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通用拼音(簡稱:DT;台通)為根據中文通用拼音法所研創出之台灣話拼音法,其特色在於與美式英語發音較能聯繫,而其調號類似白話字之調號並以第1聲調(高平調)為基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語通用拼音
- 簡稱:DT
- 語調:第1聲調(高平調)為基準
- 適用地點:台灣
簡介,語音系統,音節表,字詞結構,台文語法,結論,
簡介
台語通用拼音(簡稱:DT;台通)為根據中文通用拼音法所研創出之台灣話拼音法。其特色在於與美式英語發音較能聯繫,而其調號類似白話字之調號並以第1聲調(高平調)為基準。現行台灣國民國小基礎台語教科書亦大多採用DT方案。
於台語合詞變調之架構上,由於閩南語聲調有9個(台灣閩南語在大部分地區第2聲調同第6聲調;陰上同陽上,一部分第6聲調混入第7聲調所謂的“陽上變去”,形成上聲已不分陰"清音(voiceless)"、陽"濁音(voiced)"之特性。而調值高升時以第9聲調來表示),當兩個音節結合時,不論後字條件如何,前字幾乎都得"變調(tone sandhi)",而除了一些重覆尾調等特性外後字基本上維持原調。而此台語通用拼音採用"變調(自然調;口語調;轉調;真調)合音節(合詞)法則",以清楚的呈現實際的說詞語調,即每個詞語調性與語意合一。
DT一般合音節(合詞)拼寫時均以變調之上標符號來標記聲調與變調之字母,並且前後音節合詞以連線號來連結,以致見到文字即知是否變調且可快速的反推原調,如此對於形成全以音意同調來拼寫台文是一大進步。試舉一例說明:"Âi sùi m-giann lău pînn-zùi."("愛 美 不怕 流 鼻水。";"(女孩子)愛漂亮,就算天冷也不怕穿得少。")中之"m-giann(不怕)"與 "pînn-zùi(鼻水)"均為合音節字詞。
原漢藏語系地區方言文字拼音化比較普及的除在台灣外,另有在獨立國協成員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東乾族人所使用的東乾語(Xуэйзў йүян--回族語言),及越南所使用的越南語。東乾語以陝西及甘肅的地方話為基礎,雜以俄語、中亞各國的語言及阿拉伯語,目前以西里爾字母來拼寫。而越南拼音文字全面使用濫觴於法國殖民統治時期,越南語用拉丁字母以音節為拼音的基本詞素,使用上近似於漢語拼音化的型式。台語通用拼音以變調之規則行合音節的字詞法,不但使台語拉丁拼字簡縮外,亦適合使台文能以全拉丁字母來書寫。
而台灣閩南語在這幾年也因英語的提倡,加上就學、就業等因素基本上都以國語(國語)為主。而學校、社會,甚或公司僱主相當多再要求英文、或日文等第二外國語。為免台灣閩南語流失,故台語通用拼音以"詞語調性與語意合一"(自然調)的實用拼音法,可使多數人在短時間內來掌握台文的拼音用法。
目錄
1 DT字母
2 語音系統
2.1 (1).子音說明
2.2 (2).元音說明
3 音節表
3.1 (1)基本子音及元音音節表
3.2 (2)單純與鼻聲尾韻元音節表
3.3 (3)半鼻音與促音鼻化音節表
4 聲調標示
5 合音節(合詞)變調規則
5.1 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x+x)
5.2 尾音[a]化變調規則(x+a)
5.3 中音[a]化變調規則(x+a+x)
5.4 尾音[e]化變調規則(x+e)
5.5 中音[e]化變調規則(x+e+x)
5.6 形容詞三重疊變調規則(x+x+x)
5.7 名詞三重疊變調規則(x+x+x)
5.8 動詞三重疊變調規則(x+x+x)
5.9 多音節詞組變調規則(x+x+x;x+x+x+x;……)
5.10 降平調(第6聲調)語音特性功能之變遷
5.11 高升調(第9聲調)語音特性與功能
5.12 輕聲語音特性與功能
5.13 零聲母語音特性與功能
6 字詞結構
7 台文正詞法
7.1 名詞正詞法
7.2 代名詞正詞法
7.3 形容詞正詞法
7.4 副詞正詞法
7.5 動詞正詞法
7.6 助動詞正詞法
7.7 介系詞正詞法
7.8 語助詞正詞法
7.9 狀聲詞正詞法
7.10 數量詞正詞法
7.11 連線詞正詞法
7.12 熟語正詞法
7.13 外來語正詞法
8 台文語法
8.1 主語+動詞+受詞 (標準台文語序)
8.2 主語+ga+受詞+動詞
8.3 受詞+ho+主語+動詞 (被動語態)
8.4 主詞(主句)+(bhor)bi"(不)比"+受詞(副句)+kah+形容詞
8.5 Na-si(Na-m-si)(若"(不)是")……,dor-ai(dor-m)(就"要(不)")……
8.6 結論
9 DT著作
10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11 參考文獻
12 參見
13 外部連結
DT字母
DT大寫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DT小寫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另有6個變音符號冠在字母上邊藉以表示聲調,下表以字母(a)為例。
DT聲調錶示字母
第1聲調 第2聲調 第3聲調 第5聲調 第6聲調 第7聲調 第9聲調 半鼻音
a à â ă (6=2) ā á (ann)an
GDT聲調錶示字母
第1聲調 第2聲調 第3聲調 第5聲調 第6聲調 第7聲調 第9聲調 半鼻音
av aw ax aa aaw a ay ann
注1:DT的"第1聲調(高平調)"與GDT"第7聲調(中平調)"的表示法相同,且均不使用變音符號。DT對於半鼻音(鼻化元音)的使用,表內兩種表示法均可使用。第9聲調一部分用在形容詞三重疊變調規則,另一部分用於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及其它變調規則。
