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王東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王東坡,男,漢族,教授。山東大學地礦系畢業, 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研究生畢業,研究方向為岩石,礦物,礦床學。曾在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擔任博士生導師,教授。下面詳細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東坡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族
  • 畢業院校:山東大學地礦系
  • 學位/學歷:碩士
  • 專業方向:大陸構造沉積學 石油地質學
  • 職務:教授
人物基本信息,科研項目,學術論文,著作教材,獲獎情況,社會(學術)兼職,治學格言,人物綜述,人物基本信息,人物綜述,

人物基本信息

姓 名: 王東坡
性 別: 男
民 族: 漢族
學 歷: 碩士
系 別: 地質學系
職 稱: 教授
學科專業: 岩石 礦物 礦床學
研究方向: 大陸構造沉積學 石油地質學
講授課程: 石油地質學,沉積學,岩相古地理學,盆地分析,沉積學原理
受教育經歷: 1947年 福州三一中學畢業。
1947-1951 山東大學地礦系畢業。
1953-1957 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研究生畢業。
工作經歷: 1951-1952年 山東大學地礦系助教。
1952-1953年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系助教。
1957-1968年 長春地質學院岩石教研室、石油教研室、沉積岩教研室主任,講師。
1969-1971年 下放農村。
1971-1983年 長春地質學院地質博物館館長,副教授,教授。
1983-1987年 長春地質學院能源地質系系主任,教授。
1987-1990年 長春科技大學能源地質研究所所長,教授。
1990- 2000年 長春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教授。
1995- 現在 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0- 2004年 吉林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

科研項目

1,1976年 主持“吉林隕石雨研究”,地礦部項目。
2, 1978年 主持“馬坑鐵礦的形成作用的古地理和古構造的研究” ,地礦部項目。
3, 1983年 參加“渡口西川地區綜合開發研究”,國家<六.五>攻關項目。
4,1983年 參加“攀西裂谷主要地質構造,地球物理特徵及對礦產的控制”, 國家<六.五>攻關項目。
5,1983年 主持“攀西裂谷帶中生代沉積建造特徵”,國家<六.五> 攻關項目。
6,1985年 主持“湘江株洲江段重金屬污染底泥的搬運和沖淤規律的研究”,國家<六.五>攻關項目。
7,1985年 主持“松遼盆地中生代主要目的層段沉積相研究及生儲蓋探討”,國家<七.五>攻關項目。
8,1985年 參加“中國南方石炭紀岩相古地理,古構造與成礦規律的究”,地礦部<七.五>攻關項目。
9,1986年 主持“伊舒地塹中新生代沉積盆地的構造沉積演化特徵及其找油模式”,吉林省科委項目。
10,1986年 主持“吉林麥飯石研究”,吉林省科委項目。
11,1987年 主持“黑龍江麥飯石地質研究”,黑龍江省科委項目。
12,1988年 主持“麥飯石的評價標準”,地礦部項目。
13,1991年 參加“塔里木盆地沉積特徵與儲油條件”,。
14,1991年 主持“塔里木盆地層序地層學盆地原形及其演化”,
15,1992年 主持“中國東北白堊紀湖相沉積的層序旋迴和古氣候的研究”
16,1992年 主持“撫順-密山斷裂帶中新生代地層油氣遠景評價”,吉林省科委項目。
17,1992年 主持“油頁岩中稀貴金屬元素的生物成礦作用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8,1992年 主持“吉林省油頁岩中貴金屬或稀有金屬提取新工藝研究”,吉林省科委項目。
19,1993年 主持“松遼盆地白堊紀黑色頁岩沉積與全球海平面升降”。
20,1993年 主持“下遼河盆地及其外圍中生代區域構造和深部構造究”,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項目。
21,1994年 主持“混沌分形在盆地模擬中的套用”,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項目。
22,1995年 主持“松南-遼北地區深部構造和深層勘探目標”,石油天然氣總公 司項目。
23,1996年 主持“大陸裂谷盆地的沉積特徵及其演化”,
24,1996年 主持“遼河灘海區域電磁測深剖面研究”,遼河油田項目。
25,1996年 主持“奈東地區石油地質綜合評價”,遼河油田項目。
26,1996年 主持“遼河外圍勘探接替區區域地質特徵與凹陷優選”遼河油田項目。
27,1998年 主持“三江盆地綏濱凹陷沉積-構造演化特徵與油氣遠景研究”,大慶油田項目。
28,1999年 主持“遼河盆地東部凹陷北段儲層地質特徵及油氣分布規律研究”,遼河油田項目。
29,1999年 主持“松遼盆盆地北部安達斷陷層序地層學與沉積相研究”,大慶油田項目。
國際合作項目:
1, 德國漢諾瓦大學毛特博士合作:中國攀西裂谷與德國萊茵裂谷地質特徵對比研究。
2, 德國漢諾瓦大學毛特博士合作:航空地質製圖在含油氣盆地遠景評價上的套用。
3, 美國愛達荷大學地質系主任波爾教授合作:中國遼東灣半島震旦紀 沉積特徵研究。
4, 澳大利亞阿德來得大學地質系主任弗雷克斯教授合作:白堊紀古氣候研究。
5,俄羅斯莫斯科大學烏薩科夫院士合作:沉積盆地的地球動力學研究。

