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符壇

合符壇

史記》記載,黃帝在涿鹿之戰後,曾“合符釜山”。釜山上至今仍留存著古合符壇,四周有鎮石,位於東西南北四個正方位。

《史記》記載,黃帝在涿鹿之戰後,曾“合符釜山”。符為古代信物合符,即黃帝與各部族首領會盟議事,並公推黃帝為各部落共同的領袖。這次合符盛會,是中華民族形成史上的一座豐碑。它是中華民族產生、發展、壯大、統一的基石。“合符文化”是以黃帝、炎帝、蚩尤為代表的中華先民經過長期的合作、衝突、融合而共同創造的一種中華社會發展進步的思想理念。合符文化即融合文化、和諧文化、團結文化、統一文化,它體現著凝聚的力量,是民族大團結、大統一的象徵,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永不衰落、歷經艱難而永不敗退、歷經興衰而永不泯滅的最基本、最堅實的思想文化支撐點。
釜山,位於涿鹿縣西南,遠看象一口倒扣的深鍋。釜山上至今仍留存著古合符壇,四周有鎮石,位於東西南北四個正方位。壇上有丹墀地,為黃帝祭天的場地。內有合符石,經歷幾千年的風吹雨淋,石面上的圖文已風化模糊,但仍可辨認。在合符壇的遺址里,仍留有大量文物。這些遺址和文物,不僅是涿鹿的人文資源,更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2001年7月13日,我國申辦奧運成功。涿鹿縣委、縣政府積極工作,力爭使涿鹿這塊中華文明發源地成為奧運聖火的傳承地。2003年,涿鹿作為惟一一個奧運聖火傳遞點的方案被正式列入《北京奧運經濟研究》一書,並分別於2003年2月和4月,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由北京市政府和奧組委秘書處組織召開了《北京奧運經濟研究》首發式暨新聞發布會和“奧遠重大項目專家論證會”。奧運人文重大慶典項目策劃組負責人李庚教授就在涿鹿構建中華合符壇,作為北京奧運聖火的傳遞場地方案做了專題報告。在涿鹿黃帝城構建中華合符壇,作為北京奧運聖火的傳遞點,以此來弘揚中華合符文化,振興中華民族精神,促進祖國統一,復興中華大業,是對中華始祖留給中華兒女精神財富和文化理念的最好傳承。這不僅對涿鹿的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同時也是對中華民族貢獻的一份厚禮。在涿鹿建築合符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偉大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