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墀,漢語辭彙。
拼音:dān chí
釋義:1、指古時宮殿前的石階,因其以紅色塗飾,故名丹墀。2、指官府或祠廟的台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墀
- 詞目:丹墀
- 拼音:dānchí
- 釋義:古時宮殿前的石階以紅色塗飾
詞目,拼音,含義,引證解釋,
詞目
丹墀
拼音
dān chí
含義
[red steps leading up to a imperial palace] 宮殿前的紅色台階及台階上的空地:玄德具朝服拜於~。——《三國演義》
引證解釋
1、指宮殿的赤色台階或赤色地面。
《宋書·百官志上》:“殿以胡粉塗壁,畫古賢烈士。以丹朱色地,謂之丹墀。”
唐 李嘉佑 《送王端赴朝》詩:“君承明主意,日日上丹墀。”
《說唐》第五七回:“ 叔寶 來到丹墀,三呼萬歲。”
2、指官府或祠廟的台階。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泰伯祠 ]三座門。進去一座丹墀。左右兩廊,奉著從祀歷代先賢神位。中間是五間大殿,殿上 泰伯 神位,面前供桌,香爐、燭台。殿後又一個丹墀,五間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