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游銀盒是戰國晚期秦朝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右游銀盒
- 所屬年代:秦
- 通高:12.1厘米
- 重:572.6克
右游銀盒是戰國晚期秦朝文物。
右游銀盒是戰國晚期秦朝文物。戰國晚期·秦 右游銀盒通高12.1、腹徑14.8厘米,重572.6克。子母扣,圜底,矮圈足外撇,蓋的形制與器基本相同,上有三個小鈕。蓋沿和器沿均飾麥穗紋,蓋上和器腹飾正反相錯的浮雕狀水滴紋。銘...
右游銀盒是戰國晚期秦朝文物。戰國晚期·秦 右游銀盒 通高12.1、腹徑14.8厘米,重572.6克。子母扣,圜底,矮圈足外撇,蓋的形制與器基本相同,上有三個小鈕。蓋沿和器沿均飾麥穗紋,蓋上和器腹飾正反相錯的浮雕狀水滴紋。銘文字數,蓋刻銘文三處,共20字。圈足刻銘文兩處,字數不詳。銘文釋文為□,一斤...
主要佩飾有:“那隆”(耳環、耳墜)、“乃朵子”(銀盤)、“戈堅”(項鍊)、“德吾”(手鐲)、“宗細”(戒指)、“恰高”(革質腰帶)、“嘎吾”(銀盒)、腰刀,還有“給桑”(頭套)、“可吾”(口弦琴)、“拉布千”(獐子牙製作的牙籤)等。在西藏的喇嘛和老年人都喜歡帶著這東西,只要能找到,拿著物品來做...
墓中出土了許多金銀製作的器皿和工藝品,包括嵌玉金帶鉤3件、銀杯 3件、銀盒3件、銀銚2件、銀卮1件、銀人塑像2個。此外,銅器、玉器、車馬器上都有錯金銀、鎏金銀的裝飾,許多漆器上還有金銀飾。金帶鉤作怪獸形,嵌玉透雕虺龍紋,世所罕見。銀人塑像,1件為裸體男像,現存美國,另 1件著衣男像,現存日本...
金銀器的製作,很多是由金銀鋪打造的商品,如無錫元墓出土的金銀器是“筱橋東陳鋪造”的,合肥元代窖藏的金銀器是“廬州丁鋪造”的,四川德陽宋代窖藏的銀器是由“孝泉周家打造”的;但是,也有不少是由手藝人加工打造的,如合肥元代窖藏金銀器中有的便是“章仲英造”的,江蘇吳縣元墓中的銀盒是“聞宣造”的。
炒制時寺僧要一邊盤坐誦經,一邊在釜中翻炒,然後用炭火焙乾,貯入兩個銀盒中,快馬送京,以供皇帝祭祀天地祖宗之用。凡上清峰茶樹上採摘的仙茶,稱“正貢”,其他山峰上採下的芽葉統稱“凡種”。仙茶采後即采“凡種”嫩芽,製成二十斤,裝十八錫罐,陪貢入京,稱為“陪茶”專供帝王享受。據《名山縣誌...
脖子上掛蜜蠟珠,胸前懸掛銀盒,內裝護身佛,或者種種聖物。不過,拉薩婦女,特別是年輕的女性,無論服裝,還是裝飾品,都朝著簡便、適用、美觀、更能顯示身體線條和審美情趣方面發展,在傳統服飾的基礎上,展現出多種新款式。 2 侗族服飾 侗族服飾,以居住地域劃分,可大致分南北兩種類型,各具特色。北部地區由於...
徐聞出土漢代舶來水晶、琉璃、瑪瑙、琥珀;徐聞和遂溪出土南朝波斯銀幣、銀盒、銀手鐲等飾物,高州良德出土唐代崑崙奴女人頭像;明清時期發掘的荷蘭銅炮、越南銅錢、日本瓷器、銀圓、歐洲青花瓷器等,它們早期的以波斯為主,也有來自東南亞和南亞,後期的包括西班牙、日本、荷蘭、英國等,這些器物所代表的海外文化都在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