集團、吉林石化為代表的骨幹企業正在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有利於構建新能源開發利用、科技研發、裝備製造、套用普及等完整的綠色產業鏈。科研雄厚有保障。我省整體科技實力雄厚,高校、科研院所眾多,34戶能源科技裝備企業擁有研發中心, “十三五”時期,參與能源科技裝備研發項目的科研人員逾1000人,研發專利數逾300項,能夠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智力支撐。
第二節 發展現狀新能源資源開發。截至2021年底,我省風光、生物質 (含垃圾)、抽水蓄能等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2542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比重為 36%,風電和光伏利用率分別為 9762%、9876%,新能源利用水平顯著提高。 “陸上風光三峽” “山水蓄能三峽” “氫動吉林”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全面啟動,敦化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發電,晟源洮南向陽150兆瓦風光儲一體化 “光伏+”項目建成投產併網發電,東北地區首個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者”基地項目全面建成。扎魯特—青州特高壓通道和配套向陽、瞻榆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面投運,截至2021年底,累計外送2615億千瓦時。新能源科技裝備。2021年,我省新能源裝備製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達到655億元。中車集團、三一重能、東方電氣、金風等一批技術先進、帶動作用突出的龍頭企業集中落戶,基本形成了從整機到葉片、塔筒及內構件的風電裝備全產業鏈體系。以玉米秸稈壓塊設備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地熱能勘探開發技術創造多個全國第一。儲能技術成效顯著,寬溫鎳氫電池、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等技術取得突破,風電制氫示範項目啟動實施,質子交換膜 (PEM)電解水制氫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新能源綜合利用。我省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 2015年的76%提高到2020年的137%,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從2015年87%提高到2020年的217%,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先後實施5批光伏扶貧項目,建設光伏電能扶貧電站1648個。電能清潔供暖持續普及,2020年全省電能清潔供暖面積累計達到3534萬平方米,占全省總供暖面積393%,每年可消納電力28億千瓦時。到2021年底,全省建成投運換電站25座、充電站310座、商用充電樁3284台,充換電設施網路初步構建。新能源汽車。我省初步形成以一汽為龍頭的新能源汽車整車、配件生產和研發產業集群,一汽紅旗新能源汽車工廠建成投產,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一汽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等一批重大項目集中落地,一汽解放300輛氫燃料電池車發車,東北地區首輛氫燃料電池客車正式下線、首條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在白城市正式投運,長春市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首批換電模式試點示範城市,“旗 E春城 旗動吉林”項目覆蓋全省各市 (州),累計推廣車輛超過1萬輛。2021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02萬輛、新能源公車運營規模達到6752輛。新能源支持機制。我省制定出台新能源發展一系列規劃、方案、政策,為全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了方向和保障。吉林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作為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重要載體平台,列入全省 “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新能源消納保障機制不斷健全,主體多元、競爭有序的電力市場初步形成,創新開展 “風火互保”跨省區交易、風電供暖交易,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全額保障性收購和優先發電制度等紮實落地。新能源汽車研發創新、套用推廣、基礎設施建設等獎補支持措施成效顯著。
第三節 主要問題優勢資源尚未有效開發。以煤炭消費為主體的傳統能源消費格局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2020年我省非化石能源消費量比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截至2021年底,我省已開發風電、光伏發電容量占資源可裝機容量的96%和75%左右,開發進度明顯滯後其他風光資源大省。電力消納難題亟待解決。受省內電力市場需求不足、電力外送規模受限、電熱調峰矛盾突出等因素影響,全省電力消納和接入受限問題依然存在,現有負荷水平下新能源開發空間已接近瓶頸。2021年,全省風電、光伏機組全年發電時間分別為2309小時、1477小時,均低於設計水平。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不均衡不充分。風電裝備產業呈現出局部區域同質化競爭和整體產能過剩苗頭,光伏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化,氫能和儲能產業處於啟動階段,部分產業領域尚處於空白。創新鏈和產業鏈尚未形成協同效應,高端創新人才缺乏,企業研發投入不足,關鍵部件製造體系不健全,核心技術、設備和材料對外依存度較高。新能源汽車發展相對滯後。截至2021年底,我省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有量為295萬輛,占比約為06%,低於全國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不足3%,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約為33%,低於國內市場155%的平均水平。省內純電、混動產業鏈部分環節較為薄弱,合計主營業務收入約20億元,僅占全省汽車零部件產值的12%,占全國新能源零部件產值不足1%。
第四節 發展形勢國際發展趨勢。以綠色化、數位化、智慧型化為主要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前所未有地推動技術創新模式、生產製造方式、產業組織形態發生根本性變革。光伏、風電、動力電池、能源網際網路、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產業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牽引、國家間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同時,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歐盟、北美、日本等發達地區和國家紛紛更新和制定新能源發展產業戰略,加速向清潔化、低碳化新能源時代邁進。國內發展形勢。 “十四五”及今後一段時期是我國確保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為2060年前碳中和打好基礎的關鍵階段,統籌發展和安全對我國能源持續穩定供應提出更高要求,新能源即將由能源生產和消費增量的補充轉為主體,現代能源體系構建由起步蓄力期進入全面加速期。同時,國內各省份競相將新能源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間要素資源和市場空間競爭越發激烈。現階段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價格起伏不定和大幅波動,電網電價調整彈性較小,對新能源生產消費帶來較多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期衝擊。國土空間 “三區三線”、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軍事影響等底線約束加強,成為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可迴避的制約因素。國家相關補貼政策逐漸退坡,給新能源生產和產業發展降低成本帶來壓力。我省發展態勢。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我省需要在協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上蹚出新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我省需要建設好國家賦予的松遼清潔能源基地使命,大幅提升新能源供給能力,躋身新時代國家能源安全保障的集團軍、主力軍。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指出,堅持以新能源、新裝備、新材料、新農業、新旅遊、新電商 “六新產業”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高級化、產品高端化、品牌馳名化,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這為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基調。綜上,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尚處於資源換產業的規模化起步階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戰略安排,必須順應國內外發展形勢,加快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探索實現新能源更大規模開發、更高水平消納、更加多元利用、更安全可靠保障的有效路徑,破解消納不足和發展不充分問題,著力建設新能源產業大省,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注入強勁動力。
第二章 總體思路