學術論文

1. 王東坡,1957,"中梁山含煤地層的沉積相及旋迴結構的初步劃分",地質知識,
6期,15-20。
2. 王東坡, 陶維屏,1964,"對松花江群淡水湖成沉積岩相劃分的研究",地質學報,44卷3期, 247-260。
3. 王東坡等,1976,"中國吉林隕石雨—物質成分和組構的初步研究",地質學報,
54卷2期, 176-190。
4. Wang Dongpo et al. 1976, AShower of Stone Meteorites in Kirin Province, China--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the meteorites (第二十五屆國際地質學大會文章)
5. 王東坡等,1977,"吉林球粒隕石礦物研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4期。
6. 王東坡, 1979, "沉積岩石學研究近況",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3期,87-92。
7. 王東坡, 1979,"岩相古地理工作方法",福建地質,1期,15-41。
8. 王東坡 尚 浚 劉鴻光,1981,"吉林洮南球粒隕石的礦物學初步研",長春地質學
院學報,1期,1-7。
9. 王東坡 尚 浚 劉鴻光 顏 琳,1982, "邕寧隕鐵",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期,65-68.
10.王東坡 尚 浚 蔡維智 李生彩 劉招君, 1982,"福建馬坑式鐵礦沉積形成作用古
地理及古構造特徵",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3期,43-58。
11.王東坡 尚 浚 蔡維智 李生彩 劉招君,1982,"福建馬坑式鐵礦形成機理的探討”
,長春地質學院 科學究研論文集 慶祝建院三十周年專集,(I),198-200。
12.王東坡 尚 浚 劉鴻光,1982,"吉林省洮南、雙陽、吉林球粒隕石的研究", 長春
地質學院科研論文集,Ⅲ。
13.王東坡 王德勤 陳宗團, 1983, "沉積重力構造",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期,1-10.
14.王東坡 劉鴻光,1984, "吉林球粒隕石礦物學",刊於<吉林隕石雨論文集>, 科學出
版社,100-108。
15.王東坡 尚 浚 劉鴻光,1984,"洮南球粒隕石的礦物學研究",地球化學,1期,44-49.
16.王東坡 劉招君 王德勤, 1984,"閩西南石碳紀海相濁積岩的沉積特徵及其地質意
義",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3期,26-34。
17.何起祥 劉招君 王東坡 胡振國 劉萬洙, 1984,"湖相濁積岩主要特徵及其地質意
義",沉積學報,2卷,4期,33-46。
18.何起祥 王東坡 劉招君 胡振國 劉萬洙, 1985,"論古裂谷沉積作用",長春地質學
院學報, 3期,39-48。
19.何起祥 王東坡 劉招君 劉萬洙 胡振國 楊 順 薛康成 彭國清 王德典 林 儉,
1985,"攀西裂谷晚三疊世丙南組沉積相及古地理"刊於張運湘主編<中國攀西裂
谷論文集>(Ⅰ),地質出版社,258-274。
20.王東坡 劉萬洙 何起祥 劉招君 周永勝 胡振國 薛康成 彭國清 楊 順 林 儉
王德典 楊 波, 1985,"攀西地區三灘上三疊統岩相及古地理淺析", 刊於張運 湘主編<中國攀西裂谷論文集>(Ⅰ),地質出版社,275-289。
21.劉招君 王東坡 何起祥 胡振國 劉萬洙 薛康成 彭國清 楊 順 王德典 林 儉,
1985,"攀西地區三灘上三疊統湖相濁積岩的沉積特徵及其地質意義",刊於張運
湘主編<中國攀西裂谷論文集>(Ⅰ),地質出版社,290-306。
22.Wang Dongpo, Liu Zhaojun, Liu Wenzhu , Zhou Yangshen, et al. 1985,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Panxi Rift Zone", <深部過程與大陸裂谷>國際學術會議宣讀。
23.王東坡 陳宗團 汪碧華, 1985,"湘江株洲江段重金屬污染底泥搬運特徵及其沖
淤規律的研究",長春地質學院科研報告年鑑,77-87。
24.王東坡 劉招君 劉萬洙等,1986,"攀西裂谷沉積建造特徵",長春地質學院科研
報告年鑑,1-52。
25.Wang Dongpo & He Qixiang,1986,"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Ore Formation of Continental Rift", In: Anonymous, 1986, Sediments Domnunder, 12th International Sediment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 Bur. Miner.Resour., Geol. And Geophys., Canberra, Australia, 316-317.
26.王東坡 劉 立, 1986, "沉積學的研究現狀與展望", 世界地質,1期 ,1-6。
27.王東坡, 1986, "我國球粒隕石的宇宙化學特徵", 世界地質, 4期,1-5。