注2:"GDT"(簡式台語通用拼音)以"台語通用拼音(DT)"為基礎,其調號編成型態類似1920年廈門大學周辨明式、SMLT、PSDB,及中國新壯文(Cuengh)等,並再加以整合修改。以中平調(第7聲調)為基準。調號(v、w、x、y),除用在外來語外,是絕對不發音的,而字母(f、j)一般用在外來語的表達。在26個拉丁字母內即可拼出台灣閩南語並及聲調,其主要特點為:不須要在拉丁字母上頭再額外的增附"上標符號"(superscript),或"下標符號"(subscript)等"變音符號"。
注3:原DT之第3調(低降調)聲調符號為(_a)即在字母下以一底線標記,為電腦及文書處理上順暢,故而權宜用長音符號(^)(circumflex)加在字母上邊如(â)來表示。
語音系統
(1).子音說明
請將表內漢字發為閩南語音。
33個子音,如表所示:
D ㄉ do 肚 T ㄊ tng #重溫 Bh * bhi 味 B ㄅ bo 步 P ㄆ po 簿
Gh * ghi 義 G ㄍ ga 咬 K ㄎ ku 區 Zi ㄐ ziu 就 Ci ㄑ ci 市
H ㄏ ho 雨 R * ri 字 L ㄌ lo 路 Z ㄗ zo 助 C ㄘ cu 滑
M ㄇ mi 面 N ㄋ(ㄣ) na 若 Si ㄒ si 是 S ㄙ su 士
半鼻音(組)=> NN * inn 院 denn 鄭 tinn 縫 benn 病
pinn 鼻 ghenn 硬 giann 件 kiinn 扲 zuann 濺
cenn 青 ziynn 爭 cynn 星 hinn 耳 sinn 漬
子音表(發音方法與發音部位)[1]:
子音(輔音) 齒音(舌尖) 齦顎音(舌面前) 雙唇音 齒齦音(舌尖) 軟顎音(舌根) 聲門音
塞音 清音 不送氣音 b d g ' (ʔ)
送氣音 p t k
濁音 不送氣 bh gh
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氣音 z zi
送氣音 c ci
濁音 不送氣 r
擦音 清音 不送氣 s si
送氣 h
鼻音 濁音 不送氣 m/nn n ng/nn
邊音 濁音 不送氣 l
註:子音表上之符號〈' (ʔ)〉表示"零聲母"。
DT,GDT,SMLT,MLT,PSDB,TL,POJ,TLPA,普閩典等子音對照表:
DT b p bh m d t l n g k h gh zi z ci c si s r ng
GDT b p bh m d t l n g k h gh zi z ci c si s r ng
SMLT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 z ch zh s s j ng
MLT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 z ch zh s s j ng
PSDB p ph b m d t l n k q h g c z ch zh s s j ng
台羅拼音(TL)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tsi ts tshi tsh si s j ng
POJ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hi ch chhi chh si s j ng
改良式TLPA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zi z ci c si s j ng
TLPA p ph b m t th l n k kh h g ci c chi ch si s j ng
KHDB v p b m d t l n q k h g j j c c s s z ng
普閩典 b p bb m d t l n g k h gg zi z ci c si s r ng
(2).元音說明
請將表內漢字發為閩南語音。
8個單元音(a、i、u、e、o、or、ng、m),or 與 ng 是二重音字的單元音。(m)亦當子音的表示字母,但是發音不同,如表所示:
A 丫 ha 夏 I 一 i 異 U ㄨ u 有 E ㄝ e 下
O ㄛ o 芋 Or ㄜ gor 餓 Ng ㄥ hng 遠 M m 毋
元音表(發音方法與發音部位)[2]:
元音(元音) 前元音 央元音 後元音
閉元音(高元音) i u
半閉元音 e or(2)
中元音 or(1)
半開元音 o
開元音(低元音) a
註:對於(or)的發音,南部及台南等地區,(or)發音近於(or(1))的中元音位置(嘴形較扁,舌位較低)。
註:於中部及北部等地區,(or)發音近於(or(2))的半閉元音位置(嘴形較圓,舌位較高)。
DT,GDT,SMLT,MLT,PSDB,TL,POJ,TLPA,普閩典等元音、複元音、及半鼻音(鼻化元音)對照表:
DT a i u e m ng or o ua ue uai ian/en uan ing ik (ann)an
GDT a i u e m ng or o ua ue uai en uan ing ik ann
台羅拼音(TL) a i u e m ng o oo ua ue uai ian uan ing ik ann
SMLT a i u e m ng oe o ua ue uai en uan eng ek va
MLT a i u e m ng ø o oa oe oai ien oan eng eg va
PSDB a i u e m ng oi o oa oe oai ien oan eng eg va
POJ a i u e m ng o o. oa oe oai ian oan eng ek an
改良式TLPA a i u e m ng o oo ua ue uai ian uan ing ik aN
TLPA a i u e m ng o oo ua ue uai ian uan ing ik ann
KHDB a i u e m ng y o ua ue uai en uan ing ik n(g)a
