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GDP

台灣GDP

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台灣的GDP準確的說應該屬於地區生產總值。台灣歷年GDP比較客觀的反應了台灣這些年來的經濟狀況。台灣在1990年經濟總量占比曾達到大陸的43%。不過,由於台灣經濟增速放緩,人均GDP從2016年開始就負增長,在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中墊底。2017年,台灣的GDP總量折合人民幣約39072億元,台灣過去7年的年平均GDP增速為3.36%。就台灣的經濟總量而言,台灣剛好可以排在大陸河南省(44988.16億元)的後面,四川省(36980.22億元)的前面,位列中國各省第6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地區gdp
  • 相關詞語國民生產總值、經濟狀況指標等
  • 國家和地區:衡量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狀況
  • 核算周期:一個季度或一年
介紹,發展初期,鼎盛期,衰退期,

介紹

它不但可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表現,更可以反映一國的國力與財富。一般來說,國內生產總值共有四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費、私人投資、政府支出和淨出口額。用公式表示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為消費、I為私人投資、 CB為政府支出、X為淨出口額。
19522008年台灣地區GDP的變化情況
年份
GDP(億台幣)
增長率(%)
GDP(億美元)
人均GDP(台幣)
人均GDP(美元)
台幣匯率
1952
173.20
39.97
16.82
2207
197
10.2973
1953
230.63
33.16
14.83
2614
168
15.5516
1954
253.42
9.88
16.30
2774
178
15.5472
1955
301.81
19.09
19.41
3183
205
15.5492
1956
346.88
14.93
14.00
3531
142
24.7771
1957
405.46
16.89
16.36
3996
161
24.7836
1958
454.55
12.11
18.34
4328
175
24.7846
1959
524.01
15.28
14.40
4835
133
36.3896
1960
631.67
20.55
17.36
5660
156
36.3865
1961
707.46
12.00
17.69
6139
153
39.9921
1962
778.69
10.07
19.47
6558
164
39.9944
1963
880.48
13.07
22.01
7202
180
40.0036
1964
1028.19
16.78
25.70
8181
205
40.0074
1965
1137.17
10.60
28.43
8781
220
39.9989
1966
1272.92
11.94
31.82
9576
239
40.0038
1967
1472.85
15.71
36.82
10793
270
40.0014
1968
1717.43
16.61
42.94
12283
307
39.9960
1969
1992.22
16.00
49.81
13949
349
39.9964
1970
2295.62
15.23
57.39
15733
393
40.0003
1971
2668.84
16.26
66.72
17946
449
40.0006
1972
3199.64
19.89
79.99
21135
528
40.0005
1973
4156.07
29.89
108.86
26933
704
38.1781
1974
5572.10
34.07
146.63
35459
933
38.0011
1975
5983.92
7.39
157.47
37188
979
38.0004
1976
7188.90
20.14
189.18
43718
1150
38.0003
1977
8427.36
17.23
221.77
50274
1323
38.0005
1978
10086.07
19.68
272.97
59283
1604
36.9494
1979
12193.31
20.89
338.70
70472
1958
36.0003
1980
15222.72
24.84
422.85
86167
2394
36.0003
1981
18132.90
19.12
492.88
100369
2728
36.7897
1982
19405.73
7.02
496.06
106022
2710
39.1197
1983
21423.81
10.40
534.79
115382
2880
40.0602
1984
23924.06
11.67
603.84
128109
3233
39.6199
1985
25274.78
5.65
634.09
134236
3368
39.8599
1986
29117.73
15.20
769.29
154072
4071
37.8501
1987
32991.82
13.30
1035.20
172008
5397
31.8700
1988
35988.36
9.08
1257.89
186334
6513
28.6101
1989
40334.29
12.08
1527.24
206131
7805
26.4099
1990
44237.43
9.68
1645.13
223860
8325
26.8899
1991
49420.42
11.72
1842.67
247330
9222
26.8200
1992
55028.02
11.35
2187.12
272271
10822
25.1600
1993
60941.46
10.75
2309.26
297768
11283
26.3900
1994
66739.39
9.51
2522.27
322386
12184
26.4600
1995
72527.57
8.67
2737.92
347111
13103
26.4900
1996
79445.95
9.54
2893.15
376574
13714
27.4600
1997
86101.39
8.38
3000.05
403188
14048
28.7000
1998
92384.72
7.30
2761.05
427377
12773
33.4600
1999
96408.93
4.36
2987.57
443294
13737
32.2700
2000
100320.04
4.06
3212.30
459729
14721
31.2300
2001
98621.83
-1.69
2916.94
451308
13348
33.8100
2002
102933.46
4.37
2976.68
457055
13217
34.5800
2003
105195.74
2.20
3056.24
465365
13520
34.4200
2004
110655.48
5.19
3310.07
487705
14589
33.4300
2005
114547.27
3.52
3559.03
503062
15630
32.1850
2006
119175.97
4.04
3663.12
520942
16012
32.5340
2007
126357.68
6.03
3847.68
550674
16768
32.8400
2008
123652.42
-2.14
3929.22
31.4700

