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報告No.3

合肥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報告No.3

《合肥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報告No.3》是201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昭禮。

基本介紹

  • 書名:合肥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報告No.3
  • ISBN:9787509721339, 7509721334
  • 頁數:359頁
  •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本
  • 叢書名:中國省會經濟圈藍皮書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條形碼: 9787509721339
尺寸: 23.6 x 16.4 x 2 cm
重量: 599 g

作者簡介

董昭禮,男,漢族,1953年8月出生,安徽廬江人,研究生學歷。歷任安徽省軍區教導大隊政治處主任,安徽省教導大隊政委,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安徽省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助理巡視員,安徽省合肥市市委副書記、市委黨校校長。現任合肥市政協主席、合肥之友聯誼會會長、中國省會經濟圈藍皮書主編。
先後在《人民日報》、《理論動態》、《黨建研究》、《中國共產黨》等多種核心理論刊物及其他理論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主要有《領導幹部要全面把握髮展的新要求和人民民眾的新期待》、《試論領導幹部必須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增強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組織工作全局》、《幹部作風建設要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堅持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依法推進工會工作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緊密圍繞第一要務解放思想》、《適應新要求實現新作為》等。
盛志剛男,1950年8月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68年高中畢業後上山下鄉插隊。1973-1977年畢業於無錫輕工業學院(現江南大學)機械系。1993-1995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系管理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83年9月始,歷任合肥市第二商業局副局長,合肥市財貿辦公室副主任、主任、黨組書記,合肥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等職,2003年元月任政協合肥市委員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曾受聘兼任合肥市科協主席、合肥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兼職教授、合肥學院兼職教授、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安徽省社會學會顧問等。連續三次受科技部表彰,榮獲科技部1997-1998年度、1999-2000年度、2001~2002年度“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個人”稱號。
著作《經營城市》,獲安徽省社科聯優秀獎,合肥市社科一等獎;《發展菜籃子經濟》(論文)獲安徽省社科二等獎;參與主編《2000年安徽社會藍皮書——安徽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執行主編《合肥·六安·巢湖發展報告(No.12(K)7)》,《合肥·六安·巢湖·淮南及桐城發展報告:No.2 (2008-2009)》等理論著作;發表《論股份經濟在發展中規範化問題》、《面向低收入群體微小信貸擔保案例分析及政策研究》、《“三農”問題探索之實證研究》等科研論文數十篇。
王開玉男,安徽風陽人,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安徽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特殊津貼,安徽省直宣口“四個一批”拔尖人才。
安徽的農村改革享譽全國,同時,在城市改革中,經濟體制中的新型集體經濟、市場體制建設中的視窗經濟也做了許多重要探索,作者主編的中國視窗經濟系列叢書《人和經濟》、《命運共同體》、《規矩與方圓》、《尋找利益共同點——“三資”企業發展研究》和《現代化社會驅動力——第三產業發展研究》,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都作了廣泛報導,在中國經濟學界引起關注。
近年來,作者又和合肥市政協的領導共同策劃了“中國省會經濟圈藍皮書”的品牌,這是中國皮書系列安徽藍皮書的第一個品牌,已經連續出版了三本著作,作者執筆撰寫了這三本書的總報告,第二本書中的“合肥速度”、“生態補償機制”等新觀點、新主張也進入決策層視野,而本書中“合肥力度”的提出更是對社會建設縱深方向的一個新探索、新總結。
在轉型時期,作者承擔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立項的國家重大課題: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研究,出版了《中國中部省會城市社會結構變遷——合肥市社會階層分析》,獲安徽省政府獎;出版專著《中國中等收入者研究》,其中許多研究觀點如“農民工是中國農村的中等收入者”等廣為傳播,該書獲2009年安徽省政府榮譽獎。另外,作者對農民工和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研究成果多次被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向國內外發布,比如“建設同一片藍天下的中國文化”。近期作者又出版了社會學最新著作《立體社會觀察》,新華社專門發表了書訊《學者王開玉(立體社會觀察>首提社會GDP》,新概念“社會GDP”的提出受到了國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
這些開拓性領域的研究,使作者獲得了諸多榮譽和獎勵,包括國家三大出版政府獎(中國圖書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優秀出版物獎)。作者參與主編的《鄧小平的現代化理論研究》獲2000年“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參與撰寫的《鄧小平新時期黨的建設理論研究》獲1997年“全國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一等獎”;作者擔任第一策劃、第一主編和以及主講嘉賓的我國第一部反映留守兒童現狀的電子音像製品《不一樣的童年》,獲2010年“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內容簡介

