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奢嶺校區(簡稱“新校區”),於2008年6月27日奠基。新校區位於長春市雙陽區奢嶺鎮,其西側緊鄰長清公路,隔路為農田;東側緊鄰農田,歸屬於奢嶺鎮普安村;東北側為長春市第三看守所;東南側為柴油機家屬區(在建)及部分奢嶺鎮幸福村居民(約200戶);北側為農田和空地,西北約50m處為居民區,約有100戶居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奢嶺校區
- 英文名:Architecture And Decoration College JiLin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stitute
- 創辦時間:2000年6月
- 學校類型:理工
概述,位置,規模,理念,特色,現任領導,知名教授,鄭毅,趙元勤,白寶玉,張雅傑,智修德,于楓,李傑,董蓮芝,錢秀芹,
概述
於2008年6月27日奠基。新校區位於長春市雙陽區,新校區,毗鄰淨月,依山傍水,森林環繞,自然環境優美,加上校園廣場、露天劇場、水景廣場等校園景觀的映襯,將學院妝扮成一個生態公園式的園林式學校,使自然和學校的景觀融為一體。
位置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新校區”,位於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奢嶺高校園區。
規模
新校區總投資17258.37萬元,2萬平方米古羅馬風格的圖書館,2600座的大會堂,1萬平方米的體育館,2萬座的燈光體育場,是經典與現代,美觀與實用,知識與時尚的完美融合。
新校區設有本科專業22個,涵蓋了工、管、文、法、農五個學科門類現有專任教師426人,在校學生近8000人,經省教育廳批准,“十一五”期間學校規模定位為10000人。
學院設有2600個座位的會堂,每個系組團分別又有300-500座位的報告廳,為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備的硬體條件。
理念
新校區承載著城市總體規劃布局中“南拓東展”引領組團,定位組團,連結城市中心與雙陽區,服務中心城市空間的作用。淨月至雙陽區間,由十幾家高校共同形成了長春市的新的高等教育長廊。為建築裝飾學院在奢嶺的發展提供了可共享的高等教育資源。裝飾學院憑藉自身十年辦學經驗和國際視野,力求將新校區建設成高等教育、科研產業為主,以生態旅遊、觀光農業、文化、休閒、商業居住為輔的相對完整的社會結構,形成綜合發展,有多種作用和社會功能的校園。注重創新校園規劃運營模式,滿足十年內辦學理念、辦學特色指導下的辦學需求;預留校園有機生長條件,應對十年後中國高等教育可能發生的政策性、結構性變化;強調大學的開放性,服務城市經濟與社會發展,增強多種崗位就業機會,拉動周邊產業的發展,恪守“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是新校區規劃建設的目標定位。
新校區始終貫穿著國際最先進的高校辦學理念,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建百年名校,教學、科研、產業、人居結合互動,“產、學、研”,“科、工、貿”真正結合、形成綜合育人環境的校園。
特色
學院為將學生培養成理論、實踐相結合套用型人才,新校區建設了16萬平方米的學生創業基地和實踐基地,同時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實驗、實踐、實訓和實戰教學平台,進一步完善科學培育體系,提高育人質量,深化學院的辦學特色。 高水平的實驗室、可滿足多專業、多層次、多方面教學、試驗需求;學生動手車間可以使學生做到從實驗到實踐,從觀察到動手的全程過渡;學生設計所既可提升教學和科研的層次,也為學生就業創業創造機會,打下基礎。“產、學、研”的結合,更好地發揮了“雙師型”教師的作用。
新校區社團大樓建築面積1萬平方米,為學生社團、學生公司、學生設計所、院團委、院學生會、大學生創業中心、大學生就業中心、學生心理諮詢中心、學生排練廳等分別給予了足夠的使用空間,為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發展提供了國際化的空間與平台。
新校區2萬多平方米的建築面積用於科研、產業開發,並通過租賃、股份、合作或招商模式引進多家設計公司、裝飾公司、科貿公司等,可謂“栽下梧桐,引進鳳凰”。他們既是經營的實體,又是學生實踐學習基地,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同時又是教師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較好結合的基地,校企結合有力地促進了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使學校和企業做到雙贏。同時,不斷產生的多種收益再反哺學院,進而加大辦學投入,使辦學有更有力的財政支撐,支持學院長久發展。
新校區毗鄰長清公路,對側是規劃的輕軌車站,學院多處景觀通廊及校園、公園等貼近城市道路,加之學院水景廣場與市政府擬建設的長清公路綠化長廊工程相結合,將共同打造長清公路的城市景觀點。同時,大學不僅是培養高級人才的搖籃,又是直接或間接的承載著服務社會的重要功能,學院的圖書館、會堂、體育館、體育場儘量放在臨街一側,並向社會開放,即創造了城市空間,又體現了其社會服務功能。 新校區多種風格、不同年代的建築隨處可見,古羅馬建築風格的圖書館、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土木系實驗樓、現代風格的藝術設計教學樓以及西班牙式的教授餐廳,古典與現代風格相結合的建築群星布,風格迥異、不同年代的建築形式共存,既增加了時代的氣息,又體現了建築院校的特殊性,同時,為校園景觀注入歷史的滄桑感,給人以百年高校的感覺。校園內建築大量套用多層、坡屋頂和天然飾面材料,其獨具匠心的風格形成了校園建築獨特的設計語言,體現了對丘陵、山地地貌的充分尊重和理解,將人文的想像力和自然形態巧妙結合,渾然天成。校內建築在選材上多使用磚、石等天然材料,彰顯了大學文化特性,體現了厚重典雅的氣質,構建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現任領導
學院董事長 孫愛東
學院院長 石曙光
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吳延紅
學院副院長 孫雷
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李貴明
學院副院長 張文旭
學院副院長 王玫
學院副院長 孫萬臣
知名教授
鄭毅