28.王東坡 陳宗團 汪碧華, 1987,"湘江株洲至洞庭湖口江段現代沉積速率研究",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1 期,29-34。
29.王東坡 何起祥, 1987,"大陸裂谷沉積特徵與成礦性",世界地質<構造地質專輯>,
205-221。
30.Zhou Yongshen & Wang Dongpo, 1988, "An Early-Middle Jurassic Sedimentary System of Sublacustrine Turbidite Fan-Subaqueous Channel in Panxi Area, China, In: IS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sits, Abstracts,Beijing, China, 380-381.
31.Liu Zhoujun, Liu Wanzhu, Wang Dongpo & He Qixiang, 1988,"Panxi Abandoned Rift Zone Sedimentation and Lacustrine Turbidites", In: IS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dimentology related to Mineral Depoits, Abstracts, Beijing, China,165.
32.Wang Dongpo & Pual Karl Link,1989," Depositional Setting of Siaian Strata, Dalian Peninsula, Liaoning Province, China",In: 28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stracts,Washington, D.C. USA, Vol.3-3, 3-321.
33.王東坡 劉 立, 1990,"國外沉積盆地研究的新進展",<當代地質科學技術進展>,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19-123。
34.Wang Dongpo, 1991, "Sedimentary Features of Panxi Rift Basin", Global Geological Record of Lake Basins, IGCP-219.
35.王東坡 劉 立, 1991,"古氣候學的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當代地質科學技術 進展>,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86-192。
36.杜小弟 王璞君 王東坡, 1991,"松遼盆地泉頭組河流相沉積特徵及古河流再造”, 岩相古地理,3卷,15-21。
37.劉招君 王東坡 劉 立 王璞君 杜小弟 劉萬洙 楊 光, 1992,"松遼盆地白堊紀 沉積特徵",地質學報,66卷,4期, 327-338。
38.Wang Dongpo Liu Zhaojun Liu Wanzhu Zhou Yongsheng et al. 1992, "Sedimenta-
tion Characteristic of Panxi Palaeo rift", Ed. By Xu Zhongxin et al.<Advances
in China`s Earth Science>, Tongji University Press.27-42.
39.王東坡 劉 立 杜小弟, 1992,"松遼陸相盆地的層序地層學研究",長春地質學院 40周年校慶論文集,229-237。
40.劉招君 王東坡 劉萬洙 王璞君 劉 立 杜小弟 楊 光,1992, "松遼盆地中生代
古地理演化”長春地質學院40周年校慶論文集,251-257。
41.劉立 王東坡, 1992,"松遼盆地中生代地層中侵蝕不整合的類型與成因",長春地質學院40周年校慶論文集,258-264。
42.王璞君 王東坡, 1992,"松遼盆地白堊紀黑色頁岩沉積與湖泊缺氧事件",長春 地質學院40周年校慶論文集,265-268。
43.高福紅王東坡,1992,"松遼盆地白堊紀生物滅亡和全球海平面升降",長春地質 學院40周年校慶論文集,280-283。
44王璞君 杜小弟 王東坡, 1992,"松遼盆地白堊系測井-沉積相類型與特徵",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2卷,2期,169-172。
45.周永勝 王東坡 楊丙中 孫春岩 郭少斌, 1993,"伊舒地塹的構造-沉積演化及其 聚油條件", 岩相古地理,13卷,5期,1-15。
46.王璞君 杜小弟 王東坡, 1993, 盆地演化的計算機模擬:回顧、套用、展望",岩 相古地理,13卷,4期,56-62。
47.Liu Zhaojun, Wang Dongpo et al.,1993,"Sedimentary Characteri stics of the Cretaceous in the Songliao Basin",Acta Geologica Cinica,Vol.6,No.2, 167-180.
48.張立平 王東坡, 1994,"松遼盆地白堊紀古氣候特徵及其演化機制", 岩相古地 理,14卷,1期,11-16。