普閩典 a i u e m ggn o oo ua ue uai ien uan ing ik na
註:SMLT,MLT,PSDB,KHDB,及普閩典等採取將"半鼻音"前置化(va;n(g)a;na)的方法。
音節表
(1)基本子音及元音音節表
基本"子音及元音"音節表:
子音(右)
-----------
元音(下) b p bh m d t l n g k gh ng z c s r h 零聲母
a ba pa bha ma da ta la na ga ka gha nga za ca sa ra ha a
e be pe bhe me de te le ne ge ke ghe nge ze ce se re he e
i bi pi bhi mi di ti li ni gi ki ghi ngi zi ci si ri hi i
o bo po bho mo do to lo no go ko gho ngo zo co so ro ho o
u bu pu bhu mu du tu lu nu gu ku ghu ngu zu cu su ru hu u
or bor por bhor mor dor tor lor nor gor kor ghor ngor zor cor sor ror hor or
(2)單純與鼻聲尾韻元音節表
"單純與鼻聲尾韻母"音節表:
星號(*)表示沒有閩南語此音字詞。
請將表內漢字發為閩南語音,部分漢字發音可能須使用閩南語文白異讀的方法來朗讀。
子音
------
元音 b p bh m d t l n g k gh ng z c s r h 零聲母
a ba
爸
pa
帕
bhǎ
麻
ma
媽
da
乾
tâ
挓
lǎ
蜊
nà
那
ga
家
ka
腳
ghǎ
牙
ngà
雅
zà
早
cà
炒
sa
柵
* ha
下
a
阿
e bē
父
pĕ
皮
bhē
賣
mē
罵
dē
地
tè
體
lè
禮
nĕ
晾
ge
雞
ke
溪
ghē
藝
ngē
硬
zē
坐
ce
初
sè
洗
* hē
系
ĕ
鞋
i bì
比
pi
披
bhì
美
mĭ
棉
dī
弟
tì
恥
lì
你
nĭ
年
gi
機
ki
欺
ghī
義
ngĭa
迎
zi
芝
cī
市
sī
是
rī
字
hì
喜
i
伊
o bō
部
pò
普
bhō
貿
mo
毛
dō
度
tò
土
lō
路
nò
老
go
姑
kò
苦
ghō
五
ngŏ
吳
zo
組
co
初
so
蔬
* hō
雨
o
烏
u bŭ
孵
pŭ
浮
bhù
舞
* dŭ
廚
tŭ
儲
lù
旅
* gu
龜
ku
區
ghŭ
牛
* zu
書
cù
取
su
輸
rŭ
如
hù
府
u
污
ai bâi
拜
pâi
派
bhăi
眉
mâi
勿
dăi
台
tai
台
lăi
來
nāi
荔
gai
該
kai
開
ghăi
涯
ngāi
礙
zăi
財
cai
猜
sai
獅
* hài
海
ai
哀
au bau
包
pàu
跑
bhàu
卯
māu
貌
dău
投
tău
頭
lāu
老
nàu
腦
gau
溝
kàu
口
ghău
爻
ngāu
藕
zàu
走
cau
操
sâu
掃
* hāu
效
au
歐
or bòr
保
pōr
抱
bhōr
帽
* dōr
道
tòr
討
lōr
勞
nor
娜
gor
高
kor
科
ghŏr
鵝
* zòr
棗
còr
草
sòr
嫂
* hòr
好
or
呵
ia * * * miă
名
dia
爹
* lià
惹
niă
娘
giâ
寄
kiă
騎
ghiă
夯
ngiă
迎
zià
者
cia
車
sia
賒
rià
惹
hiā
瓦
ià
野
ior biòr
表
pior
票
bhiòr
秒
* dior
釣
tior
糶
liŏr
撩
* giŏr
橋
kiòr
口
ghiŏr
蟯
* ziòr
少
cior
笑
sior
燒
riōr
尿
hiōr
後
ior
腰
io * * * * * * * * * * * * * * * * hionn
香
*
iu biu
彪
* bhiū
謬
* diŭ
綢
tiu
抽
liŭ
流
niŭ
娘
giŭ
球
kiu
鳩
ghiù
扭
* ziù
酒
ciu
秋
siu
修
riŭ
柔
hiu
休
iu
油
ua bûa
簸
pûa
破
bhŭa
磨
mùa
滿
dūa
大
tua
拖
lūa
賴
nūa
爛
gua
歌
kua
夸
ghùa
我
ngua zùa
紙
cûa
蔡
sua
沙
rūa
偌
hua
花
ua
娃
uai * * * mūai
妹
* * * * guai
乖
kuai
快
* * zūai
跩
cuai suai * hŭai
懷
uai
歪
ue bue
杯
pue
批
bhùe
尾
* dūe
地
tûe
退
lūe
內
* gue
瓜
kue
詼
ghūe
外
* zūe
罪
cue
吹
sue
衰
rūe
睿
hue
花
ue
鍋
ui bŭi
肥
pui
屁
bhui
眯
mùi
每
dūi
隊
tùi
腿
lūi
類
nūi
卵
gui
規
kui
虧
ghūi
偽
* zui
錐
cui
推
sŭi
隨
rui hui
輝
ui
威
am * * * * dăm
談
tam
貪
lăm
南
* gam
甘
kam
堪
ghăm
岩
* zām
站
cam
參
sam
杉
* hām
陷
am
庵
iam * * * * diâm
店
tiam
添
liām
念
* giam
兼
kiam
謙
ghiăm
嚴
* ziam
針
ciam
簽
siàm
閃
riàm
染
hiàm
險
iam
閹
im * * * * dĭm
沉
tim
鴆
lĭm
林
* gim
金
kĭm
琴
ghĭm
吟
* zìm
嬸
cim
深
sim
心
rìm
忍
hĭm
熊
im
音
om * * * * dom * * * * * * * * * som
參
* * om
an ban
班
pàn
板
bhān
萬
* dan
單
tân
趁
làn
咱
* gan
奸
kan
刊
ghān
諺
* zan
曾
can
餐
san
山
