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道情,又稱“吉安漁鼓道情”,鄉村民間俗稱為“打嘣嘣”,是一種起源於吉安本土、至今還在傳唱的古老曲種。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吉安漁鼓道情
- 主題詞:曲藝,漁鼓道情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曲藝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宋代
- 認證時間:2013年
- 認證批次:第四批
- 申報地區:中國江西省吉安市吉安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簡介
吉安道情,又稱“吉安漁鼓道情”。鄉村民間俗稱為“打嘣嘣”。於明朝萬曆47年前在廬陵縣(吉安縣)養濟院(聖恩堂)形成,並向吉水、永豐、峽江等地流傳開去,是一種起源於吉安本土、至今還在傳唱的歷史最為悠久、地方特色最為鮮明、普及程度最高、與人民民眾生產生活關係最為緊密的古老曲種。
歷史淵源
吉水漁鼓始於宋代,盛行於明末清初。當時縣城有皇帝賜封的“聖恩堂”,聖恩堂集聚盲人學藝,師徒相傳。大批的曲藝人在各地走街串巷,上茶樓、灑肆和旅社演唱。吉水漁鼓由一人或兩人坐唱,有說有唱,以唱為主,伴奏樂器有漁鼓和二胡。漁鼓即由一根長一尺八寸、直徑約三市寸的貫通竹筒,一端蒙上豬油膜做成。伴奏時,用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並列拍擊鼓面,發出明亮、清脆、渾厚的“嘣嘣”的響聲,這叫一響;如果同時左手舞動簡板敲擊節拍,這叫二響。筒板由繩子穿兩塊竹板組成。演奏者根據感情的需要,擊出各種不同的節奏來。用二胡伴奏時,除過門(間奏曲)和拖腔外,還充分利用換把、滑音和泛音的特點,生動地表現人的對話,如“唔”、“啊”等等。還形象地摸擬出各種聲音,如開門聲“嘰呀!”、鑼鼓聲“咚咚嗆”等等。這兩種伴奏形式均為演唱者自擊自唱或自拉自唱。
基本內容
長期以來,吉安漁鼓道情均由盲藝人表演。演唱形式大致分為漁鼓曲和胡琴曲兩種。採用師徒口傳心授方式傳承。曲目題材廣泛,篇幅長短不一。長篇傳統曲目堪稱鴻篇巨著,最長的《天寶圖》等,要唱15天之久。短篇曲目一般在幾分鐘至數十分鐘。唱詞以七言句為主,間有長短句式。主要傳世作品有長、中、短篇傳統曲目《梁成輝打案》《開荒記》《孟姜女》《勸世文》等90餘個。現代曲目《翻身記》《焦裕祿》《王傑探家》《江姐進山》等近百個。現代曲目中包括有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廣為傳唱的《送郎當紅軍》《蘇區景》等。不少藝人往往還擅長即興創作,自行編詞、配曲演唱一些詼諧幽默、短小精幹,並有勵志、勸善意義的曲目。
吉安道情曲目題材廣泛,篇幅長短不一。唱詞以七言句為主,間有長短句式。據不完全統計,有傳統曲目90餘個,如長篇曲目《梁成輝打案》《拆親記》《玉花瓶》10小時、《白扇記》《善惡記》《安安送米》《百寶記》《烏金記》《貞節記》《金銅鏡》《汗衫記》《荷包記》《賣花記》《碧玉簪》《蔡鳴鳳》《樓台會》等20餘個;《甑皮記》《謀財記》《開荒記》《孟姜女》《拜壽記》《牡丹記》《賢良記》《賣身記》《郭子儀祝壽》等中篇曲目30餘篇;《磨房產子》《李曲賽寶》《老鼠告狀》《勸世文》《懶婆娘》《珍珠塔》《瓜子仁》《五更白牡丹》《賣花線》《賣雜貨》《採桑》《耍金扇》《王氏勸夫》等30餘個。蘇區時期以及建國後創作演唱的新編曲目如《蘇區景》《送郎當紅軍》《窮人恨》《嘆五更》《長工曲》《解放十全》《江姐進山》《十唱紅軍》《十唱共產黨》《韓英思娘》《送紅軍》《放牛歌》《焦裕祿》《王大媽趕雞》《李三娘哭墳》《毛委員來到安源山》《赴宴斗鳩山》《洪湖赤衛隊》《紅軍夜過禾埠橋》《相親記》《盲人樂》《擺宴接女婿》《金灣村里鬧洋洋》以及最近編創的《錦繡廬陵再創輝煌》《嫁郎就嫁作田郎》等百餘個。
基本特徵
吉水漁鼓以說唱來描繪故事、人物,把人物的內心世界提示得非常生動、細膩、深刻。它擅長於兒女等方面情節、唱詞通俗易懂的節目,也能演唱各個時期的歷史歌曲,更能結合當代形勢編演新節目。演唱者在演唱時多用地方方言、曲調的襯詞,如“哪,哇,叻”等,在唱腔中出現得有條不紊,充滿感情。演唱者能做到一曲多用,一曲百唱,一人多聲,一鼓多音,以表現各種人物的感情,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主要價值
吉安道情曲目通俗易懂,其音樂地方特色十分鮮明,具有較高的文學、音樂和民俗學研究等價值。
瀕危狀況
目前,吉安縣僅存少量吉安道情盲藝人,亟待政府採取措施加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