第一節 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積極落實 “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全面實施 “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聚焦新能源產業七大領域,著力實施三大策略、十大工程和五大機制,著力推進新能源 “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布局,著力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新能源高比例消納示範省和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示範區,著力構建全省域統籌布局、全鏈條集群集聚和全場景綜合套用的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加快向新能源產業大省邁進,為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節 發展策略堅持全產業鏈集群集聚發展策略。立足我省新能源產業起步晚、發展空間大的特點,系統推進技術研發、裝備製造、資源開發、推廣套用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新能源 “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高效銜接,推進企業和項目在特定區域集群集聚發展,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基地和現代化產業園區,著力形成多能互補、供需匹配、疊代升級的良性發展生態。深度參與國際國內競爭合作,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體系和全國統一大市場體系,持續提升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堅持特色競爭優勢發展策略。立足我省資源富集、土地廣闊、產業配套、科研雄厚等特色競爭優勢以及各地自身發展優勢,通過優勢要素資源招引企業項目、資本資金、人才技術等,集中力量將已經顯現出來的競爭優勢轉化為現實經濟發展優勢。同時學習借鑑國內外發達地區創新的體制機制和制度安排、領先的技術成果和組織管理、先進的經驗理念和路徑模式等,因地制宜本地化嫁接,用後發優勢激發初始比較優勢,釋放 “比較優勢+後發優勢”綜合紅利,重構形成最大化的區域特色競爭優勢,加快實現追趕發展。堅持差異化協同布局發展策略。立足我省中東西部差異化的發展實際和稟賦條件,順應區域經濟分化和空間極化趨勢,著力發揮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導向作用,強化新能源產業發展布局全省域統籌和規劃指導,突出中部創新引領和示範套用、西部資源開發和裝備製造、東部調峰調頻和應急保障的功能定位,明確各區域新能源產業發展主攻方向,避免無序開發、盲目建設、分散布局和一哄而上,推進實現差異化協同發展,著力形成優勢突出、分工有序、高效協作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
第三節 戰略定位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聚焦更好承擔國家賦予的建設松遼新能源基地的重大使命,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風光資源富集、土地廣闊等特色競爭優勢,突出大型風光發電一體化布局和規模化基地建設,加快實施 “陸上風光三峽”“吉電南送”等重大工程項目,形成省內消納、外送和制氫等3個千萬千瓦級基地,大幅提升清潔能源開發規模、供給能力和外送能力,為國家松遼新能源基地建設提供核心支撐,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體現新擔當、貢獻新力量。新能源高比例消納示範省。聚焦有效解決電力消納瓶頸問題,布局一批 “綠電”產業園區,落位一批電力消納項目,打造省內消納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創新新能源利用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努力實現新能源 “吉發吉用” “發用平衡”。堅持全方位綠色電能替代,構建全場景綜合套用生態,形成以“綠電園區”自我消納、就地就近消納為主, “特高壓外送綠電+綠電制綠氫綠氨綠醇”為輔的組合式消納模式,著力在探索自平衡、高比例消納套用新能源的路徑模式上發揮新表率、作出新示範。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示範區。堅持全產業鏈集群集聚發展策略,統籌構建新能源技術研發、裝備製造、資源開發、套用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完整產業鏈,打造風電完整分鏈、光伏專精分鏈、儲能多元分鏈、氫能自主分鏈,努力實現新能源產業 “吉裝吉產”本地化布局,培育互聯共生、集約高效的產業生態,著力形成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大中小企業合理分工、上下游產業配套銜接的產業格局,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為推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提供新模式。
第四節 發展目標到2025年,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基本形成涵蓋技術研發、裝備製造、資源開發、套用服務等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新能源產業集群。產業規模和集聚程度顯著提升,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增長引擎,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裝備製造零部件本地配套率力爭達到70%,省屬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100萬輛。開發強度和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陸上風光三峽”和 “山水蓄能三峽”主體框架基本形成,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3000萬千瓦,發電裝機占比超過50%,風光發電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新能源供給和外送能力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以風光為主的新型能源體系。研發實力和創新成果顯著提升,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發經費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大幅提升,爭創2個新能源領域國家級研發創新平台,成為東北地區新能源技術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和示範套用基地。綜合利用和消納水平顯著提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77%,支撐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套用的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建成,新能源為主的綠色能源消費體系基本形成,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建立以新能源為骨幹的現代能源體系,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 “陸上風光三峽”發電裝機達到6000萬千瓦, “山水蓄能三峽”形成千萬千瓦級抽水蓄能基地,外送新能源電力1000萬千瓦左右。新能源產業規模和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成為我省重要優勢產業。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培育形成一批核心領軍企業和創新基地,實現燃料電池汽車全面商業化套用,綠氫規模化生產套用、核心裝備製造、套用場景創新等實現全國領先。
第五節 總體格局落實 “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依託各地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構建 “三區多園一高地”的新能源產業發展總體格局。三區,即打造吉林中部新能源科技裝備和示範套用核心區、西部生產供應和裝備製造基地區、東部調峰調頻和應急保障拓展區。中部科技裝備和示範套用核心區。範圍涵蓋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 (不含雙遼市)、遼源市。依託科研力量和製造業基礎優勢,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集成融合,聚焦關鍵領域和 “卡脖子”環節全力攻關,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創新策源地,建設一批新能源科技裝備特色產業園區。深度挖掘綠色電力和綠色氫能替代套用潛力,加快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徵的現代工業體系,大幅提高清潔供暖比例,探索新能源高比例消納套用的有效模式。西部生產供應和裝備製造基地區。範圍涵蓋白城市、松原市、雙遼市。依託風光和土地資源富集優勢,深入實施 “陸上風光三峽”工程,推進建設 “吉電南送”特高壓通道,加快打造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著力形成國家松遼新能源基地核心區。加快建設 “中國北方氫谷” “中國北方雲谷”和 “綠電”示範產業園區、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園區,促進風能、太陽能、氫能等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產業基地。東部調峰調頻和應急保障拓展區。範圍涵蓋通化市、白山市、延邊州、梅河口市。依託 “三江”流域山區豐富水力資源優勢,打造千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集群,有效支撐吉林電網乃至東北電網調峰調頻需要。因地制宜開發分散式光伏、淺層地熱能等新能源品種,開展分散式能源套用示範。促進新能源與生態環保高度融合,帶動東部地區產業發展實現綠色轉型。多園一高地,即打造一批新能源裝備製造特色產業園區和有效消納新能源的 “綠電”示範園區,以及長春新能源科技裝備特色產業高地。多園。主要包括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中韓 (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白城、松原和雙遼 “綠電”示範園區,吉林遼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吉林通榆經濟開發區,長嶺工業集中區,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基地園區,浙江正泰智慧型電氣產業園等,以及依託各地經開區、高新區、工業集中區等規劃建設的 “區中園”和 “園中園”,著力形成一批產值過億、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的現代化園區,綜合承載新能源裝備製造及配套產業,促進要素集聚、企業集中、產業集群、效益集約。產業高地。依託長春現代化都市圈製造業基礎和科研資源雄厚優勢,強化國家區域創新中心、長春新區、汽開區等國家級開發平台功能,推動新能源產業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供應鏈、服務鏈有機整合,加快壯大新能源裝備製造和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培育一批百億級規模重點企業,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大中小企業合理分工、上下游產業一體發展的產業格局。