49.王東坡 劉立, 1994,"大陸裂谷盆地層序地層學研究", 岩相古地理,14卷,3,1-9。
50.Wang Dongpo, Liu Li & Li Jie, 1994,"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logy, Environments and Natural History. Abstracts,11.
51.王東坡,1994,大陸構造沉積學--代前言,世界地質,13卷,3期。
52.薛林福劉 立 王東坡, 1994,"大陸伸展和引張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沉積特徵",世
界地質,13卷, 3期,1-10。
53.匡立春 王東坡, 1994,"弧後盆地的形成機理及沉積特徵",世界地質,13卷,3期,
15-20。
54.張立平 王東坡, 1994,"克拉通盆地形成機制及沉積特徵",世界地質,13卷,3期,
26-31。
55.劉 立 王東坡, 1994,"板內應力在盆地分析中的套用", 世界地質,13卷,3期,51-55。
56.王璞君 劉萬洙 王東坡,1994,"沉積盆地熱史研究方法"世界地質,13卷,3期,
114-119。
57.杜小弟 劉萬洙 王東坡,1994,"碳氧同位素與海平面變化",世界地質,13卷,3期,
120-123。
58.王璞君 周 燕 王東坡, 1994,"白堊紀非海相沉積層序同位素年齡的直接測定研究", 世界地質, 13卷,3期,124-130。
59.李 紅 王東坡 高福紅 楊瑞英 李盛華, 1994,"吉林省中、新生代黑色頁岩(油頁
岩)中某些金屬元素富集特徵",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 3期,291-297。
60.周永勝 王東坡 匡立春 張維亮 韓 軍, 1995, "伊舒地塹下第三系的橫向充填沉
積特徵及其油氣勘探意義", 石油與天然氣地質,16卷,1期,55-62。
61.王璞君 王東坡, 1995,"岩屑總化學成分的統計學方法在白堊紀松遼盆地分析中的
套用",岩相古地理,15卷,2期,114-121。
62.王璞君 杜小弟 王東坡,1995,"松遼盆地白堊紀湖侵沉積層序與湖海溝通事件的
地球化學記錄", 岩相古地理,15卷,4期,14-20。
63.劉萬洙 杜小弟 王璞君 匡立春 王東坡, 1995,"論露頭剖面層序地層學研究方法:
以柯坪縣印乾村志留系剖面為例, 岩相古地理,15卷,5期,29-32。
65.王璞君 杜小弟 王 駿 王東坡, 1995,"松遼盆地白堊紀年代地層研究及地層時代
劃分,地質學報,69卷, 4期,372-381。
66.王璞君 任廷廣 王東坡, 1995,"松遼盆地白堊系泉頭組蒸發岩的成因及其古環境
意義研究,沉積學報, 13卷 增刊,53-62。
67.程日輝 杜旭東 王東坡, 1995,"地震層析:盆地動力學研究的有效手段",世界地質,
14卷,2期,52-58。
68.王璞君 孫利煒 常 平 王東坡,1995,"生物(細菌)對微量金屬元素吸收固定作用的
模擬實驗及其機理探討",世界地質,14卷,2期,59-62。
69.薛林福 許 敏 王東坡, 1995,“混沌和分形在沉積盆地模擬套用研究中的進展”,
當代地質科學技術進展,198-204。
70.王璞君 王東坡 常 平 李 紅, 1996, 油頁岩中生物及有機質與金屬元素富集的
關係及機理探討,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6卷,1期,47-53。
71.劉萬洙 劉招君 王東坡,1996, 松遼盆地白堊系岩石組合與粒度分布 特徵,長春
地質學院學報,26卷,2期,131-137。
72.王璞君 王東坡 杜小弟, 1996, 松遼盆地白堊系青山口組黑色頁岩的形成環境及
海水侵入的底流模式, 岩相古地理,16卷,1期, 34-43。
73.王東坡 劉 立 L.A.Fraker,1996,“白堊紀紅層冰筏沉積的古氣候及古地理意義”
,岩相古地理, 16卷,4期,6-11。
74.王 駿 王東坡 C.A.烏沙科夫 邵林海,1996,“沉積盆地學說的發展及主要的含油
氣盆地分類”,世界地質,15卷,2期,75-80。
75.劉 立 王東坡, 1996, “湖相油頁岩的沉積環境及其層序地層學意義”,石油實
驗地質,18卷,3期,311-316。
76.Wang Dongpo, Liu li, Xue linfu, Wang jun and Liu Wanzhu, 1996, “Geodynamic
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Basin Formation and Basin Classification”,
<PROGRESS IN GEDLOGY OF CHINA (1993-1996)> - Papers to 30th IGC,Ed. By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China Ocean Press,pp.668-671.
77.王東坡 周 青, 1996, “天然礦物填料在複合材料中的地位”, 中國玻璃鋼工業
協會通訊,5 期(總71期),10-12。
78.王東坡 張立平 劉 立 計桂霞 高福紅 L.A.Frakes, 1996,“ 松遼盆地白堊紀冰
筏沉積的發現及其地質意義“,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6卷,4期,382-387。
