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區內重點企業4戶,總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8戶,2004年該鎮工業總產值達42000萬元,實現工業增加值7600萬元,實現經營收入3500萬元,入庫稅金330萬元,實現利潤3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1858.2萬元,招商引資項目七個,協定引進資金3400萬元。2004年農業總產值3500萬元,糧食總產量4634噸,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53元。
史家鎮是內江市的四個“衛星”鎮之一。1995年史家鎮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小城鎮。2004年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內江市二十二個民營經濟發展重點小城鎮之一。
行政轄區
下轄村:方田村 四美橋村 石梯村 牛橋村 乾田灣村 吊鐘村 平橋村
轄區代碼
511002101史家鎮
511002101001史家街社區
511002101201方田村
511002101202四美橋村
511002101203石梯村
511002101204牛橋村
511002101205乾田灣村
511002101206吊鐘村
511002101207平橋村
歷史沿革
清名史家街,1913年改街為鄉,1951年析場鎮,1958年併入川江公社,1962年建牛橋公社,1984年改牛橋鄉,1985年復置史家鎮,1989年由東興區劃入市中區。1990年區劃調整,將原史家區所屬的牛橋鄉改為史家鎮劃入市中區。
地理氣候
史家鎮屬
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熱量豐富,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7.6度,最高氣溫26.9 度,最低氣溫-2.6度。
人口數據
總人口
| 19242
|
男
| 9680
|
女
| 9562
|
家庭戶戶數
| 5738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8926
|
家庭戶男
| 9487
|
家庭戶女
| 9439
|
0-14歲(總)
| 4051
|
0-14歲男
| 2101
|
0-14歲女
| 1950
|
15-64歲(總)
| 13752
|
15-64歲男
| 6936
|
15-64歲女
| 6816
|
65歲及以上(總)
| 1439
|
65歲及以上男
| 643
|
65歲及以上女
| 796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7547
|
總人口17906人(2017)。
工業經濟
史家鎮的工業有著悠久的歷史,1985年有
國有企業10家,其中包括史家砂磚廠、史家釀造廠、水泥廠、史家氮肥廠、史家煤磚廠、糧油加工廠、蠶繭站、建築隊、砂石廠等一批知名企業。 1985年史家鎮工業總產值為400萬元,經營收入280萬元,利潤4萬元,入庫稅金17.59萬元。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企業的
改制,企業或轉或並或停,到2004年該鎮國有企業全部實現改制。2001年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引進生豬加工企業——興發肉類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該公司總產值達2.4個億,大力推動了史家鎮的工業發展。同時還有有順昌高分子材料限公司、同興印染廠等企業都已作為市中區規模企業。到2004年,史家鎮工業總產值為42000萬元,其中規模企業產值38000萬元,實現利潤30萬元,工業增加值7600萬元,稅收120萬元。轄區內還有四川省華川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甜城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省華川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原四川省輕工業安裝公司,改制後為四川省華川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從事工業設備安裝.主要安裝電站鍋爐及熱電聯產鍋爐,第一分公司尤其在電站安裝方面有很強的力量。同時在一般的化工設備安裝上都有優勢.原四川省輕工業安裝公司,改制後為四川省華川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從事工業設備安裝.主要安裝電站鍋爐及熱電聯產。
農業經濟
史家鎮是一個農業鄉鎮,有著悠久的農業種植歷史。常年農作物播種面積在21000畝左右。其中糧食作物占15000畝左右。主要以
水稻、
玉米、紅苕、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為主,在平橋村、方田村以種植蔬菜為主。1985年該鎮糧食產量3600噸,隨著生產技術的
改進、種子
改良,糧食產量逐年增加,到2004年,該鎮糧食總產量為4634噸,比84年增加了1000噸,增長25%。
2001年,史家鎮開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在成渝高速公路沿線進行經濟林建設,栽植枇杷、檸檬500餘畝,2001年——2004年在乾田村、牛橋村、吊鐘村大力開展退耕還林工作,共完成檸檬、枇杷、巨桉等栽植2000餘畝。部分檸檬、枇杷已進入掛果期,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
史家鎮的畜牧養殖以生豬為主,2004年成立了史家鎮優質生豬養殖協會,推動了全鎮生豬發展,全年生豬出欄19100頭。同時發展其他養殖業,全鎮有規模養雞場4家,年出欄小雞20萬隻。奶牛養殖場3家,奶牛25頭,年產奶量25000斤。2004年全鎮畜牧產值1400萬元。
該鎮漁業養殖面積198畝,其中包括一座小型水庫。魚類品種主要有鰱魚、
鯽魚、
鯉魚、
草魚等。2004年全鎮水產品產量185噸,包括江河捕撈魚5噸。
轄區內有市屬企業內江市種豬場。該場於1938年創建,是集種豬生產、科研、育種為一體的大型專業化原種豬場,是中國政府與加拿大政府合作的三個瘦肉型豬場之一。2004年1月中國最大、最新一次性
引進國外(加拿大)種豬350頭。該場設施先進、經驗豐富、技術力量好。種豬生產和育種全部實現微機化管理,全國聯網,長期與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四川畜牧獸醫研究院等合作,開展科研課題。
2004年1月,該場新引進加拿大優質種豬350頭,為保證這次引種成功,該場重新占用500畝地,新建一條生產線,在飼養上嚴格管理,在健康上使用進口疫苗免疫接種,同時採用綜合保健措施,定期對種豬健康水平進行檢測;在育種上採用多性狀動物模型BLUP法進行遺傳評估。
該場現擁有加系長白、加系約克、
杜洛克、內江豬等優良品種。年生產種豬上萬頭,暢銷全國20餘個省、市、自治區。
第三產業
1984年,史家鎮作為一個農業鄉鎮,
第三產業並不發達,自1995年被列為省級重點小城鎮後,集貿市場迅速擴大,新建農貿綜合市場一個,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極大的促進了全鎮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商品交易逐漸活躍,居民服務業和其它服務業如雨後春筍,發展壯大。到2004年底,該鎮經營餐飲、娛樂、運輸、住宿、郵電等第三產業的個體私營企業達1100個,年營業額達7800萬元,占該鎮國內生產總值的40%。
史家鎮有旅館3家,床位45張,年營業額32萬元。史家交通便利,地處成渝交通要道,離內江城區較近,餐飲業較為發達。著名的有餐館本昌苑、光明火鍋店兩家,其中光明火鍋店特色菜黃臘丁遠近聞名,許多人慕名前來,增添了史家的魅力。
鎮內有郵電局一家,座落在史家鎮老街,占地面積100平方米,主要經營郵寄、電報、儲蓄等業務,2001年郵政、電信分家,分設為史家郵政支局、史家電信局,分別負責全鎮的郵政及電話業務。2004年底,該鎮七個村實行村村通程控電話,安裝數量達3500戶,有各類運輸車輛81輛,主要為水泥廠、興樂化工等公司運輸貨物,創造營業收入1700萬元。
鄉鎮特色
史家鎮盛產水稻、小麥、玉米、
紅苕,農民糧食超過245公斤;甘蔗、油菜、花生、水果、海椒、蘑菇、藥材收入已達種植業產值的45%;生豬、雞、鴨、鵝、兔、蠶、奶牛等養殖業發展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