第三章 風能產業
加快實施 “陸上風光三峽”工程,推動風電開發擴容增效,帶動中上游風電裝備整機組裝、零件製造等產業發展壯大。到2025年,風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2200萬千瓦以上,風電裝備產業規模達到150億元。
第一節 發展布局以西部白城、松原、雙遼為中心,充分發揮區域風資源和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大型風電基地和裝備製造產業一體化布局、規模化發展,集中建設一批採用大型高效風電機組的先進平價基地。在長春、吉林、四平、遼源、延邊等中東部地區,因地制宜開發分散式、中低速風電項目,實現風電靈活開發、就近併網。突出技術研發和製造業基礎優勢,探索高比例消納套用場景和模式,打造風電科技裝備特色產業園區和新能源消納核心區。
第二節 技術攻關加強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通過自建、共建試驗平台和實驗室,補強風電整機、關鍵部件、元器件測試、試驗技術,提升產品性能、質量與可靠性,確保產品自主研發能力、工藝技術能力以及試驗檢測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加強葉片碳纖、玻纖材料以及新型鋼材 (板)原材料套用研究,為長葉片、高塔架設計套用提供支撐。加強葉片替代材料以及綠色環保材料研究,提高產品回收再利用率。持續開展葉片複合材料循環回收可再生利用技術研究及可再生產品的測試驗證。全面提升風力發電機組發電機、齒輪箱、葉片、大型鑄鍛件、控制系統、變流器等關鍵零部件研製能力。推進塔筒輕量化研究,試驗示範超高塔筒在我省西部地區的適應性。加強風電機組大型化技術攻關。深入開發為大風機配套的6兆瓦、8兆瓦以上風力發電機艙罩所需的複合材料,開發智慧型塔內升壓控制系統,擴大生產具有智慧型適配功能的風電機組升壓變壓器。加強大功率風電機組及部件設計最佳化、100米級及以上葉片設計製造、葉片材料循環再生利用等技術攻關,推動風電發電機向大功率邁進。開展風電場功率控制能力現場測試方法研究,研發風電場功率控制能力測試與評價系統,評價風電場功率綜合控制能力。
第三節 裝備製造促進風電裝備製造高端化。瞄準大功率、智慧型化發展方向,加快現有風電生產基地升級改造,到2025年,在西部地區形成3個以上超過6兆瓦級的風電先進整機生產基地,基本形成與新增裝機規模相匹配的風電裝備生產能力。發揮我省在碳纖維及複合材料領域的領先優勢,建設80米以上碳纖維風電葉片製造基地。鼓勵省內風電整機企業發揮示範作用,優先適配使用高性能碳纖維葉片,引導省內現有汽車、軌道交通等裝備配套企業向風電領域拓展。統籌做好已達或臨近壽命期風電設備退役和增容改造,提升風能資源利用效率。按照智慧型燈塔工廠標準建設總裝生產線,打造新型智慧風機研發試驗和生產基地,完善風機運維中心、智慧型雲中心等配套服務支撐體系,推動風機製造企業深耕運維市場。構建多元化供應鏈體系。與國內外關鍵部件供應商開展深度合作,加強技術合作與套用推廣,形成利益共同體,打造 “自主研發—裝備製造—部件配套—基地試驗—批量生產—高效運維”的產業鏈集群。引進法蘭、錨栓、變流器、齒輪箱、主軸、輪轂、控制系統、軸承等配套零部件製造項目,健全風力發電裝備製造產業鏈條。把握風電機組國產化契機,建設配套產業園區和示範基地,探索開展主軸、偏航、變槳三大軸承、PLC、大功率齒輪箱等關鍵部件集成設計和套用,建立國產化產品產業鏈供應鏈,形成風電葉片、塔筒、電力電子、儲能設備等全產業鏈配套基地。促進大中小企業集群融通發展。依託重點風電裝備製造企業,做好產業鏈供應鏈戰略設計,形成龍頭骨幹企業、核心配套產品、鍛長板重點領域、補短板突破環節等新能源裝備產業鏈圖譜清單,靶向招引 “鏈主”配套企業入駐西部地區風光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引導長春、四平、遼源等地區汽車、石化裝備企業提升新能源裝備配套能力。在發電機、增速機、控制系統、變流器等產業鏈重要節點,培育一批專精特新 “小巨人”企業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提升主機廠商的省內供應配套比例。專欄1 風電裝備製造重點項目 風電整機製造基地。中車松原新能源產業基地、三一通榆零碳智造產業園、遠景能源通榆風機產業園、明陽智慧型長嶺風機裝備產業園、東方電氣 (通榆)新能源裝備產業園、上海電氣洮南風電裝備製造產業園、乾安天順新能源裝備產業園、金風科技前郭新能源裝備產業園等。風電先進配套項目。大安重通成飛風電葉片、通榆天能塔筒、洮北林成塔筒、通榆水發電力裝備、松原金風機艙葉輪總裝生產、白城成來電氣數位化智慧型生產車間產業化技術升級、大安四棵樹產業園區孵化器建設、中材科技 (白城)風電葉片高兆瓦級產品升級等項目。
第四節 資源開發加快實施 “陸上風光三峽”工程,有序擴大白城、松原、雙遼等西部地區風電裝機規模,積極推進通榆、大安、洮南、乾安、長嶺、雙遼等地風電項目建設。堅持競爭性配置資源和規模化、集約化布局建設,推動骨幹企業整縣推進、集中連片開發,實現整體規劃、分步建設、統一運營。支持規劃規模較大、已完成外送能力建設的續建項目,支持省內承擔重要保供任務的發電企業和生產基地已落地的風電裝備製造企業參與風電開發。在中東部地區因地制宜開展分散式風電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工業園區、綠電園區、經濟開發區、廢棄油井、採煤沉陷區及周邊地區開展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大力開發鄉村風電。到2025年,全省風電裝機容量達到2200萬千瓦以上,風電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專欄2 “陸上風光三峽”工程 建成項目。全省建成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1232萬千瓦,其中風電867萬千瓦,太陽能發電365萬千瓦。續建項目。總裝機容量321萬千瓦,其中風電288萬千瓦,太陽能發電33萬千瓦,計畫2022年底前全部建成併網。已確定建設計畫項目。總裝機容量976萬千瓦,包括:負荷自然增長釋放新能源項目260萬千瓦、火電靈活性改造釋放新能源項目420萬千瓦、獎勵保供電貢獻大的發電企業新能源項目100萬千瓦、外送山東新能源項目140萬千瓦、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56萬千瓦。第五節 消納利用結合 “陸上風光三峽”工程,通過 “綠電”園區、特高壓外送、新能源制氫、柔性負荷技術等,擴大風電消納空間,著力形成新能源省內消納、外送、制氫3個千萬千瓦級基地。促進風電省內消納。在西部地區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綠色直供電示範工廠和示範園區,吸引承接高載能產業和項目,開展發供用高比例新能源示範,推動風電在終端直接套用,逐步實現直接供應和燃煤自備電廠替代。深度融合 “新基建”項目,利用綠色充換電站、儲能技術、柔性負荷技術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風電消納空間。推進汽車、石化、鋼鐵、冶金、新材料等領域以及供暖供熱領域風電替代,穩步提升使用比例,實現省內就地就近消納。推動風電外送消納。探索 “資源聯合開發、綠電定向輸送”的合作機制,加快打造 “吉電南送”特高壓通道,穩步推進建設特高壓直流配套風電基地和新能源發電項目配套接入送出工程,擴大西部白城、松原外送風電規模,加強跨省域電力輸送能力。推進建設 “吉電入京”特高壓通道,將我省新能源電力送往京津冀地區。加快風電制氫消納。加快 “中國北方氫谷”建設,採取電解水制氫先進技術,推進白城、松原等地區 “風光氫儲”產業化發展,打造國家級綠氫規模化供應基地。推進化工、交通等重點領域綠氫替代,促進西部綠氫生產基地和中東部規模套用氫需求有效銜接,實現風電就地制氫、全域消納。專欄3 風電消納重點工程 “綠電”產業示範園區。在白城市、松原市和雙遼市建設 “綠電”產業示範園,大力發展食品、化工產業,提升本地風電消納能力。吉林油田風光發電基地。利用長嶺、前郭、寧江等地吉林油田礦權內閒置土地,因地制宜建設風電項目,“十四五”期間規劃600萬千瓦,支撐吉林油田開採清潔化改造和吉林石化轉型升級項目使用綠色電力。扎魯特—青州特高壓輸電通道配套外送基地。建設吉西基地魯固直流140萬千瓦外送項目,在大安、洮南、通榆、乾安、長嶺等地,為魯固直流特高壓外送配套建設風電裝機300萬千瓦。“吉電南送”特高壓外送通道。在實現魯固直流全額外送基礎上,推進建設以吉林西部為起點的特高壓外送通道,對接華北、華東等電力負荷中心,採用800千伏特高壓常規輸電技術,開展配套風電、光電項目接入工程。力爭 “十四五”至 “十五五”期間,建設一條 “吉電入京”特高壓外送通道,將我省新能源電力送往京津冀地區,消納新能源電力1000萬千瓦,新能源外送比例50%以上。
第四章 太陽能產業
推進建設光伏裝備規模化產業基地,加快擴大光伏發電系統裝機規模,多措並舉提升太陽能資源利用水平。到2025年,全省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光伏裝備產業規模達到10億元。
第一節 發展布局以白城、松原、四平西部地區為重點,加快地面光伏電站規模化、基地化發展,突出大型光電基地和光伏裝備製造一體化布局。在中東部地區,以產業園區、經濟開發區、大型公共建築等為重點,發展分散式光伏發電,因地制宜開展農光互補等多種模式,實現靈活性開發、就近併網、有效消納。
