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合罕)

可汗(古代部分遊牧民族首領尊號)

合罕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可汗(蒙古語:хан/ᠬᠠᠨ,土耳其語:hakan,烏爾都語:خان,又稱大汗合罕汗王,簡稱),是四世紀以後北亞民族高級政治體首領的稱謂,阿爾泰語系民族對首領的尊稱。最早出現於3世紀鮮卑部落,最初這個稱呼最早被用於稱呼鮮卑部落的酋長,漢語譯作“可寒”。可汗作為一國之主的稱號最早始於402年柔然首領社崘統一漠北自稱。類似於漢字的國王;古代北方阿爾泰語系民族鮮卑回紇柔然鐵勒(高車)、突厥吐谷渾阻卜女真等部族對首領皆稱可汗;蒙古帝國滅亡後受其影響,中亞的帖木兒帝國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等國和東歐的克里米亞汗國喀山汗國等突厥化穆斯林國家君主也開始稱可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汗(音hán)
  • 外文名:Kè hán
  • 類別君長稱號
  • 出處:《魏書》
  • 使用民族蒙古、突厥等
含義,指代,沿革,記載,

含義

古代北方遊牧民族柔然突厥吐谷渾、鐵勒、高昌回鶻鐵勒契丹蒙古等建立的汗國,其最高統治者皆稱可汗,後流傳到中亞、西亞的突厥系國家。最初,這個稱呼是部落里一般部眾對首領的尊稱,史書稱“可寒”,原意是“國王”。有別於匈奴的領袖“單于”稱號(含義為“天之子”),在鮮卑等部落中“可汗”之稱呼似乎是一般親王貴胄大臣,亦可稱謂。《吐谷渾傳》中,“長史”乙那樓隨口稱自己君主的庶長兄曰:“可汗”,亦似以非正式君主名號待之,只作一般親王宗室的尊稱詞而已。吐谷渾的時代,鮮卑國俗語言,“ 可汗 ”只作諸侯王或小部族酋,封國邦君,非專制一域大皇帝可比。且慕容魔繼立慕容部,自號者為“ 鮮卑大單于 ”,而非慕容部“ 可汗 ”,即示“ 可汗 ”為遼東諸部的小邦國主,非有“ 單于 ”、“ 皇帝 ”煊赫當時。
中原記載的可汗的稱號最早始於261年拓跋氏,《資治通鑑》載:“高貴鄉公下景元二年(辛巳,公元二六一年)是歲,鮮卑索頭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入貢,因留為質。力微之先世居北荒,不交南夏。至可汗毛,始強大,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五世至可汗推寅,南遷大澤。又七世至可汗鄰,使其兄弟七人及族人乙旃氏、車惃氏分統部眾為十族。”而可汗作為一國之主的稱號最早始於402年柔然首領社崘統一漠北的自稱,《魏書·列傳第九十一》:“於是自號丘豆伐可汗。”南朝的《宋書》記載可汗鮮卑語稱“可寒”,原意是一國之主之意。《木蘭辭》中有“可汗大點兵”,可汗指代北朝皇帝。唐朝杜佑謂:其“猶言皇帝”。《吐谷渾傳》:樓喜拜曰:“處可寒,虜言:‘處可寒, ,宋言爾官家也”。此文重見於《魏書》、《北史》等書的各《吐谷渾傳》。唯“可寒 ”作“可汗”《通鑑》卷一一二胡三省注:“汗”音“ 寒 ”‘。“ 可”音“刊”。

