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史蒂芬·威斯納
- 外文名:Stephen Wiesner
- 出生日期:1942年
- 逝世日期:2021年8月
- 職業:物理學家
- 主要成就:榮獲2018/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量子通信領域理論類)
人物簡介,人物榮譽,人物逝世,
人物簡介
1942年,史蒂芬·威斯納出生。
1969年,史蒂芬·威斯納還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學的研究生,當時他寫了一篇名為《共軛編碼》(Conjugate Coding)的論文,可以說是整個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基礎文獻。這篇論文遠遠領先於它的時代,以至於它被期刊一次又一次地拒絕,花了將近15年的時間才發表。但後來BB84量子密鑰分發(QKD)協定的提出者之一Gilles Brassard告訴Aaronson這不是真的:它被拒絕了一次,期刊名為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然後威斯納乾脆擱置了它。
1983年,這篇論文終於在《ACM 算法和計算理論興趣小組(SIGACT)》發表,SIGACT更像是理論計算機科學家的內部通訊,而不是學術期刊。
20世紀80年代初,威斯納的想法已經成功啟發了Charlie Bennett和Gilles Brassard,他們將其改造成了第一個量子密鑰分發方案——我們現在稱之為BB84。
即使Bennett和Brassard因為量子密碼的發明而獲得科學上的極大讚譽,包括幾年前的沃爾夫獎(通常被認為僅次於諾貝爾獎),在Aaronson參加的一個儀式上,他們總是謙遜地承認他們受到威斯納的巨大影響。
共軛編碼論文寫了什麼?Aaronson表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篇提出量子信息(威斯納稱之為“偏振光”或“1/2自旋粒子”,但我們現在稱之為量子比特)的工作方式不同於經典比特的論文,在某種程度上,量子信息實際上有助於實現在經典世界中不可能實現的密碼任務。
威斯納在文中寫道,使這些加密套用得以實現的是,攻擊者或竊聽者無法通過物理手段複製未知的量子比特,產生第二個處於相同量子態的量子比特。這一觀察——現在被稱為“不可克隆定理”——於1982年命名並發表,但威斯納在其60年代末的手稿中將其視為明顯的背景。
威斯納最後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或許是2019年墨子量子獎。憑藉首次提出了共軛編碼的概念並發明了無法偽造的“量子貨幣”方案,啟發了後續的實用化量子密碼方案,威斯納獲得了人民幣100萬元的獎金和一枚金牌。
人物榮譽
2019年9月18日,榮獲2018/2019年度墨子量子獎(量子通信領域理論類),獲獎理由:首次提出了共軛編碼的概念並發明了無法偽造的“量子貨幣”方案,啟發了後續的實用化量子密碼方案。
人物逝世
2021年8月,威斯納在以色列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