第二節 技術攻關建設光伏發電實證基地,開展光伏關鍵部件及系統實證研究示範。聚焦高效太陽能發電、“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等關鍵領域,鼓勵優勢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現代產業學院等創新聯合體,攻克一批基礎通用技術。支持建設光伏運維技術研發中心、光伏製造技術研發中心、光伏儲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台,支持企業建設光伏產品設計研發中心和實驗平台。圍繞光伏領域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軟體、基礎材料、基礎工藝等關鍵技術開展技術攻關。提升大型光伏設備、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產品質量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能力,建設國內領先的技術測試驗證平台,同步完善相關領域專利池。
第三節 裝備製造搶占新一代光伏產業先機。緊抓光伏電池技術由 P型向 N型轉變的重要節點,重點布局 TOPCon (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和 HJT (異質結)電池,力爭實現光電轉化效率接近245%,電池片年生產能力達到500萬千瓦。依託綠電零碳產業園,適度布局單晶矽料、矽烷硫化床法顆粒矽等上游先進產能,全產業鏈布局超薄光伏玻璃、背板、EVA 膠膜、逆變器、柔性支架等配套產業,支持鈣鈦礦等新一代高效低成本光伏電池製備技術產業化套用,打造東北地區主要光伏產品生產基地。推進建設白城市光伏裝備規模化產業基地,研究制定鼓勵政策,支持光伏開發和整機企業採購本地裝備。依託雙遼矽質原料基地,發展光伏玻璃製造。謀劃建設陽光電源乾安光伏裝備製造產業園和洮南光伏高端製造產業園。大力引進配套產業。強化浙江正泰等企業帶動引領作用,以上游原材料,中游光伏玻璃、EVA 膠膜、背板、逆變器等關鍵零部件以及儲能設備製造為重點,積極對接國內外龍頭企業,推進光伏製造項目向上游產業鏈延伸。著力引進具備自有智慧財產權且產業化程度較高的光伏電池、組件製造產業頭部企業,形成以單晶P型、N 型電池、HJT 電池、TOPCon電池等高效光伏電池、組件技術為主的規模化產能,促進終端產品快速提升市場占有率。專欄4 光伏裝備製造項目 光伏裝備製造基地。正泰新能源智慧型製造產業園、陽光電源乾安光伏裝備製造產業園等。光伏裝備配套項目。松原市光伏玻璃原片製造項目、松原市光伏 N 型電池片生產項目、松原市太陽能電池片及組件項目等。
第四節 資源開發有序推進光伏發電集中式開發。擴大白城百萬千瓦級光伏“領跑者”基地規模,構建白城、松原太陽能地面光伏發電站集群,加快乾安、洮南、大安、通榆等地光伏發電基地建設,支持生產基地已落地的裝備製造企業參與光電開發。利用西部地區鹽鹼地、荒草地、裸岩石礫地等未利用土地,以及省內採煤沉陷區、礦山排土場、油氣礦區等工礦廢棄土地,建設高效率光伏發電基地。積極支持 “光伏+治沙”“光伏+農牧業”“光伏+工礦廢棄地、採煤沉陷區治理”等具有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效益的光伏電站項目建設。積極推動老舊光伏電站技改升級行動,提升裝機容量和發電效率。全面推進分散式光伏建設。統籌提升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共建築、工業廠房等屋頂分散式光伏覆蓋率,發展 “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分散式光伏發電。支持中部長春、吉林等負荷中心地區在新建廠房和公共建築推廣分散式光伏建築一體化項目,提升新建公共機構建築、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規範有序實施汪清等分散式光伏 “整縣推進”項目。深入實施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優選資源稟賦好、具備建設用地和接網條件的行政村,建設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通過 “光伏+”的形式打造一批光伏發電與休閒觀光園區、田園綜合體、康養基地、生態農莊、鄉村民宿、特色小鎮等農旅融合示範點,提高太陽能發電質量效益,著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根據“宜聚則聚、宜散則散、宜風則風、宜光則光”原則,鼓勵各地區靈活選擇 建 設 100 千 瓦 風 電 或 200 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到2024年,全省行政村實現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全覆蓋,總裝機容量90—180萬千瓦。
第五節 消納利用因地制宜發展 “光伏+”綜合利用模式。推進光伏治沙、林光互補、農光互補、牧光互補,實現太陽能發電與生態修復、農林牧漁業等協同發展。鼓勵新能源企業嵌套式發展 “光伏+現代農業”,在光伏板下開展高價值作物種植和生態修復。推進 “光伏+”綜合利用行動,推動光伏發電與5G 基站、大數據中心等信息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光伏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鐵路沿線設施、高速公路服務區及沿線等交通物流領域套用。開展光伏發電制氫示範、光伏廊道示範和光伏供暖供熱示範等。專欄5 “光伏+”綜合利用行動 光伏+交通樞紐。在省內機場、火車站、公路客運站、大型公共充電站等交通樞紐,全面推廣利用建築屋面或風雨棚頂鋪設光伏發電設施,滿足車輛充電、車站公共設施等的用電需求。光伏+廊。利用鐵路和公路沿線邊坡、主幹渠道、園區道路、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閒置土地資源,建設光伏發電設施,滿足道路照明、充電站等需求,打造高品質的綠色生態景觀通道。光伏+物流倉儲中心。推進省內新建大型物流倉儲園區實現屋頂光伏發電100%覆蓋,推動既有物流中心增建光伏發電設施,滿足倉內照明、自動分揀、綠色貨運充電等需求。光伏+通訊基站。推動利用通訊基站布設分散式光伏系統,降低5G 基站用電成本,提升通訊基站供電可靠性。光伏+農業。結合全省重點發展的特色優勢農產品,推廣菌菇光伏、蔬菜光伏、藥材光伏、畜牧光伏等 “上光下棚”模式,提升設施農業用地效率。有序推進太陽能熱示範套用。在白城、松原等資源優質區域,發揮太陽能熱發電儲能調節能力和系統支撐能力,建設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推動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光伏發電基地一體化建設運行,提升新能源發電的穩定性可靠性。推行城鎮太陽能熱利用與建築相結合,鼓勵公共設施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為建築供熱,支持醫院、學校、酒店、游泳池、公共浴室等熱水需求量大的公共建築布設太陽能熱水系統,積極在農村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房、太陽灶等,逐步擴大太陽能集熱面積。
第五章 氫能產業
深入實施 “氫動吉林”行動,加快建設 “中國北方氫谷”,構建國內領先的 “制儲運用研”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搶占綠色氫能產業發展新賽道和制高點。到2025年,氫能產業產值力爭達到百億級規模。到2030年,氫能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
第一節 發展布局按照 “一區、兩軸、四基地”布局氫能產業,建設氫能產業發展新高地,推進各地因地制宜,實現差異化協同發展。 一區。打造全域國家級新能源與氫能產業融合示範區,聯動西部白城和松原可再生資源豐富優勢、中部長春裝備和吉林場景優勢、東部延邊貿易和白山儲能優勢,以上遊資源優勢帶動下游產業動能,構建完整氫能產業鏈,建設氫能技術創新策源地、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集聚區和氫能與綜合能源示範套用生態圈,帶動全省氫能和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兩軸。橫向建設 “白城—長春—延邊”氫能走廊,在 “白松長通至遼寧” “長吉琿”雙通道沿線布局制氫、加氫基礎設施,開展氫能源綜合補給站示範項目。連線四平、白山、通化、遼源等地,建立完善全域立體氫能網路,帶動各地氫能產業穩步發展;縱向建設 “哈爾濱—長春—大連”氫能走廊,聯合推進氫能裝備生產製造和示範套用,布局加氫基礎設施,形成空間貫通的東北三省氫能產業鏈和供應鏈。四基地。圍繞 “制儲運用研”關鍵環節、關鍵技術和關鍵裝備,建設吉林西部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化供應基地、長春氫能裝備研發製造套用基地、吉林中西部多元化綠色氫基化工示範基地、延邊氫能貿易一體化示範基地。
第二節 技術攻關組建吉林省氫能綜合研究院和氫能產業聯盟,引導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深化產學研合作,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平台,加快集聚人才、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推動氫能跨學科、跨行業、跨部門協同創新、資源整合、示範套用,集中力量突破氫能製備及燃料電池領域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與管理等核心技術。布局燃料電池領域發動機、燃料電池電堆、氫能燃料內燃機技術平台,推動關鍵膜材料性能最佳化與批量製備、高性能氣體感測器等安全管理器件攻關,形成規模化、自主化氫能動力及整車生產組裝能力。支持中科院長春應化所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技術突破,開展稀土固態儲氫技術攻關。協同省內國家級質檢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和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創新推進氫能檢測服務技術研究,推動開展全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構建具有業內一流水平的氫能與燃料電池產品檢測服務體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建設重點實驗室、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開展靈活高效新型電解水制氫技術研發。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創建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等,推動國家級科研機構在吉林設立氫能及燃料電池分支機構。建設覆蓋氫能全產業鏈智慧大數據服務平台,推動氫能科技項目成果落地實施。