79.薛林福 許 敏 杜旭東 王東坡,1996,“下遼河盆地及其外圍中新生代區域構
造演化”,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6卷,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專集,64-68。
80.劉 立 王東坡,1996,“陸相地層的層序,層序特徵與模式”,岩相古地理,16
卷,5期,47-53。
81.王 駿 王東坡 C.A.烏沙科夫 邵林海,1996,“沉積盆地學說發展及主要的 含
油氣盆地分類”,世界地質,15卷,2期,75-80。
82.王璞君 劉昭君 王東坡,1996,“嫩江組黑色頁岩-白雲質結核-生物灰岩互層
層序成因與海水侵入的片流模式”,石油與天然氣地質,17卷,4期,380-390。
83.Wang Dongpo, Liu Li & Li Jie, 1996, “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As Exemplified From The Songliao Basin,China)",
ТИХООКЕАНСКЕЯ ГЕОЛОГЕЯ, Vol.15,No.6,73-80.
84.王 駿 王東坡 劉 立 邵林海,1997,裂谷盆地形成的動力學機制及其含油性”,
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1期,51-57。
85.薛林福 王東坡 劉 立 徐 敏, 1997, “層形態的概念及地質意義”,長春地質學
院學報,27卷,2期,121-125。
86.李 捷 王海雲 周書欣 王東坡,1997,“東北含油氣盆地J3-K儲層類型及其特
征”,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2期,156-160。
87.王東坡 薛林福 徐 敏 劉 立, 1997,“下遼河盆地外圍深部構造特徵及中生代構造
演化模式”,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4期,369-374。
88.王東坡 薛林福 劉 立 徐 敏 楊 光 王 駿,1997, “中國東北中生代盆地形
成的地球動力學機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1-7。
89.劉 立 王東坡 薛林福 楊 光 王德英 邵林海等,1997,“奈曼-林西地區白堊 紀
盆山演化的地球動力學機制”,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8-12。
90.薛林福 劉 立 邵林海 王東坡,1997,“伸展盆地的構造和充填模 擬”,長春
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13-20。
91.程日輝 王東坡 劉昭君 薛林福 廖興明,1997,“松南及南部鄰區晚中生代盆地動力學
類型與深部作用”,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27-32。
92.邵林海 王東坡 薛林福 劉 立,1997,“開魯盆地奈曼凹陷沉降史分析”,長春
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33-37。
93.許 敏 薛林福 王東坡,1997,“通化中生代盆地的火山事件及其對沉積作用的
影響,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38-42。
94.單玄龍 王東坡 曲永寶 王樹民,1997,“金嶺寺-羊山盆地的火山岩及盆地演
化”,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43-48。
95.王德英 王東坡 劉 立,1997,“奈曼凹陷構造沉積層序的基本特徵”,長春地
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74-80。
96.王 駿 王東坡 張 悅,1997,“東北亞大陸邊緣裂谷盆地系的成因及其含油氣
遠景”,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81-91。
97.李 捷 王海雲 王東坡,1997,“東北晚中生代斷陷盆地演化與油氣”,長春地
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92-95。
98.楊 光 王東坡,1997,“遼西遼北地區中生代盆地形成地球動力學機制對含油
氣遠景的影響”,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96-102。
99.周永勝 利特克 王東坡 王璞君,1997,“松遼盆地西部英台湖泊扇三角洲層序
中的有機質成熟度參數”,長春地質學院學報,27卷,增刊II,103-109。
100.許 敏 薛林福 王東坡,1997,“遼西地區中生代火山-沉積盆地群特徵及成因
機制”,世界地質,16卷,2期,34-38。
101.許 敏 薛林福 王東坡 韓永吉,1997,“通化中生代盆地火山—沉積序列及盆
地演化”,吉林地質,16卷,3期,31-35。
102.Wang Dongpo, Liu Li, LI Jie,1997, Research of Sequence Stratiguaphy in a