《合肥經濟圈經濟社會發展報告No.3(2010-2011)》以合肥為中心城市的合肥經濟圈建設始於“十一五”初期。經過五年的發展,合肥經濟圈已經從合肥、六安、巢湖三市擴大到五市,其中,淮南和桐城是自願加入的.桐城是縣級市.打破了行政區劃融入經濟圈,這是我國區域經濟中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組合的一種新的形態。
合肥經濟圈的提出和發展以及合肥經濟圈藍皮書的出版,開創了安徽出版國家級藍皮書的歷史,開創了安徽打造成熟區域經濟的歷史,也開創了中國中部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格局。合肥經濟圈五年來的發展使安徽的區域經濟在中國中部區域經濟發展中獨樹一幟。

目錄

Ⅰ 總報告
1 合肥經濟圈——發展型的創新區、創新極/安徽省合肥市政協、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課題組
Ⅱ 分報告
2 合肥市經濟社會發展分析和預測 /高曉光 吳明
3 六安市經濟社會發展分析和預測 /六安市政協研究室課題組
4 巢湖市經濟社會發展分析和預測 /高家國
5 淮南市經濟社會發展分析和預測 /儲兆慶 朱曉宇
6 桐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分析和預測 /王 權 高志本
Ⅲ 經濟圈是創新區
7 與“圈”共舞謀求“核變”——關於加快推進合巢同城共建的思考/陳強
8 帶動周邊服務全省影響全國——合肥、合肥經濟圈龍頭作用的實證研究/盛志剛
9 建設合肥經濟圈南部門戶城市的研究報告——兼論桐城在圈內的文化特色/王強
10 合肥經濟圈空間演化的結構特徵分析/呂露光
11 實施合肥經濟圈區域創新工程,推動五市聯動發展/范海洲
Ⅳ 經濟圈的合作共贏
12 合肥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思考/董昭禮
13 推進深度合作實現互惠共贏/劉慶德
14 推進合巢同城化是構建合肥經濟圈的重大戰略/張傳才
15 依託合肥經濟圈優勢加快推進合淮同城化/高德金
16 主動融入,促進桐城快速跨越發展/吳三九
Ⅴ 經濟圈的承接轉移
17 推動“圈”、“帶”共舞引領跨越崛起/湯林祥
18 在承接產業轉移中實現合肥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吳存榮
19 推進共建共享實現同城同贏/張飛飛
20 傾力打造合肥經濟圈的能源城市、宜居城市/曹 勇
21 合肥經濟圈與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王開玉 司海雲 王文燕
Ⅵ 經濟圈的社會建設
22 構建“兩型城市”推動淮南可持續發展/楊振超
23 打造桐城文化品牌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宋傳明
24 合肥經濟圈社會建設的分析和展望/殷民娥
25 社會建設中的“合肥力度”/黃佳豪
26 合肥經濟圈縣域社會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研究——以霍山縣為例/王開玉 吳丹
Ⅶ 經濟圈的統籌發展
27 雙輪驅動圈區融合——加快推進合六一體化進程/張韶春
28 合肥經濟圈的精品工程是引領安徽城鄉發展的高地/王開玉
29 全力打造合六工業走廊/趙士厚 潘源
30 合肥經濟圈的統籌發展分析/周艷
31 合淮同城化與合肥經濟圈/儲兆慶
Ⅷ 經濟圈的“十二五”展望
32 合肥經濟圈“十二五”發展優勢條件分析/王厚亮
33 合肥經濟圈“十二五”發展走勢分析/鐘敏 沈松林
34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