第三節 裝備製造提升氫能研發套用和裝備生產能力,打造氫能裝備產業鏈基地,逐步形成上中下游配套產業體系。引進或培育3—4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氫能裝備製造企業、氫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生產企業,持續引進國內行業領先的電解槽製造企業,夯實省內大容量、低成本制氫裝備生產基礎,支持中韓 (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PEM 電解制氫設備中試生產線、國電投長春氫能產研基地等項目建設。推進實現省內質子交換膜 (PEM)電解槽自主化、規模化生產,補強 PEM 電解水制氫技術水平和設備生產能力。加強省內碳纖維產業聯動和優勢成果轉化,推動70兆帕碳纖維Ⅲ型及Ⅳ型高壓車載儲氫裝備研發製造和項目落位,吸引雙極板、膜電極、質子交換膜、氫氣循環泵、空氣壓縮機等原材料及零部件企業融入成套裝備生產體系。引育高壓氣氫、液氫等儲運裝備企業,推進氫液化與儲運系列生產線建設,推動70兆帕Ⅲ型及Ⅳ型高壓車載儲氫技術裝備發展。
第四節 風光制氫堅定新能源平價制氫攻堅方向,加快推進風光制氫和綠電電解水制氫技術疊代,推動氫能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到2025年,新能源制氫產能達到6—8萬噸/年。到2030年,制氫產能達到30—40萬噸/年。加快白城、松原等地區開展 “風光氫儲”一體化示範項目建設,推動可再生能源就地制氫、分級消納,打造吉林西部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化供應基地。鼓勵中東部用氫企業和西部供氫企業簽訂中長期交易協定,強化氫能市場化最佳化配置能力。在長春、松原、白城地區,建設一批分散式發電制加氫一體化示範項目,推動質子交換膜 (PEM)、固體氧化物電解水耦合制氫、適應快速變載的高效電解槽制氫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提高制氫轉化效率和單台裝置制氫規模。推動吉林、通化等重工業集聚的受電地區布局制氫項目,增強省內綠電跨市制氫能力,降低用氫成本,支撐本地化工、鋼鐵產業低碳轉型需求。
第五節 氫能儲運以高壓氣態儲運為主、多種儲運方式並存,構建以吉林西部為核心的安全、多元、低成本儲運網路,加快貫通 “白城—長春—延邊”氫能走廊,促進西部綠氫生產基地和中部規模化用氫需求有效銜接。探索固態儲氫、有機液態儲氫、低溫液氫儲運等技術示範,推進以綠氨為載體的氫氣儲運技術示範運行。發揮高壓氣氫儲運靈活、適合短距離運輸優勢,在白城、長春等先發重點區域,擴大30兆帕高壓氣氫儲運車隊,提高氫氣輸送半徑和效率,做好氫源與終端需求銜接。依託現有鐵路網路,打造橫向貫通的液氨運輸通道,形成立體化液氫、液氨輸運模式。依託逐漸覆蓋全域的氫源點,擴大高壓氣氫儲運車隊規模,形成省區域網路格化儲運體系,滿足各地區氫能利用經濟性和靈活性需求。
第六節 示範套用結合我省產業結構、產能布局、物流體系、基礎設施和能源消費特點,完善加氫服務網路,推動氫能先進技術、關鍵設備、服務產品示範套用,開拓涵蓋交通運營、氫基化工、基礎設施、能源和裝備等重點領域的多元套用場景。推動交通領域氫能示範套用。重點開展氫燃料電池公車、物流車、重卡、專用車、無人機等套用示範,逐步拓展至乘用車、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等領域,引領交通領域低碳化發展。推動氫燃料電池在城際、省際客運貨運等場景套用。超前研發並投放一批氫燃料電池市內軌道交通車輛,在長春市探索發展氫燃料電池有軌電車。加快推動首輛搭載氫內燃機乘用車下線運行,在政府公務用車、企業用車、計程車、網約車和私家車等領域,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替代。在化工園區、氫能示範區投放氫燃料電池通勤車。在旅遊景區、度假區等,投放氫燃料電池旅遊觀光車。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輛運營規模達到500輛。助推化工領域綠色低碳轉型。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合成氨示範,加快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範項目建設。對吉林市、松原市等地甲醇、合成氨、煉化等現有產能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替代,實現化工產業深度脫碳。推動白城、松原、延邊州等地醫藥製劑、食品加工等涉氫精細化工產業落地。支持發展風電及光伏制氫,耦合尾氣碳捕集工藝,建設二氧化碳耦合可再生資源制氫合成綠色甲醇、耦合綠色合成氨制尿素示範工程,打造“風光氫氨醇”綠色循環產業園,試點建設 “綠色吉化”項目,到2025年,建成改造綠色合成氨、綠色甲醇、綠色煉化產能達25-35萬噸/年,工業用氫需求達6萬噸。推動能源領域氫能示範套用。試點示範氫燃料電池供電供熱,推廣氫燃料電池在固定式發電方面的試點套用,實現氫電高效協同。加快推進氫燃料電池備用電源在數據中心、通信等領域示範套用,鼓勵優先採購氫燃料電池作為通信基站備用電源。擴大氫燃料化套用,推動省內新建燃氣輪機摻氫 (氨)示範運行,探索省內煤電機組摻氨改造。發揮氫能調節周期長、儲能容量大的優勢,開展氫儲能在電力儲能調峰領域套用,在西部風光基地配套布局一批氫儲能電站,形成 “風光發電+氫儲能調峰”的協同運行模式。與東部地區抽水蓄能匹配,探索培育 “風光發電+氫儲能+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等多種儲能技術相互融合的電力系統儲能體系,實現氫能多元化賦能可再生能源消納。開展氫(氨)儲能試點示範,構建 “新能源電力—電解制氫—合成氨”的 “零碳”制儲用氫循環路線。開展氫能清潔供暖示範項目工程,探索在可再生能源制氫基地附近試點示範天然氣摻氫供氣、氫電耦合鍋爐供暖、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等。適度超前布局加氫服務網路。合理規劃加氫站空間布局與建設時序,完善加氫基礎設施和服務網路。優先在長春、白城、延邊等地區建設一批示範加氫站,提升重要交通節點加氫服務能力。加速推動中韓 (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白城可再生能源制氫加氫一體化示範等項目落地,形成制加一體站可複製可推廣模式。鼓勵利用現有加油、加氣站改擴建加氫設施。依託旅遊、物流等場景,持續完善東部、南部城市加氫站布局,加速加氫網路覆蓋。沿橫縱 “兩軸”推動形成加氫網路,滿足省際和城際間物流、客運、私家車出行加氫需求。在示範區域適度超前布局制氫加氫一體站、加油加氣加氫合建站等基礎設施。連線遼寧省和黑龍江省向南、北兩個方向,沿高速布局加氫站項目,加強區域間氫能合作。到2025年,全省建成加氫站10座,到2030年,建成加氫站70座。專欄6 “氫動吉林”行動重點工程 重點任務風光消納規模製氫工程 推動吉林西部白城、松原地區可再生能源就地制氫、分級消納,打造吉林西部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制氫規模化供應基地,實現風光規模化消納。在全省範圍內推動氫能按需製取和套用示範。工業領域規模用氫工程 拓展可再生能源制氫的規模化套用,推動化工、煉化、鋼鐵等產業低碳轉型,打造區域乃至國內具有成本優勢、特色鮮明的氫基化工和氫冶金產業鏈。多元套用生態構建工程 推動氫能在交通領域套用,構建氫、站、車為一體的氫能零碳交通體系,引領交通低碳化發展。拓展氫能在供暖、儲能等不同用能場景的利用,提升氫能和其他品類能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推進建設 “兩軸多點”加氫基礎設施,逐步建成覆蓋吉林省、輻射東北地區的加氫服務網路。高效便捷氫能儲運工程 以智慧賦能支撐現代氫氣儲運體系建設,打通區域型重要儲運通道,聯動最佳化氫能基礎設施布局,有序對接全省各地氫能產業鏈條和市場消費需求,打造橫縱貫通、格線化、多層次的高效氫儲運網路,為氫能規模化商業化套用奠定基礎。裝備製造產業發展工程 構建集氫能裝備生產、研發、套用的產業體系,力爭在可再生能源制氫、氫能車輛及零部件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動70兆帕Ⅲ型及Ⅳ型高壓車載儲氫技術裝備、30兆帕氣氫運輸長管拖車產業化發展,逐步覆蓋氫能裝備產業鏈重點環節。氫能技術體制創新工程 促進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推動氫能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有效整合各類科技創新資源,為吉林省氫能產業發展提供持續動能。建立涉氫特種設備安全保障體系,推動成立氫能儲運產品質量國家質檢中心,保障氫能產業發展安全。
第六章 新能源汽車產業
依託一汽等龍頭企業,聚焦紅旗、解放、奔騰三大自主品牌和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 (含增程式)汽車三大發展方向,突破核心技術、完善車型品類、強化使用推廣,提升整車產銷規模和市場滲透率,重塑汽車產業新優勢。
第一節 發展布局以長春為中心,以吉林、遼源為協同,以白城、延邊為支撐,構建形成省內多組團、全產業鏈配套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專欄7 新能源汽車產業區域發展指引長春 圍繞一汽集團、一汽大眾、中車等生產企業,重點發展各型號純電動乘用車、燃料電池商用車等整車,以及驅動電機、電子電控產業集群。吉林圍繞一汽吉林、華微電子等骨幹企業,立足化工、碳纖維等產業優勢,探索發展微型純電動汽車產業集群,建設國內重要的車用化工材料、汽車輕量化、汽車晶片等產業配套基地。遼源 發揮鋁製輕量化、動力電池及原材料等產業優勢,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配套零部件產業集群,建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配套基地。白城 依託清潔能源制氫和 “綠電”優勢,打造 “白城—長春—延邊”氫能走廊,滿足全省新能源汽車用氫需求,實施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套用。延邊 聚焦延邊國泰等骨幹企業,開展氫燃料整車集成開發及套用,建設面向東北亞地區的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和示範運營高地。
