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2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始建,曾名為長春地質學院博物館、長春科技大學博物館。最初的館址設在鴿子樓201室,所陳列的展品主要來自山東大學和東北工學院地質系,張兆瑾、趙寅霞和宮書堂等都先後負責過博物館工作。
1954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遷入地質宮。建館初期,為了擴大藏品規模,學校專門派出大批教師、學生多次去野外採集標本。“文革”之後,為重新開館,一批地學專業教師在穆克敏教授帶領下,對藏品進行了全面的恢復和整理。
1971—1986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在原有館藏的基礎上,徵集了一批珍貴的藏品,如深海錳結核、大三葉蟲化石;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按礦區編號對所有礦床標本進行了重新整理;還開展了多項科學研究工作,先後接待了英、法、美等國家的學術代表團。
1986—1992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製作了中國第一幅1:100萬的《中國礦產衛星相片圖》,並對展區燈光系統進行了改造。
1990年,在校友李平的資助下,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在黑龍江嘉蔭地區進行了為期五十天的野外發掘工作,共發掘出兩具珍貴的鴨嘴龍化石骨架。
1992年10月,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完成了首具恐龍的裝架,為博物館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珍貴藏品。
1992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為迎接四十年校慶,對展廳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維修,同時舉行了恐龍裝架成功的剪裁儀式。
1998年以來,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先後在原長春科技大學和新吉林大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館藏建設、科普教育、對外宣傳、科學研究及國際交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博物館先後進行了三期改造工程,更新了陳舊的展區;徵集了大量的館藏精品,舉辦了東北地區最大的《奇石展》;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和社會宣傳活動;進行了多項科學研究,與美國、俄羅斯、日本、比利時等近十個國家的博物館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建築布局
綜述
地質宮位於長春市“八大部”建築中心區——新民大街北端,是聞名中外的宮殿式建築。地質宮具有雄偉的建築造型及傳奇的歷史色彩,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地質宮所在地被偽滿城市規劃為“宮內府用地”,包括樓前的“順天廣場”及北面的“宮廷花園”,占地52萬平方米。該建築於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開工,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停工,當時僅澆築了地下室與部分正面門柱的混凝土,1952年新中國在舊址上建成了長春地質學院教學樓,故名地質宮,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曾為地質宮題字。如今,地質宮已成為長春市標誌性建築。1954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遷入修建完成的地質宮,地質宮是長春市標誌性建築,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題名為“地質宮”。
展廳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分科普廳和恐龍廳。科普廳設有奇石展區、寶玉石展區、古生物展區及地學科普知識展區。
《奇石展區》奇石亦稱觀賞石,是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具有觀賞,收藏價值的岩石或礦物。奇石展分為造型石、畫面石、化石、晶體礦物及事件石等。造型石有菊花石、靈壁石、黃臘石、鐘乳石、呂梁石等,畫面石有浪花石、棗花石、柳條玉、倒影石、五彩石等,化石奇石有三葉蟲、魚、菊石化石等,晶體礦物奇石有輝銻礦、雌黃、辰砂、天河石等,事件石有隕石、火山彈等。該展是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奇石展,其融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於一體,深受人們的喜愛。
《寶玉石展區》天然寶石是指自然界中色彩艷麗、透明、硬度大、耐磨蝕,經琢磨可製成首飾和工藝品的礦物和岩石。寶玉石展區展有豐富多彩的天然寶玉石原料及加工製成的半成品。寶石分為高、中、低三個檔次。高檔寶石展有鑽石、紅寶石、藍寶石和金綠寶石(貓眼石、變石)。中一低檔寶石展有坦桑石(藍色黝簾石)、歐泊、海藍寶石、水晶、日光石等。還有具很高觀賞價值的鷹眼石、虎眼石。玉石展有翡翠、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綠松石、孔雀石、瑪瑙等。化石寶石展有琥珀等,其中含有昆蟲的琥珀最為珍貴。這些寶玉石直觀地反映出三大特性,即美觀、耐久、稀少。
《古生物展區》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各地史時期的生物遺體、遺蹟和遺物。古生物展區分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及脊椎動物化石。在植物化石中展有蕨類、鱗木、蘆木、羽羊齒等植物化石;無脊椎動物化石展有古生代的三葉蟲、筆石,頭足、腕足、棘皮、珊瑚,腹足類等化石;脊椎動物化石展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及大型哺乳類動物化石。展出的化石保存完好,極其珍貴,如罕見的蟻、變態蛙及成體蛙化石,鳥化石,凌原潛龍化石等,特別是鎮館之寶—蜻蜒化石,堪稱全國之最。這些化石反映了生物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歷程。
《地學科普知識展區》該區展有動力地質、地貌及第四紀地質、構造地質的典型地質標本及礦物、岩石。動力地質展區展有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吉林省長白山天池的各種火山熔岩標本,國內各省區的洞穴堆積、風蝕洞、冰磧石、波痕等,構造地質展區展有褶皺、斷裂等,礦物展區展有各種天然晶體標本及種類齊全的礦物標本,岩石展區展有類型齊全的三大岩類,礦產區展有黑色、有色、稀有和分散金屬、非金屬等。
《恐龍廳》恐龍是繁盛於中生代的爬行類動物。恐龍廳展有十餘具恐龍骨架化石、模型及山東棘鼻青島龍的部分化石、恐龍蛋、恐龍腳印等化石。其中雲南祿豐龍(模型)為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期的恐龍化石(早侏羅世,距今1.9億年)。嘉蔭卡龍(晚白堊世,距今6500一7000萬年)是恐龍家族的晚輩,生活在恐龍瀕臨滅絕時期,兩具嘉蔭卡龍骨架化石是吉林省僅有的真恐龍骨架化石。嬌小長春龍是在中國白堊紀沉積中發現的第二種原始鳥臀類恐龍,同時也是在松遼盆地白堊紀沉積中首次發現的原始鳥腳類恐龍。
舊稱“熱河”的中國遼西等地區的中生代地層以盛產數量豐富、保存精美、種類獨特的化石類群——熱河生物群而聞名於世。近十餘年來,在遼西熱河生物群中又發現了帶羽毛的恐龍、古鳥類、原始哺乳類以及被子植物等許多珍貴化石,這些發現對研究鳥類、哺乳類以及被子植物的起源與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被稱為“二十世紀最驚人的古生物發現”。