指代

古今中外,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人們,對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的稱呼是各種各樣的。中國人在很久以前就發明了對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獨特稱號,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到傳說時代的“三皇五帝”。由於這傳說時代過於遙遠,以致“三皇”是誰,“五帝”是誰,後人就難免見仁見智。據近人研究,“三皇”是象徵性的人物,未必實有其人,而“五帝”則是中國原始社會末期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首領。“三皇五帝”在古代中國頗有影響,並由此演化出“皇帝”稱號。
據古代歷史文獻記載,夏代(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的最高統治者,生前稱“後”,死後稱“帝”。商代(約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的最高統治者,則生前稱“王”,死後亦稱“帝”,而稱最高統治者的配偶為“後”。周代(公元前1066~前256年,包括西周和東周)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也是“王”。史記《五帝本紀》中有帝嚳“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從服。"至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兼併諸侯、統一全國之後,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遂號稱“皇帝”。皇帝權力是巨大的,《後漢書。南匈奴列傳》中建武二十八年班彪(班超之父)給劉秀的奏章中有“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至、皆為臣妾。”從此以後,各代沿用,成為漢語中對國家最高統治者的專用稱號,歷時頗久。
中國其他民族對最高統治者也有自己的稱謂,北方民族多用“可汗”之號。據《辭海》“可汗(n hOn)”詞條解釋:“亦作‘可寒’、‘合罕’。古代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三世紀時鮮卑族中已有此稱,但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始於公元402年柔然首領社侖稱丘豆伐可汗。女真(滿洲)人稱之為han(汗)。在女真(滿洲)人的觀念中,han(汗)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猶如漢語之皇帝,二者的區別僅僅在於語言文字之不同。”世代繁衍生息於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其最高統治者稱為“汗”。按其音義,源於中國古代北方其他民族的“可汗”之號,當無可疑。或認為,“汗”即“可汗”的簡稱,屬蒙古語。但據歷史文獻記載,女真人早已使用此號。金朝時期(1115~1234年),女真人既稱最高統治者為“汗”,同時亦音譯漢語之“皇帝”而用之。著名女真語文專家金放琮先生明確指出:女真文作“xua'q—di” (皇帝),“此為直寫漢音”,(永寧寺碑)“皇帝”作“xa一(g)an”(汗、合罕),“方是女真本族的稱法”。
在女真(滿洲)人的觀念中,han(汗)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猶如漢語之“皇帝”。據康熙《御製清文鑒》“han” (汗)詞條解釋:“gurun beuherilehe ejen be,manju,monggo han seme tukiyembi.”意為:一國之主,滿洲、蒙古稱之為han(汗)。乾隆《御製增訂清文鑒》“han”(汗)詞條,對應之漢文作“君”,釋文與康熙《御製清文鑒》相同。

