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機理、交易對象與制度績效: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及其對溫氏模式的解讀

合作機理、交易對象與制度績效: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及其對溫氏模式的解讀

《 合作機理、交易對象與制度績效: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及其對溫氏模式的解讀 》是 2010年5月1日中國農業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 羅必良

基本介紹

  • 書名:合作機理、交易對象與制度績效: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及其對溫氏模式的解讀
  • 作者:羅必良
  • ISBN:9787109144910, 7109144917
  • 頁數:332頁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5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 尺寸:23.4 x 16.3 x 1.8 cm
  • 重量:499 g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農業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叢書名: 華南農業大學國家重點學科“農業經濟管理”系列叢書
平裝: 332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09144910, 7109144917
條形碼: 9787109144910
尺寸: 23.4 x 16.3 x 1.8 cm
重量: 499 g

作者簡介

羅必良,博士。現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農業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先後主持各類科研課題總計70餘項,獲得各種科研成果獎勵40餘項。迄今出版專(合)著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380餘篇。
獲得的榮譽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全國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廣東省優秀中青年社會科學家、廣州十大傑出青年、廣東青年五四獎章、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歐曉明,博士。現為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廣東農業企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技術經濟與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廣東省企業理財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民建華南農業大學主委。
主要研究方向為企業管理,區域經濟等。先後主持包括國家自然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在內各類各級課題30餘項,公開發表學術論著80餘篇(部)。

內容簡介

《合作機理、交易對象與制度績效:"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及其對"溫氏模式"的解讀》內容簡介:本項研究試圖通過構建一個“產權結構-交易對象-計量能力-經濟績效”的解釋模型(RTCP),對農業產業組織的合作機制及其績效差異進行解析。目的是要說明:一個合作組織的經濟績效,既取決於組織內部的制度安排,也取決於組織制度安排與交易對象及所處環境的相容性,從而揭示農業產業組織合作機制選擇的一般邏輯及可自我執行協定形成的條件與路徑。
《合作機理、交易對象與制度績效:"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及其對"溫氏模式"的解讀》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論研究”。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①進一步深化合作機理的研究,闡明合作機制的本質及其制度經濟學含義;②通過比較案例研究,說明交易對象與交易環境的性質對不同的合作契約及其組織治理所產生的影響,並由此說明合作機制選擇與治理機制設計的關鍵變數;③通過對“公司+農戶”組織形式的比較研究,揭示農業產業組織中關於合作方式選擇的一般邏輯。
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通過選取作為“公司+農戶”合作組織極具代表性的“溫氏模式”,分別從不同的維度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解析。此部分既是第一部分所構建的理論框架的套用,也是其在實證研究方面的深化。該部分包括9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溫氏集團的發展歷程與成長機理;經營模式、組織形式、資本結構的互動影響與溫氏成長之謎;溫氏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績效及其影響因素;溫氏集團與農戶的關係及其治理;股權分散、家族控制與溫氏集團的實踐;企業本質、農業企業社會責任與溫氏集團的表現;產學研合作與溫氏集團的科技創新模式。

