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6月20日,合肥“1331”市域空間發展戰略規劃正式公布。按照規劃,未來的合肥將被打造成長三角地區繼滬寧杭之後的現代化新興中心城市,其城市人口將達到千萬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肥1331戰略
基本介紹,一個主城區,三個副中心,三個產業新城,環巢湖示範區,目的,
基本介紹
從環城到環湖,從“141”城市組團,到“1331”市域空間戰略,大合肥在成長。為了給合肥未來的發展制定一個合理的“生長計畫”,去年5月,該市從來自全球的多個方案中選出5個入圍方案,公示並徵求市民和專家意見,最後整合為目前的“大合肥規劃”。
“目前大合肥‘1331’的空間格局是‘141’格局的繼承與發展。”合肥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根據最新的“1331”規劃,“大合肥”被定位為“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將依託“城湖聯動、轉型創新”的發展戰略,將合肥打造成泛長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基地;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智慧城市;國際知名的大湖生態宜居城市和休閒旅遊目的地。
“1331”中第一個“1”是對原“141”格局的概括,包括1個老城區、1個“濱湖新區”和4個城市組團;而第一個“3”延伸出“巢湖、廬江和長豐”3個城市副中心;第二個“3”則為“合巢產業新城、廬南產業新城和空港產業新城”3個產業新城;最後一個“1”為環巢湖示範區。
一個主城區
雙心兩扇兩翼
“雙心”是指位於老城區的“老城中心”和位於濱湖新區的“新城中心”,“雙心”強化提升了城市的服務功能,徹底打破了過去單中心城市結構。合肥的“城湖聯動”具體將體現在主城區與巢湖相互依託、城湖共生;城市地區與巢湖地區在生態修復、文化保護、產業發展、旅遊發展、城鄉建設、交通組織等6個方面實行聯動。“兩扇”則位於合肥的西北方和東南方,兩個扇形區域主要開展生態發展現代服務業,弘揚水綠交融的空間特色。“兩翼”則位於合肥的東北部和西南部,通過產業集聚,提升產業檔次,通過空間重構解決工業圍城。
未來,合肥將實現從一般省會城市走向功能更加多元完善的中心城市、從傳統科教城市走向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轉型創新”升級。
三個副中心
巢湖、廬江和長豐升級為“副中心城區”
巢湖、廬江和長豐三縣市在1331規劃中,將升級為合肥的“副中心城區”。
其中,巢湖城區要發展特色,定位為:現代產業發展高地,全國著名的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山川秀美的生態之城。廬江城區要綜合拓展,定位為:合肥南部重要副中心城市,新興現代產業基地,區域商貿中心。長豐城區則要優質建設,定位為:市域北部發展極,合肥經濟圈重要樞紐城市,對接淮南的綜合產業基地。
三個產業新城
三大“產業新城”升級工業強化服務業
未來的合肥,將在依靠科技創新的新型工業化基礎上的多元發展。這在“1331”規劃的三大“產業新城”中有著突出的體現。其中,“合巢產業新城”以合寧與合巢蕪兩大發展軸為共同支撐,定位為產業拓展,為未來合肥產業承接的戰略儲備空間。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清潔型先進制造業等。
“廬南產業新城”定位為合肥——皖江聯繫方向上以循環重化、採礦冶金為主的產業新城。重點利用廬南豐富的鐵礦、硫鐵礦、銅礦資源,發展礦業採選以及後續硫基化工、鋼鐵、冶金建材、金屬深加工等產業,承接中心城區外遷的化工企業,建設循環重化園區等。
“空港產業新城”則定位為創新發展的臨空生態科技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高新製造、電子商務及現代物流業等,構建新型發展空間,建設成為市域以臨空產業為特色的增長極,帶動長豐、壽縣的鄰近鄉鎮發展。
環巢湖示範區
湖城共生 環巢湖感受合肥慢生活
感受城湖共生的最美合肥,體驗度假休閒的輕鬆慢生活,都可以在環巢湖地區中感受得到。在這一區域中,將以生態保護為前提、以旅遊發展為特色,保護環巢湖自然生態網路。
該區域將利用中廟、黃麓、烔煬、中垾、散兵、槐林、長臨河、三河、白山、盛橋等鄉鎮,按照“兩帶四區”來發展。其中“兩帶”分別是:北岸民俗文化景觀帶和南岸畫裡鄉村休閒帶。“四區”分別是:濱湖休閒旅遊區、巢湖半島國際慢城、巢湖綜合旅遊區和三河百塘樂活天堂。
目的
按照這樣的“1331”發展布局,未來的合肥將成長為千萬人口級別的特大城市,將以占全省約8%的國土面積,承載全省約20%的人口和30%的經濟總量,真正成為安徽的強力龍頭與長三角的西翼中心,躋身一流省會城市行列。
按照“規劃”,未來合肥市域總人口1300萬~1500萬人;未來城鎮化率85%左右,城鎮人口1100萬~1300萬人,主城區人口850萬~10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