Continental Rift Basin (As Exemplified from the Songliao Basin, China), Geol.
Of Pac. Ocean, Vol.13, 1065-1079.
103. 王 駿 王東坡,1998,“沉積盆地的地球動力學演化分類”,長春科技大學學
報,28卷,1期,50-52。
104. 王東坡 劉立 薛林福 楊光 許敏 王駿 王德勤,1998,“沉積盆地形成的地球
動力學機制及其分類”,岩相古地理,18卷,3期,7-13。
105.王東坡 薛林福 劉立 楊光 許敏 王德勤,1998,“沉積盆地的地球動力學” 石
油與天然氣地質,19卷,3期,181-185。
106.王駿 王東坡 張悅,1998,“東北亞深部構造演化及其含油氣盆地形成模式研
究”,地質構造學(西安工程學院),8卷,1期,7-15。
107.王東坡 薛林福 王德勤 劉 立 楊 光 徐 敏,1998,岩石圈組構對沉積盆地的制約,長春科技大學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1-9。
108.劉 立 王東坡 薛林福 徐 敏,1998,松遼盆地地層深部層圈結構與盆地演 化,長春科技大學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10-14。
109.楊 光 王東坡 劉 立 薛林福,1998,遼河坳陷外圍中生代盆地油氣聚集規 律,長春科技大學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15-20。
110.單玄龍 王東坡 王洪艷,1998,火山作用與沉積作用-以遼河油田中新生代
盆地為例,長春科技大學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35-40。
111.薛林福 王東坡 劉 立 楊 光 徐趙榮 邵林海 王德英,1998,松南-遼北地
區推覆構造的發現和意義,長春科技大學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41-45。
112.李艷春 朱又紅 王東坡 楊光,1998,三江盆地綏濱坳陷的形成機理和石油地
質特徵,長春科技大學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186-191。
113.楊慶傑 劉立 王東坡,1998,大氣水特徵及其石油地質意義,長春科技大學
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202-207。
114.杜旭東 王東坡 李紅 朱建偉,1998,運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進行儲蓋層綜合
評價及油氣遠景預測,長春科技大學學報,盆地地球動力學專集,212-216。
115.徐 敏 薛林福 王東坡,1998,岩石圈流變性與沉積盆地-以遼西-遼北松遼
盆地區為例,長春科技大學學報,28卷,4期,406-410
116. 李艷春 王東坡 楊光 邵林海,1998,套用GIS技術進行油氣資源評價的探討,
世界地質,17卷,3期,49-53
117. 張 帆 遲元林 王孔偉 王東坡,1999, 東北地區中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動力學
-地幔柱及其調整作用,世界地質,(待刊)。
118.王東坡 徐 敏 薛林福 劉 立 王德勤,1999,沉積盆地地球動力學系統的研究-以遼西-遼北-松遼盆地南部為例,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卷,4期,273-278。
119. 程日輝 王東坡 廖興明,1999,松南及南部鄰區殼幔結構與中,新生代盆地形成,勘探家(石油與天然氣),4卷,4期,7-9。
120.劉立 王東坡 薛林福 胡春艷,1999,李思田等主編:盆地動力學-基本思路與若干研究方法,59-63,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121. Wang Dongpo, Xue Linfu, Xu Min and Wang Dechin, 1999,The Study of Geodynamics System of Sedimentary Basin at North Liaoning, and South Songliao Basin, J.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Vol,2, No,2, 134-145
122. Xue Linfu, Wang Dongpo, Wang Qinjun, Mei Qitai and Wu Junhai, 1999, A Qnantitative Analysis System for Continental Extensional Basin, J.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Vol,2, No,2,235-240
121.王東坡 曾效箴 薛林福 李桐林 劉 立 陳義賢 廖興明 孟衛工 李真濟,2000,海洋陣列大地電磁測深法在遼東灣灘海深部地質構造研究中套用,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卷,4期。

