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通訊業

台灣通訊業始於清代末期,歷經日治時代及民國時期的演變,至今已發展超過百年。

台灣的電信業於1990年代“電信自由化”的政策下,開始蓬勃發展;1996年以前,台灣的電信服務只由交通部電信總局供應。目前最大的通訊公司中華電信仍屬國營,但2005年8月12日起,政府所持有的股權已降至50%以下,達成名義上的民營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台灣通訊業
  • 始於:清代末期
  • 2G:15.9百萬戶[
  • 3G:6.9百萬戶
電信業現況,電視、廣播業現況,網際網路業現況,

電信業現況

室內電話用戶數:13.3百萬戶(2007年統計)[1]
行動電話用戶數:24.3百萬戶(2007年統計)
2G:15.9百萬戶[2]
3G: 6.9百萬戶
PHS:1.5百萬戶
國際線路:目前在宜蘭頭城、屏東枋山各設有一處通往太平洋與印度洋之國際電纜站,直接連線日本沖繩、菲律賓、關島、新加坡、香港、印尼、澳大利亞、中東和西歐等地(1999年統計)。另外,在陽明山亦設有衛星接收站。
國家代碼:+886
國內固網業者:最大者為中華電信,而亞太電信、台灣固網、新世紀資通(速博)仍在擴展。
行動通訊業者:
低功率行動電話 (PHS):大眾電信
第二代系統 (2G):最大業者為中華電信,其他包括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非獨立業者方面,泛亞電信、東信電訊已被台灣大哥大併購,而和信電訊則被遠傳電信併購。
第三代系統 (3G):
CDMA2000格式:亞太電信
WCDMA格式: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威寶電信
可攜式行動電話號碼(Mobile Number Portability):於2005年10月15日正式啟動,但大眾電信未參與
ITSP(第二類合法電信執照業者):556家(至2008/5/1止)[3]

電視、廣播業現況

電波廣播業者:調幅電台(AM)218家,調頻電台(FM)333家,短波電台50家(1999年統計)
無線電發射站:1,600萬(1994年統計)
電視廣播業者:29家(加2箇中轉站)(1997年統計)
電視機:880萬台(1998年統計)

網際網路業現況

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ISPs):15家(1999年統計),主要業者有Hinet、Seednet、So-net、Giga、台灣固網等
頂級網域:.TW
網路主機: 2,777,085台(2003年統計)
各類寬頻用戶數(2007年統計))[4]:
ADSL:421.2萬戶
Cable Modem:50.3萬戶
其他:126.8萬戶(包含PWLAN、固接專線、3G手機、3G網卡上網之用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