第二節 技術攻關聚焦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子電器、網聯化與智慧型化技術,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開展動力電池包關鍵技術、電動汽車超低能耗熱泵系統技術、集成系統電動過程與熱力過程熱管理和協同機制等技術攻關。加快研製具有冬季低溫耐受性的儲能器件,提升單體比能量和循環壽命,攻關聚合物固態鋰電池核心技術、高端塗覆隔膜生產工藝,實現規模化生產,突破高緯度高寒地區低溫性能瓶頸。重點開發直流永磁電機及控制器,推進比功率、比轉矩等性能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匯集一汽集團技術中心、吉林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啟明信息等科技資源,推動開展電子電控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加快推進車規級晶片、車載雷達、高性能IGBT 功率器件、智慧型座艙、智慧型化車機系統等研發製造。支持一汽集團開展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整車控制系統技術攻關,支持吉林華微電子與一汽合作開展車規級晶片國產化替代、吉林中聚新能源新型電池、東北師範大學耐低溫電池、遼源鴻圖鋰離子電池隔膜等技術研發。適應技術攻關需求,構建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網路。引導整車、零部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搭建政產學研多要素協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孵化生態圈。建立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交易平台,開展核心零部件和技術成果展示,推進先進技術和產品市場化。聚焦智慧型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培育20家以上重點企業技術中心,著力引進一批關鍵技術開發和科技服務機構。支持一汽研發總院建設具有東北亞地理環境和氣候特色的新能源智慧型網聯創新試驗基地,支持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質檢中心,提高省內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品自主檢驗檢測和認證能力,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
第三節 裝備製造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培育涵蓋解決方案、研發生產、使用保障、運營服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生態主導型企業,強化區域性產業配套能力,構建新型整零合作體系,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引導一汽集團等整車企業加快布局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完善紅旗四大產品系列全品類車型,實現從 A0到 C級新能源自主乘用車全系列覆蓋,將 “紅旗”打造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知名品牌。對接一汽大眾,加快 MEB平台車型導入和新能源汽車規模化生產。支持一汽解放汽車發展基於高效混動和換電技術的重型貨車、大型客車等中高端新能源商用車,支持延邊國泰發展氫燃料電池客車,支持一汽吉林盤活資源引進域外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合作。加快推進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一汽新能源智慧型網聯創新試驗基地、富賽汽車電子產業園、中溢炭素科技電池負極材料等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深化一汽集團與大眾、豐田等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的戰略合作,保持在國內合資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領先地位。到2025年,省屬新能源汽車產能超過100萬輛,達到新車總產量比重的20%以上,在自主乘用車中占比超過30%。
第四節 套用推廣率先推進城市公交、出租、環衛市政、郵政、物流配送、公務等領域車輛新能源化。到2025年,城區新能源公車替代率達到70%以上。推進中重型客運、貨運領域套用燃料電池汽車產品,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小規模商業化運行。堅持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原則,建設完善電動汽車充電樁、綠色換電站、加氫站、動力電池集中維護等基礎設施體系。有序推進 “旗 E 春城旗動吉林”項目示範套用,建設覆蓋全省的充 (換)電服務網路。到2025年,力爭建成充 (換)電站500座,充電樁數量達到1萬個以上,滿足超過1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嚴格落實新建居住社區配建要求,推進建設公共停車場充電設施。
第七章 生物質能產業
以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液體燃料為重點,促進農林廢棄物產業化發展,推進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和非電利用,提升生物質燃料替代煤炭比例,擴大生物質能供熱替代煤炭供熱比 重。到2025年,生物質裝機容量達到 160萬千瓦。到2030年,達到200萬千瓦左右。
第一節 技術攻關和裝備製造開展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液體燃料技術研發,建設生物質能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依託中韓 (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承接國內外先進技術轉移轉化,著力突破生物質高效低氮燃燒、氣化耦合發電、纖維素乙醇等生物質轉化關鍵技術,重點孵化適應我國資源與市場的技術與裝備。鼓勵企業加快以玉米秸稈原料為主的纖維素燃料乙醇技術攻關,開展醇、電、氣、肥多聯產示範項目,推動燃料乙醇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以稻殼、花生殼、玉米秸稈、木耳菌袋為原料打造成型燃料加工生產基地。提升生物質用鍋爐、汽輪機等製造水平,促進新農村建設及鄉鎮零碳供熱。在農林生物質富集地區,布局推廣生物質戶用小鍋爐、成型燃料、生物發酵等裝備,引導形成系列化規模化生產能力。
第二節 發電供熱和示範套用在長春、吉林、四平、白城、松原、通化等農林生物質資源豐富地區,積極推進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有序發展長春、吉林、白城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到2025年,新改擴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22座,新增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設施處理能力約134萬噸/日。鼓勵沼氣發電項目建設。推廣長春、遼源等全國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經驗,大力發展為縣城居民供熱、中小工業園區供氣的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開展鄉鎮生物質集中供熱試點並逐步推廣。推進生物質替代城鎮燃料,加快建設生物質成型燃料和直燃顆粒項目,為生物質發電和生物質鍋爐供熱項目提供穩定可靠的燃料保障。促進生物天然氣、農林生物質成型燃料及直燃等生物質能非電領域套用發展,協同推動生物質鍋爐替代城鎮居民散煤燃燒,為企業、機關、學校、居民供應熱能,打造低碳小區、低碳村屯、低碳小鎮、 “零碳”供熱鄉鎮等試點示範項目。加快推進生物天然氣示範項目建設。
第八章 地熱能產業
根據地熱資源品位、資源量以及地下水生態環境條件,按照“以灌定采、采灌均衡、水熱均衡”原則,加強分區分類管理,促進集中規劃、統一開發,有序推動地熱能資源在採暖供熱和旅遊業、農業等領域綜合利用。到2025年,地熱能供熱 (製冷)面積達到700萬平方米。
第一節 技術攻關和裝備製造支持開展地熱資源勘探分析、開採利用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鼓勵企業會同科研院所對地熱能資源評價技術、中高溫熱泵壓縮機、高性能管網材料、礦物質提取等關鍵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地熱能利用關鍵性技術產業化進程。在條件適宜地區推廣密封式 “井下換熱”技術套用,嚴格控制對地下土壤、岩層和水體干擾。積極開展中深層乾熱岩地熱人工壓裂對井技術先行先試,加強中深層井下換熱技術、工藝及適用條件的綜合研究。健全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標準體系。
第二節 供暖供熱和示範套用採取 “取熱不耗水、完全同層回灌”等技術,集中開發利用中深層地熱資源,因地制宜在全省工業園區、旅遊景區、新建住宅區、政府性投資的公共建築等場景開展中深層地熱資源採暖示範,探索推動地熱能集中供暖納入城鎮供熱管網。在條件適宜地區穩步開展中深層乾熱岩地熱供暖示範,建設運營一批公共建築、城鄉居住用戶等示範項目。在資源良好、便於回灌的伊舒斷陷盆地、松遼盆地和吉林東南部地區,有序擴大地熱供暖利用比例,開展地熱溫室種植、規模化溫泉入戶等示範套用。在長白山天池溫泉群、撫松縣、臨江市、長春市雙陽區、伊通縣、遼源市等地,優先發展土壤源熱泵,積極發展再生水源熱泵,推進淺層地熱能集群化利用示範,利用地熱水醫用價值大力發展溫泉康養產業。
第九章 新型儲能產業
圍繞提升應急備用、容量支撐功能,規模化發展抽水蓄能,配套發展電站儲能和電池儲能,開展多元化儲能技術試驗示範,提升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等儲能裝置利用率,促進新能源與儲能系統耦合集成。
第一節 抽水蓄能依託東部 “三江”流域豐富水力資源,統籌水電開發和生態保護,建設 “山水蓄能三峽”工程,打造千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集群,支撐東北電網應急調峰調頻。加快蛟河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力爭儘早併網運行。推動已納入規劃、條件成熟的抽水蓄能電站能建快建,開工一批系統安全保障作用強、經濟指標好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利用已建成的山谷水庫和沿岸山頂地勢,試點推進靈活分散的中小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探索利用廢舊礦井開展中小型抽水蓄能電站布局,提升區域新能源電力消納能力。推動小水電集群最佳化控制,有效聚合山區小水電調節資源參與電力電量平衡。探索新能源發電抽水與梯級儲能電站、流域梯級水電站的聯合運行。到2030年,全省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力爭達到1210萬千瓦。推進 “山水蓄能三峽”與 “陸上風光三峽”融合發展,最佳化新能源與抽水蓄能配置,實現水風光互補。專欄8 “山水蓄能三峽”工程 建成投運。白山抽水蓄能電站 (30萬千瓦)、敦化抽水蓄能電站 (140萬千瓦)。在建項目。蛟河抽水蓄能電站 (120萬千瓦)。前期階段。7個項目納入國家能源局 《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 (2021—2035年)》規劃,總裝機規模920萬千瓦。包括:汪清 (前河抽蓄電站120萬千瓦)、敦化 (大溝河抽蓄電站120萬千瓦)、敦化 (塔拉河抽蓄電站120萬千瓦)、和龍 (臥龍湖抽蓄電站160萬千瓦)、安圖 (大沙河180萬千瓦)、靖宇 (景山屯抽蓄電站140萬千瓦)、通化 (通化抽蓄電站80萬千瓦)。