* hān
限
an
安
ian/en ben
編
pen
偏
bhèn
免
* dēn
電
ten
天
lĕn
連
* gen
堅
ken
牽
ghèn
研
* zen
煎
cèn
淺
sen
仙
rĕn
然
hēn
現
en
煙
in bin
賓
pìn
品
bhĭn
民
* dīn
陣
tīn
媵
lìn
恁
* gin
斤
kin
輕
ghĭn
銀
* zin
真
cin
親
sin
新
rĭn
人
hīn
恨
in
因
uan buan
般
pŭan
磐
bhùan
滿
* duan
端
tŭan
團
lŭan
戀
* guan
關
kùan
款
ghŭan
源
* zuan
專
cuan
川
sùan
選
ruan huan
番
uan
灣
un bùn
本
pŭn
盆
bhŭn
文
* dŭn
唇
tun
吞
lūn
論
* gun
軍
kun
鯤
ghùn
阮
* zun
尊
cun
春
sun
孫
rūn
閏
hun
婚
un
恩
ang băng
房
pang
蜂
bhāng
望
* dang
東
tang
窗
lăng
人
* gang
江
kang
空
ghāng
楞
* zăng
叢
cang
蔥
sang
輕
* hang
烘
ang
翁
iang biang
砰
piāng
龐
* * diāng
仗
tiang liăng
涼
* giang kiang
鏗
ghiang * ziang
漳
ciang siăng
常
riang hiang
香
iang
殃
ing bing
冰
pĭng
評
bhĭng
明
* dīng
定
tĭng
停
lĭng
靈
* ging
京
king
框
ghĭng
迎
* zĭng
情
cing
清
sing
生
rĭng
仍
hing
興
ing
英
iong * * * * diong
中
tiông
暢
liŏng
良
* giong
弓
kiòng
恐
ghiong * ziong
將
ciong
沖
siŏng
祥
riŏng
絨
hiong
香
iong
央
ong bòng
榜
pông
膨
bhōng
望
* dòng
黨
tòng
統
lòng
攏
* gong
公
kong
空
ghōng
戇
* zong
宗
cong
聰
song
霜
* hong
風
ong
汪
uang * * * * * * * * * * * * * * * * * uang
嚾
[編輯] (3)半鼻音與促音鼻化音節表
"半鼻音(nn)與促音鼻化"音節表:
星號(*)表示沒有閩南語此音字詞。
請將表內漢字發為閩南語音,部分漢字發音可能須使用閩南語文白異讀的方法來朗讀。
子音
------
元音 b p bh m d t l n g k gh ng z c s r h 零聲母
m * * * * * * * * * * * * * * * * hm
媒
m
姆
ng bñg
飯
* bhūn
問
mňg
門
dng
當
tng
湯
lng nñg
卵
gng
光
kñg
勸
* * zng
莊
cng
瘡
sng
酸
* hng
方
ňg
黃
ann * pânn
怕
* * dann
擔
tann
他
* * gann
監
kann
坩
* * zànn
斬
* sann
三
* hànn
嚇
ānn
餡
enn bēnn
病
penn
澎
* * dēnn
鄭
tenn * * gen
更
ken
坑
* * zenn
井
cenn
青
senn
生
* henn enn
嬰
inn binn
邊
pīnn
鼻
* * dinn
甜
tinn
天
* * ginn
見
kinn * * zinn
爭
cinn
星
sĭnn
豉
* hīnn
耳
inn
嬰
onn * * * * * * * * gonn konn * * * * * * honn ônn
惡
ainn * painn * * * * * * gainn kainn
鏘
* * zainn
怎
* * * hainn āinn
偝
aunn * * * * * * * * * * * * * * * * * *
iann biânn
拼
piann * * diànn
鼎
tiann
聽
* * giann
驚
* * * ziann
正
ciann
請
siann
聲
* hiann
兄
iànn
影
iaunn * * * * * * * * * * * * * * * * * *
ionn * * * * * * * * gionn
姜
* * * * cionn
象
sionn
賞
* * iŏnn
楊
iunn * * * * diunn
張
* * * giunn kiunn
腔
* * ziunn
蔣
ciunn
像
siunn
想
* hiunn
香
iŭnn
洋
uann bûann
半
pûann
判
* * dŭann
彈
tûann
碳
* * guann
官
kûann
看
* * zuann
煎
cuann suann
山
* huann
歡
ùann
碗
uainn * * * * * * * * guainn
關
* * * zuain
跩
* suainn * huainn
橫
uainn
uenn * * * * * * * * * * * * * * * * * *
uinn * * * * * * * * guinn kuinn * * * * * * huinn *
ah bāh
百
pāh
拍
bhāh
肉
māh
嘛
dāh
貼
tāh
塔
lāh
垃
nāh
凹
gah
甲
kāh
卡
ghah * zah
截
cāh
插
* * hah
合
āh
鴨
eh beh
白
* bhēh
卜
meh
脈
dēh
咧
teh
宅
leh
笠
nēh
躡
geh
隔
keh
客
gheh ngēh
挾
zēh
節
cēh
冊
sēh
雪
* heh
嘿
ēh
厄
ih * * bhīh
覕
mih
物
dīh
滴
tīh
鐵
lih nih gih
忌
* ghih * zīh
折
cih sih rih * īh
弈