著作教材

1,“松遼盆地演化與海平面升降”,地質出版社。
2,“松遼盆地白堊紀古氣候 沉積旋迴 層序地層”,吉林大學出版社。
3,“東北亞沉積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含油氣遠景”,地質出版社。
4,“沉積岩石學”。吉林出版社。
5,“沉積岩地區的野外工作手冊”,地質出版社。
6,“海陸電磁噪聲與灘海大地電磁測深研究”,地質出版社。
7,“大尺度盆地計算機定量分析方法”,石油工業出版社。

獲獎情況

1, “吉林隕石雨研究”, 1980年獲全國科技大會 一等獎。
2, “馬坑鐵礦的形成作用的古地理和古構造的研究” ,1985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3, “渡口西川地區綜合開發研究”, 1986 年 獲三委一部科技一等獎。
4, “攀西裂谷主要地質構造,地球物理特徵及對礦產的控制”, 1989年獲地礦部科技一等獎。
5, “攀西裂谷帶中生代沉積建造特徵”, 1988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6, “湘江株洲江段重金屬污染底泥的搬運和沖淤規律的研究”, 1986年獲環保部二等獎, 1987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7, “松遼盆地中生代主要目的層段沉積相研究及生儲蓋探討”, 1991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8, “吉林麥飯石研究”, 1991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9, “黑龍江麥飯石地質研究”,1988 年獲黑龍江省科委四等獎。
10, “麥飯石的評價標準”,1993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11, “塔里木盆地層序地層學盆地原形及其演化”,1996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12, “松遼盆地白堊紀黑色頁岩沉積與全球海平面升降”,1996年獲地礦部科技三等獎。
13, “大陸裂谷盆地的沉積特徵及其演化”,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社會(學術)兼職

國際沉積地質計畫中國委員會 / 委員 / 1987
國際對比計畫—219項 / 委員 / 1987
國際對比計畫—324項 / 委員 /1987
中國地質學會沉積委員會 / 委員 / 1985
吉林省暨長春市地質學會 / 理事 /1983
1973-1997年 吉林省三-七屆省政協委員。
1978-1997年 民盟長春科技大學委員會主任,民盟長春市委常委。

治學格言

:在科學研究上精益求精、鍥而不捨,在待人接物上與人為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

人物綜述

王東坡 男,1942年7月生,河北廊坊人。中學一級教師。畢業於廊坊教育學院。現任廊坊市教師進修學校講師,系中國中國小語研聯理事、香港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高級會員等。從事教育事業多年,兢兢業業,潛心研究,尤其對我國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有一定的研究。教學上注重學生思維品質與學習方法培養,從教28年來,所教學科在區內統考中名列前茅,教育幹部崗位培訓成果為河北之首,《三嚴,三結合》的管理經驗在省內推廣。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科研論文24篇,計20萬字,合著《中學漢語知識導學》等三部。1991—1995年連續被評為區市級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1996年被評為省教師進修學校系統教改能手,1999年被區授予“三等功”獎勵,省評為“先進工作者”。其業績被載入《中國中學骨幹教師辭典》、《中國當代著作家大辭典》、《中華當代名人辭典》、《當代育才精英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等辭書。

人物基本信息

姓 名:王東坡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學 歷:醫學博士
王東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
單 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系 別:基礎醫學院
職 稱:副教授

人物綜述

師從於國家級老中醫王琦教授。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副教授。從醫經驗近30年。擅長治療呼吸、消化、神經、內分泌以及男科、婦科病等。對咳嗽、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膽囊炎、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中風偏癱、眩暈、偏頭痛、癲癇、三叉神經痛、末梢神經炎,肥胖症、更年期綜合徵、抑鬱症、失眠、糖尿病、男女性不孕症、月經不調、宮頸炎、盆腔炎、泌尿系統感染、慢性前列腺炎、男性性功能障礙、慢性疲勞綜合徵,皮膚病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