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合江中學是由清朝末年的知縣薛宜璜、視學劉天錫於公元1909年(清宣統元年)籌建的合江縣官立文科中學堂,當時,委派張開文任監督(校長)。
1910年正月開始招生,建校之初學堂定名為“合江縣官立文科中學堂”,確定修業年限為五年。建校之始是與城內縣官立高等國小合住,次年搬遷到合江縣城城西風景秀麗的中南山上的川主廟內,是年9月民軍起,校舍駐軍,學校停課。
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改學堂為學校,改監督為校長,7月,縣上籌議將西門外的武侯祠增加為校址,8月開學複課,更校名為“合江縣立中學校”,簡稱“合中”。9月奉教育部令,規定新章“以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國民為宗旨”,確定修業年限為四年。
1916年護國戰起,軍隊駐校,學校再次停課。秋,軍隊離開,學校才又開校授課。
1923年8月,校名改稱為“合江縣立初級中學校”。
1936年2月,合江縣立女子初級中學併入合江縣初級中學,稱合江縣立初級中學女生部,仍單獨行課。
1942年3月,合江縣初級中學女生部又分設為合江縣立女子初級中學校,簡稱“合江女中”。
1946年下期,增設高中部,始為全日制完全中學,定名為“四川省合江縣立中學校”。
1949年秋,國中開始招收兩個班。
1951年初,合江女中再次合併到合江中學,開始男女合班上課,同時合江師範學校也合併到合江中學,稱四川省合江縣中學師範部,獨立上課;下期,合江縣中學師範部又分立建校。
1952年秋,學校被省政府更名為“四川省合江縣第一中學校”。
1961年下期,合江第一中學國中部遷至菜壩中學校址內行課。
1962年起,學校又被省政府更名為“四川省合江縣中學校”,簡稱“合江中學”,其校名沿用至今。
1963年下期,國中部由菜壩中學遷回校內。
1967年下期,由於“文化大革命”武鬥爆發,學校開始停課。
1969年1月學校恢復活動。
1970年春季開學,招收國中新生14個班,改班級制為連、排建制,秋季又招收國中新生4個班(排)。
1971年秋,開始招收二年制高中一個班。
1973年9月,“合江中學大橋分校”建立。
1974年,取消學生組織的連、排建制形式,恢復班級組織和班委會。
1975年,學校於秋季在筆架山雲台寺內開設初、高中各1個班,校內各班和教師輪流到山上行課、勞動,每3個月輪換1次。
1976年8月,“合江中學大橋分校”結束,分校更名為合江縣大橋初級中學校。
1976年下期,學校在密溪場招收一個高中班,由學校安排教師到密溪授課。
1977年底,恢復高考制度,密溪高中班遷回校內上課。
1978年,合江中學被確定為宜賓地區重點中學,後為瀘州市重點中學。
1981年,學校高中學制恢復為三年制。
1983年,經省委、省政府批准合江中學為正縣級學校。
1995年2月,舉行了“合江中學建校85周年”校慶活動。
1995年9月,縣委縣政府同意將縣計生委原辦公樓和宿舍樓有償轉讓給合江中學。
2000年秋,合江中學停止招收國中,學校由高完中改為單設高中。
2002年3月,學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2年5月,縣委、縣政府將合江縣菜壩職業高級中學劃歸合江中學,成立了合江中學菜壩教學區。
2003年7月,合江中學菜壩教學區整體轉讓給了合江縣少岷職業學校。
2004年10月,合江中學新建的建築面積為2700平方米的學生食堂投入使用。
2009年7月經縣政府同意,將占地面積為2100平方米,共有建築面積3969平方米的原縣教育局招待所和教儀站辦公樓的使用權轉讓給合江中學,作為學生公寓。
2013年,學校被批准為四川省二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截至2012年9月,學校占地面積102700多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6080平方米。共有75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4800多名。
硬體設施
截至2012年9月,學校有教學及辦公綜合樓四幢,總面積為14680平方米;有面積11000平方米的科技及圖書大樓一幢,其中圖書館藏書15萬多冊;有400米六道環形跑道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塑膠田徑運動場,有建築面積為861平方米的室內體育館,以及標準游泳池等體育設施。學校有面積達3750多平方米的四川省中國小示範食堂(學生餐廳)。有建築面積20858平方米的瀘州市中國小學生示範公寓(宿舍)7幢。還有學術報告廳、演播廳、校園電視台、校園網等設施。
師資力量
截至2012年9月,學校有在崗教職工274人,其中教師255人(含兼職教師),職員9人,工人10人。學校共有中學特級教師3人,中學高級教師82人,中學一級教師112人。在教師中,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師12人;省級教育專家3人,省級骨幹教師16人,市級名師16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4人,市級骨幹教師30多人,縣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80多人。
特級教師(3人):宋國安、秦琴、周強
省級骨幹教師(不全):周鵬飛、秦琴、趙志強、葉玉英、王珍明、王承富、肖道德、宋國安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2010年高考:該校川籍生本科硬上線達到819,外籍生和藝體生雙上線183人,合計1002人。
2011年高考:該校高考本科上線1013人,本科上線人數居瀘州市前三位,應屆高考本科上線增長率居瀘州市第一名。