oh * * * moh * * loh * * * * * * * * * * oh
喔
uh buh puh * * duh * * * * * * * * * suh * * *
auh * * * * * * * * gauh * * * * * * * * *
orh borh
薄
* * * dōrh
桌
* lorh
落
* gorh * * * zōrh
作
* sorh * horh
鶴
orh
學
iah biāh
壁
piāh
避
* * * tiāh
拆
liah
掠
* * * ghiah
舉
* ziah
食
ciāh
赤
siāh
削
* hiah iah
頁
iauh * * * * * * * * * * * * * * * * * *
iorh * * * * diorh
著
* liorh * * kiōrh
拾
* * ziorh石 ciōrh
尺
siōrh
惜
* hiōrh
歇
iorh
藥
ioh * * * * dioh * * * * kioh * * * * * * * *
uah būah
撥
* bhūa抹 * * tūah
屜
luah
捋
* gūah
割
kūah
闊
* * zuah cuah sūah
續
ruah
熱
hūah
喝
uah
活
ueh bueh
拔
* * * * * * * gūeh
郭
* ghueh
月
* * * sūeh
說
* hūeh
血
*
ap * * * * dāp
答
tāp
塌
lap
納
* gap kap
磕
* * zap
十
cāp
插
sap * hap
合
āpa
壓
iap * * * * diap
諜
tiāp
帖
liap
粒
* giāp
峽
kiap ghiap
業
* ziāp
接
ciap siap
涉
* hiap
協
iap
葉
ip * * * * * * lip
立
* gīp
級
kīp
吸
ghip * zip
集
cip sip
習
rip
入
hip īp
邑
op * * * * * * * * * * * * * cop * * * *
at bāt
八
* bhāt
捌
* dat
達
tāt
踢
lat
力
* gāt
結
* * * zāt
扎
cat
賊
sāt
殺
* hāt
喝
āt
握
iat/et bet
別
pēt
撇
bhet
滅
* dēt
哲
tēt
徹
let
列
* gēt
結
ket ghet * zēt
節
cēt
切
sēt
設
ret
熱
hēt
穴
ēt
謁
it bīt
筆
pīt
匹
bhit
蜜
* dit
直
tit lit
日
* * kīt
乞
ghit * zīt
質
cīt
七
sit
實
rit
日
hit īt
乙
uat būat
撥
pūat
潑
bhuat
末
* duat
奪
tūat
脫
* * gūat
決
kūat
缺
ghuat
月
* zuat
絕
cuat sūat
說
* hūat
法
uat
越
ut but
佛
put bhut
物
* dut
突
tut
禿
lut
律
* gut
滑
kūt
屈
* * zūt
卒
cūt
出
sut
術
* hut
佛
ūt
郁
ak bāk
北
pak
曝
bhak
目
* dāk
觸
tak
讀
lak
六
* gāk
角
kāk
殼
ghak
岳
* zāk
促
cak sāk
搡
* hak
學
āk
沃
iak biak * * * * * * * giak * * * * ciak siāk
摔
* * *
ik bīk
逼
pīk
魄
bhik
墨
* dīk
竹
tīk
斥
lik
歷
* gīk
激
kik ghik * zīk
叔
cīk
策
sīk
色
* hik īk
億
iok * * * * diok tiōk
蓄
liok
陸
* giok
局
kiōk
曲
ghiok
玉
* ziōk
祝
ciōk
促
siok
屬
riok
弱
* iōk
約
ok bok
暴
pōk
博
bhok
木
* dok
獨
tōk
托
lok
洛
* gōk
國
kōk
擴
ghōk
鱷
* zok
族
cōk
簇
sōk
束
* hok
復
ōk
惡
annh * * * * * * * * * * * * * * * * hannh *
ennh * * * * * * * * * * * * * * * * hennh *
innh * * * * * * * * * * * * * * * * * *
[編輯] 聲調標示
台灣閩南語9個聲調,及半鼻音標示表:
第1聲調 第2聲調 第3聲調 第4聲調 第5聲調 第6聲調 第7聲調 第8聲調 第9聲調 半鼻音 輕聲 零聲母
高平調 高降調 低降調 中入調 低緩升調 降平調(6=2) 中平調 高入調 高升調
a à â āp,āt,āk,āh ă (6=2) ā ap,at,ak,ah á (ann)an ao
閩南語在台灣的大部分地區第2聲調(à(aw);高降調)同第6聲調(á(aaw);降平調)。
DT,GDT,SMLT,MLT,PSDB,TL(台羅拼音),POJ,TLPA,KHDB,STTB,普閩典等聲調符號對照表:
DT a ˋ(à) ^(â) ā(p,t,k,h) ˇ(ă) (6=2) -(ā) a(p,t,k,h) ˊ(á) ao
GDT av aw ax a(b,d,g,q) aa aaw a a(p,t,k,h) ay "(a"a) 零聲母
SMLT af ar ax a(b,d,g,q) aa aar(6=2) a a(p,t,k,h ~
MLT af ar ax a(b,d,g,q) aa aar(6=2) a a(p,t,k,h) ~
PSDB af ar ax a(b,d,g,q) aa aar(6=2) a a(p,t,k,h) ~
TL2 a(a1) á(a2) à(a3) ak(a4) â(a5) á(6=2)(a6) ā(a7) ãk(a8) --(a0) 零聲母
POJ a ˊ(á) ˋ(à) a(p,t,k,h) ^(â) ˊ(á)(6=2) -(ā) ã(p,t,k,h) -- 零聲母