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熱河生物群這一世界級的生物寶庫,2005年,博物館專門設計了《熱河生物群精品化石展》。該展共展出精品化石23塊,有帶羽毛的恐龍——中國鳥龍化石、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匙吻類——劉氏原白鱷化石、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花”——遼寧古果化石等。
館藏文物
綜述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藏品來源有校友捐贈、館際交流及徵集三種途徑。藏品類別主要有礦物、岩石、寶玉石、化石及奇石等。據中國博物館志顯示,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展品總計8792件,其中古生物展區1242件,恐龍廳286件,礦床536件,岩礦6241件,奇石238件,寶玉石219件,隕石39件。截至2019年末,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有藏品11685件/套。
重要藏品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的重要藏品有恐龍廳珍貴的展品有嘉蔭卡龍骨架化石、嬌小長春龍骨架化石、祿豐龍骨架模型、恐龍蛋化石、恐龍腳印化石等;珍貴的化石主要有:帶羽毛的恐龍——“中國鳥龍”化石、被譽為鎮館之寶的“朝陽中國蜓”化石、三葉蟲化石、兩棲類動物化石、蚊子化石、猛獁象門齒化石等;珍貴的奇石主要有畫面石——“陰陽割昏曉”、棗花石——“上林苑”、鐘乳石——“東方巨龍”、浪花石——“老龍頭”、菊花石等;重要的晶體礦物主要有金屬和非金屬礦物晶體及單品標本等;重要的岩石主要有三大岩石標本,如火山熔岩標本、風蝕洞、冰磧石、波痕褶皺、斷裂等。
藏品保護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地處中國東北寒冷地區,溫度變化幅度較大,氣候條件較為複雜,為了適用各種地質標本的保存要求,博物館針對標本的特點開展標本保存和保護科學的研究,在標本的庫房建設、標本的封存等方面,按照實際情況、發展高效節能的標本保護方法,達到較好效果。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在“科技活動周”“科普日”“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中,充分利用地質博物館的資源優勢,開展了一系列的科普活動,“觸摸恐龍化石”“動手尋找魚化石”“地質標本實習課”“手工製作恐龍模型”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特色鮮明的科普活動受到了觀眾的極大歡迎,受到了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自2002年以來,中央電視台星火科技欄目、鳳凰衛視、吉林省電視台等電視台先後報導達30餘次;中國教育報、科學時報等報導達40餘次;每年科普活動觀眾數量達6萬餘人,得到了社會和觀眾的好評。
學術研究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有專業技術人員9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1人、館員5人、助理館員1人。基本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知識結構合理的專業隊伍。近年來,共承擔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研項目10餘項,在各項研究工作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合作交流
建館數十年來,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一直遵循“科研、教學、科普”並重的方針,除了完成藏品的徵集、研究和展示工作之外,還承擔了大量的科研和對外交流工作。1993—1997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為向青少年普及地學知識,先後組織了多批中小學生參觀博物館。此外,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與國外10餘所博物館和國內百餘所博物館及高校博物館建立了廣泛的聯繫,在博物館建設、學術研究、科學普及和展品交換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建立了多方面的合作關係。與美國普羅維敦斯學院合作開展了東北亞地區白堊紀早期哺乳動物演化的研究;與比利時皇家博物館合作開展了中國東北地區恐龍動物群的研究;與日本福井恐龍博物館開展了中日恐龍對比研究。
所獲榮譽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是國家AA級旅遊景點。
1999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中國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2002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被科技部、中宣部和中國科協聯合授予“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
2002年—2006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先後被命名為“長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獲得多項榮譽稱號。
2005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榮獲“全省科普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07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榮獲“吉林省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被評為“中國縣域旅遊品牌景區200強”。
2009年,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被命名為“首批國土資源科普基地”。
2022年1月30日,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被中國科協辦公廳列入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認定名單。
2022年4月2日,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機構設定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的歷任館長是王東坡(1971年)、劉翰(1986年)、賈克實(1992年)、咎淑芹(1998年)、金利勇(2008年)等。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是事業單位。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由學校全額撥款。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下設辦公室、藏品部、研究部、宣教部四個部門。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人員編制數14人,在崗11人。專業技術人員9人,行政管理人員2人。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參觀人數為3萬人次。
參觀信息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西民主大街938號。
8:30—16:30。
成人20元,中小學生10元。
吉林大學博物館地質博物館附近的公交站:東朝陽路、西朝陽路、文化廣場、雲鶴街、野力肥牛、建政路婦幼保健院、解放大路、朝陽分局、南昌路、萬寶街、文化廣場、文化廣場、萬寶街、朝陽交通隊、吉大一院文化廣場、大興路。
吉林大學博物館地質博物館附近的公車:255路、276路、221路、264路、288路、229路、283路、K229路、261路、152路、104路、240路、9路、機場巴士2號線路、13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