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貝瑞卡 Steve Barakatt是一位來自加拿大的法裔鋼琴家,被譽為“浪漫鋼琴情人”,同時又是一位作曲家、音樂製作和歌唱家,名下有數百個享譽國際的藝術工程。
音樂家
史蒂夫·貝瑞卡 Steve Barakatt於1973年5月17日出生於一個音樂愛好者世家,年僅四歲的他便痴迷音樂,由此開始了他的鋼琴學習。隨後的10年裡,他一直學習古典音樂,之後轉向爵士。早期的史蒂夫熱衷於一些富有挑戰的音樂實踐,其中包括擔任魁北克交響樂團的客座獨奏,那時的他年僅13歲,並發行首張個人鋼琴演奏專輯,位列加拿大暢銷專輯前20名,並雄踞歐美各大排行榜數周,創下專輯百萬銷量的神話,也因此被公認為天才少年。到了16歲,史蒂夫漸漸迷戀上創作、編曲和演出。他不斷吸取實用的新技法,不久便掌握了所有音樂程式設計的精髓,這使得享有盛名的日本Roland公司於1992年在加州阿納海姆市的美國國際樂器展會上,邀請史蒂夫展示Roland公司的新產品。
作為一名傑出的演奏家,史蒂夫也應邀以作曲、編曲的身份為加拿大、南美和亞洲歌手譜曲。1997年,他為加拿大年輕女歌手娜塔夏.聖比兒(Natasha St. Pier)的專輯譜曲,其創作的《Sans lesavoir》立即打入當地廣播排行前五,這首歌的視頻同時進駐魁北克省法語MTV排名榜首。同年,史蒂夫也創作了其他歌曲,包括為加拿大女歌手喬安妮.布魯凌(Johanne Blouin)創作的《C'est une promesse》一曲、為阿根廷男歌手科里亞.賽達納(GuillermoSaldana) 譜寫的《En la arena》一曲等。
2003年,史蒂夫決定開始一項非凡的工程:根據人生經驗的16個階段創作一部大型交響樂作品。2005年9月30日,在創作的30個月後,他在魁北克市交響樂團的伴奏下在魁北克大劇院進行首場世界公演Ad Vitam Aeternam(永遠)。自從那時起,這一作品的演出在歐洲和亞洲均獲得交口稱讚。Ad Vitam Aeternam是史蒂夫生命願景的完美演繹—從生命的起源到出生,從出生到死亡,從死亡到永恆。 史蒂夫想通過將舞蹈、電影、雜技和視覺效果等藝術元素結合到這一作品中而擴展他的交響樂作品,使其作品的藝術、物質和哲學世界臻於完美。他的目標是借著這個新形式的交響樂作品創作出永恆的展示。Ad Vitam Aeternam是生命意義的開始旅程,是我們自己在當今不斷改變的世界中的位置。Ad Vitam Aeternam也是與交響樂傳統迥然不同的方法,較短的模進和變奏可抓住聽眾的注意力。史蒂夫目前正在尋找機會創建互動的音樂廳來演出這個新型的交響樂—雖然使用全新的方法,但仍有很深厚的意義。
大使
2007年3月7日,史蒂夫和他的妻子埃琳娜 o 格羅舍娃(奧運會銀牌得主和前索拉奇藝坊(Cirque du Soleil)的藝術家)雙雙被任命為加拿大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大使,是獲此殊榮的第一對夫婦。史蒂夫和埃琳娜致力於保護兒童的權利。為了將他們的努力再推進一步,他們發起了Lullaby, The UNICEF Anthem (催眠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會歌)行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將世界上最優秀的音樂家和歌唱家召集在一起,以吸引人們對兒童權利問題的關注。獻給UNICEF的這份禮物是為了紀念兒童權利公約簽署20周年,該公約是於1989年11月20日在聯合國簽署的。會歌活動是一個廣泛交流和籌款的平台,設計用來鼓舞全世界的人們來支持UNICEF的各種計畫。對於史蒂夫和埃琳娜來說,幫助兒童是頭等大事。他們將音樂、藝術和運動看作是廣泛動員民眾的手段。當他們過去的工程和他們在生活中所建立無數關係被用來幫助UNICEF和世界上的貧困兒童時,這些工程和關係就被賦予了新的視野。
我喜歡“A Star For Everyone”。旋律如水般起伏,緩緩蕩漾在胸口。抬首望天,你會覺得心胸開闊,在音樂的天宇中,有一顆明亮的星星始終伴隨,生命因此變得珍貴。
始終覺得,音樂能超越詞句的表達,使靈魂更加清晰,而史蒂夫在這裡卻偏偏要將音符幻化成千言萬語,借一曲“So Many Words”委婉道來。其實,用什麼表達應該已不重要,在靈魂都已相愛的時候,無聲有聲皆成妙音。
史蒂夫的這張專輯短短11曲,卻表達豐富,並沒有將內容局限在單一的情感釋放上,從讚美生命的“Eternity”,到歌頌愛情的“I Believe In You”;從充滿大愛的“A Star For Everyone”,到體現親情的“Father & Son”;甚至有自然與季節:“The Ocean”與“Summers & Winters”。這是一個音樂家對生命熱愛的體現,是一顆美好心靈的祝福。音樂,在此永生。
這張專輯是一部充滿情感的人生劇,劇中的主角就是聆聽的我和你。從首曲“All About Us”開始,史蒂夫就讓鋼琴在眾多的配器中堅定地展露出一種至清至純的信念,儘管身處合成器、打擊樂、貝斯及弦樂的重重包圍,鋼琴始終用最為堅定的節奏來突顯一種信念,一種只有愛與被愛的信念。隨後的“No Regrets”,在薩克斯的伴奏下,鋼琴從前面的情感激盪中逐漸趨於理性,但是先前的那種堅定依舊不變地出現在整首曲子當中,像一個古老的誓言,高聳在那裡。“Jardin Secret”是一首舒緩的心情呢喃,是深入領略史蒂夫鋼琴語言的一個秘密入口,鋼琴在弦樂的烘托下,委婉著內心如花盛開的秘密。“I'm Sorry”誰都會表達,但表達得如史蒂夫那般的甜蜜,實在不多。這是柔情蜜意時的一場妥協,心甘情願時的一種承受,是讓記憶充滿閃光的那聲低吟。於是,我們能在“Soul Attraction”里聽到靈魂的歡呼,那種從內心深處蓬勃欲出的愉快。
期待遭遇一場美麗,尤其當“Hoping She Would Be There”響起,提琴與鋼琴相互間溫柔的傾述,柔軟如雨後天邊出現的彩虹。在這樣的彩虹之上,必定會有“Angel Over Me”,鋼琴的獨奏是一種內心的企盼,有點點小小的紊亂,但信念不會改變。“Temptation”用薩克斯與低音貝斯營造出一種曖昧的氣氛,讓鋼琴在期間顯出一絲被誘惑的游移,非常感性的一首曲子。“Tendres Souvenirs”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首曲子,鋼琴在耳邊輕吟著一場亘古的愛情,優美璀璨,如心田裡細細培育出的一朵玫瑰。每每聽到“You Were So Close”,我都要把頭仰起,因為有一些東西承載不起會掉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