2012年高考:該校重點、本科上線1016人;重點、本科上線人數中,川籍生本科硬上線814人(不含藝體和外省籍留學生),本科硬上線人數居全縣第一,全市“省重”第一,全市第三。其中1同學以604分居全市文科第二名、全省文科第27名,被北大錄取;此外,1同學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1同學被華中科技大學錄取。
2014年高考:該校高考本科上線1050人。
2015年高考:該校2同學分獲全縣文理科狀元。高考川籍本科硬上線895人,比2014年淨增48人;重點本科上線249人(占全縣上重點本科人數的89%),比2014年增148人,增幅達147%。高考本科上線有望達1060人。92名貴州、雲南、重慶等外省市籍留學生回原籍參考,90人上本科線,上線率98%。
2016年高考:該校高考川籍本科硬上線989人;重點本科上線達342人。川籍生應屆本科上線790人,比2015年淨增174人;川籍生應屆重本上線295人,比2015年淨增121人;藝體生專業本科上線132人、外省籍學生回原籍參考,上本科線達98%。2同學分獲全縣文理科狀元。本科上線有望達到1200人。
2008年,在第2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複賽中,合江中學王子軍等10名獲得了1個全國三等獎,9個省級二、三等獎。
截至2012年,合中學生在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大賽中實現了省級一、二等獎和全國等級獎零的突破,2010年-2014年,有18人次獲得全國二、三等獎,36人次獲得省級一等獎,100多人次獲得省級二、三等獎。周宏等同學在科技創新大賽中多次獲得省級一等獎,在2010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了全省一等獎。
截至2012年9月,學校足球隊奪瀘州市中學生足球聯賽冠軍,2011年3月龔浩、吳佳俊兩位同學奪四川省中學生桌球大賽男子雙打冠軍,合江中學代表隊獲得男子團體亞軍。
截至2012年9月,在香港國際藝術大賽上,王宇同學獲得了國際銀獎。
2011年,在第八屆“星星火炬”中國青少年藝術英才推選活動全國總決賽中,該校周啟迪、李金健同學分獲表演和聲樂專業高中組銀獎。
教師成績
2016年,在瀘州首屆“高三優秀微成果”評選活動中,合江中學共有15件作品獲獎,其中《高三臨界生重組班級的最佳化管理與學法指導策略》《高三理科班語文晨讀課輔導策略》等7件作品分獲一、二等獎。
2015年,地理教師劉畢操、物理教師楊袁靜先後奪瀘州市青年教師課堂展評活動一等獎。
2015年12月,該校語文教師王成創作的散文《古鎮情》獲合江縣“羽豐杯-我是合江人,我熱愛合江”徵文比賽一等獎。
2015年11月,合江中學教師陳秋羽研製的教具“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演示板”通過認定,獲得國家專利。
2014年11月,在四川省高中課堂教學展評活動中,合江中學青年教師趙競以《鋒與天氣》一課奪得全省二等獎。
2012年11月,在全國課件製作大獎賽中,李雨玲、周強老師製作的多媒體課件,獲得了全國一等獎。
學校榮譽
截至2012年9月,學校先後獲得了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現代教育技術示範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四川省園林式單位、四川省綠化示範學校、四川省“五四紅旗團委”、四川省檔案管理一級達標單位、四川省青少年國防知識競賽先進單位、四川省食品衛生A級單位、四川省中國小示範食堂,瀘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瀘州市文明單位、瀘州市建設滇黔渝結合部教育培訓中心骨幹學校、瀘州市環境優美示範學校、瀘州市中國小示範公寓等榮譽稱號。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勤學、嚴謹、和諧、創新
長江浩瀚,赤水蜿蜒,中南山上生機盎然。綠樹環繞,鐘聲悠遠,這裡是我們美麗的校園。勤奮嚴謹,有愛創造,合中精神鼓舞我們向前,勤奮嚴謹,有愛創造,合中精神鼓舞我們向前。
園丁勤勉,春花爛漫,美好年華噴薄吐艷。書聲琅琅,弦歌頻傳,這裡是新世紀希望的搖籃。從這裡我們起程,昂首闊步奔向理想的明天,從這裡我們起程,昂首闊步奔向理想的明天。
學校活動
學校有報欄、黑板報、升旗儀式、班團活動課,校園廣播站,校園電視及校園網站等文化設施,有《合江中學工作簡報》,團刊《中學時光》等校園刊物。
學校通過建設閱讀中心、實驗中心、科創中心、藝體中心、社團活動中心、網路中心等六大中心,多方開展文體、科技、藝術、學科、社團和社會實踐活動,籌辦“讀書節”、“體育節”、“藝術節”等。
截至2014年3月,學校有11個社團。
文學社
| 帝舞公社 |
英語社
| 計算機社 |
心理學社
| 動漫社 |
化學社
| 崖山詩社 |
FREE DANCE
| 吉他社 |
羽毛球社 | |
現任領導
總支書記、校長:萬清海
副校長:稅涌、孫進益
知名校友
學校有三十年代曾任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書記的
穆青和在解放後曾任四川省省長和中央統戰部部長的李大章;稍後有畢業於國中21班創辦《挺進報》,犧牲於重慶國民黨監獄的成善謀烈士。還有著名教授
穆濟波、
盧劍波,著名翻譯家
符家欽,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著名作曲家、《洗衣歌》的作者
羅念一,美術家
楊洪烈、
陸沉(陸賢能),原重慶大學外語學院院長、著名教授
姜治文等名流學者。從這裡走出的還有原公安部法制司司長
王學林,原雲南省計生委主任吳坤儀,原《農民日報》主任編輯陳代安,留美博士
萬克林,留日博士
金平等國家棟樑之材。此外,還有原中共瀘州市委副書記文耀友,瀘州市人大教科文衛主任委員
袁華濱、合江縣原政協主席
李世賢和
宋曉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