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燈彩

吉安燈彩

吉安燈彩是廣泛流行並富有民眾性的一種自娛性的表演形式的傳統民俗舞蹈,它是吉安農村每年元宵節的傳統活動節目,也是吉安民間鬧元宵的主要娛樂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安燈彩
  • 所屬地區:江西·吉安
  • 遺產編號:Ⅲ-5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信息,簡介,表現形式,燈舞,龍舞,

信息

吉安燈彩市級Ⅲ-5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吉安市
遺產級別:市

簡介

燈舞的民眾性、娛樂性,僅這一民間舞蹈藝術經久不衰,至今仍以其地方特色和鄉土氣息,熠熠閃光。全市所轄13縣市區均有分布,萬安縣誌》方興志風俗卷中記載:自唐宋以來,萬安就有元宵玩燈的風俗。“元宵夜間,群執歌舞,曼聲唱之”,“十五日夜,扮燈者,極熱鬧。”《廬陵縣誌》(乾隆刻本)也記載:“元宵向有燈節名,然古人每記螯山諸燈彩,不見於邑惟龍盛行,尤首最麗,尾次之,厥身長短不等。短者舞以七九人,長者舞以婁十人,之時夭矯如生,有能者獻珠於前,迎合之巧,珠幾為龍吞。”然而,浩瀚的歷史長河,雖然沒有更多的文字記載我市民間舞蹈的淵源,但植根於勞動人民中的藝術,仍以其頑強的表現力,繁衍流傳。從眾多的民間老藝人之口,旁徵博引,眾口鑠金,不難看出我市民間舞蹈的歷史,主要源於明清現代。
吉安燈彩
吉安燈彩遍布我市城鎮鄉村,尤以吉水、萬安、遂川、泰和、青原、吉安等縣區為甚。在在淵源流長的贛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省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項目,一是與民間節日、祭祀活動緊密相關,蘊含著濃郁的民俗色彩;二是表現了強悍不屈、奮發向上的廬陵先賢遺風和精神;三是講究整體造型美,製作上力求精巧,融竹藝、剪紙、彩繪和光源於一體;四是選用了極富地方色彩的伴奏(唱)音樂。吉安燈彩主要分為燈舞和龍舞兩部分。

表現形式

吉安燈彩遍布吉安市城鎮鄉村,尤以吉水、萬安、遂川、泰和、青原、吉安等縣區為甚。在淵源流長的贛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江西省吉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點項目,一是與民間節日、祭祀活動緊密相關,蘊含著濃郁的民俗色彩;二是表現了強悍不屈、奮發向上的廬陵先賢遺風和精神;三是講究整體造型美,製作上力求精巧,融竹藝、剪紙、彩繪和光源於一體;四是選用了極富地方色彩的伴奏(唱)音樂。吉安燈彩主要分為燈舞和龍舞兩部分。

燈舞

吉安市的各種形式的燈舞,或製作精巧,造型別致;或異彩紛呈,氣勢壯觀,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觀賞燈,一類是圓場燈。觀賞燈有蓮花燈、橋燈、吊絲燈、走曾燈、瓶燈、蚌燈、魚燈、鳳凰燈、青蛙燈、螃蟹燈、游燈、花燈、座燈、行燈、西瓜燈、白菜燈、皮燈、羅車燈、字牌燈、蝴蝶燈、擎、台角等。觀賞燈其內容沒有具體的情節和含義,主要是烘托氣勢,製造氣氛,展開大型燈會表演的場面。圓場燈有鯉魚燈、蝦蚣燈、麒麟獅象燈、鰲魚燈、股子等。圓場燈是表演性的燈舞,它有內容有意義,表達一定的故事情節,表現人們的美好意願和嚮往,理想和追求,表現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觀賞燈和圓場燈,大都是在春節期間和元宵節期間,伴隨龍、獅舞一道活動,組成大型的燈會或組成一定的場面。如吉水縣金灘鄉的燈會和永豐縣藤田鄉老圩村的燈會,在舊社會是以姓氏家族出燈表演,現時都以姓氏和自然村為單位出燈,傳統形式和現代意識的結合,使民間藝術富於了新的含義。
觀賞燈。主要是用竹篾、彩紙、麻繩等材料製作而成。燈型大多是花、蟲、鳥、獸。這種燈,在製作時,需要有較高的結紮技藝和裱糊技術,才能眉須畢顯,栩栩如生地再現花、蟲、鳥、獸的形態。一個燈,在製作完成後,不僅能烘托龍舞、獅舞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它的觀賞價值,堪稱上是工藝品。這些觀賞燈,在舉行燈會時,往往排列在龍、獅的前列,起著引路開道的作用,在表演時,巡場游弋,則起著劃場圈地,編排造型和佇列,使整個燈隊多至數十人或百十人,佇列壯觀,色彩斑斕。那蓮花燈,潔白而純真,出污泥而不染;那字牌燈,上書斗大方字,或“紫氣東南”,或“吉泰平安”;那蝴蝶燈,振動薄翼,翩翩起舞……更有那吊絲燈,實是絕妙。在一根長棍上,用篾和紙紮糊成一座精美的多層戲台,分為上下五層,每層都有一台戲的人物。戲中的人或物通過用線操縱,能左右擺動。台角,更令人擊節稱妙。由八人抬著一個特製的四方台,台上坐著幾個五、六歲的孩童,裝扮成民間神話故事中的人物。特別令人驚嘆的是,坐在下面的人物持一把隱蔽在衣袖中的大剪刀,剪刀尖上放著一隻小凳子,上面還要坐一個小孩。由於剪刀隱蔽,給出人以空中合閣之威
圓場燈燈型也是以花、蟲、鳥、獸為主。表演上,則模擬其所表現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動作,變幻成各種花節。無論是聞名遐邇的鯉魚燈,還是蝦蚣燈、麒麟獅象燈、鰲魚燈,在表演上共同的特點,都是靠表演者來操縱手中的道具,再現各種燈飾的風貌。