TLPA 1 2 3 4 5 6(6=2) 7 8 9 0 零聲母
KHDB6 ax ar aw a(b,d,g,h) aa aar(6=2) a a(p,t,k,c)
STTB8 f,w,y ar ax a(p,t,k,h) av (6=2) ad a(pp--hh) aq --
周辨明式9 a ar ad a(p,t,k,h) aa (6=2) al a(pp--hh)
河洛字角7 - ˋ ^ 不標號 ˇ ~ 不標號 - ˊ "(ä)
123台語10 a ˋ(à) ^(â) a. ˇ(ă) (6=2) -(ā) (4=8) ˊ(á) 零聲母
普閩典3 -(ā) ˇ(ǎ) ˋ(à) āk ˊ(á) ˇ(ǎ)(6=2) ^(â) ák
本調調值1 44 53 21 32 24 (6=2) 33 44 35 32
漢字台音4 君 滾 棍 骨 群 滾(6=2) 郡 滑 (紅)紅紅 輕聲 英
DT調名 高平調 高降調 低降調 中入調 低緩升調 降平調(6=2) 中平調 高入調 高升調 輕聲 零聲母
PSDB調名 高調 上突調 下突調 低促調 迴旋調 回升調(6=2) 基調 高促調 輕聲 零聲母
英語調名
(tone)
high
even
high
falling
low
falling
mid
short
low
rising
falling
even
mid
even
high
short
high
rising
neutral glottal
explosive
漢語四聲5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平 陽上(陽上變去) 陽去 陽入 高升 輕聲 零聲母
閩南語8聲調錶示圖解:在台灣於大部分地區第6聲調與第2聲調類同,只在部分地區如鹿港等地仍保有原第6聲調。注1:本調調值在此僅列為參考,因閩南語在不同的地區使用時於調值上會有些許的差異。而"第6調"本調調值在鹿港為(33)、於泉州為(22)。而"零聲母"本調調值於鹿港為(55)、在宜蘭為(22)。
注2:《台羅拼音》(TL)指《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3]。
注3:《普閩典》指《國語閩南方言辭典》[4]。
注4:漢字台音的檔案(副檔名為" .ogg" 的聲音檔案)下載後,請用Ogg Vorbis的格式播放軟體收聽。而此些聲音檔是維基百科允許置放的自由軟體檔案格式,無此等播放軟體者可先下載安裝 Audacity 或 GoldWave 等之Ogg播放軟體(直接按右鍵下載即可)。
注5:閩南語"陽上調(第6聲調)"分"全濁"音與"次濁"音,"次濁"音同"陰上調"(第2聲調)常記之為(6=2);而"全濁"音同"陽去調"(第7聲調)謂之"陽上變去"。在GDT則第6聲調(降平調)另行獨立,而詞素於較高升調之時用"高升調(第9聲調)"來標示。
注6:KHDB(Henrdai qycc Kyhak ee Daigixbunn)即"科學台文(現代又科學的台語文)"[5]。
注7:(河洛字角)即"(河洛字角--河洛話的表音文字)"[6],2005年始,為一語言實驗計畫。
注8:STTB即"閃電台文"[7],是以白話字為基礎之調號改革方案,採用合音節(合詞)變調法。其第1調之調號有3個(f,w,y),第5調之調號為(v)不重複元音,而第8調之調號a(pp--hh)即為a(pp,tt,kk,hh)之表示。
注9:周辨明式即1920年廈門大學教授周辨明博士所提出之白話字調號改革方案,第8調之調號a(pp--hh)即表示為a(pp,tt,kk,hh)之重複字母簡縮式。。
注10:(123台語)為藥劑師王啟陽所提出以台語通用拼音為基礎之拼音方案,基本上有7個聲調。促聲調之中入調(第4聲調)與高入調(第8聲調)合為一聲調,另再增一上升調(第9聲調)[8]。
合音節(合詞)變調規則
閩南語為聲調語言,連續變調為其基本特性。變調發生在兩音節或三音節以上之合音節的字詞結構里,但均以兩音節變調為基礎。閩南語的變調在"兩音節合詞變調法則"之3大類型中(1.前變型,2.後變型,3.全變型)屬於前變型,即兩音節合詞時前音節受到後音節的影響會產生變調,不過後音節會維持原調不變。一般變調無論在兩音節或三音節以上時會遵循一定的規律進行變調過程,但也有一些特殊規則。
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x+x)
閩南語變調之數字變化表示圖解。基本聲調:(7—>3—>2—>1—>7……;5—>7(3)),高入調:(8(p,t,k,h)—>3;8—>4),中入調:(4(p,t,k)—>8;"除阻(去掉h)"4(h)—>2)。本調第5聲調,變為第7聲調。本調第7聲調,變為第3聲調。本調第3聲調,變為第2聲調。本調第2聲調,變為第1聲調。本調第1聲調,變為第7聲調,如此循環遞進變調。如屬於泉州口音,則本調第5聲調,變為第3聲調。(7—>3—>2—>1—>7……;5—>7(3))
本調第8聲調其入聲尾帶“-p/-t/-k/-h”時,變後"不除阻"(不去掉p/t/k/h)成為第3聲調。亦有少部分成為第4聲調。(8(p,t,k,h)—>3;8—>4)
本調第4聲調其入聲尾帶“-p/-t/-k”時,變後"不除阻"(不去掉p/t/k)成為第8聲調;但如入聲尾帶“-h”時,變後"除阻"(去掉h)成為第2聲調。(4(p,t,k)—>8;4(h)—>2)
尾音[a]化變調規則(x+a)
前音節為(5,7,3,2,1)其中任一聲調時,如尾音[a]緊接在此音節之後,尾音[a]設為第2聲調,而前音節照一般變調規則進行如:本調本調第5聲調,變為第7聲調。本調第7聲調,變為第3聲調。本調第3聲調,變為第2聲調。本調第2聲調,變為第1聲調。本調第1聲調,變為第7聲調,如此循環遞進變調。如屬於泉州口音,則本調第5聲調,變為第3聲調。(7—>3—>2—>1—>7……;5—>7(3))
前音節為入聲第8聲調時,如尾音[a]緊接在此音節之後,尾音[a]設為第2聲調,前音節如為陽入聲尾“-p/-t/-k”時,變後"不除阻"(不去掉p/t/k)成為第4聲調;如為陰入聲尾“-h”時,變後"除阻"(去掉h)成為第4聲調。((8(p,t,k,h)—>4)+a(2))
