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爪鯢(學名Onychodactylus zhangyapingi)為有尾目小鯢科爪鯢屬動物,身段修長,皮膚光滑,背部通常呈現黑、黃相間的大理石花紋,細長的頭部帶有圓角的口鼻部,兩隻大而突出的眼睛,四肢粗壯。2007年5月,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在吉林省臨江市黑松溝發現奇異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2013年3月確認為小鯢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生物學資料,分布範圍,保護級別,保護措施,
外形特徵
成鯢體型細長。雄性全長13 8.3~164.0 mm,雌鯢全長130.1~179.4 mm,雄、雌鯢尾長分別為頭體長的 136.6%和110.9%左右。頭較扁平,吻端鈍圓,無唇褶; 前頜囟大而圓, 犁骨齒較平直, 內外枝幾等長, 左右彼此相遇,每側有齒13~19枚。軀幹圓柱狀; 尾長明顯大於頭體長,前段呈圓柱形,向後逐漸側扁,無尾鰭褶或後1/3~1/5背鰭褶弱,尾末端鈍圓或鈍尖。體背麵皮膚光滑,眼后角至頸褶有一淺縱溝; 肋溝11~13條 (Poyarkov et al.,2012) ,14~15條(侯文禮等,1964) ; 頭腹面光滑,頸褶清晰。後肢長大於前肢長,且後肢粗壯,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末端相遇或相距 2~3條肋溝之間距; 掌、跖突不顯,掌、跖部無黑色角質層; 前足4個指,後足5個趾,內側指、趾較短,末端均具黑爪。體尾背面淺紫黃色、紫褐色或淡欖橄褐色,有均勻的大理石或網狀黑褐色斑,頭部背面底色較淺,有黑褐色點斑狀; 腹面污白色。雄性在繁殖期間後肢甚寬大,跖腹面及第五趾擴展成皮膜狀,跖底面有黑刺; 肛部隆起顯著,肛孔呈 “Y”形。卵呈淡黃色,橢圓形,短徑3.5 mm左右,長徑5.0 mm左右。幼體全長25~30 mm時,具3對很短的外鰓,無平衡枝; 四肢外側膚褶明顯; 指、趾末端已具黑爪。
生活習性
吉林爪鯢分布在海拔在330米~560米的長白山區落葉闊葉混交林中的潮濕、陰涼的小山間溪流區域內。其生活於濕潤、涼爽的山區溪流,水溫一般6℃-14℃。棲息地都有一層厚厚的鵝卵石河床及苔蘚覆蓋的岩石,便於其藏身與棲息,同域分布的物種有東北小鯢、東北林蛙、東方鈴蟾、蟾蜍等兩棲類動物。吉林爪鯢主要吞食蛞蝓蝸牛、鞘翅目、直翅目等有害昆蟲。
吉林爪鯢對環境要求非常苛刻,要求水質必須是山泉水。“亞成體的吉林爪鯢有鰓,長大後就慢慢退化掉了,變成用皮膚呼吸,所以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有污染就存活不了。”爪鯢的生活環境的特殊性,要求棲息地必須是深山流動的溪流中,因此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這種特定環境的棲息地的保護尤其重要”。
生長繁殖
生物學資料
該鯢生活于海拔250~1 000 m的針闊葉混交林地區。常棲於雜草叢生、水質清涼、水底及岸邊石塊較多的流溪或泉水溝內及其附近。4月上旬出蟄,多營陸棲生活,但不遠離水域。白天隱伏於潮濕環境中; 黃昏或雨後活動頻繁,捕食蛞蝓、蝸牛、蜘蛛、蚯蚓、馬陸、蝌蚪、昆蟲成蟲及其幼蟲。5月初至6月初為繁殖期,多在夜間產卵,卵袋成對,呈紡錘形,一端互連成 “柄” 黏附於水中的草莖、枯枝或岩石上;卵袋長18~40 mm,直徑6~10 mm,每一雌鯢產卵15~21粒。幼體發育到性成熟可能需要3~4年。
分布範圍
保護級別
保護措施
首先要保護生境,包括其生存環境,甚至整個生態環境。這包括保護其棲息的溪流,避免水污染,尤其是上游污染,杜絕化工廢料、農藥、生活垃圾等的排放;保護溪流附近的森林,禁止非法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