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目的性

合目的性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而作為先驗的判斷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學核心所在。

正文
生物有機體的生存和人類的活動在同周圍環境的關係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特性。是生物世界、人類活動領域的複雜因果聯繫和發展過程的一個特殊方面。合目的性在生物世界表現為生物有機體對環境的適應性,在人類活動領域則表現為人通過有目的的活動自覺地改變環境、占領環境。在現代,控制論把合目的性一詞用來表示一切趨達目標的負反饋調節。在負反饋過程中,系統不斷把自己的控制結果同目標作比較,通過調節使目標差不斷縮小而逼近目標、趨達目標。因此,負反饋調節被看作是一種合目的性的行為。
生物世界的合目的性曾經被目的論用作證明創世主存在的論據。C.R.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和通過自然選擇的物種起源學說,給目的論以致命的打擊,同時也闡明了生物的合目的性的“合理的意義”。按照達爾文的學說,生物有機體的合目的性,實質上就是生物有機體對生活環境的適應性。生物有機體的適應性具有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在外表形態、內部結構以及行為本能方面等等。這些形式使生物能夠合目的地適應環境。生物適應性的這些表現形式,不是有意識地或按照某種自覺觀念獲得的,而是在自然選擇這種客觀因果制約性和必然性自發地長期起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因而是客觀因果性和必然性的一種局部表現。但它們有利於生物適應環境,是生物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因而是合目的的。生物的合目的性並不是絕對的,因為在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還有不合目的性的一面。人類活動的自覺目的超出了生物適應環境的合目的性的範圍,是合目的性的最高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