前音節為入聲第4聲調時,如尾音[a]緊接在此音節之後,尾音[a]設為第2聲調,前音節如為陽入聲尾“-p/-t/-k”時,變後"不除阻"(不去掉p/t/k)成為第8聲調;如為陰入聲尾“-h”時,變後"除阻"(去掉h)成為第8聲調。((4(p,t,k,h)—>8)+a(2))
尾音[a]表示為輕音時,[a]變為輕聲調(第0聲調),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仍然維持原調不變。(x+a(0))
中音[a]化變調規則(x+a+x)
中音[a]表示[a]夾在前後兩個音節中間,中音[a]變為第1聲調,最後音節仍然維持原調不變,此時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只要按照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來變調即可。(x+a(1)+x)
尾音[e]化變調規則(x+e)
尾音[e]前一音節為代名詞時,尾音[e]設為第5聲調,此時前音節之代名詞須要按照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來變調即可。(x(代名詞)+e(5))
尾音[e]前一音節為普通名詞時,尾音[e]設為第5聲調,前音節之普通名詞無論為任一聲調仍然維持原調不變。(x(普通名詞)+e(5))
尾音[e]表示為輕音時,尾音[e]變為輕聲調(第0聲調),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仍然維持原調不變。(x+e(0))
中音[e]化變調規則(x+e+x)
中音[e]表示[e]夾在前後兩個音節中間,中音[e]變為第7聲調,最後音節仍然維持原調不變,此時前音節無論任一聲調只要按照兩音節基本變調規則來變調即可。(x+e(7)+x)
形容詞三重疊變調規則(x+x+x)
形容詞三重疊變調規則
名詞三重疊變調規則(x+x+x)
名詞三重疊變調規則
動詞三重疊變調規則(x+x+x)
動詞三重疊變調規則
多音節詞組變調規則(x+x+x;x+x+x+x;……)
多音節詞組變調規則
降平調(第6聲調)語音特性功能之變遷
閩南語"陽上調(第6聲調)"分"全濁"音與"次濁"音,"次濁"音同"陰上調"(第2聲調)常記之為(6=2);而"全濁"音同"陽去調"(第7聲調)謂之"陽上變去"。在GDT則第6聲調(降平調)另行獨立,而詞素於較高升調之時用"高升調(第9聲調)"來標示。
“…現代閩南語八音齊全的只有泉州方言、潮州方言,其他的方言都不全了。閩南語漳州系方言普遍地只有七音,缺陽上。泉州《匯音妙悟》記載著八個聲調,所謂“八音”是齊全的。但泉州方言的“八音”系統也早已開始崩潰,同安方言只有七音,缺陽上(張屏生1996:196);惠安方言只有七音,缺陽上(鐘露升1965);德化(蓋德)方言也只有七音,缺陽上(Crosland 1996)……。一個普遍的趨勢是陽上、陽去混同,也就是俗所謂的“濁上歸去”。…”(洪惟仁,《台灣閩南語聲調的演變潮流:一個社會方言學的調查研究》,台灣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高升調(第9聲調)語音特性與功能
高升調(第9聲調)語音特性與功能
輕聲語音特性與功能
輕聲語音特性與功能
零聲母語音特性與功能
零聲母語音特性與功能
除上述規則外,亦有部分"合字詞"的變調會有所不規則的音變,關於此點字詞典上會個別的加以註明解說。
字詞結構
《文字音節》=《(聲母)+(韻母)》=《(子音)+(元音)+(聲調符號)+((半)鼻音)+(後音)》
《聲母》=《(子音)》
《韻母》=《(元音)+(聲調符號))+(半)鼻音)+(後音)》
例如:tiânn(疼) 的子音是(t),元音是(iâ),聲調符號是(^),(半)鼻音是(nn)。
例如:bàn(板) 的子音是(b),元音是(à),聲調符號是(ˋ),後音是(n)。
在台文的文字音節架構上,子音、元音、聲調三者為基本組成的音素。
平常口語,每個人講的語音都可能不一致,故制定標準詞,以共同遵守。書寫時請儘量用詞典的共同用詞為參考基準,如此對於台文文字化的制定能夠趨向標準化。
台文正詞法
台文正詞法
名詞正詞法
名詞正詞法
代名詞正詞法
台閩語的人稱代名詞,分為3個人稱,例如:“我”(ghua)是單數第1人稱,:“汝”(li)是單數第2人稱“你”,“伊們”(in)指複數第3人稱“他們”。在閩南語系中複數第1人稱代名詞“我們”一詞分為“包括性”和“排除性”。如果聽者也包括在內,就使用包括性代名詞“咱們”(lan),否則就用“阮們” (ghuan)。與粵語和客家話等南方方言無大區別。不過女孩子在稱自己時也會說“阮們” (ghuan),這在語氣上會顯得驕羞一些。一般人稱代名詞用小寫即可,類如法語、俄語等人稱代名詞的寫法。
單數 複數
第1人稱 我 ghua 我/俺 包括性代名詞 咱們 lan 咱們 (標準漢語)
排除性代名詞 阮們 ghuan 我們 (標準漢語)
第2人稱 汝 li 你 恁 lin 你們
第3人稱 伊 i 他/她/它 伊們 in 他們/她們/它們
形容詞正詞法
形容詞正詞法
副詞正詞法
副詞正詞法
動詞正詞法
動詞正詞法
助動詞正詞法
助動詞正詞法
介系詞正詞法
介系正詞法
語助詞正詞法
語助詞正詞法
狀聲詞正詞法
狀聲詞正詞法
數量詞正詞法
數量正詞法
連線詞正詞法
連線詞以音節來分有2類(1).單音節連線詞如:gorh(又)、nā(假使);(2).多音節連線詞,且一般以連線號合詞來表示,如:ziu-si(就是)、ru-gor(如果)。以語用角度來看分為8大類:(1).並列連線詞、(2).轉折連線詞、(3).選擇連線詞、(4).假設連線詞、(5).比較連線詞、(6).因果連線詞、(7).承接連線詞、(8).讓步連線詞。
熟語正詞法
熟語正詞法
外來語正詞法
外來語正詞法
台文語法