目錄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導言
1.1 選題依據
1.2 相關的研究進展
1.3 研究思路與重點
1.4 內容安排
1.5 主要創新
第一部分:理論研究
2 農業合作組織的效率決定:理論模型及其初步套用
2.1 問題的提出:偷懶與合作組織中的“檸檬市場”
2.2 合作成功的條件:一個簡單的理論回顧
2.2.1 理論論爭的焦點
2.2.2 限制退出的公社勞動:“偷懶”與監督機制問題
2.3 農業合作組織的效率決定:一般模型及其說明
2.3.1 關於產權結構
2.3.2 關於技術交易結構
2.3.3 關於環境因素
2.4 比較案例分析:交易對象、考核及其經濟績效
2.4.1 背景說明
2.4.2 不同的制度安排
2.4.3 交易對象性質與合作行為選擇
2.4.4 效率差別的機制分析
2.4.5 啟示
2.5 進一步的討論:農業合作組織效率實現的保障機制
2.5.1 可監督性與激勵不足:不同情形的分析
2.5.2 退出威脅與進入威脅:保障合作的機制與效果
2.5.3 聲譽機制、村莊環境與關聯博弈:促進合作的補充機制
2.5.4 農業合作組織效率實現的多重機制
第二部分:案例研究
3 溫氏集團的發展歷程與成長機理
3.1 溫氏集團的現實格局及其成效
3.1.1 溫氏集團的現實格局
3.1.2 溫氏集團的成效
3.2 溫氏集團的發展歷程:階段性回顧與總結
3.2.1 產生背景:巨觀、中觀與微觀原因
3.2.2 發展階段及其特徵
3.2.3 溫氏集團發展的內在邏輯
3.3 溫氏集團的成長機理
3.3.1 產業線索:農業及關聯產業
3.3.2 運作框架:“公司+農戶”
3.3.3 決策準則:風險最小化
3.3.4 比較優勢:技術領先
3.3.5 規模優勢:市場分割、一體化、生產外包與低成本擴張
3.4 溫氏集團發展的關鍵因素
3.4.1 初始選擇與路徑依賴:企業家與企業文化
3.4.2 交易對象、考核機制與關聯博弈:可自我執行的合作機制
3.4.3 制度與激勵:多方模擬市場競爭
4 經營模式、組織形式、資本結構的互動影響與溫氏成長之謎
4.1 引言:風險與資本雙重約束下的農業企業成長
4.2 文獻綜述:經營模式、組織形式與融資結構的互動影響
4.3 組織形式的交易反串與“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的內源融資功能
4.3.1 從要素合作到“公司+農戶”經營模式的生成
4.3.2 從要素合作到內源融資:“公司+農戶”交易反串及其一般情形
4.3.3 從要素合作到內源融資:“公司+農戶”交易反串及其擴展情形
4.3.4 從要素合作到內源融資:“公司+農戶”的理論總結
4.4 溫氏模式:“公司與農戶”的交易反串及其作用機制
4.4.1 融資與風險雙重約束下的溫氏集團成長之謎
4.4.2 溫氏集團“公司+農戶”模式的運作機制:交易反串下的價值分配
4.5 溫氏“公司+農戶”模式對風險和融資雙重約束的破解機制:實證分析
4.5.1 來自於農戶的內源融資
4.5.2 組織形式與職工(含高管)提供的內源融資
4.5.3 內源融資模式下的溫氏資本結構:統計證據
4.6 組織形式、經營模式與融資結構互動影響下的溫氏成長之謎
4.6.1 雙重約束破解與溫氏集團穩健而快速的成長
4.6.2 農戶來自於溫氏集團的多重收益:勞動力價值與投資收益
4.6.3 溫氏融資模式的局限性、挑戰及發展趨勢展望
4.7 進一步的討論
5 溫氏集團的人力資源、管理績效及其影響因素
5.1 人力資源管理績效及其測量
5.1.1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績效:員工工作投入程度
5.1.2 員工滿意度的內容及其與員工工作投入程度的關係
5.1.3 員工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分析
5.2 溫氏集團的人力資源擁有情況
5.3 溫氏集團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5.3.1 用人之道——充分放權
5.3.2 選人之道——不拘一格納人才
5.3.3 留人之道——財富共享,事業留人
5.4 溫氏集團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
5.4.1 組織架構
5.4.2 溫氏集團人力資源的管理
5.4.3 溫氏集團的人力資源開發
5.5 溫氏集團員工的滿意度、工作努力程度分析
5.5.1 滿意度之間、滿意度與工作努力程度的Speaman等級檢驗
5.5.2 職位與滿意度、工作努力程度的關係分析
5.5.3 任職時間分析
5.5.4 在本企業工作資歷
5.5.5 來源地分析
5.5.6 文化水平分析
5.5.7 年齡分析
5.6 結論及討論
6 社會資本、作用機理與溫氏集團的經驗
6.1 問題的提出:資本及資本空間的拓展
6.2 社會資本:理論演進及管理學意義
……
7 溫氏集團的產業進入與市場進入
8 溫氏集團與農戶的關係及其治理研究
9 股權分散、家族控制與溫氏集團的實踐
10 企業本質、農業企業社會責任與溫氏集團的表現
11 產學研合作與溫氏集團的科技創新模式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