鄭毅(教授)中共黨員,土木工程系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70年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工系。主講多門本科生與碩士研究生的課程。曾獲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2007、2008年度院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獲2008年長春市高教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任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套用型本科系列教材編委會副主任,主編多本著作,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趙元勤
趙元勤(教 授)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材料力學吉林省優秀課程主持人。任教32年,研究探索了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融為一體的“教學實踐基地+雙師型教師+教育信息技術”模式,提煉了 “獨立學院力學課程教學的'五環教學法'”。 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主編著作、教材2部,參編1部,發表論文30多篇,被評為先進個人20多次(省級2次)。
白寶玉
白寶玉(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畢業於吉林大學。曾任吉林大學交通學院路橋工程系主任,現任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建築裝飾學院交通系主任。中國技術經濟學會高級會員、中國公路工程學會會員、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編委會編委。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國家重點課題一項、省級課題兩項、部級項目一項,其他課題多項。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著書多部,其中《橋樑工程》教材納入教育科學“十五”國家規劃課題研究成果。主講的課程《橋樑工程》被評為吉林省優秀課,已完成的研究項目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研究成果獎各一次。
張雅傑
張雅傑(教授)1947年生, 中共黨員。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原吉林建築工程學院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教研室主任。吉林省熱能動力學會委員。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主編、參編多種教材及技術手冊。現任城建系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教研室主任。 張雅傑同志從事教學工作30餘年。他教學嚴謹,一絲不苟,淵博的學識和風趣的語言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辦事認真負責,兢兢業業,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他愛護學生,關心他人,助人為樂的高尚品格給我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他胸襟寬廣,光明正大,團結同志,寬以待人,無私無畏的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進取。
智修德
智修德(教授),一九四六年十月生,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一九六九屆給水排水畢業生。一九九八年晉升為教授,中國給水系統最佳化研究會理事,中國除鹽除鐵研究會理事,吉林省建設廳專家庫註冊專家,吉林省招標投標評標專家。 智修德長期從事給水排水專業的教學、科研、施工及管理等工作,主持的省環保局項目《流化式生物膜法廢水處理生產化試驗》被鑑定為國內先進水平;主編《給水排水常用數據手冊》、《建築施工常用數據手冊》等七部專業工具書;在《環境工程》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的輝南縣總體規劃設計,獲吉林省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參加監理的鴻城國際、中海水岸春城、天王藥業、吉林省財政廳罰沒倉庫、中醫藥大學新校區等工程,都被有關單位驗收評為優質工程。
于楓
于楓(教授)系吉林大學三級教授。08年12月退休後就任我院電子信息工程系主任。此前從教32年累計培養本、專科學生愈萬人,研究生51人。主持建設了原吉林工業大學“211工程”子項和世界銀行貸款扶植項目“電工電子基礎實驗教學中心”;創建並領導了吉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李傑
李傑(教授)中共黨員 198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現任吉林建築裝飾學院計算機教研室主任,1985赴美國IBM總部學習,1986年獲IBM軟體工程師認證。 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工作中,學習、掌握了較為紮實的專業知識,熟悉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動態,具有組織和指導學生畢業設計及解決技術問題的能力。曾主講C/C++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課程。完成軍內課題兩項,省內課題一項;曾獲得吉林省CAI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長春地區軍協CAI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全軍教學錄象帶評比二等獎一項;曾主編教材5部,主編計算機網路英漢詞典一部,翻譯圖書兩部;發表教學科研論文20餘篇,其中1篇SCI,2篇EI,10篇核心期刊。現與兄弟院校合作申請吉林省教育廳課題一項,正在研究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