第二節 電源側儲能結合 “陸上風光三峽”調峰需要,最佳化電源側儲能配置,協調推動新建新能源電站配建儲能規模不低於發電裝機容量的15%,鼓勵已併網項目增建新型儲能裝置,為電力系統提供容量支撐和調峰能力。強化儲能實際併網時長、利用效率、安全性能的監測考核,將儲能實際運行參數、運行指標、回響能力等作為配置風光資源、系統調度安排、電力輔助服務補償考核的重要因素,推動儲能和長時間尺度新能源功率預測技術協同套用,確保新能源併網項目配套儲能時長超過2小時以上。依託區塊鏈技術,完善 “統一調度、共享調峰、集中運維、按資分配”模式,引導新能源開發主體在負荷中心長春、新能源輸送側松原、新能源生產側白城地區,建設集中式共享儲能電站。第三節 電網側儲能圍繞吉林西部風光基地,布局電網側大型儲能項目,提升新能源高比例接入、大規模直流送出時的系統調節能力和安全穩定水平,增強關鍵節點電網側儲能支撐能力。圍繞重要負荷用戶需求,建設一批分散式儲能,提升應急供電保障能力,延緩不必要的輸變電升級改造需求。在偏遠地區合理布局電網側儲能或風光儲電站,提高電網末端供電能力。探索儲能與新能源場站作為聯合體參與電網運行最佳化,支持獨立儲能電站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和電力現貨市場,探索建立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機制。
第四節 電池儲能推廣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品、隔膜產品等新技術套用,提升現有產品能量密度、容量、一致性、安全性等關鍵技術指標,發揮“固態電池協同創新”平台作用,開展固態電池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進遠景科技集團儲能裝備製造、陽光新能源風電變流器+儲能製造、吉林中聚鋰離子電池質量能量密度提升及產業化、遼源鴻圖鋰離子電池隔膜產業化、國電投鉛碳電池生產和廢舊鉛蓄電池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引進電芯、電池模組、電池管理控制系統等產業鏈關鍵裝備製造企業和項目,加快形成規模化產能。引進和布局釩液流電池儲能項目,研發製造液流電池離子交換膜、雙極板、電極、電池框線等功能性材料 (零部件)和電池系統集成,建設產業化基地。開展長時儲能攻關計畫,支持百兆瓦級及以上壓縮空氣、液流電池、飛輪儲能等長時儲能技術試驗,實施渾江廢棄礦井壓縮空氣儲能等重大套用示範工程。
第十章 支撐工程
適應發展形勢和需求,聚焦主要矛盾問題和短板弱項,系統實施十大支撐性工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引導各類要素資源加快匯集,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我省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新能源消納提速工程依託環長四遼吉松工業走廊,提升汽車、鋼鐵、冶金、化工、建材等行業新能源使用比例,促進新能源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推動自帶負荷消納類項目建設,擴大新能源省內就近就地消納空間。全面推進工業領域新能源替代,加快淘汰燃煤鍋爐和以煤、石油焦、重油等為燃料的工業窯爐,推廣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電動力設備,力爭實現 “能替則替、應替盡替”。擴大新能源非電直接利用規模,實施新能源規模化供暖供熱行動,統籌規劃、建設和改造供暖供熱基礎設施,建立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協同互補、梯級利用的供暖供熱體系。在新增清潔供暖需求中因地制宜優先利用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在城鎮新區推動新能源供暖供熱與天然氣、電力等耦合集成。示範建設以新能源供暖為主的多能互補供暖體系。
第二節 “綠電”園區建設工程按照 “綠色、智慧型、低電價”要求,以新能源裝備製造企業為龍頭,率先在白城、松原、雙遼推進建設 “綠電”產業園區。通過新能源配套電廠和背靠大電網調峰,推動 “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和資源開發、產業發展、園區建設協同發展,有效降低園區企業實際用電成本,形成具有顯著競爭力的低電價窪地效應,吸引數據中心、制氫、制氨等優質負荷項目落戶,實現新能源電力就地轉化。最佳化整合 “綠電”園區內的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探索構建 “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路徑,建成一批 “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完善 “綠電”園區價格、土地、財政、稅收、投融資等配套政策和激勵措施,積極爭取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發展、能源科技創新平台建設、能源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發示範、產業化套用等領域的政策資金支持。
第三節 企業主體壯大工程圍繞新能源汽車、風電、光電、氫能、儲能等領域,重點扶持具有優勢和潛力的企業,著力培育千戶以上新能源領域小微企業,著力培育百戶科技型高新技術企業和百戶產值過億元的 “專精特新”企業,逐步打造一批產值過百億元的龍頭骨幹企業,努力形成一批 “單項冠軍”企業、 “瞪羚”企業、 “獨角獸”企業。發揮具有生態主導力的大型能源裝備製造企業領軍作用,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群集聚發展,提高零部件企業本地配套率。加大新能源產業招商引資力度,突出集群招商、產業鏈供應鏈招商,推動域內企業擴大規模、補齊鏈條,引進產品關聯度高的產業鏈項目。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用好東北亞博覽會、全球吉商大會等平台,推進與國內外各類商會、協會、經商機構、產業組織和工商聯合機構建立長期合作機制,著力引進一批戰略性、引領性的重大新能源產業項目和企業。
第四節 專業人才培引工程引導吉林大學、東北電力大學等高等院校最佳化新能源學科專業布局,加強和增設能源與動力工程、儲能科學工程等新能源前沿學科,支持校企共招、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大規模培養新能源領域的青年創新人才。鼓勵吉林大學、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等圍繞新能源方向招收博士後,對創新創業人才在吉林創辦新能源企業或轉化科研成果實行優先支持。完善省內職業學校和企業“雙導師”培訓制度,著力建立一批新能源人才技能實訓基地。實施新能源領域緊缺人才引進行動,建立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綠色通道,支持省內科研院所和企事業單位優先引進一批領軍人才、急需人才和創新團隊,打造東北地區新能源高端人才匯聚高地。
第五節 空間需求保障工程強化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將新能源項目的空間信息按規定納入國土空間規劃 “一張圖”,完善新能源項目用地管制規則,嚴格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合理安排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項目用地用林用草,保障新能源產業發展合理空間需求。制定利用鹽鹼地和荒漠地開發新能源的土地支持政策,鼓勵分散式風電項目採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或租賃等方式取得土地,探索複合性光伏規模化開發的用地政策創新。引導新建新能源項目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鼓勵推廣套用節地技術和節地模式,提升用地節約集約化程度,切實提高國土空間資源利用效率。
第六節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工程完善新能源綠色消費認證、標識體系、公示制度和綠色電力證書制度,引導企業利用新能源等綠色電力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引導全社會消費新能源等綠色電力,使 “源自綠色電力、零碳低碳製造”成為吉林產品的顯著標識,加快實現能源結構調整最佳化。推動退役風電機組、光伏組件回收處理技術和相關新產業鏈發展,建立退役設備、廢舊物資循環利用和規範回收機制,構建再利用和無害化全循環處置體系,加強風機葉片等難以降解的複合材料固體廢棄物循環再生技術攻關,實現全生命周期閉環式綠色發展。構建動力電池 “生產—一次使用—梯次利用—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因地制宜推動廢舊電池在儲能電站、5G基站、充換電等領域梯次利用。開展吉林磐石、遼源等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試點,加強余能檢測、殘值評估等梯次利用技術研發與平台建設,打造東北地區動力電池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基地。支持在土地沙化、鹽鹼化和草原退化以及採煤沉陷區等,開展具有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效益的新能源項目,充分發揮新能源的生態環境保護效益。
第七節 市場交易體系完善工程堅持新能源電力交易優先組織、優先執行,穩妥推進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加快推進我省電力中長期交易市場、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支持新能源項目與用戶開展直接交易,鼓勵新能源發電主體與電力用戶或售電公司簽訂中長期購售電協定,推動新能源發電報量報價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出台柔性負荷參與短期市場交易規則。對國家已有明確價格政策的新能源項目,協調電網企業按照有關法規嚴格落實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推進全生命周期合理小時數外電量參與電力市場交易。鼓勵省內新能源發電企業和消費主體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綠色電力交易、綠色電力證書交易。