發展初期

——上世紀50年代,台灣的經濟保持高速增長,比如1952年,經濟成長率竟達到了驚人的39.97%!近40%的增長率讓人震驚不已;而次年(1953年)的增長率同樣達到了33%多。
這似乎表明台灣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達的社會?其實不然。
很顯然,50年代,台灣仍然是一個農業經濟,工業並不發達,為了出口,台幣匯率不斷貶值。
這期間,以美元計算的台灣GDP並沒有增加。1960年台灣GDP為17.36億美元,幾乎與1952年的16.82億美元相當。
——60年代,台灣經濟繼續保持增長兩位數以上的增長率。這期間,台幣匯率開始保持穩定,台灣的經濟總量進入了增長期。
1970年,以美元計價的台灣的GDP已經是1960年的3倍多。但由於基數太低,此時的台灣仍較落後,1970年,台灣的人均GDP僅有393美元。
——在70年代,台灣的經濟進入了騰飛期。1973年,經濟成長率高達29.89%;而1974年竟又達到了驚人的34%。
十年間,除了1975年僅增長7.39%外,其它年份,20%左右的增長率幾乎是常態。
此時,台幣匯率開始了升值,台灣的經濟總量迅猛增加。1980年,以美元計價的台灣GDP達422億美元,十年間翻了7倍之多。
1976年,台灣的人均GDP也突破1000美元大關,達1150美元;1980年,又突破2000美元關口,為2394美元。台灣開始向工業現代化邁進。

鼎盛期

——80年代,台灣經濟進入了鼎盛期。台灣的人均GDP由1980年的2394美元增長到1990年的8325美元。台灣正式成為發達經濟體。
——90年代初期,台灣經濟還保持著高速增長。不過,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台灣經濟進入了幾年的衰退期。2002年,以美元計價的台灣GDP還低於1997年。
1993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還高達10.75%的增長率。不過,自此以後,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再也未能達到10%以上了。1997年後,經濟成長更是是逐年下滑。
台灣經濟發展的高峰已經過去了。
——進入21世紀,台灣的經濟繼續在波動狀態。2001年和2008年台灣的經濟都出現了負增長。

衰退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台灣經濟再次進入衰退期。
據台灣媒體報導,台“行政院主計處”2009年2月18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經濟成長率負8.36%,為史上單季最糟的紀錄;2008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0.12%,七年來新低;
2009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更由2.12%大幅下修至負2.97%,不但是史上第二次全年成長率衰退,衰退幅度也寫下新高。
2008年台灣經濟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其中第三季度同比負增長4.68%,第四季度則同比負增長9.14%,顯示台灣經濟已經正式步入衰退階段。
——2009年,台灣預計將保持負2.97%的增長率,而新台幣對美元的匯率則不斷貶值。如此,2009年,以美元計價的台灣GDP將再次大幅縮水,同時很可能被大陸的浙江省超過。2017年,台灣的GDP總量折合人民幣約39072億元,台北市GDP總量折合人民幣5412.65億元,台灣過去7年的年平均GDP增速為3.36%。就台灣的經濟總量而言,台灣剛好可以排在大陸河南省(44988.16億元)的後面,四川省(36980.22億元)的前面,位列第6位;就台北市的經濟總量而言,可以排在溫州(5485億元)和紹興(5311億元)之間,位列第36位,2017年台北人均GDP為19.682萬元,在台灣排名第一,在全中國的話,僅排在深圳(20.45萬元)後面,排名第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