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城

吉城(1867—1928),江蘇東台人(祖籍鎮江丹陽),字鳳池、鳳墀,別字經郛、更嬰,號曾甫、曾父,清末民初著名學者。吉城是我曾祖父,他研究學問,以“經史子集”四部之學為骨架,研經宗齊魯之學,讀史通班馬之書,旁及辭賦、金石之學,撝張古義,多前人所未發;他勤奮寫作,著書立說,撰國學研究論著三十一種,作詠懷言志詩歌五百餘首,寫生平經曆日記二十三冊。

基本介紹

  • 本名:吉城
  • 出生地江蘇東台
  • 出生時間:1867
  • 去世時間:1928
人物生平信息,生平成就,

人物生平信息

清同治六年八月二十日(1867年9月17日),吉城出生於東台。其曾祖吉宗沅(字盈科)是清中期“京江詩派”詩人,曾與鎮江餘江乾等合組“竹深詩社”,著有《竹深吟榭詩集》存世。鹹豐年間,吉城伯祖父吉森和祖父吉棣因避“洪楊戰亂”,率全家自鎮江遷徙蘇北,僑居東台縣城。為謀生計,吉城祖輩和父輩在東台經營南北貨,商號“吉泰和”。到了吉城這一輩,同胞兄弟三人、叔伯兄弟六人,他排行“老四”。吉城孩提時,父親吉煌與伯父吉煥商議,將來“吉泰和”商號經營不需所有子侄都參加,為繼承先祖盈科公學問,可“以商養學”,兩家均應挑選一子,培養其讀書舉業。於是,吉煌次子吉城自小即被家長選為“要讀書”之人,由此而步入求學之路。
吉城六歲時拜鎮江僑居東台的宿儒孫大生(字仰吾)、丁少農(字笙甫)為師,從起蒙識字起,到研讀“四書五經”。光緒六年吉城十三歲,他參加縣試中秀才,但其後的舉業之路蹉跎坎坷,屢試不第。直到光緒二十二年,因捐銀山東賑災,清廷戶部頒發給他一張貢生證書,授文林郎候選訓導。此後,吉城即以“做學問”和“教學生”為業,他淡泊明志,勤劬厲學;博覽群書,著作等身;研討學術,詩文會友;講學蘇皖,培植多士,終於成為一位教學相長的著名學者。
光緒二十三年,吉城受山東沂州府知府丁立鈞(字叔衡)聘請,遙領“沂州府書院”閱卷,歷時三年。其後,丁立鈞辭官出任江蘇江陰“南菁書院”(後改為“南菁高等學堂”)山長,再次聘請吉城遙領“南菁書院”閱卷,直至光緒二十八年丁立鈞病逝止。光緒二十五年,吉城在東台發起組織“青冰文會”,二十九年又發起組織“能群書會”,東台及周邊學者爭相加入文會和書會。
光緒三十一年二月,吉城與丁立鈞堂弟丁立棠(字禾生)聯手創辦東台“能群學堂”。“能群學堂”廢除書院“八股式”教學法,採用“國語、國文、經學、史學、修身、算學、美學、音樂、外文”等新式教學科目,眾多學子乃踴躍入學。光緒三十三年至宣統元年,吉城受蒯光典(字禮卿)和張文運(字子開)聘請,赴南京與合肥,先後擔任南京“上江公學堂”和合肥“廬州府中學堂”教習三年。
為“研究國文、弘揚國學”,光緒三十三年三月,吉城與合肥蒯光典(字禮卿)、江陰繆荃蓀(字炎之)、蘇州朱孔彰(字仲我)、東台陳汝玉(字白石)、松江張錫恭(字聞遠)、興化李詳(字審言)、淮安吳涑(字溫叟)、江都梁公約(字慕韓)、丹徒陳祺壽(字星南)、江甯程先甲(字鼎丞)、合肥殷孟喬等著名學者一起,在南京創建“國文研究會”。斯時,南京“國文研究會”和上海“國學保存會”宗旨一致,在“宣傳國學,提倡國粹,反對全盤西化”等方面都作出了較大貢獻。
為“交流學術、以文會友”,清末之時,吉城與丁立鈞、丁立棠、丁立瀛、丁立淦、丁傳恕、陳祺壽、陳培壽、夏寅官、楊葆寅、陳汝玉、蔡慶昌、蔡慶生、蔡子貞、戈銘猷、楊世沅、楊祚緝、楊祚職、周應芹、周應昌、李步青、汪濟、鮑燾、徐齊仲、徐謙、袁承業、程畹、吉墉、吳春炎、畢俊民、劉蔚如、鮑振玉、鮑耔原、盧楚卿、呂子恂、潘樹華、陳臧、陳康、盧榕、武曾任、馮抱一、葉子實、張偓仙、周仲飛、楊冰、王稷堂等一大批東台學者(含祖籍外地而僑居東台學者)成了學友,他們經常在一起研討學術,詩文唱和,活躍了當時地方文化氛圍。吉城與“國文研究會”諸同仁及張謇、劉啟琳、馬其昶、吳昌碩、沙元炳、傅春官、陳獨秀、柳詒徵、易順鼎、項承明、沈曾植、崔聘臣、鄧實、張文運、李國松、李國芝、劉澤源、姚慎思、姚叔節、張敬文、李藥房、馬蔭庭、徐天玉、丁立?amp;#93;等外地著名學者亦為學友,他們互通信札,交流詩文和治學心得,廣結“翰墨緣”。
宣統二年,吉城從安徽合肥返家鄉,東台縣知縣何為(字元泰)聘請他擔任“東台縣中學堂暨師範學堂”教員,執教“經學、文學、修身”三科,每學期薪修一百八十銀幣。宣統三年夏,安徽發洪水氾濫成災,吉城舉其歷年所得束修,捐銀幣一千元為賑。民國六年東台成立修志局,縣知事彭世祺又聘任吉城為修志局名譽協修,他根據採訪資料編纂成稿,然而人事變遷,最終未能付梓。吉城晚年講學於東台“樂學館”,一時間雲景風從,薰陶者眾。民國十七年四月一日(1928年5月19日),吉城病逝於東台縣城寓所,享年六十一歲。