龍舞

龍舞是吉安市極為普及盛行的民間舞蹈,幾乎鄉鄉村村都有舞龍的習慣。種類主要有布龍、箍俚龍、板凳龍。龍舞在我市流傳已久,各縣、市的地方志都有簡略的記載。作為具有人民性的民間藝術的龍舞,反映了勞動民眾的願望和企盼,因此,對於龍的形象的塑造,也就形意而合,頗具匠心,或氣勢昂揚;或小巧玲瓏;或華彩狀觀;或秀色纖細。豐富的藝術想像結合民間手工藝人的結紮技藝,使龍的形象栩栩如生,豐彩多姿。
布龍。這是以一條染色的,畫有鱗片的布連綴龍的頭、身、尾部而名的,它的製作是,用竹篾編紮成龍的頭、尾,表麵糊上綿紙或蒙上紗布,用彩色紙和顏料貼繪成龍形,並貼上金銀紙箔。身部為一長圓形竹簍,竹簍縛在一根長約五尺的木棍上端、簍與簍之間依靠龍衣串連,間隔六尺左右,組成龍身。龍的長度以組成龍身的節數多少而定。表演者手持龍的頭、尾、身部的木棍而舞。流傳於我區的布龍,有“三節龍”、“五節龍”、“七節龍”、“九節龍”,還有多達三十一節、五十一節、二百一十一節的“長龍“。龍為幾節,就由幾人表演。
箍俚龍。這是以上千個直徑為一尺七寸的竹篾箍(竹圈),用麻繩串聯成龍身而得名的。龍頭、龍尾的扎編與布龍大體相同,龍身是每隔七、八尺處裝一木把,連頭帶尾十一把,長約七丈有餘。在竹篾箍組成的龍身上,要貼上上黃色或紅色的鱗片(用蠟光紙做成魚鱗狀),再在龍脊背上(麻繩連結處)貼上一綠一紅的彩紙為“龍筋”。箍俚龍分成兩種,一種為觀賞性,如“彩龍”。另一種是利用篾箍與篾箍之間的彈性,擺出各種造型和字型。它表演的特點:輕、緩、細、密。步法以“小碎步”為主。穿花時則用“小跑步”。舞龍尾者則多成半蹲狀態,隨龍頭而行。龍頭、身、尾在速度止,高度上都要配合默契,合龍渾然一體,在穿花、擺字、造型時能連貫自如。表演的花節有“巡場”、“單穿花”、“雙穿花”、“擺字”、“繞柱”、“盤五”、“咬尾”等。每舞一花節之前都要做一次“咬尾”動作。
板凳龍。這是在一條板凳的兩端,一端扎龍頭,一端扎龍尾而得名的,龍的頭尾有的是用篾扎紙糊的,有的是用稻草紮成的。舞動時,龍頭的一端由兩人各持一條板凳腳,龍尾隨龍頭而轉,龍頭往右轉時,持龍者用左手持,反之,用右手。三人同時將板凳舉起,或上下滾動,或左右繞轉,或從中穿過。板凳龍小巧玲瓏,場地不限,高超技藝的舞蹈者甚至可以在方桌上舞。這是一種比較簡便的自娛形式。
龍舞的不同形式,決定了不同的風格。布龍的動作粗獷彪悍,氣勢雄渾,舞龍的節奏明快,樸實簡爍。箍俚龍的動作穩健莊重,組合嚴謹。板凳龍敏捷靈巧,翻滾自如。不同的風格,除與不同道具的使用所產生的不同效果有密切關係外,主要是流行地區民眾的欣賞興趣,性格民情,生活習慣,勞動方式和地理環境等因素對舞蹈風格特點所產生的潛在影響。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是這個原因的直接解釋。龍舞一般都在春節期間或元宵期間的活動。它由民眾自發組成,在過去或由一姓氏家族組成,在本村和鄰近村寨表演,或穿屋上堂,或游弋村巷坪場,表示祝賀。舞隊的組成有二種情況:一種是小型的,只有龍隊和伴奏的鑼鼓;一種是大型的,除龍隊外,還有獅舞、燈舞、彩蓮般、蚌殼舞、花燈等一些民間藝術形式以及武術表演者一道參加。這些龍隊每到一處,民眾都放鞭炮迎接,有的還以茶食款待,甚至送“紅包”酬謝。在舊社會的宗族矛盾衝突時,也有利用舞龍,“踩地界”,壯家族聲威。
各種龍舞都有各自的表演程式,有的出外表演對要在家族祠堂舉行叩拜儀式;有的要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輩送龍。但共同之處,一是大多數龍舞在表演時都在龍珠(或鯉魚)的引導下活動,當變換花節動作時,要不龍珠的指揮而變;二是在每個花節動作做完之後,要有一段緩衝的悠揚動作和走圓場,以便銜接下一個花節動作,三是舞龍通常在場子地上表演,為了讓四周觀眾都能看到,往往每套動作要做兩至四個方向(或上或下,或東南西北向)。舞龍在興頭時,舞者要高聲吼叫以振威,約會者要燃擲鞭炮以助威稱快。 燈彩歷史悠久,遠在唐、宋、明、清時,吉安就盛行龍燈、獅燈、蚌殼燈、蝦蚣燈、採蓮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