沿革

北魏皇帝被草原各部稱為可汗。對於北魏統一了多少遊牧部落,馬長壽的《烏桓與鮮卑》中做過統計:拓跋氏親緣部落(即代北鮮卑)十個;匈奴部落六個;丁零部落六個;出於鮮卑後成柔然的部落三個;烏丸和東部鮮卑部落九個;其他雜部七個。上述四十一個部落,是進入中原前的北魏能有效控制的。還有通過盟誓入貢的傳統遊牧汗國政治手段,羈縻控制的其他雜部:三十五個。根據《魏書》的記載,北魏當時能控制的,為七十五姓,由於羈縻控制的部落是動態變化的,所以這個數字應該是個概數。在與國力強盛的劉宋大戰時,魏太武帝戰書寫道:“:“吾今所遣斗兵,盡非我國人。城東北是丁零與胡,南是氐、羌。設使丁零死,正可減常山、趙郡賊;胡死,減并州賊;氐、羌死,減關中賊。” 開皇時代,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被各國君主尊為“聖人可汗”;唐代貞觀四年,擊敗東突厥後,西域各國君主在長安尊唐太宗李世民為“天可汗”,後直到唐玄宗安史之亂後。五代時中原皇帝被回鶻人稱為大可汗,《宋史·回鶻傳》說:“先是,唐朝繼以公主下嫁,故回鶻世稱中朝為舅,中朝每賜答詔,亦曰外甥。五代之後皆因之。”于闐李氏王朝可汗稱宋朝皇帝為“漢家阿舅大官家”(《宋史·于闐傳》)。《松漠紀聞》記載:“回鶻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時,有入居秦川為熟戶者。女未嫁者先與漢人通,有生數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種類。媒妁來議者,父母則曰,吾女嘗與某人某人昵,以多為勝,風俗皆然。今亦有目微深而髯不虬者,蓋與漢兒通而生也。”遼代統轄西北,皇帝也被草原各部稱為可汗,並禁止阻卜等部族擅自稱可汗。遼、宋時期西域出現的喀喇汗王朝,其首領的頭銜中都有“桃花石汗”這一稱號,如桃花石汗·伊不拉欣、桃花石汗·胡賽音等。有的則冠以“東方和中國之王”。《突厥語大詞典》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也表明自己為秦人,即中國人,明確地指出喀喇汗王朝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喀喇汗國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語大詞典》中解釋為秦是由桃花石(宋朝)、契丹(遼朝)和喀喇汗國組成。據《福樂智慧》同時代的《突厥語大詞典》的釋義:“桃花石——此乃馬秦的名稱。秦距契丹有四個月的路程。秦本來分為三部:上秦在東,是桃花石;中秦為契丹,下秦為八爾罕;而巴爾罕就是喀什噶爾。但在今日,桃花石被稱為馬秦,契丹被稱為秦。”這裡講的“今日”實指當時的喀喇汗朝。俄國學者B·B·巴爾托里德則據此認為:秦指北部中國,馬秦指南部中國。只對馬秦使用“桃花石”這一稱呼,又稱上秦。中秦則指被契丹統治的中部中國。下秦則指新疆南部地區。
1206年蒙古部鐵木真被草原各部擁立為“成吉思汗”,後窩闊台汗在耶律楚材等人建議下稱“合罕”(“汗中之汗”),文獻中常以“合罕皇帝”專指窩闊台。蒙古帝國分裂後的原四大汗國地區出現的君主無論大小均稱“可汗”,帖木兒汗、克里米亞汗、喀山汗、西伯利亞汗等稱謂有的持續到19世紀。蒙古本部解體後的諸部落台吉紛紛自稱汗,明朝皇帝在蒙文、滿文語境中稱為天皇帝(天子)、汗,如洪武汗、永樂汗、景泰汗、神宗皇帝被稱為萬曆汗。同時期沙皇俄國開始擴張,逐步消滅東歐中亞的汗國,迫於壓力,這些汗國臣服於沙皇,並稱其為“查乾可汗”(白色沙皇)。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後自稱蒙語汗號“昆都侖汗”,皇太極繼位後仍稱“汗”,在滿文中凡後金國皇帝處,“帝”仍用“汗”。皇太極與袁崇煥議和時,漢文書信中所寫的“大金國皇帝”字樣,曾被袁崇煥指責為議和的障礙。顯然,在袁崇煥等人看來,皇帝稱號高於汗(han)之稱號,實為迂腐之見。今人翻譯滿文史料,每遇han(汗)稱,譯文往往用字不同,意存尊卑。大凡於弩爾哈齊、皇太極則音譯作“汗”,於金(完顏)、明諸帝則意譯作“帝”或“皇帝”等,且不加注釋,似不可取。因為此等譯文,雖然只有音譯和意譯的差別,但容易使不懂女真(滿洲)語文者產生誤解,以為在女真(滿洲)語中有兩個不同的單詞,分別對應於與“汗”和“皇帝”,進而曲加發揮,謬至千里。翻譯誤人,可不慎歟?皇太極對此做出讓步,曾聲明不稱“帝”而稱“汗”。這是因為在明人、朝鮮人看來,只有明朝皇帝才能稱“皇帝”,“帝”與“汗”是不同等級的尊稱。朝鮮亦謂弩爾哈齊“自中稱王”。在天聰時,許多漢官給皇太極上奏疏,多稱皇太極為“汗”。隨著後金國軍政勢力逐漸發展與強大,皇太極的尊稱由“大汗”向“皇帝”提升,實屬必然。因為在女真族的概念中,雖然“汗”即“帝”,但“皇帝”一詞,在漢文化中是比北亞民族的“汗”為更尊貴的稱謂。皇太極在統一漠南蒙古、戰敗朝鮮、南攻明朝、北征索倫,屢次取得勝利之後,自然不想僅做滿洲的“大汗”而要做天下的“皇帝”。皇太極在建號“大清”的同時,接受了滿、蒙、漢群臣恭上“寬溫仁聖皇帝”(Bogd Khan)的尊號。清代君主稱“皇帝”,而把出於蒙古語的“汗”,封賜給外藩蒙古的少數王公(外喀爾喀三“汗”、厄魯特一“汗”)。
而在高加索中亞地區,稱“汗”的君主國也先後被俄羅斯帝國吞併,到十月革命後僅存的希瓦汗國布哈拉汗國被蘇維埃政府廢除,作為君主的可汗稱號消失。
直到民國初年,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袁世凱封為“呼圖克圖汗”,後袁世凱本人則稱帝,博克多格根死後稱號被蘇蒙政府廢除。

記載

汗,可汗蕃王稱。——《廣韻
鹹豐四年,土謝圖汗、車臣汗兩部汗、王、公、台吉等請捐助軍需,溫旨郤之。——《清史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