第八節 發展環境最佳化工程完善新能源項目投資核准 (備案)制度,依託全省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建立新能源項目集中審批綠色通道,允許新能源為主體的多能互補、源網荷儲、微電網等綜合能源項目作為整體統一辦理核准 (備案)手續,推動風電項目由核准制調整為備案制。最佳化新能源項目接網流程,統籌組織各地能源主管部門、電網企業及時最佳化電網規劃建設方案和投資計畫安排,推動電網企業建立新能源項目接網一站式服務平台,提供新能源項目可用接入點、可接入容量、技術規範等信息,實現新能源項目接網全流程線上辦理,大幅壓縮接網時間。持續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建立完善保障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制度體系和長效機制,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需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的新能源價格體系。規範新能源產業發展秩序,遏制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及時糾正違反公平競爭行為,制定項目準入負面清單和企業承諾事項清單,推進實施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最佳化新能源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和審批流程。推進符合條件的公益性新能源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持範圍。鼓勵市縣地方財力支持新能源領域首台 (套)重大技術裝備設備研製套用。鼓勵支持具備條件的新能源企業通過上市掛牌、發行債券、私募股權等方式實現融資。
第九節 試點示範引領工程選擇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省級開發區等示範帶動作用顯著的區域,開展綠色能源示範園試點,全面實施新能源電力直供電,引導區域內新增能源消費100%由新能源供給。在白城、松原地區優先開展 “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支持分散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併網,最佳化配套儲能規模,最小化風光儲綜合發電成本。鼓勵 “綠電”園區開展天然氣摻氫試點示範。探索開展適應分散式新能源接入的直流配電網工程示範,合理確定配電網接入分散式新能源的比例要求,著力提高配電網接納分散式新能源的能力。引導各地區結合自身實際,因地制宜開展新能源領域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試點示範,探索總結創新經驗做法和成功路徑模式。
第十節 對外開放合作工程按照 “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要求,支持我省優勢能源企業 “走出去”,全方位加強與域外企業合作,參與域外新能源開發,協同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產業鏈水平提升,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加強與新能源受納省份、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對口合作省份的多元合作,簽訂長期售電協定,共同推動特高壓通道、新能源發電、裝備製造等項目建設,提高新能源外送規模。加強與發達地區政府、開發區、龍頭企業和戰略投資者協同開展項目對接活動,探索託管、股份合作、飛地經濟等多種模式,有選擇、成體系地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發揮吉林省清潔能源發展戰略聯盟作用,強化行業管理和技術人員交流,開展省內外新能源領域交流合作。研究搭建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聯盟,舉辦東北亞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營造良好創新創業和投資興業氛圍。積極參與風電、光伏、氫能、儲能、智慧能源及電動汽車等領域國際標準、合格評定程式的制定,提高計量和合格評定結果互認水平,提升我省標準和檢測認證機構的認可度和影響力。
第十一章 實施機制
按照 “六新產業”任務分工安排和 “五化”閉環工作法,建立完善組織領導、工作協同、運行監測、項目建設、落地評估等實施機制,明確任務書、時間表、施工圖,強化全過程跟進、全方位督導,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實現。第一節 建立完善組織領導機制建立完善新能源產業鏈長制和由各地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協調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推進會議,研究部署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重大事項。圍繞風能、太陽能、氫能、新能源汽車、生物質能、地熱能、儲能等重點領域,成立由省級相關部門牽頭的工作專班,專班機制化推動各領域工作落實落地。各地區要參照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加強與省級有關部門協調對接,紮實推動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
第二節 建立完善協同工作機制省級能源、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商務、應急、市場監管、林草、電力等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協同發力,聚焦關鍵領域、薄弱環節和問題難題,研究制定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和市場預期。各級能源主管部門要做好與國土空間、生態環境、能源發展、電力電網等相關規劃的協調銜接,確保在發展方向、目標任務、空間布局等方面保持協同。
第三節 建立完善運行監測機制建立重要指標月監測、重點任務和支撐工程旬調度機制,及時掌握指標運行和任務工程進展情況,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將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納入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工作,定期向省政府報告。完善新能源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和方法,實施跟蹤監測,適時向社會公開發布相關數據。科學合理設定各地區中長期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做好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製度與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銜接。
第四節 建立完善項目實施機制強化規劃對新能源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引導和約束作用,新能源產業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立項工作應以本規劃為重要依據。堅持項目跟著規划走、資金和要素跟著項目走,加強項目投資服務,依據本規劃制定重大項目清單,對清單內項目建立 “綠色通道”立項機制,最佳化簡化審批、核准程式,優先保障規劃選址、土地供應、債券資金、發展指標、接網併網等需求。建立重大項目全周期調度督導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和運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定期向省政府報告新能源重點項目施工進度和投資進度情況。各地區要強化重大項目落地保障,確保在征地拆遷、市政配套、水電接入、道路通平等方面優先實施。
第五節 建立完善規劃評估機制統籌制定本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分工方案和工作檯賬,明確相關責任單位和時序進度安排,組織推動規劃有序實施。積極跟蹤新能源產業發展情況,建立規劃實施年度監測評估機制,2025年進行階段性評估,並根據發展形勢變化,適時對規划進行調整修訂。嚴格落實規劃環境影響與評價制度,加強社會面宣傳解讀,引導民眾科學認識能源設施和項目的環境影響。各地區要將本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項目納入本地相關專項規劃、年度政府工作計畫,制定細化實施方案,落實具體工作責任,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強要素保障,推動先行先試和創新突破。附屬檔案:環境影響評價及生態效益分析簡要說明附屬檔案環境影響評價及生態效益分析簡要說明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是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問題越來越突出的情況下,大量開發利用可顯著替代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極大緩解當前的能源壓力和環境壓力,具有非常突出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效益。新能源上游裝備製造業綠色發展趨勢明確,風電、光伏發電設備製造企業紛紛做出大幅使用新能源、提前實現企業碳中和等公開承諾,產能不斷向新能源資源豐富區域最佳化布局,生產過程碳排放等環境影響顯著降低。風電、太陽能發電在能源生產過程中,可大幅減少各類化石能源消耗,同時降低煤炭開採的生態破壞和燃煤發電的水資源消耗。項目建設過程中對植被、水土可能造成的生態影響,在嚴格執行要求情況下可以得到有效修復。風電、光伏電站建成後,同燃煤電站採取相應環保治理措施後相比,每年可節約相當可觀的煤源,每年可減少多種有害氣體和廢棄物排放。農林生物質從生長到最終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內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生物質發電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等污染物也遠少於燃煤發電。初步估算,2025年,全省新能源年利用量將折合2524萬噸標準煤,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約686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約154萬噸,減少氮氧化物年排放量約16萬噸,減少煙塵年排放量約031萬噸,生態環境效益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