台文語法與中國南部的方言如:潮汕話、客家話、及廣東話之語法類似。典型的語序為"主語+動詞+受詞"亦相同於國語的語法,不過另有其它的語序如:"主語+ga+受詞+動詞"(屬於主賓謂結構),或 "受詞+ho+主語+動詞"(被動語態,屬於賓主謂結構),此二種語序須伴隨著 ga 、ho 等"不變詞"(質詞)來使用。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我抱你"(I hold you.)的句子。字詞包含有:ghùa(我)、por(抱)、lì (你)。以下就此句之各式句型的套用變化加以分析。
主語+動詞+受詞 (標準台文語序)
台文句子上標準的語序為主謂賓結構如: Ghùa por lì. (我抱"著"你, "I hold you.")的意思。
Ghùa:我,代名詞這裡當主詞。por:抱"著",為(及物)動詞。lì:你,代名詞這裡作受詞用。
基本上 Ghùa por lì. 的句子語氣比較強一些,有帶點命令式的傾向。
主語+ga+受詞+動詞
另外一個大約相等的意思其語序為主賓謂結構如: Ghùa ga lì por,多少含有"我拉住你且抱住你(I take you and hold") 或者 "我已碰觸到你且抱住你"(I get to you and hold.)之意。
加上語助詞(不變詞) ga,會使語句的結構呈現強化祈使的傾向。語氣的表示為“……讓我來好了!”或為“……是你這樣做的!”。
台語在"你(他)打我"的語句表現,會慣常的使用《主語+ga+受詞+動詞》的句式。比如:習慣會用 Lì ga ghùa pah. 或者 Y ga ghùa pah.;如用 Lì pah ghùa.(You hit me.) 或者 I pah ghùa.(He hits me.) 則指控性質就比較嚴重了。
受詞+ho+主語+動詞 (被動語態)
接著,Lì ho ghùa por 亦是表示同樣的意思、不過用被動語態屬於賓主謂結構,,意即"你允許你自己被我抱"(You allow yourself to be held by me) 或者"你讓你自己可以被我抱"(You make yourself available for my holding)。
“ho”為語助詞(不變詞),《受詞+ho+主語+動詞 (被動語態)》的句式表示的被動態有些祈使的意思。如 Lì ho ghùa por 改用 Ghùa por lì. 則有些命令式的語氣。而用主動語態 Ghùa ga lì por. 語氣會緩和一些,祈使性質多一點。
主詞(主句)+(bhor)bi"(不)比"+受詞(副句)+kah+形容詞
為比較句型: Ghùa bi lì kah san. (我比你窮, "I am poorer than you.")的意思。bi:比"較"之意,為"比較連線詞"。kah:較……,"語助詞"作強調用。san:窮,為"形容詞"。
基本上 Ghùa bi lì kah san 的句子語氣比較強一些。如說:Lì (bhor)kah hor-ghiah (你"較(沒)"有錢)則語氣弱一點。
Na-si(Na-m-si)(若"(不)是")……,dor-ai(dor-m)(就"要(不)")……
為假設句型: Na-si bhe-hiang gong dai-ghi, dor-ai orh. (若是"你"不會講台語,就要學.", "If you can not speak Taiwanese, you need to learn it")。Na-si(Na-m-si):"若(不)是"之意,為"假設連線詞"。bhe-hiang:不會,為"否定動詞",台語允許雙動詞結構後接動詞"gong"。gong:"講"之意,為"動詞。dor-ai(dor-m):"就要(不)"之意,"副詞"作前接強調用。orh:"學"之意,為"動詞"。
"Na-si(Na-m-si)"後面可接表示"人"或"事"的子句,一般這子句可省略掉主詞。句子的語氣強弱視使用時的主客觀條件而決定。
結論
藉由基本台語句型的活用,因而很多結構較複雜的句型可以如此的組合併建立起來,如:Ghùa ionn zui ho lì lim (我舀水給你喝,"I ladle out water for you to drink"),句中 ionn 為舀(水)"to ladle out(water) "、zui 意思為水"water"、 lim 為喝"to drink"之意。此外,台語語法及句型相當多,進一步閱讀請自行參考相關文獻書籍。
DT著作
DT詞典工具書系列
DT教科書系列
DT台灣文學系列
DT台灣民間歌謠曲調系列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Lēn-hâp-gōk sê-gâi rīn-kŭan sūan-ghiăn
Dê-īt diău
Lāng-lăng seonn-lăi zû-iŭ, zāi zūn-ghiăm gāh kŭan-lī siòng it-lut bīng-dìng. In hù-iù li-sîng gāh liōng-sim, lî-ciànn ìng-gai î hiānn-dī gūan-hē ĕ zīng-sĭm hō-siōng dùi-tāi.
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
第一條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
(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Article 1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They are endowed with reason and conscience and should act towards one another in a spirit of brother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