生平成就

吉城一生以讀書著書為樂,勤於筆耕,其成冊國學遺著有三十一種,曰:《易象禮徴》、《尚書微子注》、《檀弓壹學》、《夏小正約義》、《左氏詩學》、《左氏許義》、《左氏正義述》、《左傳旗考》、《左傳兵事用旗考》、《左傳小識》、《穀梁范注家法考》、《魯論語大義述》、《論語問答》、《論語弟子名字古義述》、《論語王充義》、《讀經積微》、《論語齊魯學長篇》、《讀史積微》、《讀碑積微》、《吉氏譜系考》、《石鼓文考證》、《嘉祥縣西漢石壁畫記疏證》、《魯學齋金石跋》、《孫卿賦章句》(光緒三十三年,繆荃蓀、馬其昶、李詳為此書鈔本題記)、《莊子閒詁》、《墨子經說句指》、《太玄經釋文校語》、《楚辭甄微》(1980年陳直為此遺著作引言,1982年中華書局《文史》第十三輯選載此遺著中的十五則)、《亭林詩補註》、《魯學齋讀書雜誌》、《魯學齋詩文鈔》。上述吉城遺著鈔本中的二十二種現已入藏國家圖書館,待出版。
此外,吉城還撰寫了不少研究國學的短文,並為若干名家之著作序,給不少已故名人撰銘等。在光緒三十二年刊《句容金石志》(楊世沅輯)中,序言系吉城所作;在光緒三十三年底刊《政藝通報》(“國學保存會”鄧實創辦的半月刊)上,發表了吉城所撰《國文研究會序》;在民國六年刊《冰暉閣印掇》(楊祚職輯)中有一頁《吉贊》,系吉城集石鼓字撰讚詞、西泠印社社長吳昌碩書;在民國十四年刊《殷墟書契考釋小箋》(陳邦懷著)中,序言亦吉城所作。
吉城從二十歲開始寫日記,自光緒十三年起至宣統三年止,歷時二十五年未間斷,總字數過百萬。吉城將其日記裝訂成二十三冊,並在各冊封面上題寫了標籤,如《將就齋日記》、《台笠人家日記》、《式古訓齋日記》、《如不及齋日記》、《晦庵日記》、《遐年硯移日記》、《魯學居日記》、《魯學齋日記》等。因吉城將其書齋定名為“魯學齋”,且其日記的最後數冊皆題為《魯學齋日記》,故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在影印出版整部吉城時以《魯學齋日記》作為總稱。
吉城在日記中記述了他在江蘇東台、南京、鎮江、丹陽、興化和安徽合肥、蕪湖等地學習、工作、生活與交往、旅遊的經歷,涵蓋其“讀書求學、參加科舉、從事教學、結交學者、研究學問、著書立說、居家生活”等方面。值得重視的是,吉城在日記中記錄了當時許多學界人士、社會名流和政治變革、鄉土風俗、天氣變化、天災人禍的實況,講述了他與一批著名學者交往相知、交流學術的經過,這些記錄與講述,對研究晚清時期東台及南京、合肥等地“學者動態、社會人文、民俗文化、自然科學”等,均有較高價值。通過查閱吉城日記,證實了“江蘇省東台中學”的百年歷史(1905~2005),這部分日記的影印件和相關資料、證書即為該校校史館收藏並展出。在1987年出版的《江蘇地震志》中,也如實引用了吉城日記中記載的地震史料。隨著整部吉城《魯學齋日記》的影印出版,必將能為學術界提供許多研究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